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振兴攻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尤其对着河套之战局的分析,头头是道,十二条利弊,分析的多明白!”

    赵桓看着看着就不笑了,喃喃自语道“张孝纯写的当朕没说。”

    赵桓从来不否认自己对大宋文人带有偏见。

    他刚登基的时候,这群文臣就吵吵嚷嚷的要投降、要议和、要割地赔款,他要是有好感才是怪事。

    要不是没人用,赵桓也不会启用张孝纯去河套主持局面。

    虽然张孝纯很有能力,而且干的很不错,并且大大的超过了他的预期。

    但是,他依然对张孝纯有极大的偏见。

    尤其是张孝纯和王禀曾经在太原城是搭档这个事实,更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偏见归偏见,但是张孝纯说的有道理。

    两线作战会很麻烦,很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

    当初岳飞跑去镇州驱赶克烈部的时候,若不是克烈部自己退出了漠南,若不是黄彦节在兴庆府杀了金国使者,指不定会出什么幺蛾子事。

    这次平定后套之敌,若非金人被兀惹城羁绊了手脚,东胜卫岌岌可危。

    金人玩的两线作战,差点把东朝给玩没了。

    赵桓批准了这个屯田令的札子,张孝纯是一个很有能力,但是极为胆怯的人,用他得绑个武人在他身边。

    呼延通是个不错的选择。

    处理完这两份札子之后,赵桓终于拿起了山海关的札子,这份札子是王禀和林幼玉写的札子。

    除了说了下来州无战事,金人如鲠在喉以外,着重的写了完颜宗干的家人被完颜宗磐赶出了会宁府,一路上逃到了来州。

    完颜宗干不敢和自己老婆孩子相认。

    杀不杀这是一个问题。

    杀了这四个人,完颜宗干要是跑了怎么办

    王禀和近八千的捷胜军,以及两万的契丹兵,都是被完颜宗干所救。自己要是下令诛杀完颜宗干,那王禀肯定不太开心。

    自己下令杀了完颜宗干的老婆孩子,这不是逼着完颜宗干往金国跑吗

    虽然完颜宗干的身份有些特殊,很可能回去的第二天暴毙而亡。

    但是万一金人宽宏大量,玩出团结战线,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而且不是没有这种可能,金人东西两朝在合并,自己把完颜宗干弄回去,指不定按着历史进程,搞出个金国汉化,金国中兴来。

    要知道赵桓到现在玩的这套军功爵均田征兵制度,其实并不复杂,弄得太复杂,老百姓们几个人看得懂

    完颜宗干回到金廷搞自己这套把戏,那这仗就有的打了。

    赵桓想了想说道“把完颜宗干的家人,都接到汴京来吧。”

    最后赵桓还是决定不杀。

    草原上的部落喜欢玩车辕以上男丁皆杀的把戏,但是这里面就完颜充超过了车辕。

    赵桓忽然想起了瓦坨寨。

    那是赵桓下定剿匪决心的地方,他御驾亲征,在前往太原城的路上。

    赵桓第一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乱世命如菖蒲。

    他到现在还记得当初,张叔夜当时告诉他。

    瓦坨寨抢劫村寨,米缸全空,灶上无锅,全村寨四百尸首,皆为男子和小孩,妇女被全部掳走。

    草原连车辕以下的孩子都不杀,自己杀车辕以下的孩子,那岂不是连草原诸部都不如吗

    赵桓决定放过这一家五口。

    但是为了防止在征伐金国大事上,完颜宗干给自己找麻烦,还是把这李金哥以及三个孩子,都接到汴京来。

    一个是作为人质,作为威胁。王禀不是很聪明的样子,很容易上头的他,需要一个冷静的智囊。

    另外一个就是就近教育,如果实在是无法教化,再杀不迟。

    赵桓觉得自己的命令应该问题不大。

    赵桓看了看桌上的公文,其他的内容都不是很紧急。

    比如范汝为已经多次辞职,要卸掉福建路的经略使和总管的职位,回家继续做盐去。

    还是真心实意的那种。

    范汝为现在撑着福建路和岭南的部分地区的义军和政务。

    如果不是建阳余家在帮衬他,他早就玩不转了。

    可是赵桓现在也没人给他用啊!

