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振兴攻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一条腿发育不良,宋徽宗直接把这条腿给打折,然后给扔了。
赵桓拿起另外一道札子,才发现,赵佶还把另外一条腿给打了个半折。
赵佶为了去高丽耀武扬威,建了两艘神舟,六千料(三百六十吨)的康济号,七千料(四百二十吨)的通济号。
这两艘超级大船建造出来后,不可避免的带动了大宋船舶的飞速发展。过去三千料的商船,变成了中型船舶,大型船舶的技术有了现成的例子之后,江南各家开始建造五千料以上的大船。
赵佶发现这进一步促进了海贸的发展,造成大宋钱币大量流失。
整个东南亚都流行起宋钱之后,赵佶居然选择把船砸了,进了火炉……
这个脑回路赵桓至今没有想明白,他脑子里都是豆腐花吗
后世苦苦追寻的货币国际化,结算权,在赵佶眼里,是害政,因为他没有钱去支撑这种国际化的市场。
又打不下金山银山来,还奈何不了大宋日益兴盛的海贸,弄的海禁也是不伦不类,没人执行,市舶司的税收是他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糊涂账,糊涂算。
所以他只能把两艘神舟给砸了,泄愤。
以至于现在赵桓运粮,都得去陈家租赁船舶!
赵桓忙活这几年,其实也没干多少事,一直在中兴的路上走着,刚刚跨过了熙宁年间的披甲率。
现在要造更大的船!
是大宋朝堂现在迫切的需要,木兰舟已经建好了,第二艘五千料以上大船,也在兴建中,而且这次是两艘!
津口市舶司的船坞里,开春准备动工,报给赵桓让赵桓御批。
赵桓咬着牙,朱批了这个札子。
大宋的内帑,国帑被赵桓打仗、修路给打空了。
虽然有回血的工赈院和军器院的工坊,汴京的汴京仓也在不断回血,但是这不够赵桓这么折腾大宋。
预留了一千万贯准备用作对金战事,木兰舟建完就是最后一点钱。
其他的国帑都有了预算,不能擅动。
赵桓从开局砍了吴敏李擢后,一直过得有钱为所欲为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填完了赵光义的坑,还得填赵佶挖的坑!
一艘三十万贯的木兰舟,赵桓都要咬牙朱批,津口市舶司的第二道札子,赵桓都不知道怎么批复。
这是市舶司送上来的一张图纸,曰:万料大船。
赵桓最终还是批了这道札子,看能不能从别的地方挤一点还是开源,发行国债
不过赵桓看着窗外正在恢复生产的河北路,仔细琢磨了很久,决定暂缓国债之事。
国债是以国家信誉背书的债务。而现在大宋的朝堂的信誉虽然恢复了几分,但依旧薄弱。
万一大宋钱庄发行了国债,百姓不买账,各地官员为了完成指标,难免会选择派单,弄的国家信誉进一步的崩溃。
得不偿失。
所以国债暂时还不合适,还不如等到打完金国之后,文治武功赫赫威名再说这件事。
除了国债之外,赵桓现在还有一条路弄钱。
那就是打下辽阳,占了本溪……
本溪,赵桓钦定的四大行在之一,当初他把那里定为行在,就是看在铁矿的面子上!
那可是有全国范围内,最优质的,开采条件最好的露天铁矿,关键是品质好。
低硫低磷的铁矿石哪里找,占了本溪,什么都有了。
所以想弄钱还是走出去,开源才是王道。
比如赵桓就盯上了,坐在金矿上的驴所拥有的的波托西银都银矿。曾经在十九世纪百年时间里,出产了地球上约一半的白银。
就是赵桓让李邦彦出海的寻找的一个地点。
眼下没钱,挤一挤总要弄出点钱来,把这个万料大船给造出来。
赵桓想了很久,才给这艘船定名为定远号。起这个名字,没别的意思,他要在宋朝搞倭国的白银矿了。
波托西银都银矿占了地球一半,那另外一半中的一半,就产自于倭国。
赵桓准备正式开启对倭国的白银攻略,他赵桓看上的东西,谁都拦不住!
