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姚老板原来是抱着试试的心思来的,现在一看周向前是这态度,马上知道有戏。

    看来恶人还得恶人磨,其它的不说,合作了这么长时间,这一次周向前借故不付款的事,让他有些齿冷,感觉是重新认识了他,心里打定了主意,以后和他生意往来,一定要多留心。

    分三方坐定后,张必兴趁毛律师说意见的时候,去窗边那跟梅义良和常局长打招呼,陪着聊了几句,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不管怎么说,现在的这一出,都是因为他的工作失误,以及管理不到位引起的。

    梅义良安慰他,没事,主要责任又不在你。

    连常局长也说,对,工作上免不了有出疏漏的地方,特别是你这行的工作性质,吸取教训就好。

    那边,听毛律师说了方案,周向前马上叫屈起来,我们虽然是个小公司,不过还是有另外两个股东,本来能抵扣17个点,现在你们只出5个点,相差几万块,我就是想同意,又怎么做得了这个主?

    不过,他这番话,主要应该是说给后面的常局长听的。梅义良他刚认识,不用考虑给不给面子,常局长那边,不用考虑。一定要给面子。

    毛律师笑着说,据我所知,贵公司经常是当期的进项税,总是多于销项税,就是少了这一张税票。也不会有多大影响,姚老板给你的价,本来利润就不高,他还同意在这批货上再降5个点,真的很有诚意,你们合作这么长时间,一直合作的都挺愉快,要是因为这件意外的事影响到后续的合作,也真挺可惜的,您说呢周总?

    哪里有这样的事。能扣税的税票,少这么多,怎么会没影响?他知道那边的常局长可能在听,所以压低了声音。

    果然,那边常局长马上幽幽的接了一句,周总啊,去年,因为进项多于销项,你们至少有大半年没交税吧,今年也只交了一个月的。

    是是,常局,可是,这一期我们确实缺。开票的太多,周向前转过头堆着笑解释道。

    是,我知道,老周啊,你们公司经常会有几个月集中开票的,生意还都不小。确实不错。

    听常局长这么一说,周向前不敢再有二话,他们代开票的事,肯定瞒不住稽查局,生意上的事,还真说不准,那不是有时候赶巧吗?常局梅总你们聊,我们再商量一下,

    他也不问毛律师,直接对姚老板说,5个点我确实不好交待,7个点吧,你同意,我们明天一早就办款。

    姚老板也没想到嘉盛的关系这么硬,周向前原本死咬着,一定要见票才能付款,没想到一见到这个常局长在场,这么容易就松动了。

    既然大家都这么给面子,那我也痛快一点,让6个点,你知道成本的,好歹不要让我亏太多,好不好周总?

    周向前当然是不太乐意的,不过听着常局长在那边和梅义良说说笑笑,好不融洽,只得同意下来。

    今天难得的是常局和梅总在,那我就擅自做一回主,6个点就6个点,钱嘛,这次亏了,以后我们再赚,我和老姚你也这么多年的交情,是吧

    感觉自己大出血的周向前,这时当然要抓住机会买好,老姚,你也知道我这个人的,务实的很,要是真没影响,我早就做主把款给你办了,接着进货,你也知道,现在生意正是好的时候,仓库里的货已经不多。

    是,非常感谢周总的体谅,要货没问题,你一下单,我马上安排厂里备好,

    现在最高兴的,要数姚老板。虽然周向前刚才让步让的痛快,但他知道,要不是嘉盛介入,他搞不好还得真得重新开税票。

    他现在也明白,自己之前对嘉盛的威胁,还真有些过。

    其实昨天晚上他就连夜电话咨询了市里的律师,今天早上还特意去面谈了一次,律师说的很清楚,这样的情况,告到哪里去,物流公司都没有多大责任,他们能全额赔偿那件配件,就已经是仁至义尽。

    姚老板也明白,主要责任,还是在自己,图方便,贪便宜,把几十万面额的税票就夹在货物里,也不跟物流公司说一声。

    这事能这样解决,说起来,还真得感谢嘉盛的仗义,他笑着说,大家能不能赏脸,让我晚上请大家吃顿饭,

    梅义良笑着说,都到省城了,当然是我请,等有机会到荆湖,再让姚总你破费。

    对不起,晚上还有个会,我真没办法参加,常局长拿着手包要走,梅总,帮我向金总带好,

    一定,常局工作要紧,我送你,

    晚上的这餐饭,也算宾主尽兴,周向前还真的惦记起了集团的的机电产品采购,这个梅义良痛快的答应了他,反正都是通过招标,多一个参与者,也没什么不好。

    而且,大家都是生意人,从明面上看,让步最大的是周向前,也不好让他觉得,嘉盛是找人压他。

    表面上看,周向前和姚卫东的交情,好像也没有因为这事受影响,席间表现的那叫哥俩好啊

    只不过,等周向前被他的儿子开着一辆佳美接走后,姚卫东总算露出几丝情绪来。

    也是,就算这件事起因就是因为他自己,但是,一个原本觉得关系不错,合作也还顺畅的人,如此不讲情面,一点都不通融,感觉真有些伤钱又伤心。

    张必兴把他送到附近的怡佳酒店这也是省城第六家怡佳,姚卫东拉着他的手说,张总,之前真对不住我是个粗人,没什么文化,做事冲动,更不会说话,但我知道,像嘉盛这样有担当的公司,才是会有大发展的公司,你放心,我回去一定帮你好好宣传,有货走嘉盛,一点问题没有。

