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我在诸夏当大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曦熙嬉戏西溪

    偃者阿七道“正是,天问有秘术育谷术,此秘术能够将百谷种子培优,令庄稼更加高产,今年在一众天问弟子的努力之下,秘术有些许突破。”

    “不错,不错,孤择日就去一趟天问学院,好好嘉奖一番。”种子育种培优,这是提高粮食产量的不二法门之一,姚云对于很是重视。

    就在众人议论之际,凤皇殿外,有甲士传来急报。

    “报大王,虎乙大人传来极报,西荒发现了神兽朱厌,天子帝暮连夜昭告西荒各路诸侯小心提防”

    二长老巫通闻言,大吃一惊“朱厌,,此乃不祥之兆,此神兽吞噬杀伐之气而生,每逢天下大战,此兽便会现世,大王,此兽出现在西荒,恐怕西边将有战事发生。”

    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第六百五十一章战争折射,井田制的崩坏!
    第六百五十一章战争折射,井田制的崩坏

    朱厌身形似猴,白首赤足,以吞噬杀戮之气为生,一旦出现,那边预示着即将有大战来临,西荒出现神兽朱厌的身影,那便意味着西荒将有一场兵祸。

    “朱厌现世是何时发生的”

    “启禀大王,就在前日,如今天子帝暮正在整顿兵马,枕戈以待,西荒各国亦是随时警备西戎蛮子入侵。”

    “西戎蛮夷入侵可是他们遭了灾”姚云对这个世界的祥瑞、不祥之兆很是信服,不过他不迷信,知道祥瑞、不祥之兆背后必然有客观事实主导,西戎蛮夷入侵,那必然是有原因的。

    孙沐月站出来道“大王英明,听说西戎蛮夷诸国今年遭了灾,缺了粮,这才起了入侵天朝劫掠粮食的想法,想来西荒诸国收粮食的时候就是战事爆发的时候。”

    姚云微微颔首,想起当年他刚刚接管熙国时就遇上东夷入侵天朝疆域,四处劫掠,熙国还派出大军协助卫国守卫城池,于是他便问道

    “二长老,天子会不会号召南荒诸国出兵协助西荒诸国”

    “若是事态严峻,那是必然的”二长老巫通“不过目前西边战事并没有生起,天子帝暮自然不会兴师动众,我熙国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姚云一听也是极为感慨,这方世界当真是多灾多难,一方安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外一个地方就是灾难频频,民不聊生。

    诸夏天朝相比起四方蛮夷,是一个庞然大物,若放在平时,四方蛮夷哪敢入侵骚扰,然而当遇到生死存亡的危机时,他们往往会变得疯狂,不顾一切。

    不过好在战争发生在西边,南荒与熙国暂时没有兵戈之祸。

    抱有这种看热闹心态的人不在少数,故而凤皇殿中并没有大战来临的紧迫感,其中秃头龙更是感慨道“这一次大战,最大的赢家是神兽朱厌了,一番大战,他的神力必然大涨,比得上本龙数载苦修。”

    姚云苦笑一声,并没有做太多的评价,诸夏天朝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体的,唇亡齿寒,西荒诸国有难,若是事态紧急,势必也要将南荒诸国拖下水。

    若是可以,谁也不希望爆发激烈的大战。

    在议论了一番后,退朝,群臣散去。

    姚云又处理了半天政务,批阅了堆积土山的奏书后,直奔青丘宫而去,外面再乱,在姚云眼中,最重要的还是流苏母女两。

    与流苏耳鬓厮磨,温存一夜后,姚云精神奕奕上朝了。

    翌日,虎乙手下带来了天朝最新的消息。

    大王,目前西荒诸国枕戈以待,局势颇为紧张,天子命麾下六大云师挺近西荒诸国,协助西荒诸国防守

    五天后,又有消息传来,西戎大军大举进犯西荒各国,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西戎蛮夷有数十位鬼神出战,双方爆发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战。

