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猎影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眀志
“你要小心了……”肖在明沉吟了许久,又犹豫的说道,“干系太大……”
“我来找你,就是因为这件事!”方不为回道,“真要有了万一,我一个人也好脱身,关键是你!”
“如果药厂真能办成,而且委员长最终同意让于二君出资的话,政府这边肯定要派人参与管理,我的建议是,到时候舅舅你也去。”
“你要让我离开南京”肖在明的脸猛的沉了下来。
“这与送心然离开是一个道理……”方不为盯着肖在明说道,“又不是让你出国,还是在国内。就算开战,你也可以随时回来……”
等方不为说完,肖在明还是不松口“这事我要考虑一下!”
“好吧!”方不为把存单装回了口袋,“等事情有了结果,我再来找你!”
“你是要准备把钱还给于二君”肖在明问道。
“他不会要的!”方不为摇头道,“但这么大一座药厂,办起来所需的银钱不是小数目,就算让于二君筹集,也得不少时日,能凑一些是一些……”
“我知道了!”肖在明意兴阑珊的摆了摆手。
方不为没有说实话,至少是没把全部的意思说出来。
有这二十万英磅打底,肖在明再小也是股东之一,再加上官面上的身份和于二君的私谊,在药厂中的话语权绝对不低。
方不为不但主意已定,还把路都替自己设想好了,只等自己松口了。
肖在明老于军伍,说心里话,是卯足了劲等着上战场呢。他实在是不想在这个时候离开。
但他更在意方不为的安危和前程。
一个上海案引出的余乱还未平息,又来了个邮轮事件。方不为这是怕万一有一天身份暴露,会给自己带来劫难。更或者说,自己会成为方不为最大的威胁。
而肖在明也明白,以方不为的头脑身手,以及反应能力,真有万一,不一定就没有生机,自己留下来反而会成为累赘……
想到这里,肖在明瞬间便有了决断。
“于二君去哪里办厂”
……
安顿好了舅舅,也让方不为大松了一口气。
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就与日本间谍交手多次。而且类似的交锋,日后只会多而不会少。
方不为也不敢保证,会不会有一天,自己的详细资料会摆在日谍首脑的案头之上,所以越是早做打算,舅舅的安全就越有保障。
猛然间让肖在明去职,这不现实。而且药厂这里没有合适的人照管,说不定就会煮成一锅夹生饭。
事情是自己搞出来的,自己不能出个主意便扔下不管。
想到人选的时候,方不为竟然在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肖在明。
不管是从派系而言,还是履历或能力,肖在明都不差。
就算是委员长同意于二君出资,也肯定会委派亲信参与管理。到时候决定人选,肯定绕不开与谷振龙,陈祖燕及陈超这些人商议。
以自己与这些人的关系,运做这件事情不算太难。而方不为也没有一定
第三九二章 功过
看着方不为进入大楼的背影,贺清南轻轻的吐了一口气。
陈祖燕在他面前,不止一次流露出对方不为的欣赏,这让贺清南敏锐的觉察到,陈祖燕对方不为的诡异的态度。
方不为让特工总部和党调处接二连三的栽根头,让陈祖燕丢尽了脸面,按理来说,陈祖燕应该把他恨到了骨子里才对。
就算碍于谷司令的情面,陈祖燕至多也就是不找方不为的麻烦,放他一马就不错了。
但陈祖燕却对方不为越来越看重
如此反常的表现,不但让贺清南起了疑,更让他生出了深深的戒心。
贺清南跟随陈祖燕多年,对陈祖燕的一些秉性习惯太了解了。
陈祖燕这是在敲打他。
潜意是陈祖燕随时都能换掉他贺清南,还且已经挑好了备选人物。
除了年轻之外,方不为哪一点都不比贺清南差。
这怎么能让贺清南不对方不为不心生警惕
方不为自然不知道这些,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同意。
别说是贺清南的位子,就算是陈祖燕让出统计局局长的职位,他也没兴趣。
就算是只能做一把刀,也应该对准敌人。
对贺清南,方不为的感官并不好,不单单是他对自己人大举屠刀。
身为国党最大的特务组织头目之一,贺清南竟然和日本人勾结,大肆发印假币,而且足足印了六年之久