    还有,这个你一定要收回,我无论如何不能要,

    他掏出那个白天毛律师交给他的,里面装着赔偿的五百块钱的信封,往张必兴身上塞。

    张必兴如何会要这个?都花了人情请常局长出来,就是为了尽善尽美,这赔偿的五百块,也是一定要给的。

    等于是又靠金翎动用了一些关系,事情总算是顺利解决,也称得上皆大欢喜,就是周向前也很满意,这相当于他合法的以6个点,把这多余的二十多万的税票代开给别人。

    唯一难过的,是张必兴。

    也上了系统,本来管理就算很细致的物流公司,让金翎带着总部和软件公司的人,整顿了好几天,连刚组建的监察审计处也在里面。

    当然,这一次也不是追究责任人,大家群策群力,一起帮着物流公司把工作流程重新理了好几遍,再优化了一次,从程序上避免再出现类似这次的事情,以及其它的漏洞。

    但是,临走的时候,金翎也给他下了指标,物流公司的丢件率,必须控制在1以内。

    1,这样的目标对一个日均收件上万的物流公司来说,真不简单,不过,他也没有二话,为了圆满的解决之前的事,连总裁和副总裁都亲自出面,现在他只能更投入的去工作。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一章 爸妈驾到
    首都别墅里,冯一平和黄静萍两个都全副武装,齐心协力的打扫着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就这两天,两边的父母都要到了,这对他们两个来说,也相当于一场考试。

    黄静萍很紧张。

    一边是自己的生身父母,一边是自己以后也会叫爸妈的人,为了让自己爸妈看了放心,她必须要让他们觉得自己现在过得很好很幸福,为了让冯一平爸妈满意,她更要表现出自己作为一个优秀儿媳妇的一面。

    表现在外,就是对家里的卫生,她现在是精益求精,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好,两边的爸妈估计都有话说,那还谈什么满意?

    冯一平也是个土鳖,因为个性的原因,不管是后来混到中产,还是现在身家巨亿,他可以接受送餐服务,但接受不了家政公司派人来家里搞卫生,所以现在只能踏踏实实的跟在黄静萍后面,左手一块抹布,右手,依然还是一块抹布。

    不过,对年轻力壮,又是在农村长大的他们来说,这点活,其实也真不算什么。

    每个房间都审视了一遍,黄静萍满意的拍了拍手,大功告成,肯定没有一个角落遗漏,好了,我们去铺床吧,

    这次铺床,不只给两边的爸妈铺,给黄静萍也要铺一个,这一点她非常坚持。

    就是大人们都猜得到他们俩现在的日常状态,黄静萍也不好当着两边爸妈的面,堂而皇之的和冯一平住在一个房间。

    他们的安排是,冯一平他们住楼上,黄静萍则陪着爸妈住在楼下,这样就是爸妈们有什么话要叮嘱,那也方便。

    躺在铺好的床上,看着黄静萍还煞有介事的在衣柜里放上自己的衣服,努力营造出一个他们一直是分房睡的假象来,冯一平觉得很有趣,这女儿家。确实心思细腻脸皮薄。

    我来帮你,他帮着黄静萍三两下把衣服塞进去,接着一个打横,就把她扛到肩膀上。

    你干什么?

    搞卫生搞的一头一脸灰,还满身的汗,不得洗个澡啊,冯一平大言不惭的说。

    咯咯咯,放我下来。我晚上洗,

    随着反抗声,衣服一件件的落下来,地板上楼梯上扶手上,到处都是。

    冯振昌和梅秋萍这是第二次来首都,只不过去年的时候,他们是游客,今年,他们在这也有家。

    和去年也是差不多的时间,这个时间刚刚好。柳树刚刚发了新芽,原本刚冷的风,也变得柔和起来,正适合他们这些已经不算年轻,又不习惯北方天气的人来串门。

    黄静萍还是有些紧张,把冯一平的手抓的很紧。

    虽然等下来的见面,并不是第一次,她还是轻松不起来,冯一平知道她等会肯定会和去年年底一样,表现得很好。还是安慰她,没事,没事的,我爸妈一直对你很满意。

    是的。就算是冯振昌他们有点小意见,也不会表现出来,在个人问题上,他们完全尊重冯一平的意见,也不会有什么门第之见,这也和他们的经历有关系。在他们人生的前半截里,他们就是门户最低的那一档,还会有什么门户之见?

    推着两个大箱子的冯振昌和梅秋萍,早早的就看到了站在出口处的那一双小儿女,梅秋萍看着儿子牵着黄静萍的手朝自己挥手,看了冯振昌一眼,冯振昌明白她的意思,儿子这是真长大了

    妈,没有晕机吧?