    宗泽一个人领着四路,荆湖南北路,江南东西两路。

    何栗一个人领着四路,淮南淮北两路,还有两浙路。

    所以,范汝为请求辞职的书信,被赵桓情深意切的拒绝了。

    得亏大宋的广州还是岭南,流放之地,否则范汝为可能还得把两广管理起来。

    好不容易抓到一个能干的人,不能轻易放过。

    其实大宋不是缺人才,而是原有的人才选拔体系,被上京、河套两个地方,一下子掏空了人才储备。

    一时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而已。

    否则赵鼎去福建,担起两广的的担子一点问题没有。

    但是现在赵鼎被送到了镇州,管理上京路。

    李纲也很难做。

    赵桓处理朝政,处理了个半截,忽然想到了自己回来这么久,除了刘益以外,还有个人没见到过。

    那就是胡元。

    “刘益走到哪里了叮嘱他慢一点,朕在汴京得待到四月份,才能北上呢。”赵桓说道。

    他想到了去年王重阳脸上那个伤疤,都是为了进京赶路赶出来的。

    为了过年给自己弄点过年的彩头。

    辛亏王重阳年富力强身法好,否则大宋就彻底失去王重阳了。

    “刘大家说算完了地之广袤。正在回京的路上,不过估计要到上元节才能回来。臣叮嘱过了。”赵英回答道。

    赵桓点了点头,这就是赵英,他喜欢猜度自己的想法,而且大部分时候,都是对的。

    “那胡元呢朕都回来这么久了,也没见他来给朕请个安,露个脸。他还想不想当御医院的院正了”

    胡元可是赵桓现代医学理念的继承人啊,自己的列文虎克,这活宝是怎么了

    “官家,胡元从御医院走了,这院正怕是当不上了。”赵英笑着说道。

    赵桓好奇的问道“去哪了”

    “他继承了他父亲的神霄凝神灵宫,他现在当了主持了。”赵英笑着回答道。

    神霄凝神灵宫赵桓还真知道。

    在汴京南郊外三十多里处,占地甚广,光是有度牒的道士,就有两百多人。

    香火极为繁盛,买卖都做到了自己的宫里。

    赵桓之前御驾亲征的时候,朱琏还去神霄凝神灵宫求了个开光的平安符,前段时间回京之前,朱琏还说要去还愿。

    当初林灵素还有个头衔,是玉真教主神霄凝神殿侍宸。

    赵桓看着赵英说道“好好的御医不干了,去当什么道士!正好朱贵妃要去还愿,明天就去看看他。”

    “他这是怎么了受人排挤了不应该啊,他在御医院都快骑到院正脖子上了。”

    胡元的御医院品秩不高,但谁让他救了沈从和王禀呢胡元在御医院那是独一档的人物。

    没办法,简在帝心,就是这么为所欲为。

    要不是胡元的资历不够,早就当了御医院的院正了。

    赵英笑着说道“说来有趣,去当主持,倒是也不是胡神医突发奇想的。”

    “胡神医的父亲,前些年从御医院走后,就进了神霄凝神灵宫,后来做了主持。”

    “其实胡神医的父亲,一直反对胡神医学医的。”

    “奈何胡神医自己争气,凭本事进了御医院,这不胡神医的父亲用断绝父子关系,把胡神医拉回神霄凝神灵宫了吗”

    胡元的天分是没得说的,否则赵桓怎么会把青霉菌孢的事,交给胡元呢

    在理论课学上,胡元是最有可能走出第一步的人。

    这是大宋版的混不出模样,就回家继承家业吗

    赵桓笑着说道“敢跟朕抢人,这真是天下第一个啊!”