    天子帝暮亲自出手,与麾下神灵强者联手,破犬戎诸神大阵,斩杀三大鬼神,麾下云师亦是锋芒毕露,西荒诸国奋力抵御入侵,杀得西戎大军败退连连。

    仅仅不到半月,西戎大军主力就被打退,西戎蛮夷诸多方国四处奔逃,不敢锊天朝虎须。

    天朝取得了一场难得的大胜,然而神兽朱厌仍没有离开西戎主力大军虽然退走,然而杀戮与劫掠并没有结束,疯狂的西戎蛮夷强者作鸟兽散,分头行动西荒诸国到处劫掠,搜刮物资。

    诸夏天朝并不怕与西戎大军正面对决,唯独头痛西戎蛮夷炼气士强者的疯狂的烧杀抢掠。

    于是乎,西荒诸国开始疯狂围剿闯入诸夏天朝的蛮夷强者,就仿佛打地鼠一般,哪有蛮夷炼气士强者露面就打哪,疲于应付。

    大城池中的百姓还算好,有守城阵法守护,有军队庇护,安全无虞,然而广大乡邑城镇的百姓可就惨了,惨遭洗劫不说,往往还被人劫掠,生死落入他人掌控。

    天子帝暮大为震怒,率领云师九部九大五品精锐之师反击西戎蛮夷,一路势如破竹,以牙还牙,灭了两个西戎方国。

    不过就在众人以为天子将势如破竹,一举重创西诸国之际,天朝与西戎达成和解,双方各退一步,罢兵停战,休养生息。

    这结果很是突兀,天下诸侯大为不解,如今的天子帝暮坐稳了天子之位,修为神力鼎盛,神通广大,麾下九大云师锋芒天下无人能及。

    这一次打进西戎腹地,一路告捷,为何不一举重创西戎

    不仅是天下诸侯疑惑,姚云、二长老等人也颇为疑惑,正所谓趁他病,要他命,西戎诸国这种以劫掠为生的蛮夷,不将其重创,用不了多久就会卷土重来,年复一年侵略天朝边境。

    于是姚云便下令调查天子罢战的原因。

    很快,虎乙便传来情报消息,众人这才知晓天子帝暮罢手的原因缺粮了,九大云师粮草供给不足,不得已只能罢手。

    这个结果让众人错愕不已。

    在西戎与西荒列国开战之际,各地粮食已经收上来了,熙国又一年大丰收,故而足额纳贡,并没有拖欠一点粮食。

    “没想到最终的问题还是出在粮草上,以往每次征讨四方蛮夷失败都是这个原因。”二长老颇为唏嘘。

    秃头龙不解道“世子献出炼铁之术,又有熙国的耕种之术,天朝粮食比前些年增长不少,为何天朝还是缺粮,貌似近些年来情况更加严重,粮食产的越多,天朝反倒是越缺粮了这是何道理”

    “龙大爷,这很简单,其他诸侯并没有像我们一样上供足够多的粮食,除了熙国以外,许多诸侯国国中王田或是荒废,或是粮食减产,就连甸服之地也不例外,有了铁器,一家人就能耕种了,无需数千人协同耕地,如此一来,世人为了谋求利益,自然大举私自开垦私田,不愿为公田干活”

    历经了一开始的吃惊后,姚云细细一思考,当即明白天朝粮食明明增产,今年明明丰收,然而天子却缺粮的道理。

    可以说,这都是炼铁之术的间接导致的,这亦是井田制崩坏的开始。



第六百五十二章天子不好当!
    第六百五十二章天子不好当

    在没有铁器诞生之前,耕种不易,形成了“耦耕”的耕种方法,人们往往成百上千人协作耕田,“公田公种”,这便是所谓的井田制。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这便是说,井田制下,九分之一的田属于公田,须得上供天子。

    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下,人们只能依靠协同劳作“耦耕”,在集体劳动之下,人们自然而然公田一同耕种了。

    可是有了铁器,一家人就能开垦荒地,耕种粮食,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愿意为公田多干活,即便出力了,那也是敷衍了事,好腾出时间耕种自己的私田。

    不仅是普通庶民如此,一方诸侯亦是如此,即便“井田”肥沃,他们还是更愿意将奴隶人手派去开垦私田,百姓们开垦的私田他们也收租税。

    毕竟私田不用向天子纳贡,种出来的粮食都是自己,大米不香吗,谁愿意拱手送入。

    这种趋势极为明显,一开始还只是个别偏远诸侯不向天子报备,偷偷地开垦私田,而随着铁器的普及,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虽说天子帝暮声威正盛,鲜有人敢荒废公田不去耕种,可是公田杂草丛生,粮食减产成了必然。

    诸夏天朝整体变富有了,然而天子帝暮却穷了。

    别的不说,粮食乃是重中之重,天子麾下九部云师乃是九大五品精锐之师,每一支军队都是吞粮巨,这导致了天子帝暮迎来了粮食危机、财政危机的原因。

    秃头龙听姚云、孙沐月解释一番后,当即恍然大悟,脸色颇为古怪,对着二长老巫通道“巫老二,看来当天子也没啥意思,别的不说,人家帝暮也是为了庇护天朝征战四方,结果倒好,没人为他耕地种粮了。”

    秃头龙一股子鄙夷天下人的口吻,他虽然看帝暮不顺眼,可是这次他站在帝暮这一边,此次征伐西戎,天子率领云师与西荒诸国打了一个多月,大胜就在眼前,结果遇上这破事,说起来都觉得颇为讽刺。

    秃头龙摇摇头,对着姚云道“没意思,没意思,世子,这天子咱不当了,受不了这委屈”

    众人闻言大笑,就连以铁娘子著称的孙沐月也抿嘴偷笑,道“龙大爷,大王还不是天子呢,您这是操的哪门子心。”

    “那不争了,世子,若您是天子,见到这群狗苟蝇营的家伙操心劳力,亏不亏,难怪当年帝子早生华发,不值得,不值得”秃头龙这一刻仿佛参透了人生真谛,对以往追逐“扶持世子登上帝位”的宏愿看淡了。

