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绝版马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风暗刻
武媚娘欢呼道,“殿下你好厉害!”
内侍们很快采了软草在平坦处铺好,太子这才将女子放在上面,然后他们退到远处去,想来太子要亲自施救了。
李治一扛上她,便感知了此女身子尚热,心中就有了底。宫女们被武媚娘示意也退后几步,只有她蹲在女子身边。
太子李治表现了大无畏,此时要在武才人面前表现一下对女子的尊重,于是用低低的声音对武媚娘说,“你探一探她还有没有心跳。”
武媚娘当然知道心在什么地方,不假思索地伸手入她怀里,然后举目对李治道,“她心还跳……”
但她发现太子正直直地看着自己,然后像是耳语地道,“你尽可摸她腕子。”武媚的脸腾地一下烧至了耳根。
李治道,“你让她们去弄些溪水来,”
她不起身,只是低着头往身后招了招手。有一位宫女过来,武才人脸上红晕未退,低低地对她道,“去弄些水来。”
李治看着地下躺着的女子,又喃喃着道,“文水……中庶子刘洎,也是文水人。”
武媚娘也是文水人,上次皇帝病发,她曾于病榻的对面,在手心里冲太子比划过自己的祖籍,想不到他还记着。
宫女很快将水取来,人再退去,由武才人亲自将水给女子喂下。然后慢慢地,她睁开双目,见到一位宫装美艳女子正亲自执壶喂自己水。
第1033章 三分五分
这样一来,高峻对于驿马不足数的原因也就有些明白了。
在平城县,他们正碰到一户人家,家里三匹马病着两匹,主人也不热心医治。
马主人说,喂它们要花钱,往前军送一趟粮回来病了两匹,可兽医稀缺,给它看病更贵,又不敢杀,死了倒省心。
这是个苗头,如不从速加以纠正,恐怕不久的将来,驿马来源堪忧。
一边往回走,高峻一边想辙,没有发现崔夫人话少,车中只有柳玉如和樊莺两人说笑。
入夜后,柳玉如才详细告诉他吕氏之事,老爷又复职黔州了,吕氏已同他和另两位夫人去了黔州。而丫环坠谷之事直至她们出来,也并未事发。
那么,不是班文志已查到了老爷头上,但慑于高府威势有所隐瞒,便是丫环未死,也未告发。
这次出京,高峻的目的业已达到,当初为躲丫环一事才跑出来这么久。此时辽东军需之事已解,再听柳玉如一说,他就有些急于回去了。
与两位国公一说,连江夏王都说,他也可以回京复命,还要谢谢高峻能让他闲下来。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打道回京。
刚出辽州城,他们便在半路上碰到了赶过来的马洇。他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兵部的两名随从,身着令史之服,意气风发。
一见到返回的兵部尚书一行,马洇的心中便一阵一阵的突突,不过又想起褚大人关于高峻待人宽大的话,底气重又鼓起来。
他也不下来见礼,居然坐在马上,极为大咧地冲高峻一拱手,朗声道,“高大人,马部令史马洇有这里礼了!”说着,还对着国公、王爷等人环揖一圈儿。
随行的江夏王等人有些纳闷,怎么这么个兵部的小小令史,竟敢以如此的方式见兵部的老大。
昨夜柳玉如也对高峻提过马洇,并将母亲崔氏曾对她提到的、马洇在黔州时的行径一一转告给他。
高峻在长安金光门一见到他便有些心烦,但是碍于他跟了褚大人,高峻在态度上还算客气。
但今天就不同了,黔州寡妇吕氏与他有扯不清的联系,又曾想挤进兵部尚书府作尚书夫人,如今又去了黔州刺史府做起了老爷的侧室。
一想起吕氏挟着丫环跳悬的把柄、在子千峪对自己和崔夫人所说的话来,高峻的心里就像吞了蛆一样恶心。
此时看着马洇就似看着一条蛆。再回忆起这些日子以来崔夫人的寡言少语,一股火在高峻的胸膛里腾地一下子就蹿起来。
两人离得远,够不着挥鞭抽他,高峻喝道,“浑帐!见到国公、王爷,连个礼数都不懂,谁同意你到马部来的!”
马洇一愣,随即想到今天这个阵势,仿佛离着王达写黑信污告还差得远。
便仗起胆子回道,“高大人,兵部非是礼部儒酸,马上相逢,最重干净利索,干嘛这般婆婆妈妈!卑职乃是褚大人举荐到兵部的,高大人若看着不行,自管退回!”
高峻听了一愣,这个马洇不认得礼部尚书唐俭,此时唐大人就在马上,他竟然当众骂礼部儒酸!
