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类似这样的消息,一向是走漏的很快,两会一结束,委员们还没回来,镇里上下都知道了,羡慕感概的占多数,也有些还记得年前的那一幕,还不太纯良的存着看好戏的心思。
是男人,就忘不了那样的羞辱,何况是他们这些已人过中年,把脸看得比命还重要的男人,估计以后会热闹咯。
事件的主角黄承中当然是最先知道的,不过,他也知道,在任命还没有正式宣布以前,更得夹起尾巴来,千万不能给人留下得志便猖狂的印象来。
看着他以比平常更谦恭的姿态笑着跟大家打招呼,提着热水瓶去食堂,走廊下抽烟晒太阳的一个老资格的科员,水利站的老林笑着说,有老黄,不,马上要改口叫黄镇长在镇领导班子里,镇里的那些歪风邪气怕是要少些吧?
围着的众人不解,为什么?
有他这尊门神在,当然诸邪辟易,那些魑魅魍魉,自然也不敢靠近。这就是这些积年老科员的水平,骂人不带一个脏字。
就算是反应迟钝的,这时看着那边拎着两瓶开水笑着走过来的黄承中,也都明白了,可不是吗,将来的黄副镇长,这长的。真和门神一样有辟邪作用,当下都笑的很欢畅。
这也是啊q精神的一种吧,许你升官,就不许我们乐一乐吗?
不明所以的黄承中走过来的时候还停了一停。笑什么呢,这么开心?
都笑小孙呢,他家的猫,昨天又挠了他的脸,老林说。走,抓紧时间用你打的水泡茶,以后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咯
财政所的小吴,为人木讷,偏偏娶了个厉害的老婆,经常不是院里的葡萄架子倒了,就是家里猫脾气不好,一直是大家日常的笑料之一。
怎么会,老林你还跟我说这样的话,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消息。黄承中也不好装,又不是好大的官,你老兄将来指不定就到哪个水电站当经理,那可比我们舒服的多。
邻居们已经在提前叫他镇长,遇上这样的事,这一阵黄承中的心情自然是好的,变着法子安慰了老林一句,其实他们都知道,想从一个科员,调到现在县里明面上收益和福利最好的水电站去。也不是那么容易。
在县一二把手的关注下,一切都进行的很快。
两会后不久,随着组织部门下来调研,找黄承中谈话。也走过场似的找其它人谈话,之后,随着一个副镇长调到县法院当调研员,黄承中提拔副镇长的事,就等于半公开了。
冯一平他们刚到香港没两天,在镇党委会上。随着专程前来的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黄承中同志被任命为主管工业的副镇长,这一切,终于尘埃落定。
这次的调整,县委和县政府都很重视,不但组织部来了副部长,县政府的秘书长也专程前来,这样的阵仗,有力的表示了县委和县政府的支持。
当大家鼓掌祝贺的时候,黄承中也感概万千,蹉跎了二十来年,从今天起,他终于摆脱了兵的身份,成了一个官。
当天晚上,送走上级的两位领导,九点多的时候,王淦青第一次破天换的提着买来的营养品,登上了手下的门。
镇长,有事你打个电话叫我过去就好,怎么好劳烦你过来?
王淦青笑呵呵的进了屋,弟妹,没打扰你们休息吧,我找老黄商量一下工作上的事,对了,这是特意在县里买的一点东西,老年人吃了不错,是给黄老爷子。
黄妈妈看着黄承中,黄承中明白王淦青的意思,镇长有心了,那我代我爸谢谢你。
老黄,组织上的意思你应该也明白,把你提上来,主要就是为了加强镇里的工业经济,我也一直为这事发愁呢,我们这样的一个农业大镇,要想发展起来,还就得往工业上想办法,你参加工作以来,也一直在镇里工作,熟悉下面的情况,也有关系,所以我就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好主意?这话问的,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镇长,我这刚上来,以前也没有接触过这一块,真没什么主意,我就一句话,你安排什么,我就做什么。他也不会主动提出来搞定冯家投资什么的,要是他这边一上任,那边投资就落地,王淦青可能高兴,县里领导绝对会有看法。
王淦青有些小小的不爽,要是其它的副镇长,敢这样揣着明白给他装糊涂,他早就发火了,可黄承中不一样,不但自己指着他,县长也指着他呢。
那行,你先适应一段时间,我们也都好好想想,老黄啊,以后我们就一起搭班子,也就是一个新开始,是吧
和年前打的那个电话一样,今天当着黄承中的面,王淦青依然说不出道歉的话来,还是这样隐晦的说。
对,我明白,新开始,不就是说要放下过去嘛,这点意思黄承中当然听得出来。
晚上睡觉的时候,夫妻夜话,黄妈妈问他,该怎么去感谢冯家?要不你上门去一趟?
