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农女悠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素面妖娆

    晚上,等谢记打烊,韩墨辞来了之后,谢悠然问了他。

    白天她和二丫并没有跟着队伍去到刑场,观看杀头这种事,她并没什么兴趣。

    二丫也觉得血腥,所以姐妹俩远远看了一眼游街之后就回了铺子。

    韩墨辞听到她这么问之后,脸色有些怪异,支支吾吾着,没有立刻回答她

    。

    “怎么了”谢悠然挑眉,“你怎么这幅表情”

    韩墨辞尴尬地笑了笑,道:“其实,死牢里经常会发生这种事……”

    “什么事啊”谢悠然更加不解。

    “那什么,就是,”韩墨辞清了清嗓子,道:“死牢嘛,里面都是即将被问斩的犯人。除了罪大恶极马上就要被行刑的,一般都是秋后问斩。所以,有些犯人在里面关押的时间便长了些。牢中寂寞,有些老囚犯便会以欺负新囚犯为乐,尤其是死牢里的,那都是数着日子过的,自然,手段就更加恶心了点。骆雪所在的死牢,里面关的那几个女囚都进去有些日子了,时间久了,心理就扭曲了,看到有新人进来,也就格外的兴奋。再加上骆雪又长得有几分姿色,所以就……”

    剩下的他没法说下去了,但谢悠然已然懂了。

    这么说,骆雪在死牢里,被“捡肥皂”了

    可捡肥皂不都是男人才干的事吗她们一帮女死囚,怎么弄

    眼见她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韩墨辞一张俊脸红得差点要滴血了。

    他只是个捕快,又不是狱卒,哪里知道死牢里的那些乱七八糟见不得人的事

    骆雪的事,他也是听狱卒们放班的时候凑在一起闲聊才知道的,说是骆雪刚被投入死牢,就被盯上了。

    死牢里其他的女囚扒一光了她的衣服,玩一弄她,还逼她用嘴巴服侍她们。

    后来听说她是因为争风吃醋杀了自己的亲姐姐,还杀人放火盗婴无恶不作,便往死里折磨她。

    她们用东西塞入她的下体,逼迫她发出难以启齿的声音,看着她痛苦的表情,她们在旁边哈哈大笑。

    死牢里的人,都是些穷凶极恶之人,没多少日子活头了,因此,遇到这种事,狱卒们也不管,只在一旁看热闹。只要不弄死人,跟上头不好交差,他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连伤都不会给看的。

    骆雪被她们折腾得奄奄一息,想死,她们还不让她死,嘴里给她塞了东西。

    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这样不死不活地,熬了两日,终于被押赴上了刑场。

    但是这些死牢里的龌龊事,韩墨辞怎么好跟一个未及笄未出阁的大姑娘讲呢

    所以,面对着双目炯炯,一脸好奇,俨然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谢悠然,他顿时就招架不住了。

    “那什么,我,我忽然想起衙门里还有事,我先走了。”

    丢下这一句,他就落荒而逃。

    看着他狼狈的背影,谢悠然很纳闷。

    怎么了不是聊得挺好的吗怎么就走了她还想问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不怪她对这些不知情,她前世也只负责抓人和审讯犯人,牢里的那些事儿,她有所耳闻,但毕竟没有亲眼见过,所以,对这古代的死牢,难

    免好奇了些。

    可是人已经走了,她也不好再问,只好作罢。

    脑中忽然灵光一现,想到了什么,她瞬间瞪大了眼睛。

    不会吧女的,也可以

    &nb




第376章 吃货秦秀才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谢记有县太爷在背后撑腰,又加之骆雪事件过后,谢家大姑娘的名声在城中鹊起,一时间,谢记风头无两,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根本不用打广告,名气就传遍了整个昭阳城。

    盛名之下,很多事也就好办了。

    比如,杨文俊收购福安巷其他铺子的事情,之前还有点小周折,但经此一事后,颇为顺利。

    那几家生意比较惨淡的铺子,二话不说就转给了他们,杨文俊不怎么费周折,就拿到了铺子的房契和地契。

    谢记又要开分铺,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飞遍了城里。

    茶余饭后,大家都在猜测,这三间铺子,谢家又准备卖什么吃食呢

    要知道他们的麻辣烫和饺子馆那可都是昭阳这一带人们从来都没有见过也没有吃过的美味,因此,大家非常好奇,接下来,谢家又将以什么美食来征服他们的胃。

    一时间,这种热论迅速扩散开来,小酒馆里,小饭店里,茶楼里,人们都在议论纷纷。

    如果古代有微博的话,估计“谢记新铺卖什么”这个话题一定会成为热搜的头条。

    谢家人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新铺开张事宜。

    有了之前两家铺子的经验,所有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城中心有一家叫做醉仙居的酒馆,据说祖上是宫廷酿酒师,酿出来的酒格外的香醇绵柔,回味悠长。因此,这家的酒卖得特别好。不少达官显贵都喜欢让下人来这家买酒,普通老百姓们也喜欢上这家来吃酒,叫上二两美酒,几碟小菜,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听着说书,那滋味,别提多惬意了。

