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神话原生种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废纸桥

    &nb




第四百七十一章悬空寺的笨和尚
    面对小女童的嘲讽,封林晩处之淡然,不多言语。

    说谎的最高境界,就是连自己都信了。

    这段时间,封林晩沉浸在自己为自己编织的人设里,倒是对众生相又有了更多领会。

    如今他穿着这一身皮,骨子里沁出来的味道,就是那股子味道。

    除了灵魂的核心没有变,旁人瞧了,再熟悉的人,只怕也认不出他来。

    “这个时候上山,并且对悬空寺接待贵客的门道如此熟悉,且这般有恃无恐,讽刺悬空寺弟子的小女孩定然与那钟声有关。”出于本能,封林晩进行了分析。

    但是他没有再深入探究。

    这世上的事情很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悬空寺作为三大正道之一,会有贵客来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封林晩并不愿意节外生枝。

    只是,有些时候,你不惹事,不代表事情不招惹你。

    那小女孩显然觉得眼前这个小和尚有趣,便开口主动说道:“喂!小和尚!你怎么不去山顶上瞧瞧我爷爷正在挑战你们悬空寺的七十二悬空伏魔阵,还要将你们寺的大字辈和尚都打一遍。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大战,你不去见识见识吗”

    封林晩听了之后,心中微微一愣。

    “原来是踢山门的来了,不过能这么大张旗鼓的来,还让悬空寺郑重对待的,一定非是常人。挑战这种事,第一得有资格,第二得有那名誉地位,第三还得有过硬的实力。没资格,就没人理。没地位就等着被‘并肩子上’。没实力,会死的很惨。”

    所以封林晩终于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你爷爷很厉害”

    小女童得意的扬了扬精致的小鼻子,笑容满面道:“我爷爷是巴山剑皇,巴山道场的祖师爷。十年前,悬空寺的弃徒杀了我爷爷的一个弟子。我爷爷给了悬空寺十年的时间,让悬空寺找出真凶,交给我们巴山道场处置。如今时间到了,悬空寺没法交人,自然也就只能迎接我爷爷的挑战了。”

    三大正道,悬空寺是其一。

    还有两处分别是巴山道场和景阳宫。

    巴山道场为巴山剑皇所创,而巴山剑皇堪称一代传奇。

    当然,即便如此他也远不是仙。

    封林晩满足了好奇心,整个人又安静下来。

    区区一个土著剑皇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

    学过吕洞宾的剑法,在虚拟空间,见过各种剑神、剑圣、剑帝出剑的封林晩,对此丝毫不以为意。

    见高手决斗,开拓眼界,甚至有所感触,有所收获这一点,很难套用在星河时代的生灵身上。

    “有人说,我爷爷是天下第一剑修。你难道不好奇不想上山看看”小女童看封林晩又安静下来,顿时觉得有点气馁。

    “若是天上第一,那我就去看。”封林晩笑着回答道。

    小女童气的噘嘴,狠狠的瞪了封林晩一眼。

    “傻和尚!笨和尚!”小女童从封林晩的身边错身而过,然后顺着蜿蜒、惊险的山道往上攀登。

    看得出来,她有不弱的修行功底,这点小小的险阻,无法难住他。

    最要紧的是封林晩能感觉到,至少有三个,达到六级的好手,正潜伏在暗处,紧跟着这个小女孩,充当保镖。

    山顶的喧嚣,持续了有半天的功夫。

    即使整个悬空寺,布满了悬空寺的大阵。

    但是抖落的细碎山石,依旧洒满了山道和一些走廊、岩道,封林晩连日来的努力,也都化作了东流水。

    所以,小和尚又不得不重新开始。

    巴山剑皇与悬空寺一战,悬空寺毫无疑问的输了。即便是贵为所谓三大正道之一,但是悬空寺内缺少真正的惊才绝艳之辈,只是一些守成之辈。如何能是开创了三大正道之一,巴山道场的巴山剑皇对手