法币贬值的那么快,贺清南功不可没。
既便到了现在,对民国官场的和黑暗的程度有了一定的了解,方不为也无法想像,此事是怎么发生的
他甚至怀疑,这是有人杜撰出来,抹黑贺清南的。
但贺清南纵容亲眷大nn,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史料里都是有详细记载的。
只此一点,与马春风相比,贺清南便差的太远。
马春风贪权,爱用小手段,陈祖燕更是经常骂他难道登大雅之堂,但这些都只是斗争的手段。更何况,陈祖燕也好不到哪里去。
乌鸦跌进了煤堆里,谁也别笑话谁黑。
至少马春风一心抗日,即便权势熏天之时,也没有做出nn的行径来,更不说与日本人暗通曲款。
既便是敌对阵营,太祖与总,理对他的评价也极高。
这一点是贺清南拍马也难及的。
方不为暗自思量着,三两步便进了大厅。
与大厅全都是宪兵侍卫团的人,领头的是一名上校,方不为不认识,但这位上校对方不为却很是热情,看来是应该听过他的名字。
方不为任宪兵团副营长的职务,并不是什么秘密,谷振龙也早在宪兵司令部高级会议上公布过。再加上他时不时的就会去宪兵司令部找谷振龙,这位上校认识他也不出奇。
客气了几句,方不为直接上了楼。
三楼的楼梯口站的是林双龙,马春风不在。
“林科长!”方不为敬了个礼。
“处长在里边!”林双龙点了点头,指了指于二君的房间。
此人性格柔合,身为委员长的亲信,却从不争权,与马春风合作的很是愉快。
林双龙还有一个特点,谨慎。
高思中说过,此人的嘴不是一般的严,不该说的绝对不会多说一个字,也从不在特务处内部拉帮结派。
方不为隐隐约约的记得,后来马春风出事,军统三足鼎立,最后却被隐忍狠辣的苗仁凤坐上大位,与林双龙与关之民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争锋刚起,林双龙看势头不对,便激流勇退,不失为明智之举。
方不为点了点头,走到于二君的门口喊了一声报告。
“进来!”
竟然是谷振龙的声音
方不为推开门,果然看到谷振龙和于二君相对而坐,马春风正在给两人沏着荼。
第三九三章 一唱一和
“司令……”方不为话一出口,便迎上了谷振龙严厉的目光。
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说了下去:“于先生本该是等面见过委员长之后,直接返回南洋的。但因为卑职的原因,老先生不得不在国内盘桓,而日本人也已将他视为眼中刺,肉中钉……于情于理,卑职都有担负护卫之责……”
谷振龙一声冷笑:“没有你,好像太阳都不出来了一样正因为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你才不适合再次出现在于老先生身边……你敢保证,日本间谍就不会查到,于先生身边突然出现过一个医生,后来又突消失了”
“于老生放心,护卫一事,我早有安排,专门抽调了侍卫团精锐……”
这话一出口,连于二君都没话说了。
谁敢说专门用来负责委员长安全的侍卫团,就比不上方不为
更何况,就连美国人也不敢说,当时将邮轮上的所有日本间谍挖了出来,方不为更不敢保证,当时仓促间审查,是不是把南洋代表团当中的内奸全部审了出来。
谷振龙说的不是没有可能。
方不为只能连连叹气。
他并不是担心于二君的安危,而是想跟着去云南,看能不能在筹建药厂一事当中发挥点作用。
谷振龙不同意,他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借着这个机会,方不为又说了想让肖在明也去云南,参与筹建药厂。
他没有一丝隐瞒的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于二君只装做自己听不懂肖在明是谁,还假意的问了一句。
谷振龙和马春风自然也都清楚,方不为是真的担心被日本人钻了空子,并没有什么其他心思。
“有此安排,也算妥当!”谷振龙点了点头,又看着马春风问道,“你认为呢”
“特务处无泄密之虞,倒是不用担心……”
“你倒是自信的很”谷振龙冷笑道,“但事无绝对,早做打算也是好的!”