    对了,这家还有一个特色的助兴节目,就是说书。

    他们请的这位说书先生在城中颇有名气,听说是位落魄的读书人,因屡试不第,生活潦倒,不得已沦落成江湖艺人,靠说书为生,人送外号秦秀才。

    虽然他并没有真正考上过秀才,但他会讲很多大家都没有听过的故事,各种奇闻异录,江湖传闻。不管是宫廷历史还是香艳野史,亦或者民间趣闻,他都能信手捏来,讲的时候声情并茂,妙语如珠,很容易就能将听众的情绪代入进去,所以,这家酒馆也是重金打败了其他家,好不容易才抢来的他。

    这天,秦秀才刚说完今天的书,拎着二两酒馆打的酒,慢悠悠地回到家,就有人上门了。

    “请问,秦秀才在家吗”

    秦秀才正坐在堂屋里,喝着小酒,吃着花生米呢,听到外面有人叫门,有些不悦,随口就道:“不在。”

    这人自打屡试不第之后,便迷上了喝酒,唯有喝酒,才能使他忘却人生所有的不如意。

    而当初,他之所以选择去醉仙居说书,重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看中了他

    们家的好酒。

    因为老板答应他,每天说完书后,可以免费给他二两好酒。

    就这样,他在醉仙居里一干就是两年,给醉仙居带来了不少的客流量。

    很多喜欢听书的人,都是闻他的名而去的。

    而他喝酒的时候,是最不喜欢被人打扰的,所以每次说完书回到住所的这段时间,是他最惬意的时候,因为喝完了,就可以倒头大睡,然后忘却世间所有的忧愁和烦恼,等第二日醒来,便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眼下,属于他的独有的美妙时刻被打扰,这人自然有些生气,语气也就不那么好听了。

    屋外,谢悠然听到这充满了没好气的“不在”两个字,忍不住扑哧一笑。

    二丫皱眉道:“姐,这人怎么这么奇怪”

    &n



第377章 过桥米线
    谢悠然道:“想必先生也听说过了,我们谢记不日即将新开三间分铺,听闻先生是一名美食行家,所以想请先生帮忙品尝一下我们即将推出的一道美食小吃,看看哪里需要改进。”

    听了这话,秦秀才简直受宠若惊,“大姑娘谬赞了,不才只是好吃了些,口味刁了些,哪里当得起美食行家这个称呼,大姑娘可千万不要折煞了在下。”

    谢悠然笑了笑,道:“我这二妹妹在厨艺上颇有研究,她今日想做一道昭阳没有的特色小吃,请先生品鉴,不知先生能否借灶间一用”

    昭阳没有的秦秀才眼睛一亮,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吃货,对于那些没有吃过的美食,自是趋之若鹜。

    但是即刻,他就汗颜了,“这个……实在惭愧,不瞒二位姑娘说,我家灶房什么东西都没有……”

    他孤家寡人一个,只会吃不会做,所以灶房只能当做摆设,这十几年没进去过了,也不知道脏成什么样了。

    “那这样吧,”谢悠然想了想,对二丫道:“你们就地搭个简易灶台吧。”

    二丫点头,“行。”说着叫了云生过来帮忙。

    反正东西都是她们从铺子里带过来的,鸡汤也是熬好的现成的,眼下只需要一个灶台烧火加热罢了。

    秦秀才家只有一间老屋,没有院子,所以他们就在屋子的中间用石头垒了两口简易灶台。

    像当初姐妹俩去太平镇上卖卤煮面一样。

    搭好了灶台,他们从马车里把带来的东西都搬了进来。

    秦秀才看着这各种各样的食材,模样很是好奇,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好吃的。

    二丫手脚麻利,云生生好火后,她将砂锅里事先熬好的土鸡和大骨头汤置于灶上加热,另一口灶台烧上清水煮米线。

    等砂锅里的汤咕咚咕咚开锅之后,她一手捏一块厚布,双手抓住土罐的两个耳柄,轻松将罐子端起,往桌子旁走去。

    云生见状,迅速往桌子上放了一块竹垫,与此同时,二丫手里的那锅汤落了下来,稳稳地放在了竹垫上。

    秦秀才在一旁见了,暗自点头,心道这姑娘动作娴熟,如行云流水,是个会做菜的。

    二丫揭开砂锅锅盖,一股浓郁的香气蹿了出来,直扑众人鼻端。

    秦秀才不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连连道:“好香。好香。”

