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兴霸天
行人往来,川流不息,单单是城门税,每年就是一大笔收入,依旧让人趋之若鹜。
这就是大国气象。
而城外三十里之地,所有飞行车马都必须落地,以示尊重,青冥舟也按落云光,降了下去。
“这是何物”
尚未下舟,外面就传来议论声,不少目光汇聚过来。
能在此处的,都是世家贵族,有代步工具,原
本以为横行天际已足够威风,没想到还有青冥舟这等奇妙之物,当真大开眼界。
眼见顾承一行走下,不少性急的贵族子弟都派侍从过来询问。
“此乃青冥舟,为我姜国特制……”
顾承不语,龙葵和越女立于他身侧,由得范蠡和文种上前介绍。
这两位本就是楚人,对于各大贵族世家有所了解,范蠡是商业奇才,文种又与他配合默契,两位相国之才联手推销商品,那真是无往不利。
侍从询问,是自重身份,实际上每个人都侧着耳朵聆听,没几句话就说得人心痒痒的。
不过问到是否出售时,范蠡却摇起头来。
“莫不是耍弄我等区区姜
第三十五章 以德服人(求订阅!)
“这位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
没有宽衣博带,拱手站立,慈祥虔静的学者形象,这位高大威猛的男子,比起文静儒雅的孙武更像个武将不说,仗剑在手,剑术更能令越女都为之侧目。
并非他的剑术有多高超,而是他的剑法中,蕴含着一种韵味。
在仙武大汉,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是六门强大的神通,各有擅长。
顾承开天枢十二卷,将之容纳,儒家弟子数目最多,毕竟大汉罢黜百家,独尊儒道数百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
不过钻研的人再多,难免止于技法,唯有达到大儒的境界,才能施展出几分真谛。
而想要恢复最初的追求,永远不可能了。
可现在孔丘剑中的道韵,却是纯粹至极,象征着他的追求。
儒家最初的理念,礼乐教化,王道治国,其根本就在一个“德”字。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由君王的个人之德,扩大到政治之德,统治者以自己合乎规范的行为,引导人民,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
讲白了,上行下效,统治者是仁德圣君,官员百姓受之教化,也都做君子,这天下自然太太平平。
可能实现么
自然不可能。
但其中的很多思想,是值得学习的。
其实诸子百家都是如此,各自的追求都太完美,都无法得到完全的实现,却都流传百世,影响着文明进程。
“公子对孔丘感兴趣这位来楚之前,可是在齐国盘桓,凭着一番口才受齐君礼遇,更与齐相晏婴结为良友,结果怎么着”
眼见顾承的目光落在孔丘身上,细细打量,老者嗤笑一声,不屑地道:“晏婴亲向齐君进言,说孔丘唯重礼法,不事生产,不重实务,与国与民,毫无益处,这孔丘便灰溜溜地离了齐,现在又来游说大王……”
老者很清楚,他是一介家奴,哪怕依仗费无忌淫威,权势再高,也上不了台面。
可他抬出齐相晏婴来,那可是一代贤相,都看不起孔丘,说明孔丘是真没本事。
说到晏婴,也是楚人的老对手了,晏子使楚,因为身材矮小,楚王故意在城门旁开了个小洞,以作侮辱,却被其巧妙地评之为使狗国者从狗门入,结果只能打开大门。
另外还有南橘北枳,楚人虽然在智商上被完全压制,却很佩服他。
对此顾承笑笑,不予评价。
而此时交锋也结束了。
“孔师!”
就见那与孔丘交手之人立于原地片刻,面色变化,在感悟着什么,然后突然大礼拜下,竟然行了师礼。
“这!”
车内众人一愣,打着打着怎么拜师了
顾承则有些啼笑皆非。
孔子的三千门徒,莫非是这么来的
以“德”服人
孔丘收剑,将那人扶起,瞄了眼这里,看到是费无忌的车马,腰杆挺直,大踏步离去。
果然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被孔丘鄙视了,好真实。
目送孔丘离去后,众人入了费无忌的府邸,开始等待。
足足一个下午,费无忌才姗姗而来。
“说!”