这是个问题,他们都明白,提这个副镇长,全靠冯家,这么大的忙,从自己的角度讲,当然的好好感谢,可是,这中间还夹着冯一平和黄静萍的事,而这两件事,又是有些互为因果的关系。
他们和冯一平有联系,和冯振昌那边连面都没见过,电话也没通过,那这第一次见面,该怎么说好?这话真不好说。
先感谢冯家出力,帮自己当上了副镇长,然后再说女儿的事,那感觉有些交换的意思。
要是先提女儿的事,会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认为他们的帮忙是理所当然的呢?
要是其它关系,那也无所谓,可这以后基本上就会成为亲家,这事还真得一定要办的妥帖。
夫妻俩挺踌躇的。
黄承中这件事还没想出个好主意出来,在副镇长的位子上,也没适应两天其实也没什么好适应的,全镇就那么点工业,就接到了赵县长秘书的电话,县长召见。
这次召见,当然是拜山头,也不是赵县长主动提的,得到任命的那一天,黄承中就给赵县长打了电话,没想到这么快就安排了下来。
在办公室里,赵县长开门见山的给黄承中布置了任务,你现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联系嘉盛集团,县里也会出人出力,和他们接洽,力争把他们的投资承接过来。
县长都明说,黄承中也不好再装糊涂,县长放心,我一定尽力。
你也不要有压力,县政府就是你的坚强后盾,我们都知道,在商言商,所以其它地方有什么优惠条件,县里还可以更优惠,
从县里回来,王淦青自然知道这次谈话的中心意思,所以马上就想让黄承中去找冯振昌,还给他出主意,先去镇上的那两个厂看看吧,
这绝对是馊主意,他们帮自己当上了副镇长,现在还去等他们上门吗?
没办法,黄承中只好找冯一平。
冯一平听明白了黄承中为难的地方,他应该去找爸妈,不是为了投资的事,只是为了感谢,但是,这确实不太好说,要是他和黄静萍已经结婚成家,那倒好办,现在确实有些尴尬,两家大人都没见过面,而且他估计,爸妈应该也一样,主动去找黄承中,好像也有点放不下面子,所以也没有主动联系。
那叔叔,这样好吧,我先让我爸妈过来,然后你和阿姨来首都一趟,反正要谈投资的事,来这边找集团总裁也是个很过硬的理由,
有他们两个小辈在,有些话就容易说的多,况且,两边的大人,迟早总要见面。
黄承中想,这样也好,到时不用提两个小辈的事,只表示感谢就好,而且女儿出去后,他们没有去看过一次,也应该去了解一下,他们平常是怎么过日子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 破例批准
黄静萍穿着晨跑的运动服,这套衣服两三天洗一次,现在看来是把它当工作服,头上罩着一个浴帽,面上还蒙着一个口罩,全副武装的样子,推着吸尘器从楼下上来,一楼搞好了?
对,她举着地刷对着冯一平,嘻嘻笑着,看剑,
冯一平笑着拨开,停一下,跟你说点正事,我爸妈,你爸妈,过些天都要来家里,
啊黄静萍听了就有些慌,一把扯掉口罩,怎么回事?
没什么,就是看看我们,
怎么会呢?我爸妈都没给我打电话,
黄镇长刚给我打电话,我向他发出了邀请,他也答应了,
什么黄镇长,你这叫的什么啊?爸爸升官,黄静萍当然也高兴,不过在冯一平面前又有些不好意思,真的没事?
真没事,就当他们过来玩一趟就好,你继续打扫吧,彻底一点,厨房和卫生间留给我明天打扫,我先处理下文件。
冯一平进了书房,却没有马上批文件,他靠在椅子上,看着窗外淡蓝的天,按理爸妈要来,他应该高兴才是,可是心里总是有些惆怅。
他很明白,自己这样做是应该的,但同时他也明白,自己这样做,就算没有把张彦越推越远,也是在他们中间制造障碍。
有点兴奋的黄静萍正在给二楼阳台除尘,本来想跟冯一平说点什么,看着他坐在椅子里一动不动的样子,也若有所思,当下动作更加轻柔起来。
一下子缺课十几天,冯一平这一次也算是创了纪录,第二天返校的时候,他低调的很,不过,在他拜托的那些同学的掩护下。他只有一次点名没有混过去,当然,可能也没有被记录在案,学校的校风。真的很自由。
不过他也不敢怠慢,上完一节经济学原理,在同学中间走了一圈,就抱着一大摞笔记出来,还有一些。是现在赶工,还能按时交上去的作业,总之,接下来的半个月,不会太轻松。
车斗里也塞满了,书包里也塞得满满当当的,冯一平正想着去停车场一趟,把这些先放好,辅导员小金老师骚包的穿着米色风衣从几步外的地方走过,好死不死的看到了他。冯一平想躲都来不及,这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
金老师好,你今天的这一身打扮太帅了见避不过,冯一平大大方方的主动上前打招呼。
和大多数辅导员一样,金老师也是毕业后留校的师兄,家里条件不错,平时打扮的比他们这些学生时髦的多。
哟,任务很重啊,这么多笔记,看来你这缺课也不是一两天。
二楼的走廊里,高珩得意的看着下面这一幕。
我哪敢啊金老师,我这是发扬风格,帮大家把这些东西带回宿舍。
走。去我办公室,金老师不容分辩的对他说。
导员,有事?这一返校就被辅导员逮住,没这么巧吧,难道有人打小报告?
