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诸天我为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兴霸天

    大祭司看得很清楚,十方妖众此次出世,其实就是为了让人界更加混乱,众生厮杀,给妖族喘息的机会

    可那也不是长远之计。

    要么苟延残喘,终究逃不出灭族,要么沦为坐骑,在佛门的胯下受辱,这就是我族继续龟缩在十万大山的下场!

    眼见大祭司眼中闪过动摇,顾承声调提高,带着不屈的激昂唯有脱离人界,开辟妖界,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与发展!与妖族大兴相比,区区凤凰之心,又算得了什么?言尽于此,你若还想阻拦,就来吧!

    说罢,顾承挥袖撤去结界,继续展开血祭之阵。

    众妖都是屹立于无双巅峰的强者,大祭司更是妖皇,说来话长,其实也就是须臾之间。

    血祭之阵停顿了片刻,再度运转,这一回大祭司胡须轻扬,位于一旁,默立无语,终究没有再继续阻止。

    于是乎,整个南蛮两百万众,在短短一刻钟内,于血祭之阵中,彻底消亡。

    收!

    主持大阵的天魅狐王伸手一招,那十二道悬于半空的祖巫虚影纷纷向着中央坍塌,最终血色光柱消散,化作一颗血珠,落入他的掌心。

    第一颗万灵血珠到手!

    天魅狐王紧紧握住,目光无比火热,向着顾承躬身后,闪身入阵,去往西方的九门关。

    一族一族屠过来!

    而此刻,西羌乌桓两族,正在与天机城的战争机关白虎死拼。

    因为南蛮的影像传送过去,不仅有妖族的突然倒戈,还有朱雀之叛!

    蛮族本就是死脑筋,面临灭族的莫大凶险,又怎么可能分辨敌友,一见朱雀背叛了,马上将白虎青龙玄武也一并打入敌人的行列。

    蠢货!滚开!滚开啊!

    白虎子惊恐的声音回荡在控制室内,然而彻底疯狂的蛮夷前仆后继,刚刚让大汉头疼的人海战术,这一刻在他们身上奏效。

    死吧!

    当庞大的白虎机关上,横七竖八地挂满了蛮夷的尸体,吕布魔神般的身影飞上天穹,无双方天戟以斩天裂地之势劈下。

    不!

    在白虎子临死的惨呼声中,两道血柱升起,十方妖众再至北方,玄武子再是谨慎,被真正的无上炎龙龙目洞彻行迹,也是必死无疑。

    最后的东方青龙子逃得最快,可惜南华三仙早已等候。

    待得七道光柱冲天而起,西方佛门,一位无量光无量寿的佛陀闭目结跏,面带悲悯;

    深山大泽的小洞天内,水镜学宫三千座次上,排名第三的司马懿以头抵地,久久不动;

    地界之中,承天效法,厚德光大的气息流动,立于后土座下的张良哈哈一笑,露出欣然;

    天穹之上,一道若隐若现的镜光,仿佛穿越了两个世界的界障,监察天地,无所不至;

    一夜之间,三界震动。




第五十二章 世家臣服(求订阅!)
    七大蛮族,灭了?

    弘农杨氏主宅,传信文书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一路滚落到刚刚进来的杨修脚下。

    自从懂事起,从未见过祖父如此失态的杨修,强忍住心中的讶异,捡起文书,扫视一眼,立刻失声惊呼起来:怎会如此!

    七大蛮族实力暂且是其次,关键是进退如风,一旦败阵,立刻撤回祖庭,有天然屏障,瘴气毒沼守护,大汉军队也难以攻打。

    所以千百年来,只有中原承受外族攻打,罕有中原反攻外族的,霍去病封狼居胥已是极限,对蛮族公认的是今年败了,明年可能就卷土重来,因此四天关的兵马一直没有撤离过。

    而今,灭了。

    全没了。

    当然,这等覆灭,不是说大汉境外,就赤地千里,荒无人烟了。

    七大蛮族覆灭,自然有其他的化外之民移过来,但且不说这个过程极度漫长,转移而来的人若无上古传承,实力低微,那对中原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毫不夸张地讲,就算中原如今打得四分五裂,十室九空,数百年内,外族也休想突破四天关,图谋神州之地。

    外敌已除!

    这么说,太子腾出手来,凌云二十八将也将纷纷班师回朝,专心对付我们了?