赵桓仔细琢磨了下,哪里都不能削减开支,无法兴建战舰,武力征伐暂时力有未逮,那就只能下圣旨要了。
平盛清好久都没来大宋朝见了,崇德天皇和飞羽天皇的宫斗戏他没兴趣,大宋需要大量的白银,是现在最迫切的需要。
赵桓写给崇德天皇,让其按藩属国制度,将去年一整年的倭国公文和应该缴付的税赋赶紧麻溜的拉到大宋来!
第五百五十章 藩属国打开的正确方式
赵桓的札子送到了津口,等到渤海湾冰全部解冻以后,将会将诏书送到倭国去。
倭国的崇德天皇请了平盛清访宋,得到了册封的诏书。
此时的倭国就是大宋的藩属国。
汉唐宋元明的藩属国的制度,与螨清的藩属国的定义不同。
螨清的藩属国的政策,是以为总纲领,以为政策,和藩属国的建立松散到极致的政治联盟。
螨清的疆域体系,总体来说就是的的疆土防御体系。
但是汉唐却不是这样,藩,篱笆也。
何为藩国,除了京畿地区以外,分封出去的都是藩国,其分封的皇子宗室皆为藩王。
属,属于也。
贞观年间的著名学士颜师古,批注汉书的时候,说道了属国的定义。
每一个属国都要设立等官,下有九译令,又有属国长史、属国且渠、属国当户等官。
各官由汉人或内属胡、羌的首领充任。
属国的都尉秩比二千石,与西域都护同一级,直属中央,其治民领兵权如郡太守。
属国掌管国兵,何为国兵国朝之兵,称属国骑。名曰,戎索。
这才是真正的藩属国。
从清朝兴起的的不治态度,对待藩属国的原则,不干涉藩属国的内政,显示的雍容和大度。
的原则,对朝贡者给予大量的赏赐,其价值远远超过朝贡者所进贡的物品的做法,也是清朝特有。
汉朝傅介子斩杀楼兰王,其实是合法的操作。
这种征不臣的军事统治,派遣文官管理,才是自秦朝以来,中原王朝的藩属政策。
一直到明朝都是这种思维,比如郑和下西洋,灭锡兰王。
锡兰王,亚烈苦奈儿。
他图谋郑和宝船上的财物,被郑和打的满地找牙,之后再次杀了个血流成河,生擒亚烈苦奈儿和官属,重新任命国王才离开。
郑和生擒苏门答腊的苏干剌,带回明朝让永乐皇帝惩罚,册封新的属国王室。
这才是打开藩属国的正确方式!
赵桓没有研究藩属国这事之前,一直认为藩属国就是清朝那种。
天朝上国赏赐万邻。
不管是大理请求册封,还是倭国请求册封的时候,他都没有多想,为何这些藩属国如此执着自己的圣旨。
为何自己一道圣旨,能换价值一千万贯的白银。
等到他仔细研究了藩属国的统治方式之后,才知道自己被后世的惯性思维所左右,对藩属国这三个字产生了误解。
倭国、大理国当然乐于这种册封,国号不除,还能得到正朔的册封,依旧保留自己的官员体制,保持和大宋良好的外交关系,还能通过做买卖互利互惠,他们当然一百个愿意啊!
大宋没有能力戎索,没办法派出属国骑,就无法派出属国都尉,难道指望文官一张嘴去统治
赵匡胤册封大理国国王的时候,可是结结实实的中原王朝的藩属国统治方式,派出了蜀国骑和蜀国都尉,任命了大量的官员,才有了所谓的玉斧划界。
但是赵桓现在没有能力如此打开藩属国。
因为宋朝瘸着一条腿。
虽然赵桓已经利用了抚恤、均田、征兵、训练新军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大宋军卒的战斗力,但是到现在他依旧无法按着正确的方式,打开藩属国。
没有戎索,自然没有文治教化。
以前还在上学的时候,赵桓总是想不明白,为何唐宋元明搞那么多藩属国干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展现大国风采
每年搞什么万国来贺的戏码,付出那么多的利益,难道仅仅是为了装逼
赵桓仔细研究过了才明白,这藩属二字不简单啊。
仅仅汉朝就有五十六个藩属国,这些藩属国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变成真正的郡县。
隋朝有二十三个藩属国到唐朝就有十一个藩属国,这些藩国都被征伐,去了国号。
而宋朝仅有五个名义上的藩属国。
赵桓这刚琢磨完藩属国的制度,就给倭国下诏,令其送来大量的白银,是合乎礼法的国法政策!