他朝楼上看了一眼,正好看到高珩缩进去。你妹的,肯定是你小子
放心吧,虽然有同学跟我举报你缺课的事,不过,今天找你不是为这事,
冯一平肩并肩的和金老师一起走,对不起金老师,前两天有点急事,来不及跟您老人家打招呼,出去了几天,不过你放心,课我是一节都不会落下的,
金老师也懒得深究他缺课是几天还是十几天,学不学,该怎么学,对于你来说,这些工作不用我做,你自己明白,我就说一点,时间要协调好,你现在花时间多学多一点,以后处理工作的时候,就会少花好多时间,你说对吧
敢说不对吗?导员您教诲的是我一定听您的话,更科学合理的规划我的时间,敢问您找我,有什么指示?
金老师却不回答他的问题,看着他背着的那个塞得变了形的包,有些惋惜的咂了咂嘴,这是正品吧,你还真舍得
哦,这是我姐送的,再说,东西不就是拿来用的吗?难道还供着啊
你知道吗?你的第三期杂志,让不少老师都跌破了眼镜。金老师又换了一个话题。
是,我想得到。
他送的时候也看得出来,第三期杂志,是老师们最不以为然的,主要是封面上那肯定的标题党风格的那几个字,在全世界都在热议着互联网经济的未来,包括一些大学,也都争先恐后的在类似的项目里砸钱的时候,这样的话,当然不受那些治学严谨的老师们喜欢。
可是,也正是这样,原来有多么不以为然,十三号后,就会有多么重视,所以一些原本把他送过去的杂志随手一丢的老师,后来也都把那期杂志翻出来看。
可以说,冯一平完美的实现了他的目标。
你那个杂志社里,能人不少啊
我是很认真的花了很多心思去做这件事,也高薪请了不少优质的人才,还和不少专家建立合了作关系,这个时候,说起自己的那家小杂志社,冯一平可不能谦虚。
学院决定了,你的杂志,学院图书馆会订上一些,还有不少老师,自己也会订,所以,以后你也不用再辛苦的挨个送,怎么样,高兴吧
刚到办公室,金老师就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
高兴,也很荣幸十几块钱的杂志,就是图书馆和各个老师,一起订上两百本,也才三千块钱,不管是对学院还是老师,那都不是事,可是,其它的学院就没有我们学院这么有眼光吗?
其它学院,包括学校主办公楼,他都厚着脸皮送了不少,到现在却只有自己的学院捧场,他当然有些不满足。
那就得看你自己,今天找你来,主要是你申请众筹社的事,陈老师工作忙,把大部分的事情交给了我,我和他一起,找了相关的各个部门,也刚刚得到通知,你的这个申请,被特批了,院里和系里,原则上也同意你这个一年级的学生担任会长,当然,你还是要参加社团部的上岗培训。
真的?这又是让冯一平高兴的一件事,他知道自己的这个申请,不在条框范围内,原打算就是个通告或者说是报备一下的意思,没想到,居然给特批了。
看来,规矩这东西,定下来就是为了打破的,主要得看对象是谁。
那这么说来,自己这个一年级的新生,在学校里终于也有了点份量怪不得有人举报他缺课,金老师都不放在心上呢。
主要是你这个发起人有说服力,学校也愿意做一些这样的尝试,金老师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
说起来,这个申请之所以能通过,冯一平个人经历,也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他的那本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杂志。
不过,众筹这个名称,还是不够大气和全面,要不干脆改成创业社?另外,学校和院里的意思是,你们目前,就不要再扩大会员的招收规模,就现在的这几十个人也够,既然大家正在筹备一些项目,那就把前期工作做的再扎实一些,要做就做好,那这样,等到下半年开学后,再招收新成员,也更有说服力,你说是不是?
看来学校还是有些顾虑,不管是这个计划要实干的协会,还是他这个一年级新生就成为会长,不过正好,这和冯一平的打算不谋而合。
我明白,就是多做少说,做好了再宣传,现在就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对吧冯一平总结了金老师说的那么一大通的中心意思。
对
没问题,谢谢导员
还有一点,缺课还是要注意,确实有事,也一定要找我请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