他刀眉凤眼,鼻如悬胆,颌下三缕微髯,竟是生得一副好皮囊,往主位上一坐,淡然的一个字,已是不怒自威。
作为天下三大强国的令尹,宰相之尊,费无忌愿意花费一盏茶的时间,来见一个垫底小国的王族,已是看在公孙龙的面子上。
顾承五指张开,一艘微型的青冥舟光影出现,上下旋转一圈,再内部放大,将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
费无忌面无表情地看着,直到顾承下一句话出口,双目才陡然亮起:“此物名青冥舟,可载十人,穿梭青冥,翱翔宇内,令尹可否代我姜国,在楚地出售此舟”
费无忌立刻问道:“作价几何”
顾承道:“我姜国弱小,连年受陈杨两国侵扰,欲以此舟,换取楚国劲弩!”
&nb
第三十六章 孔丘同行(求订阅!)
铮!
当顾承和龙葵来到府外,不出意外地发现,剑吟声激荡四方,孔丘正与越女交锋。
范蠡文种立于一旁,和一位身穿青袍士子服的男子正在交谈。
那男子肤色黎黑,脸型方正,眉毛粗黑,双目有神,身材也是威猛高大,活脱脱的一副莽张飞模样。
眼见顾承走出,范蠡和文种介绍道:“公子,这位是仲由,字子路!”
子路,孔门十哲之一,年轻时曾把孔丘揍了一顿的流氓,后来舍生取义的勇士。
众人聚在一块交谈,子路对于孔丘与人动手,已是一副习惯的模样,却对越女的剑术大加赞赏:“如此剑道,至真至纯,不为外物所动,孔师此次要败了!”
顾承好笑地看了他一眼。
这声音里,怎么有点幸灾乐祸
其实子路也是被孔丘以德服人的。
年轻时他好勇斗狠,招摇过市,与孔丘产生冲突,一场大战,被剑势震撼,痛定思痛,拜入门下。
这个仙武世界,单凭口舌之利,是无法打动他人的,想要展现出自己的追求,除了说教外,还要有更实际的行动。
孔丘所遵循的礼,是其一。
孔丘所施展的剑,也是其一。
单凭剑招技法,他远逊于越女,但其中的追求与执着,却又让他的剑势中得到天地加持,煌煌赫赫,难以匹敌。
“悟道么”
顾承目光一亮。
大秦世界他曾经分出一种悟道境界,结果能达到那个境界的,全部是与主世界有着密切关联的存在,最为接近的要属荀夫子,却终究差了一筹。
而现在的孔丘,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悟道级存在。
倘若能实现他心目中的儒道天下,孔丘便可成圣,而不是被后人封圣。
一字之差,天地之别。
“可惜终究难以实现,这一战倒是成全了越女!”
顾承微微摇头,越女眼中则闪过明悟之色,方才还激昂的剑气陡然消散。
并非消失,而是全部收于湛卢剑身之中。
“多谢指点!”
原本锋芒毕露的剑意不在,那分化万千的湛卢嗖然回到越女身前,趋至返璞归真的她双手倒持剑柄,向孔丘行了大礼。
“此剑王道,不该用于击剑小道……”
孔丘张了张嘴,却知道此战是自己败了,儒道无法感化越女的剑心,无奈只能将后面的话咽下去,向着这里而来:“陬邑孔丘,公子可知,如今姜国已是危在旦夕”
顾承道:“愿闻其详!”
孔丘面色郑重,低声道:“阁下制青冥舟,恐怕不曾想过,此物会被用来战争,等到天空成为列国厮杀的战场,黎民苍生无一幸免,姜国更是首当其冲!”