谷振龙一松口,这事便算是定下来了,方不为也算是消了最后的一丝顾虑。
“谢过司令,谢过处长!”方不为大喜道。
“与你对党国的付出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谷振龙摆了摆手,“也好让你彻底免了后顾之忧!”
“内部保密也一定要严格督查,坚决不能出现纰漏!”谷振龙又正色的对马春风交待道。
除了邮轮事件之外,就数特务处清楚方不为底细的人最多,暴露的可能性也最大。
“我明白!”马春风回道。
乘着谷振龙和马春风对话的空当,方不为心思急转,当即便决定,将那张存单拿出来。
到这种时候,在这几个人面前,也没隐瞒的必要了。等于二君不收的时候再说吧。
方不为没说话,先把折在一起的存单推到了于二君的面前。
于二君拿起存单,打开一看,脸色当场就变了。
“方营长是什么意思”于二君一脸怒色的质问着方不为。
同样是英磅,数字也是那么多,只不过将支票兑成了存单而已。
于二君再生气,也不能说这钱是他给方不为的,质问了方不为一句,便把存单拍在了方不为面前。冷笑着说道:“我还没有穷到让方营长接济的地步……”
这话说的有些重,说明于二君气的不轻,方不为一头的汗。
他想到于二君不会要,但没想到他会这么大的反应。
也就谷振龙和马春风还在场,不然于二君早骂出来了。
他甚至觉的方不为是在侮辱他。
“什么东西”谷振龙偏过头扫了一眼。
“干……”看清上面的数字之后,谷振龙一声暴喝,闪电般的抄起了那张存单。
生怕看错了,谷振龙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了一遍,然后抬起头,呆呆的看着方不为:“二十万英磅你哪来这么多钱”
方不为肯定不会在这种场合拿假东西来丢人,谷振龙压根就没有质疑存单的真实性。
就连旁边的马春风也被吓了一跳,瞪着眼睛凑了过来。
方不为张了张嘴,最后索性一个
第三九四章 出山
方不为没说话,心里却生出几分负罪感。
他确实是想还钱。
方不为也料到于二君肯定不会要这个钱,但他又必须在向谷振龙提出对肖在明安排建议的时候,把这钱拿出来。
不然效果就会打好几个折扣。
如果是定下肖在明的去向之后,再谈入股的事情,难免会让人浮想联翩,更会有人联想到肖在明是不是和于二君暗中有什么勾结。
还不如在决定之前,大大方方的说明此事,也更能加重筹码。
其他眼红其中的好处,想挤进来分一杯羹的人也会想一想,能不能拿出这多的钱出来。
另外,有了这二十万英磅,就算肖在明做不了官方代表的主要负责人,也会加重他在其中的影响力。
方不为这也是无奈之举。
看方不为再不推辞,原本一个恼怒,一个严厉的于二君和谷振龙相视一笑,竟生出几份惺惺相惜的意味来。
马春风是真的佩服。
做人做到方不为这种程度,他是生平仅见。
于二君眉开眼笑的收起了存单,称到时会算到肖在明的头上。
在民国,这种现像多如牛毛,一点都不出奇。政府也大肆鼓励官绅阶层发展实业,所以民国官场,才会越来越黑暗。
聊了几句药厂的事情,谷振龙便勿勿离开。
筹办这么大的药厂,不算小事,就算委员长已同意,并大力技持,于二君甚至能当场出资,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启动得了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