    杨修倒吸一口凉气,身躯一晃,几乎站立不稳。

    一夜之间,天下格局大变。

    而世家还在千方百计地寻找寒门谋士的踪迹,希望籍此让世家清醒,看出太子真正的目的,一致对外。

    不可能啊!

    杨修脸色灰败,首次不敢相信事实:蛮族怎么会灭族的?怎么能这么快灭族呢?

    原因不重要了。

    杨赐苦笑,喃喃自语:二等世家荆襄蔡氏,举荐名士黄承彦有功,今早朝会,太子嘉奖!事到如今,都没有丝毫的得意忘形,依旧在按部就班地实施计划,完矣!我世家完矣!

    杨修听出了杨赐的话意,变色道:祖父?

    果不其然,杨赐缓缓起身,声音虽然悲痛至极,却不再迟疑,下了决断:准备将洞天内的一切搬入主宅,呈现太子!

    祖父不是曾经有言,待得太子登基后,我等就有制衡他的办法吗?

    杨修虽然早就有所预料,眼中还是浮现出浓烈的不甘,旋即又变为厉芒:不如趁着此次献上洞天,将杀手锏藏于洞天之内,太子大胜,必不防备!

    既然败了,就要服输!

    杨赐摆摆手:我杨氏本无反意,只是想保住世家辉煌,地位不失,如今太子已是无可阻挡,若再与皇权对抗,可就要步上汝南袁氏河内司马的后尘了,切忌意气用事!

    眼见杨修面色阴晴不定,杨赐语气一重:去吧!你父亲已经归来,莫要多想了!

    是!

    杨修无奈退下,回到自己房内,越想越是不甘。

    杨赐老朽,争的其实就是子孙后代的荣宠富贵,而弘农杨氏败落,最受影响的,必然是他。

    杨修自认为天资出众,年代一代无人可比,怎能受得了如此委屈?

    当然,出身世家,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思想就是家族为重,一切要以家族的利益为出发点,杨修心知杨赐所言极是,本就枪打出头鸟的杨氏,此刻若是再与太子正面硬抗,无疑会被打落深渊。

    但杨氏不出手,不代表其他世家不动!

    尤其是一直同为盟友的颍川荀氏!

    世叔,冒昧来访,请恕修失礼!

    颍川荀氏主宅内,杨修来访,求见荀棐。

    荀棐和杨彪在救援汝南袁氏时,一起被都天神煞阵镇压,虽然区别对待,保住了性命,但几经波折,面容枯败,短短数月不见,苍老了仿佛十岁。

    杨修嘘寒问暖,关怀一番,蓦然间大哭:祖父已经决定将洞天奉于太子,我等皆将沦为砧上鱼肉啊!

    荀棐眉宇间也露出悲戚之色:徒叹奈何!徒叹奈何!

    杨修突然叩首:世叔,昔日光武与我等世族有约,共治天下,可有契言?

    确实有!光武承诺,与世家协力行政,六大姓有感圣恩,也立誓后代子弟永不入世尊境,以敬皇权。

    荀棐以为杨赐已经告诉杨修,不疑有他,颔首道:六大姓覆灭后,我八大世家也依此例,得了光武昔日下达的旨意!

    光武的圣旨?

    杨修的目光大亮,呼吸都微微急促起来。

    东汉西汉乃是后世而分,此时的光武,被视为大汉的中兴之帝,但实际上,从王莽篡汉,斩断龙脉,到火德大兴,国运炎龙,光武与开国皇帝也无二致,他留下的圣旨,无疑是对太子最具威慑的武器。

    杨修斗志昂扬:圣旨现在何处?理应速速请出!

    荀棐摇了摇头:这道圣旨干系重大,家父十分忌讳,曾有言,若非灭族之危,万万不能取出!

    我等交出洞天,灭族与否,就只在太子一念之间了啊!此时再有顾虑,日后必定万劫不复!

    杨修捶胸顿足,连连叹息,说得荀棐也皱起眉头,眼中露出愤恨之色,然而就在这时,一道略显愚钝的声音缓缓传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杨修眼中寒芒一闪,转身看着荀攸慢吞吞走了进来:不知阁下是?

    公达!悔不听你之言啊!

    荀棐则起身行礼,眼中满是懊悔与沮丧。

    无用!依我之计,也奈何不得太子!