高峻瞟了一眼莒国公唐俭。
礼部尚书气得脸色发青,但一边是高大人、一边是褚大人,也拿不准该不该发作。
心说,姓马的这小子到兵部,看来高峻铁定不知情。
但我兄弟先前做的不大对劲,我便大老远地由长安跑来抹稀泥。今天你高大人手底下的人这样当众轻漫我大礼部,我倒要看看你是怎么做的。
高峻早就看清了唐俭神色上的变化,想不到唐俭就把这口气忍了。而且看样子也将了自己一军。
这事真难办!马洇这家伙头一次到兵部,就给自己出这么个难题。
有心叫过他来打几鞭,但唐季卿和程处立也都算兵部的,这二人怠令不行足足有一个月,自己除了折腾他们父兄一番,也没把他们怎么着。
如今一个马洇又犯上,打他重了显得看人下菜碟,而且有些打褚遂良的意味,不打他又出不了这口气。就这么着,高峻坐在马上,就有了片刻的迟疑。
马洇仿佛终于从褚大人的话里摸到了兵部尚书的脉门——原来如此!你越跟他浑不论,这位高大人越舍不得下手。
这就跟他老子大不一样,他老子在黔州是当面对你笑,背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与你翻脸了,而且下手还特别阴狠。
高峻笑道,“能得褚大人看好并引荐上来的人,想来也错不了。但褚大人对礼部也不会这样不尊重,马大人你怎敢当了礼部尚书唐大人的面,便对礼部这样不尊重”
樊莺在车内道,“师兄,他竟敢冒着褚叔叔的名堂,大胆挑拨兵部和礼部的矛盾,想来褚叔叔知道后也不会高兴的。”
柳玉如说,“就是,礼部正该在兵部之上,他这样不知上下,恐怕在兵部呆久了,会给你惹麻烦。峻,不如回去后,让樊莺去找褚叔叔讲一讲马大人的作派,把他再给褚叔叔退回去吧——给他另择高位!”
高峻微微点头,认为两位夫人所说有理。
但马洇早就受不住了,他哪里知道礼部尚书就在面前!他在马上有些坐不住,偷眼去看另三人。
一位穿着郡王服饰,当然是江夏李王爷。
另一位五十多岁的自己也不认得,但看他乐得胡子都撅起来了,一副看热闹的样子,铁定不是刚刚被挖苦过的。
那么另一位年纪更长、铁青着脸的就一定是礼部尚书唐大人了。
尤其是高峻身后的马车里面,他两位夫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上眼药,这才更让人难受。要是这位樊夫人真到她褚叔叔面前告自己一状,那么褚大人是相信自己呢,还是相信樊夫人
褚大人能举荐自己一次已是天大的恩情,估计也是考虑到自己在黔州的履历,将来在高、褚两府之间说话方便。
但高峻府上有人亲口说出自己哪里不好的话,褚大人绝不会像两位国公那般、替自己担待什么。
这么想着,马洇脸上汗就下来了,他身后的靠山可不是亲爹、亲哥哥。
偏偏高峻只是笑着,一边听车内的话一边微微点头,看样子已经采纳了樊夫人的话。
马洇知道自己再也不能硬扛着了,机会稍纵即逝,高峻只要一开口,就什么都晚了!
马大人滚鞍下马,站在马下冲着高峻躬了几躬身子,不知说什么好。高峻沉声喝道,“马大人,你跪下!”
马洇“咚”地一下跪倒在地,高峻不耐烦地道,“你跪我干什么你冒犯的是礼部却给我跪,是让我替你向唐大人说软话么再说高某喜欢膝头硬一些的,错就错了,错了也自己扛着!”
马洇连忙转向了唐俭,“嘣嘣”在地上磕了两三下,作揖道,“唐大人,是小人不好,不知唐大人在这里,顺口一说便溜出了不敬之辞。你大人不计小人过,饶过小人这次!”
唐俭
第1034章 姐姐妹妹
有兵部尚书高峻亲自提名,刚刚升上武威牧场从六品下阶大牧监的长孙润,奇迹般地再成为从五品上阶的马部郎中,一下子官升三级。
高峻回到长安时,长孙润还没有到,他赶着牧群返回武威牧场去了。
按高峻的意思,等新牧监接任,之后他便可与高尧一起到长安来了。
对于这件事,最为高兴的有两个人,首先一个便是高慎行。高慎行与夫人接替五哥高审行在子午峪丁忧,但独女高尧自去西州后已经很久未见到了,这次再见到,她就是五品高官的夫人。
再一个就是赵国公长孙无忌。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宠爱而不存什么期望的么子,只是遇到了高峻,便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高峻在营州的事,长孙无忌很快就知道了,么子被高峻超拔上来,赵国公根本不担心有谁嚼舌头因为程知节和唐俭,这两位在场见证的国公级人物都一句闲话也说不出来。
这便是区别!这便是不同家教之下、不同子弟的不同觉悟!卢国公与莒国公能有什么好说的!