    虽然现在反应小了些,但梅秋萍这晕车晕机毛病总好不了。

    挺好的,梅秋萍拉着黄静萍的手,你们也挺好的吧

    也挺好的,叔叔阿姨这边走,果然,黄静萍的脸上,再也看不到刚刚的紧张,挥洒自如的很,知道你们要过来,这些天我一直盼着呢,

    以后也别盼着,要是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家里和这说起来挺远,但现在就花不到半天的工夫,也就能到了。

    冯振昌和冯一平爷俩在装行李,我小的时候,去趟县城都要天把的工夫,现在这科技,真是了不得。

    梅秋萍和黄静萍坐在后排,看着窗外的别墅区,去年啊,我们也是从这儿过,不过等在市里看了房子之后,这边问都不敢问,要说这首都的老百姓,活的也不容易。看来对首都的高房价,他们印象深刻的很。

    也不尽然,那些家里有老房子的,一拆迁,这辈子什么事都不用做,日子也舒服的很,冯振昌说。

    那样的人总是少数,要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首都,得工作多少年才能买上房子?

    妈,你不知道吧,有多少人,就是为了一个留京的机会,也会到处花钱送礼。

    现在的这些人啊,我是想不通,有那个钱,在其它地方踏踏实实的把日子过好有什么不好?

    得,和爸妈这样的人说机会机遇什么的,根本就说不通。

    你们不是说要在上海买房子吗?定了吗?

    昨天还在跟周总说,他过年的时候,还真在老家那看中了一个楼盘,说是地段不错,升值潜力高,生活也方便,又闹中取静,公司不少人都想买,我们也想着是不是也买一套,冯振昌说,这个话题他们感兴趣。

    那就别只买一套,叫姐姐也买一套吧,她不是一直就想当个上海人吗?

    还说呢,你不是说让她当香港人吗?你可能都忘了,你姐一直记着呢,梅秋萍笑着说。

    呵呵,买,那边我也准备买,先买办公楼,

    现在香港那边,杂志社和投资公司,都在租楼办公,真挺可惜,虽然现在并不是入手的最好时机,不过,想着买来是自用,就是买下后,在接下来的几年,价格会跌一点也没事,因为以后还会涨回来。

    但是,由于冯一平还是坚持要么买一小栋,要么买地皮自建,这些日子还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到了别墅,冯振昌和梅秋萍现在眼光也高了,没觉得这些房子有什么新奇的,只是和上次来的金宝他们一样,看着周围的那些黄毛蓝眼睛大鼻子的老外挺稀奇,这么多老外?

    带着爸妈参观了下房子,冯振昌他们没留意别的,就是一处处的和家里房子比较着,等再暖和点,家里的房子也要收尾,跟着就要装修,他们现在也想借鉴一下。

    冯振昌喜欢二楼阳台的布置,梅秋萍则非常稀罕一楼大厅里的那个壁炉,要是在家里也建一个这样的多好,她都把头伸进去瞄。

    好在这壁炉就是一个摆设,冯一平他们从来没烧过,里面干净的很。

    冯振昌把带来的东西一样样的往外拿,你就别想了,这也建一个,那加上厨房的烟囱,房顶上有两根烟囱,让别人看稀奇啊

    爸妈带来的东西不少,而且都是这比较难买到的,有菜园里椿树上采下来的香椿,还有已经汆水的嫩竹笋,专门磨豆浆摊的豆腐皮,还有两只已经处理好的鸡,以及晾好的腊肉。

    总之,闻到那些熟悉的味道,冯一平口水都留下来了。

    梅秋萍还特意拿出一个纸袋,里面是两双手工布鞋,这是我从去年腊月开始做的,现在眼睛不太好,手也比不上以前,不过做的还算结实,一平从小就喜欢我给他做的鞋,她把大的那一双递给冯一平。

    这双是你的,静萍你试试大小,看合不合脚,在家里当拖鞋穿还是挺舒服的。

    冯一平结果妈妈递过来的布鞋,看着上面细密的针脚,眼睛有些红,他低下头穿在脚上试了试,大小很合适,老实说,浆洗得硬硬的布,再一针一针的纳的很密,鞋底其实很硬,但是,他还是觉得这是最舒服的一双鞋。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 爸妈的意见
    梅秋萍和黄静萍在厨房做饭,不过,冯一平知道,这当然不是单纯的做饭,梅秋萍肯定会趁着这个机会,考察冯一平喜欢的这个女孩子,比如她做饭的水平怎么样。

    以前,对自己的媳妇,老家有个称呼,门里的,就和旧社会的时候,一些人向别人介绍自己老婆,会说贱内是差不多一个意思。

    也许新时代的女性,会很不爽这样的称呼,但是,至少在梅秋萍她们心中,一个合格的儿媳妇,一个家门里的所有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就算是他们再依着冯一平,要是冯一平找一个对家务活一窍不通的女孩子,他们一定会跟儿子好好说道说道。
1...218219220221222...18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