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猎影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眀志
临走之前,谷振龙还劝了于二君几句,让他耐心等待几天。
于二君再心急,也知道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必须要提前协调各方。
马春风也彻底将中央饭店的护卫任务移交给了方不为。
在方不为看来,于二君的护卫已是严之又严,被称为密不透风也不为过。
中央饭店本就在总统府内,外围警戒如天罗地网。他来之前,光是从总统府门口到饭店门口,这短短的百来十米,就走了近半个小时。
再加上饭店外围的特工总部和宪兵侍卫队,将饭店围了个水泄不通,完全可以杜绝刺客潜入饭店的可能。
而特务处的主要工作,便成了防止日本间谍渗透,主要以防谍为主。
于二君的随行人员已全部被送走,只剩下了他与叶无相两个人,根本用不到这么多人。
人越多,漏洞越多,还不如只留少数几个信的过的人,尽可能的减少给日本人钻空子的机会。
所以方不为与马春风商量过后,只留下了反谍股的核心人员,其余人员全部撤出。
等相关人员安排到位,方不为再次回到于二君的房间之后,于二君便开始一瞬不瞬的盯着他。
方不为则有些尴尬。
他是真没料到,自己的身份会暴露的这么快。
“不为真是不不起啊……日后必定会大有做为!”许久之后,于二君才感叹了一句。
至于谷振龙等人为何那般看重方不为,于二君已经一点都不好奇了。
无论是秉性,还是能力,方不为都是他生平仅见。换成他于二君,只会做的更夸张。
“借于先生吉言……”方不为客气了一句。
“还要劳烦你陪我几天,我对其他人,实在是不敢信任了!”于二君又说道。
“于先生不必客气,这都是我的份内之事!”方不为回道。
他稍稍顿了一下,又问着于二君:“不知先生对叶少爷等人是如何安排的”
“你放心,所有人员,包括秋水在内,我都已妥善安置,近期不会让他们回南洋……”
方不为点了点头,看来于二君也想到了。
日本人找不出任何自证的证据,现在想要查到邮轮事件的真相,只能从于二君身上想办法。
能买通林仙如,于秋水的贴身保姆这样的人当内奸,可想而知日本谍报机构对南洋各家族的渗透力度。
&nb
第三九五章 开会
“我已派遣帝国精英,赶赴南洋,调查于二君的亲信人员,看能不能查到相关线索!”松本回道。
资料的其中一部分,是美国邮轮上幸存的日本间谍的口述。
出事当晚,这一部分人见事不可为,避免暴露,便就地潜隐,有两个逃过了美国人的审查,安全抵达了日本本土。
其中一位,就住在邮轮的豪华舱,亲眼目睹了方不为跳下观景台,以及与另一位间谍头目隔窗互射,最终大腿中枪的经过。
另外一部分,则是去南京的日本间谍,想法设法的进入了专门用来关押高级重犯的南京中央军人监狱,买通狱卒,从关押在内的间谍活口口中,问到了当晚遇袭的经过。
两相一结合,日本间谍便掌握到了方不为的主要特征。
身高一米八左右,体型消瘦修长,身手极为灵敏矫健……枪法极准……
一连串的形容词,让松本极为震惊,他甚至有些怀疑这些活口是不是在故意夸大其词。
而那位住在豪华舱的日本间谍,在方不为开枪的一瞬间,借助枪口冒出的火花,看清了方不为当时的相貌。
日谍机构当既便根据间谍的口述,构画出了方不为的画相。
但可惜,方不为当时不但易了容,更经历了一场激战,脸上不但有血,还有硝烟。
资料中的画相,和方不为的真实相貌差着十万八千里。
“此事还要拜托阁下!”松本站了起来,给同妙行了一礼。
为了调查真相,陆军部再次启用了同妙,计划让他密秘潜回南京,利用还没暴露的高级内奸,探查邮轮事件的真相。
“松本君放心!”同妙郑重的点了点头。
……
这几天的方不为心情非常好。
没用他提醒,于二君便提出,等药厂正式投产,他会在自己的份额当中留出一部分,让肖在明自行处理。
交给肖在明,其实就是交给了方不为。
这种紧俏物资,甚至可能会被国民政府列入军事管制品的东西,到哪里都是抢手货。到时候方不为不管是拿来送人,或是自用,都会方便很多。
于二君之所以有这个念头,是因为他与谷振龙闲谈当中,听出了谷振龙对方不为日后的规划。
等委员长回宁,方不为的职级很有可能再升一级。
这也就等于,方不为如果愿意,直接可以执掌一个加强营的兵力。
这还只在现阶段。
以方不为的能力,谁也说不准一两年,两三年之后,等正式开战,他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一个团,更或者是一个师
于二君这是未雨绸缪,提前在为方不为做打算。
只要在开始就形成定例,才方便日后行事。
所以,在商谈细节之时,于二君直接将自己的份额定在了三成。
这三成是不会拿到市面上售卖的,而是由于二君自行处理。
以药厂初期的投产规模,就南洋那点兵,别说三成,就是给半成,也得士兵天天当饭吃才能消耗的完。
但于二君的理由也很充足。
以国民政府现在捉襟见肘的财力,别说按市场价购买,就算是成本价也掏不出那么多钱。
就算他于二君爱国心切,不计得失,但至少得让药厂维持下去。
于二君声称,这三成他是准备销往海外的。
他甚至提前给筹建组打了预防针。
一旦开战,需加大产量的时候,他还会将份额调高。
于二君是出资人,提出的建议也极为有道理,请示过委员长之后,以孔部长为首的商谈代表便将这一条写进了备案里。
这种东西,卖到哪里都是卖,不一定就要送出国……
为了保证于二君的安全,商谈的地点就放在中央饭店,