至少在螨清之前,藩属国统治的方式,都是一手论语,一手大宝剑,谁不服就揍谁,揍到听话为止。
当初孔子以鲁定公的国相身份,出席鲁定公和齐景公的会盟。
齐景公本来想袭击鲁定公,孔子发现之后,当场诛杀了齐国刺杀之人,齐景公怕呀,就停止了行动,事后归还了侵略鲁国的土地。
而齐人孟贲是个猛人中的猛人,以力而闻名,下水不会避开水里的鳄鱼,路上走,也不会躲避虎狼,发怒吐气,声响动天。
野外看到了两个野牛在角斗,拦住了孟贲的去路。
孟贲以手分开了缠斗的两头野牛,一头野牛臣服,另外一头野牛有点不服气。
孟贲强按着牛头把牛角扒出来,杀死了那头野牛。
秦国招揽天下勇力之士,孟贲赶到河边的时候,发现船上没有位置了,船工用楫击孟贲的头曰:你还能用强不成
孟贲一怒之下,就把整个船给掀了,就泅渡过河,见到了秦武王,后随秦武王嬴荡,在彭城比赛举鼎。
两个人都被鼎砸死了。
这样一个猛人,《淮南子》有曰:孔子智过长弘,勇服于孟贲。
所以孔子的习惯,也是秦之后,中原人的习惯。
你要是好好听我说话,我就跟你讲道理,你要是不好好听我说话,我就打的你听我讲道理。
赵桓研究完这藩属国制度,才知道自己打开方式不对,但是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现在拿下金国,才能谈这些藩属国的戎索制度。
赵桓看着窗外,眼神出神的望着蓝天白云,他终于明白了为何鲁迅先生,言这句话的内涵了。
这群崽种!
毁掉的不仅仅是书上的东西!
还通过对知识和典故的曲解,通过文字狱的高压统治,来完成对所有中原王朝所有人,精神上的束缚!
这是对文化的亵渎!
这是打断了中原王朝的脊梁!
而且大宋并不是不想做这等事,而是实力不允许,他也才明白,自己册封藩属国的时候,朝臣们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他们在等,等着大宋再次兵强马壮啊!
远迈汉唐,并非没有实际意义。
赵桓看着窗外,朱琏拨开了手中的荔枝,笑着说道:“官家,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没想什么,朕就是觉得朕做的不够好。”赵桓笑着回答道,摸了摸朱琏的头发。
朱琏不喜欢朝政这些事,什么脊梁,什么文化,对她来说,都没有自己的夫君忧心忡忡的模样,让人心疼。
她到现在依旧如此,完全是因为赵桓在做太子的时候,朱琏连太子妃都不是,一直是王妃的身份。
赵佶弄了个烂摊子,匆匆禅让跑路之后,朱琏才从王妃三连跳到了皇后的位子上。
朱琏拿着荔枝送到了赵桓的嘴边,说道:“来吃个荔枝,是范汝为从福建送过来的。”
“香气清逺,色泽鲜紫,殻薄而平,瓤厚而莹膜如桃花红,核如丁香,毋剥之凝如水,精食之消如绛雪,官家来尝尝。”
“他差人给赵英送了钱,说是求内侍省能给这荔枝,定个御用佳品的品阶,好让福建路多些营生。”
赵桓笑着说道:“一颗荔枝还弄的这么文绉绉的。”
“嗯,味道不错。御用佳品,啧啧,这范汝为倒是会做买卖。就给他一个吧。这荔枝叫什么名字”
“名叫陈紫。”朱琏笑着说道。
赵桓又吃了一颗,忽然问道:“金国刘婉到了镇州,转道到了大同府。你觉得这个刘婉给个什么品秩的好”
朱琏笑着说道:“臣妾觉得给个才人吧。若是刘家真的归附了,谋划金国中又有功勋,才好升品阶。”
“五等吗你倒是大气,还以为你准备给她一个八等霞帔呢。”赵桓点头,朱琏做事足够大气。
朱琏撅着嘴,说道:“哼,若不是事涉谋划金国大事!别说五等了,她想进宫想到别想!李宫正那里她都过不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