    姚云也不禁乐了,不得不说,秃头龙说的有道理,天下共主听起来很美妙,可是真正坐上帝位之后才会体会到天子也不好当。

    不过对于井田制崩坏就有所预料,姚云并不觉得意外,这是客观规律。

    “龙大爷,其实这也不怪百姓与各方诸侯,但凡生灵大多都趋利避害,这是天性,百姓们饭都吃不饱,谁有空为天朝大局而殚心竭虑。”

    “这倒也是,天下黎民百姓日子清贫,有了铁器可以耕种出更多粮食,自然是紧自己的生存需求来。”秃头龙微微颔首,认可了姚云的说法。

    二长老笑语盈盈道“此番征讨西戎暴露出的问题恐怕已经引起天子帝暮的注意了,恐怕很快天子就会有所动静,警告天下诸侯勿要荒废公田了,到时候免不了有诸侯受罚。”

    二长老说这话时,神色轻松,一股子看热闹的人不嫌事大的样子。

    熙国因为土地改革,井田制名存实亡了,所有土地分给百姓耕种,根本没有公田之说,不过为了不“落人口舌”,授人以柄,熙国耕田纳贡都是按照“井田制”来,九取其一,上供给天子。

    别的奇珍贡品且不说,单单是粮食,熙国上供的粮食绝对是名列前茅,任谁也指不出毛病。

    就算眼下天子再如何震怒,气也撒不到熙国身上。

    众人谁也不担心天子问责熙国擅自改动井田制,纳贡才是硬道理,熙国上供的多,天子自然没有话说。

    眼下这种情况,天子巴不得天下诸侯都能向熙国一样纳贡。

    帝都云师,天子金殿,班师回朝的天子帝暮大为震怒,喝问群臣。

    “近些年诸夏天朝粮食产量年年增产,为何唯独公田粮食不见增产;

    各国纳贡的粮食年年递减,这又是何道理;

    有铁器牛耕相助,各国开垦的耕地与日倍增,为何向天朝报备的新井田却寥寥无几;

    诸位卿家,你们说说,天下这是怎么了难道他们想造反不成”

    说到最后,天子帝暮语气冷了下来,声音虽然不大,可是却给阶下群臣无尽的威压,一众大臣噤若寒蝉,不敢出声,金殿中的气氛顿时冷了下来。

    大殿中的群臣心里自然是明白,可是没有人敢说出来,难道要告诉天子,各方诸侯、百姓们偷偷开垦私田,无心耕种公田

    这不是找死嘛

    把事情摊开,天下诸侯没几个是屁股是干净的。

    这层窗户纸,一旦戳破,那便是滔天洪水,一泻千里。

    大殿之中,大臣们一个个耳观鼻,鼻观心,连呼吸声都听不到,落针可闻。

    天子帝暮环顾四周,见众人不答话,指着司土西兴侯问道“西兴侯,你身为司土,你说说,这是何道理”

    西兴侯见天子他名,脸色比哭还要难看,站出来支支吾吾半天,这才憋出一句话“启禀圣上,盖因为井田制崩坏。”

    “井田制为何崩坏”天子帝暮继续追问。

    “这”西兴侯冷汗都要出来了“臣以为,是因为世人得铁器相助,能够独自开垦私田,故而不愿为王田耕种。”

    天子帝暮对此自然心知肚明,于是继续追问

    “既然尔等心知肚明,为何公田荒废,隐瞒私田不报,坐视井田制崩坏”

    面对天子的质问,群臣面色发白,内心惶恐不安,天子震怒了

    就在这时,姜公站出来道“圣上,井田制崩坏在于有人带了一个坏头。”

    “哦姜公,汝倒是说说,谁带的头”

    “启禀圣上,熙云侯姚云”



第六百五十三章天下诸侯纳贡第一!
    第六百五十三章天下诸侯纳贡第一

    听闻熙云侯三字,大殿中众人齐齐脸色有些古怪,说起来井田制崩坏的确与熙国有密切联系。

    不过不是其他原因,而是熙云侯献出炼铁之术造福天下,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这有功于天朝。

    若将责任推卸到熙云侯身上,未免太过牵强了,一旁的大臣们议论纷纷,心底里不认同,不过表面上无人反对。

    这时候若是能够找一个人出来背锅,减轻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天子帝暮露出饶有兴趣的表情,不咸不淡道“姜公,何出此言”

    姜公信誓旦旦道“启禀圣上,早在数年前,井田制在熙国已经名存实亡,熙云侯将封地非给国中百姓耕种,以家庭为一户,户户分田,就连原先划分好的井田也分给百姓耕种,如今国中早已没有一亩公田、

    天下不少诸侯争先效仿熙国,故而井田制崩坏,坏在熙国”

    姜公说的极为愤慨,似乎王田荒废,公粮欠收之罪全在熙国一般,末了,还将西兴侯拉出来,作为佐证“圣上,西兴侯数年前曾向圣上与诸公说起过,熙国无视井田制的制度,当时圣上念及熙国不易,没有计较,如今埋下祸根了
1...215216217218219...3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