听闻兵部尚书高峻返回长安来,长孙无忌按捺不住,想亲自去永宁坊高峻的府上拜会一下。但这么一来就有些明显了,会给人留下一种两家过从甚密的感觉。
他想了想,决定不亲自出马。
而是对长子长孙冲说道,“你出面去拜会一下兵部高大人,也不要说是专程去的。我在永宁坊高府的不远处,替你么弟安排了府第,你带人过去收拾一下然后,懂吗”
长孙冲焉能不懂,连连答应,然后立刻到永宁坊来。
长孙冲大业十二年出生,今年三十一岁,中等身材精明干练,他出身良好,又没有什么野心,贞观七年便已是从四品上阶的宗正寺少卿,也就是现在樊伯山所任之职。
但樊大人已经四十多,而长孙冲出任宗正少卿时才十七岁,十七岁便是少卿。十七岁,大多数娇惯人家的小子,也许刚刚断奶。
现在,长孙冲是秘书监,从三品。掌管经籍图书之事,检校典籍、刊正文章。而且从目前看,皇帝对秘书监的重视程度又有增加,陛下所有下达的诏令,均须经秘书监检核、文字无误后才能下行。
谁都能从这个年纪上看出来,赵国公长孙无忌与皇帝的关系是个什么样的关系。皇帝将自己最为宠爱的嫡长女长乐公主许配给了自己的外甥,长孙冲娶了他的表妹。
只是贞观十七年,长乐公主因病去世,为长孙冲留下一子长孙延。已经五年了,长孙冲至今未曾续弦。
回府后,高峻先去兴禄坊拜见自己在家的几位伯父,向他们简单讲一下自己的营州之行。
驸马高履行听说之后不免担心,国公之流,绝对都是跟从皇帝陛下东挡西杀、功勋卓著的人物,一般的事连皇帝都会给他们留着面子,这已是与皇家没有血缘关系的臣子、所能给予的最高爵位。
而高峻居然同时惊动了两位国公,让他们跑那么远。
高府中兄弟几个自思,此事放在自己的身上肯定想都不敢想。但设身处地替高峻想想,在当时那种情形之下,高峻的做法居然是最为恰当的。
然而这里面还有个英国公李士勣,与前两位国公不同的是,李士勣此时重兵在握,正在主持高丽前线的战事。
高履行问,“贤侄,你这个筹集前线军资的法子可曾事先回禀过陛下知道”
高峻说,这不大可能,由营州往返一次长安,什么大事都耽误了。不过有江夏王与我在一起商定此事,他又是陛下钦命主抓军需的王爷,小侄想这方面不会有事。
高履行一想也是这么回事,于是将心放回在肚子里。
高履行的夫人东阳公主,目前可算是兴禄坊高府事实上的身份最高的女主人,她张罗着要大摆酒宴,想将从营州赶回来的五弟妹崔颖等人一起请过来说说话。
但高峻说,永宁坊的府上此时一定在忙着安顿崔夫人的住处,而他也想再去子午峪一趟,拜望一下丁忧的六叔六婶。
那就改日再聚。
众位长辈一起起身,将高峻送到府门之外,发现从兴禄坊东面的大街上过来一丛车驾。
高履行一见骑在马上之人,便低声对高峻道,“此人正是秘书监长孙冲,是长孙润的大哥”
高峻一时还理不清与这位长孙冲是个什么关系,因为从大伯高履行这里论起来,长孙冲与高履行正该是连襟。东阳公主与长乐公主不是一母所生,那也算姐妹啊,那么自己就比长孙冲低了一辈。
但从长孙润那里论起来,长孙润娶了自己的堂妹,岂不是两下里辈份又扯平了!
这也难怪,皇帝女儿多,有一次都想把一位公主许配给尉迟敬德,而尉迟敬德的年纪比皇帝还长,让尉迟公给婉谢了。
高履行的夫人东阳公主先低声说,“我回避一下。”
说罢,不等长孙冲过来,便转身进府。东阳公主是庶出,见妹夫过来,一则不免想起自己故去的妹子,二来也发觉高峻一定不大好说话,这才离开了。
而这些人与高峻一起,挺身站在府门外相候。
长孙冲骑着高头大马,离着老远便看到高府门外一群人,多数都是认得的,只有一位身着正三品服饰的年轻英俊官员从未见过。
他从父亲那里知道高峻已然由营州回来,猜测此人正该是他,马还没到近前,长孙冲便飞身由马上跳下来,快步上前,对着高府中人拱手道,“众位大人,这是送的什么人长孙冲有礼了!”
高履行连忙引见,“长孙大人,老五家的高峻从营州回来,到府上看了看,这是回去永宁坊。”
长孙冲连忙道,“原来是兵部高大人,失敬失敬!”么弟长孙润的飞速升迁总与高峻脱不开干系,长孙冲的恭敬之意溢于言表。
高峻连忙回礼,问对方何往,长孙冲说巧了,他正好也去永宁坊,带些人为么弟长孙润打扫新府第。
两人辞别高府众人,一起乘马踏上兴禄坊南边、漕渠之上的石桥,在丰乐坊一拐,往东过安仁坊、长兴坊,再往南一拐,永宁坊就到了。
赵国公给老儿子准备的府第,正好在兵部尚书府的北边,隔着六、七座大宅子。虽然规模上比高峻这边小了许多,但也是不一般人家能比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