顾承眉头一扬。
原以为孔丘指责的是青冥舟破坏了周礼,没想到竟是从现实劝说。
不是老生常谈的怀璧其罪,而是一针见血,指出青冥舟对战争的作用。
青冥舟在仙武大汉本就是战略要器,这个世界是阉割版,但天
下才智之辈何其多,现在被世家子用来享乐,用不了多久,必然有人想到此物的真正作用。
当野心家将目光盯上青冥舟可能带来的制空权,不仅姜国首当其冲,天下战事升级,必然更加惨烈。
孔丘不知姜国具体情况,预见到了那个可怕的未来,才急急前来劝说:“飞鸟天行,飞马行空,皆天地之赐,青冥舟不可再制,请公子思量!”
眼见这位昂藏九尺,胡须如刺的大汉欲拱手拜下,顾承将之扶住:“孔先生大才,请入府详谈。”
孔丘精神一振,入了堂内,众人主次坐下,他马上开始宣讲那套人治思想。
君君臣臣父
第三十七章 不战而亡(求订阅!)
陈国都城。
宛丘。
“缺粮那杂粮随便种种,漫山遍野不都是么,怎会短缺至此”
陈王看着殿上六卿,不解地问道。
六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已是愁得双眉紧皱,唯有苦声道:“大王,连年征战,不事生产,尤其是与蔡国一战,自去年冬天一直打到现在,误了农耕,又逢天灾,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啊!”
他们一味诉苦,是万万不会说前段时间,由于富商高价收杂粮,麾下家仆将大批的粮草卖出,现在突然没了粮,才慌了手脚。
“那怎么办啊”
陈王双手一摊:“要不向楚国借粮”
“万万不可!”
六卿齐声道:“大王,楚国借给我们杂粮,索要的可是灵粮啊!”
陈国和楚国,恩怨纠葛已久。
陈国中间经历过两次亡国和两次复国,第二次就与楚国大有关系,甚至于现在的楚平王,还在陈国当了五年君王。
是的,楚平王在陈国当了五年大王,后来回国继位,将位置让了出来,陈国才算复国,并且依附楚国,仰其鼻息。
经那一役后,陈国元气大伤,向周遭各国,包括姜国连连开战,也是为了掠夺财富,挽回损失。
可现在,损失没挽回,自己家里没粮了,楚国倒是肯借粮,却狮子大开口。
杂粮是给百姓吃的,灵粮则是公卿贵族服用,如果楚国趁机盘剥,触动的可就是上层的利益,他们岂能愿意
陈王看得出这些臣子的私心,脸色一沉:“你们既然不肯出灵粮,哪国有粮食,还不赶紧去借”
“大王,除了晋齐楚三大国,诸侯列国或多或少都有缺粮之兆,尤其是杨国和徐国!”
六卿先抑后扬:“不过从两国身上,我们也找到了解决之道!”
陈王赶忙问道:“什么办法”
六卿道:“将难民往姜国赶!”
陈王一怔:“姜国那打仗很厉害的小国”
“大王,正因为姜国前些年打了胜仗,太子龙阳似乎认为区区弹丸之地能够崛起,竟请了鲁国孔丘回国,大肆宣扬儒家仁德之道,趁着各国灾荒之际,收纳四方难民,那杨徐二国本来要饿死许多人,现在一窝蜂都涌入姜国!”
陈王却是有危机感的,皱起眉头:“可如此一来,姜国人口岂不是大大增加万一他们借此机会增兵,对我陈国岂不是威胁”
“大王尽管放心,那难民本就是饥寒交迫,连常人都不如,要先养好身体,再进行训练,岂是一朝一夕之功”
六卿胸有成竹地笑道:“姜国来者不拒,大量的难民涌入,他们的粮草能够坚持多久恐怕不出一两年,粮草就要不济,那时我们直接挥军攻打,内忧外患,便是亡国之危!等到灭了姜国,难民回归,相当于他们白白替我们养了百姓,度过了难关!”
“有理!有理!”
陈王细细思索,觉得这是最好不过的办法了,颔首道:“就这么办,还有儒道误国,以后那孔丘和他的弟子,一个都不准进我陈国!”
“是!”
……
……
“停!”
长长的运粮车队,在姜国王都城门前缓缓停下。
“验!”
文种一声令下,麾下的官吏立刻上前验粮,个个精明能干,心细如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