    这一输,输的不仅仅是颜面。



第四百七十二章大鹏一日同风起
    犹豫再三,大苦禅师走向封林晩,站在封林晩的面前,安静的看着他。

    而封林晩则是微微行礼后,便继续自己的工作,并不因为眼前这个大和尚,是悬空寺的长老,便表现的有何不同。

    “一凡,你入寺已有近一年,方丈师兄却始终不渡你入修行,你心中可有怨”大苦禅师这个问题,其实相当的唯心。

    假如偏见一开始就存在。

    那么无论封林晩回答有或者没有,都会让他心生不满。

    大苦禅师并非是在为难封林晩,而是在寻找一个心灵上的平衡点。

    机缘巧合,封林晩伪装的‘一凡’小和尚点化了他。

    佛门讲究因果,所以大苦禅师必须做点什么,来让自己的心绪圆满。

    而无论封林晩回答,有或者没有,他都会自由心证,认定封林晩是心怀叵测和虚伪狡辩,如此来说服自己。

    这就是典型的自欺欺人。

    不要认为这种心态很罕见,事实上在普通人身上更常有。

    很多人做了对不起朋友、恋人甚至是父母、兄弟姐妹的事情后,都会努力寻找自己脑海里,那些人对不起他的‘画面’,甚至进行一定程度的恶意扭曲。从而找到一个平衡点,降低自己的罪恶感。

    比如一个女生,偷偷与前男友约会逛如家,事后回想起来,觉得对不起现男友。就会以现在的男友不解风情,什么时候送礼物送的不合心意,之前说过什么话,显得带有恶意甚至逛街的时候,多看了哪个妹子一眼,以此作为‘平衡点’,将自己的背叛逐渐的扳平为理所当然。

    封林晩双手合十,然后平静的回答道:“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尽其乐,盖其旦暮为期,远不过三日尔。”

    这句话出自淮南子。

    意思便是,仙鹤的千年寿命,用来尽情遨游。蜉蝣早上出生,傍晚就死了,但也的到它的快乐,虽然它的生命只有早晚之间短短的一天,最多也不过三天罢了。

    封林晩的回答,比大苦禅师的质问,更加的模棱两可。

    这反而让大苦的一番心思落了空。

    还未等大苦因此露出恶意,封林晩便微微行礼,然后便走了。

    大苦看着封林晩的背影,自行离去。

    回去之后,却怎么想都觉得浑身不舒坦。

    心魔如影,常伴于身。

    虽然明知修行在空,唯有身心两空,方能修成**力、大神通,却放不开争执,放不开自己的心胸。

    说穿了就是杂念太多,没法做到没心没肺。

    针对这种毛病,在星河时代解决的办法可太多了。

    最常见的便是观想,不是观想什么仙佛之气象,或者神祇之伟岸,而是观想天空、水晶球、大草原、大沙漠甚至星空等等。以此做到精神意志的坚定与透彻。

    等到夜深人静,大苦悄悄出了禅房,潜入了封林晩的房间,在封林晩的床头上,摆放了一本《阿罗汉金身》。

    这是悬空寺基础的修行法门之一,最高可修至相当于四级的境界。

    但是一入此法门,将来注定就只能成为佛门护法一流简单的说,就是纯粹的打手,犹如武器。

    若是半途改换门庭,则有很大可能走火入魔。

    并且此乃淬炼肉身的法门,若无大药补身,对身体的消耗和透支极大,不仅无法长寿,反而会导致早衰。

    &

    nbsp;修到大成,虽有四级之力,却多半活不过一甲子。

    大苦此举,在他看来是报恩。

    其实却仿佛报仇。

    接连数日,大苦一直在关注封林晩,却发现封林晩行走坐卧,皆有一番难掩的风度气象,真如灵童转世一般。

    反而对衬的他,犹如凡俗浊物一般。

    至于那《阿罗汉金身》,大苦发现‘一凡’小和尚,根本没有任何打磨筋骨,催动气血之举。

    就好像对修行,真的一点都不在意。

    “是发现了这门功法的缺陷,还是不敢害怕是陷阱”大苦心中思



第四百七十三章扶摇直上九万里
    一凡小和尚获方丈特许,可以修行了。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悬空寺。