    姐妹二人相视一笑。

    这时,米线也煮好了,谢悠然道:“请先生品尝。”

    云生已经将所有食材和调料都拿了出来,每一份都是一小碟子的样子,摆了满满的一桌子。

    秦秀才早被那香气勾得馋虫大起,只差没流口水了。

    可眼见着这琳琅满目的食材摆了一桌,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这些小碟子里的食材都是生的,这叫他怎么吃

    看着人愣怔的样子,谢悠然抿唇一

    笑,亲自示范起来。

    她先拿了一只大瓷碗,放入熟鸡油、味精、胡椒面,然后将砂锅里的高汤舀入碗内备用。

    再把煮熟剥好的鸽子蛋放入大碗内,接着把切得薄薄的生鱼片、生肉片、鸡胸肉、腰花、肚片、猪腰片、鱿鱼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并用筷子轻轻拨动,好让生肉烫熟。然后放入香脆可口的油渣,再加入洗净的嫩韭菜、菠菜、豆腐皮、芫荽和煮好的米线,最后加入酱油、辣子油。

    这样,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营养丰富,看着就令人胃口大开的吃食就做好了。

    她给秦秀才递过去一双干净的竹筷,道:“先生,尝尝味道怎么样”

    秦秀才早就被她一系列娴熟而又自然的动作看得目瞪口呆了。

    &



第378章 打广告
    正宗的云南过桥米线分为米线、高汤

    、拼盘三个主要部分。米线是基础,高汤是灵魂,而拼盘辅料则是米线的生命。过桥米线的拼盘辅料主要由各种优质肉类和新鲜蔬菜组成,是构成过桥米线的基本元素,为过桥米线的制作提供了丰富而优质的原材料。

    过桥米线的关键是在于一碗汤,这碗汤的做法很讲究,原料除了猪骨头外,必须要用两只壮母鸡,一只老鸭子。用三只壮母鸡、两只老鸭子是不行!这是多年来厨师积累下来的经验,这样烧出来的汤才鲜,而且一定是老鸭子!

    鸡鸭都要现时宰杀,而且要把鸡血留着,等到用猛火把猪骨和鸡鸭煮上五个小时后,把汤里的所有东西捞出来,把鸡血挤成碎块放进汤里,不停搅动,这时鸡血会把汤里的杂质凝在一起,汤从乳白色变得清澈透亮。捞出沉淀物后再把猪骨放进去,用小火再慢慢炖一两个小时。

    这一道工序后世很多的过桥米线餐厅都不用了,嫌麻烦复杂,好些汤里也不用老鸭子了,都用清一色的养鸡场出产的饲料鸡,但在云南当地一些地方,还是保留着这种传统的做法,谢悠然当初也是为了这碗汤惊艳,所以特地跑去请教了一个会做传统过桥米线的老婆婆。

    如今她要开餐厅,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到最好最正宗,才不至于砸了这道名小吃的招牌。

    所以她把这一套都交给了二丫,而二丫也不负她的重望,做出来的高汤跟她记忆中一模一样。

    听到这道吃食的制作工艺如此繁杂,秦秀才不禁啧啧称奇,叹为观止。

    但俗话说,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吃了人家的东西,总得问问人家的来意。

    于是正色道:“二位姑娘今日给不才尝了如此美味,不知道在下能为你们做些什么”

    谢悠然抿唇一笑,心道这秦秀才还挺上道的,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省劲。

    她眸光微微流转,笑容清澈和煦:“只需要先生帮我们打个广告做个宣传而已。”

    秦秀才愣怔:“打广告做宣传”

    ……

    隔日,醉仙居里,正是饭点,人比较多的时候,清瘦儒雅的说书先生讲完了今天的故事,忽而话锋一转,醒木一拍,道:“诸位,今儿不才兴起,就再给大家讲个故事,不知道列位听客,可有兴趣一听”

    酒馆里掌声如雷,“好!”

    这位说书先生每天就只说一个时辰的书,绝不多说一刻钟,每每听客都意犹未尽。

    今天听说他要额外多给大家讲一段,大家自然十分高兴,这掌声也就格外的热烈。

    且见秦秀才醒木一拍,唰地一声,扇子一打,便开始讲起了故事: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书生,喜欢游玩,不愿下工夫读书。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和一个年
1...109110111112113...1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