    荀攸淡淡地道:我等世家本就是臣,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

    迂腐!

    杨修大怒:太子百般逼迫我等,岂有礼乎?你欲投靠太子,以谋前程,岂可累及一族?

    三年前,你上学宫求学,先生未曾收你入门墙,予了你一句评价,你忿忿而走

    荀攸定定地看向杨修,突然道:有小智而无大谋,何为?

    你!

    杨修勃然变色:你也是水镜八奇之一?

    先生已至洛阳,将入宫拜见太子

    荀攸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世上再无水镜八奇!



第五十三章 登基之前(国庆快乐!)
    司马徽?

    顾承对着特来禀告的贾诩道:不负盛名,就算是降,也选了一个最巧妙的时机。

    自光武重兴汉室,世家借此大盛,至今已有近两百载。

    朝堂之上,放眼望去,皆是世族之子,寒门寥寥,所以当他对世家宣战之时,多少人等着看一向无往不利的太子,如何撞得头破血流。

    可现在,最终屈服的却是六大世家。

    洞天上交,无论世家会不会在里面埋下什么后手,顾承都不在意了,因为他根本没准备将六大洞天融入大汉的建元洞天内,而是交予十方妖众。

    他甚至还期待世家垂死挣扎,日后可以名正言顺地予以清洗。

    不过以六大家主的秉性,顾承知道这种可能性不大,值此世家臣服之际,也不用逼迫过甚,免得狗急跳墙。

    所以司马徽此时到来,俯首称臣,正是最佳时机。

    毕竟他是一代大儒,桃李满天下,又从未正面与大汉对抗过,如果在这种敏感时刻直接杀了,恐怕会节外生枝。

    国家动荡时兴风作浪,天下承平时俯首称臣,老奸巨猾,智谋深远,想进退自如?在孤这里,从来没有一笔勾销的习惯啊!

    顾承批阅完最后的奏章,冷声道:且容他多活些时日吧!

    殿下高明,从不专门对付水镜学宫,却已将司马老贼逼上了绝路。

    贾诩坐下,神情感慨,又有些苦笑道:只是显得臣等多余了。

    水镜学宫正是靠世家之威,合纵连横,方有水镜八奇,三千学子。

    没了世家的支持,水镜学宫就是不堪一击。

    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过就连贾诩都想不出,七大蛮族说灭就灭,还是亡于妖族之手,被残忍血祭。

    大局已定,贾诩心中对太子殿下生出由衷敬畏的同时,也不禁苦笑。

    追随这么英明的主子,总有种才华被埋没的感觉,不是不被重视,而是根本不需要他使力,对手就倒下了。

    横扫**,并吞八荒,举山河内外,皆匍匐脚下!

    乱世刚刚结束,治世尚未开始,更何况天地人三界,征途远不止脚下的土地!

    顾承笑了笑,语气平静,眼中还带着一抹异色:走出国门的一日,或许已经不远了

    臣明白了!

    贾诩闻言精神一振,拱手道:殿下,臣想去见见司马徽!

    你终于要从幕后来到台前了吗?

    顾承点点头道:太常刘康和宗正刘虞,已定下登基大典的吉日,就在十日之后,有些事情,孤要交托给你,来!

    是!

    贾诩面色一正,走上前去。

    在东宫之中,有无上炎龙和九五至尊神阵守护,顾承从不避讳,此时居然如此郑重,显然接下来所说的事情,异常关键。

    果不其然,只听了一句,贾诩脸色就剧变,赶忙跪下:殿下何出此言?这绝不可能!

    仔细听好!

    顾承目光沉凝,讲述完毕后,挥手将两道灵光投入贾诩手中:清楚了吗?

    贾诩冷汗涔涔,神情恍惚地道:臣谨记!

    去吧!

    顾承摆了摆手,顺口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切忌得意忘形!

    贾诩退下,顾承沉吟片刻,展开地皇书,酆都之景现于眼前。

    他视线一转,望向赵无延的府邸。

    这位鬼差由于有了沟通人界的独门绝技,府邸早已从冷冷清清变得门庭若市,甚至还招揽了无数鬼丁,俨然在外城成为一霸。

    令顾承感到有趣的是,那鬼丁的领头者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竟是董卓与李儒,贪狼七杀星力助他们崭露头角,即将东山再起。
1...215216217218219...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