    有些和尚以为,这是因为一凡小和尚精诚所至,感动了方丈,故而获得特许。

    还有人认为,这是大悲方丈气度惊人,有大心胸,可以包容一切。

    当然,也不乏担忧者,认为魔教余孽,一旦开始修行,很有可能遗祸无穷,方丈此举确实不妥。

    至于大悲与大苦那点算计,却很难让寻常和尚看懂。

    寻常修行者,没有到一定境界,大多盲目认为,有修行强大的前辈高人指点,便是大机缘。

    殊不知,为师者不必强大,却必然要合适。

    就如同,教小学生的就得是专业的小学老师,教高中的就得是高中老师,若是找个大学教授来教开蒙的稚童,除非是天才,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随同修行第一日。

    大悲方丈一视同仁,给三位弟子讲的是提取罡气,淬炼身心,凝聚法身之法。

    第二日,则是讲的罡气凝结之地,以及诸多异象。

    第三日,转入了一些更高深、生涩的理论,即便是言法、言善两位弟子,都听的有些抓耳挠腮。

    反而是‘一凡’这个小弟子,端坐在蒲团上,听的十分认真,仿佛都懂了一般,让大悲瞧不明白。

    事后大悲主动提出解惑,也未曾见‘一凡’上前询问不解。

    这让大悲心中更是感觉到蹊跷。

    便连续数日,时常以神通监视自己的三弟子,意图看出是否有人暗中与之接触,教其修行入门的关窍。

    但是一无所获。

    接连十数日下来,大悲渐渐放松下来。

    认为‘一凡’只是在虚张声势,故作镇定,便不再理会。

    如此又过了一个多月。

    关于一凡修行的这股话题,已经悄然散去了许多。

    这一日,恰巧便是佛诞,悬空寺广开山门,接受信徒香火,为信徒祈福。

    世上无长生,却不代表不能有信仰。

    许多完全没有任何超凡显露的世界,依旧有宗教传承,更何况这方世界,虽然无法长生,却毕竟有超凡力量,拥有可能性。对于那些普通人而言,那些呼风唤雨,撒豆成兵,驾云而行的修行者,便与神佛无异。

    安静了许久的悬空寺,突然热闹起来。

    山峦之间,起伏的庙宇中,袅袅的青烟,与山涧的白雾交融在一起,却让嘈杂少了几分喧闹,将飘然世外的殿宇,多了几分人情。

    寻常百姓的香油钱,对于悬空寺而言,可有可无。

    但是广洒福德,这本也是修行的一部分。何况,佛家修行,本就讲究入世,离的凡俗太远,对修行而言,并非好事。

    更何况,巴山剑皇一剑压平了整个悬空寺。

    这对悬空寺的威望,有很大的打击。

    悬空寺也需要做一些‘活动’出来,挽回一下声誉。

    这就和后世那些因为企业战略调整,而失去许多客户的企业,通过搞活动,做危机公关,挽回客户信任,是一个道理。

    而就在一派热闹祥和之中。

    突然有人惊呼一声:“看!那不是每天扫山道、砍材、挑水,给咱们行方便的小师傅吗”

    对于寺庙里的和尚来讲,封林晩曾经做的一切,微不足道,甚至可笑。

    但是对于那些受了恩果的普通人而言,这小小的善举,已经足以铭记在心。

    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奇妙。

    人往往是在拥有的最少的时候,最容易心存善念,心怀感恩。

    拥有的越多,反而越容易糊涂,缺乏一颗敬畏、感恩的心。

    顺着那人的手指方向。

    封林晩坐在山巅的大佛头顶。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了云层,落在他身上的时候。

    小小的身影,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

    大佛慈悲而又威严的笑容,仿佛也与他融为了一体。

    二者相互借势。

    封林晩借到了这大佛数千年来,矗立在此,所积蓄的威严和神圣。而大佛则是借到了封林晩的灵性与鲜活。

    一瞬间,大佛仿佛活了,封林晩则仿佛成了佛。

     




第四百七十四章辨法大会
    站在禅房门口,眺望着远处,那端坐在大佛顶端的小和尚。

    大悲方丈的脸上,阴寒一片。

    他的每一步,其实都没有走错。
1...142143144145146...3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