    北宋振兴攻略




第五百二十二章 强扭的瓜,它不甜
    赵桓的朝政的结束,是因为一篇札子。

    高丽王王楷上书庆贺大宋过年,希望过完年后,能够正式册封他为高丽王。

    本来高丽王俯首称臣的事,大家都心照不宣,肯定待战事稳定之后,一定会符合历史进程的完成,俯首称臣的各项工作。

    但是让赵桓心情非常差劲的原因,就是他不让王楷自称构。

    臣构言这三个字,对赵桓来说,是有多恶心有多恶心。

    但是,赵桓忽略了他的名字。

    臣楷言,兹仰大宋之盛,视君如兄……

    赵桓才意识到,不称构,就称楷。

    这高丽王,王楷,原名构。把自己两个臭弟弟的名字都给占了!

    当初金人在外,赵楷在内,玩得好生欢快!

    赵楷造反的最大依仗,就是文臣们的支持,这其实也是赵桓对文臣有偏见的原因之一。

    赵桓没耽误朝政的事,批红了这道札子,就结束了一天的札子。

    他放下了札子,结束了今天一整天的工作,让赵英将肥皂准备好,准备明天还愿见见胡元的事。

    胡元的情况让赵桓心情不大好。

    据赵英所言,胡元居然在道观里,真的当上了道士,而且干的声名远播!

    都知道神霄凝神灵宫出了个极为灵验的胡道士!

    天刚蒙蒙亮,赵桓打了一趟五禽戏的赵桓,就带着朱琏去城外还愿。

    神霄凝神灵宫,建在一座小山之上,冬日里银装素裹下的道观,让庄严之下,多了几分安静。

    被雪覆盖下的青瓦,屋檐上的镇兽都变得和善了几分,玉皇殿外的道士们,正在青石砖上做着清晨的功课。

    一抬头就看到了牌额上四个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紫气东来!

    一个长长的青红色的鼎,放在大殿之前,还愿的都会上几炷香。

    香火钱也不便宜。

    朱琏为了感谢玉皇大帝保佑,想多上两炷香,主持还不同意。

    赵桓示意赵英亲自去,这主持才没敢多说。

    本来玉皇殿的后殿,常人是无法进入。

    但是赵桓是大宋的皇帝,那肯定不是常人,带着一群人乌泱泱的冲进了后殿。

    “胡元啊,你好好的御医院的御医不做,跑到这地方当个道士,这是打算不回去了吗”赵桓笑着问着胡元。

    胡元穿戴不是很整齐,显然天没想到,赵桓一大清早杀到了神霄凝神灵宫。

    胡元恭恭敬敬的行礼之后,笑着说道“官家,臣的祥瑞。”

    赵桓打量着手中的长筒性状镜子,说道“显微镜”

    胡元稍微品了下这个名字,说道“还是官家起名字的能力更加高明一些啊!臣本来取的名字,叫透光镜。”

    赵桓点了点头,这名字不是他取得,当然也可以说是他起的。

    只不过一个长筒子,怎么能称得上显微镜呢

    赵桓指着简陋的显微镜说道“朕以为,这里可以加个平面镜来反光,否则怎么视界之内混混沌沌,一片昏暗,怎么能看得清楚不知道胡神医以为如何”

    胡元看着显微镜,目光中露出了思索,说道“官家言之有理!臣记下来。”

    “还有这里,物变大了数倍,这稍有移动必然眼花缭乱,用载物台固定,不知道胡神医以为如何”赵桓指着简陋的显微镜说道。

    胡元看着显微镜,眼神也越来越明亮,他不断的点头说道“官家所言大善!”

    “这里加个镜臂,这里加个镜座起到支撑和稳定的作用,否则这载物台和平光镜放到哪里足够稳定,才能看得更加清楚。”赵桓指着长筒显微镜说道。

    胡元连连点头,说道“善!”

    赵桓连连说道“嗯,这里让李纲或者李纲在太学的学生,给你花几个调节扭,分成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这样可以精准的调节目镜和物镜之间的距离看得更加清楚,你说呢,胡元”

    “官家,还是画个图吧。”胡元的脸上带上了哀求的说道。

    本来他以为自己献上了祥瑞,官家应该大赏特赏才对,可是事情的发展,却是自己的祥瑞被指出了大量的可以完善的地方。

    赵桓看着胡元的脸色就知道,胡元又一次在医学发明领域,被自己打败了。

    赵桓不是个心胸狭隘的人,他不是容不得新发明有缺陷。
1...212213214215216...4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