第三九六章 变动
看高思中和方不为进来之后,马春风便让苗仁凤关了门,示意会议正式开始。
方不为扫了一眼,参会的人员并不多。
情报科科长林双龙,副科长李无病,还有情报科华北股股长。
行动科是副科长高思中,缉捕股股长刘成高,再加上一个方不为。
除了陈浩秋之外,会场还有两个不认识的人,其中一位就坐的马春风的下首,应该是之前邓有仪的手下,现任特务处书记长的张延佛。
这已经算是特务处的高级会议了,也不知道马春风要宣布什么事情。
马春风准备讲话了,方不为也正襟危坐,做出一副肃穆的样子。
当他收回目光,准备洗耳恭听的时候,方不为觉的有人在窥视自己。
这与职业以及经验无关,纯粹是一种直觉。
方不为下意识的一抬眼皮,正好迎上了李无病的目光。
虽然李无病飞速的低下了头,但方不为还是从李无病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怨毒的神色。
特么的又怎么了
方不为心里“腾”的一下便冒出了一股火。
一直以来,他都以诚待人,不论几部长官,只论与他合作过的,既便中途有过争端和矛盾,当事人也知方不为是一心为公,对事不对人,事后总能一笑泯之。
比如警察厅的赵世锐,宪兵特务营的郑营长等等,事后哪个不在心里感激他
但独独一个李无病,跟着方不为,便宜占了不少,却事事看他不顺眼。
方不为看在高思中的面子上,一直都未与他计较过。这次南下,更是几个月未见过面,李无病竟然还这么大的怨气
真当老子是吃素的
方不为双目如刀锋的盯着李无病,但李无病只当没察觉到一般。
但随既,方不为便被马春风的话转移了注意力。
“子襄罹难,我深感悲痛……”马春风沉痛的说道。
天津站的站长王子襄,竟然离奇死亡
王子襄此人,方不为也有过耳闻。是正儿八经的西医,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后来加入国党,却在升到一省党代表的职位上,辞官不做,反而加入了复兴社特务处。
当时坚决不当特务,却被委员长赶鸭子上架的关之民还笑话过他鬼迷心窍。
但没想到王子襄上任天津站站长还没半年,就出了这种意外。
听着马春风宣读着调查报告,方不为心中有一股特别荒唐的感觉。
王子襄是在自己试毒时,因毒药过量致死。天津站上下调查一月有余,并没有查出暗杀的迹像,说明确实是意外。
方不为想不通,试毒为什么要在自己身上试而且王子襄不但是医生,医术还相当不低,怎么连这一点也想不到
特训科有一个股,专门研究下毒,也就是抗战开始后成立的中美特种研究机构的前身。
方不为好奇之下,还去看过一次,其中的研究人员,最多也就是找来一些羊狗之类的活物,用来测试毒量。
拿自己当试验品
七三一的鬼子都没这样的爱好。
看方不为一脸的不可思议,陈浩秋凑了过来,低声说道“这位王医生,还真有这个嗜好……”
方不为惊的口呆目瞪。
总归是自己的同事,方不为再好奇,也不会在这样场合表现出来。跟着众人默哀了几分钟,又听马春风宣读了一份任令。
“兹决议,由情报科副科长,接任天津站站长一职……”
李无病当既站了起来,表了几句决心,接过了任令。
虽然李无病掩饰的很小心,但方不为还是从李无病的眼底深处,看到了一丝抗拒。
李无病不想去
而且还因此恨上了自己
这特么的和老子有什么关系
方不为在心中大骂。
 
第三九七章 担心
怪不得李无病会恨自己入骨
原来李无病以为,是自己鼓动的马春风,将他调任天津,然后又抢了被他视为囊中之物的侦察股。
方不为瞬间便想明白了。
站在李无病的立场上,天津站站长,还真没有本部情报科副科长,兼侦察股股长一职来的舒服。
在南京,以李无病与各方灰色及黑色势力的关系,捞起钱来要比天津容易的多,而且还没有一丝的危险。
但方不为没有时间替李无病考虑。
他在想,万一马春风让自己接任,其中的利弊关系。
特务处本部地处南京,本就在国党的大本营之内,特务机构众多,特务处留在本部人手多少,并不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身处大本营,做好情报反谍,人多人少不是关键,专业才行。
方不为认为,马春风应该依照他此前的思路,大力发展外派机构,及时掌握日军动向,搜集军事情报,打击和遏止日谍机构才是重中之重。
他完全可以将侦察股与缉捕股合二为一,精简人手,多余力量可以外派。
如果遇到大型行动,人手不够的时候,马春风也可以请求谷振龙,陈祖燕及陈超,调动宪兵特务营,特工总部或警察厅调查科等特务机构配合。
除过这一点,方不为还有其他考虑。
反谍股新建,这几个月不在,全凭高思中和三个下属维持,方不为都没来得及熟悉一下。
他原本计划由谷振龙委派军事教官,再从特训科抽教专业教员,对反谍股进行特训的计划,并没有彻底执行。
近期若无大的任务行动,他便会着手落实特训事宜。
方不为是想练一队精兵出来,
白纸上才好作画。
侦察股确实都是老手,甚至还有一部分特务处建立之前,还是密查组的时候,跟着马春风走南闯北,侦察过各路军阀的老队员。
这些人经验确实有,但有一个更大的缺点油滑惫懒,而且手脚也不干净。
特务处是情报机构,马春风的军纪再严,也没办法像军队一样,相对隔绝与外部的接触。社会风气如此,再加上特务处的特殊性,不用队员吃拿卡要,自然就会有人主动送上门来。
之前是人手少,马春风还能管的过来,但现在人员倍增,光一个本部上下,就有两千余人,马春风根本没办法保证整个特务处的纪律和纯洁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