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木嬴
他发现的只是一角,却没有想过这一角背后是更大的阴谋。
东乡侯恼自己思虑不周。
老王爷和王爷他们制定作战计划一个比一个厉害,可论及粮草,是一个比一个没辄。
但他们能猜到南梁不会错失这么好的机会,叮嘱将士们提高警惕。
&nbs
第九百七十三章 粮仓
南安王妃她们一个个面色凝重。
没听说太后病重啊,怎么就突然薨了
齐王逃了,躲在暗处闹出不少小动作来,因为有先皇“遗诏”,太后的命牵制他,齐王才没有公然谋反。
如今太后薨了,没人压制齐王了,齐王必定会谋反啊。
虽然京都还有一个郡主,可一个女儿抵挡不住齐王的野心。
御书房内。
皇上正在批阅奏折。
公公跑进来禀告皇上太后薨了的事。
皇上身子一怔,还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丧钟已经敲响了。
皇上脸黑成锅底色。
他从龙椅上站起来,勃然震怒道,“谁允许你们敲的丧钟!”
传话公公被皇上的怒气吓了一跳。
太后没了,丧钟敲二十七下是规矩啊。
看着皇上怒气腾腾的脸,福公公也反应过来,这丧钟不该敲,不能敲。
这世上能压制齐王谋反之心的只有太后,不顾生母死活,齐王就是谋反成功了,也会受人唾骂,遗臭万年。
现在边关情况紧张,虽然和南梁打的不相上下,可如果齐王在这时候起兵,对朝廷来说无疑是雪上添霜啊。
齐王远在京都外,太后死了,密不发丧,在天下人眼里就还活着。
齐王就不能不顾太后的死活。
现在倒好,太后一咽气,就颇不得的敲响了丧钟。
这事有那么急吗!
等皇上点头了再敲不行吗!
皇上气的脑壳疼,他实在没料到太后会这时候死,他已经命太医好好照顾太后了,一定要太后活着。
现在丧钟已经敲响了,再说这些也晚了。
皇上出了御书房,直奔永宁宫,他要看看太后怎么突然就没了。
敲丧钟的公公被抓了起来,直接杖毙。
永宁宫外,把守的侍卫没有撤退,看了太后这么久,有些倦怠了,但没人敢松懈。
看皇上怒气冲冲的走来,个个站的挺直。
永宁宫的宫女太监跪了一地,哀嚎不绝。
皇上命人禁足永宁宫的时候说过,如果太后有什么三长两短,永宁宫上下给太后殉葬。
这几个月,她们没有出永宁宫半步,吃的喝的都是专人送来,心里委屈,但伺候太后,没人敢懈怠。
皇上抬脚走进去,宫女太监跪着让开一条路。
皇上走到床榻前,太后躺在紫檀木雕花大床上,脸色发紫,死的并不安详。
福公公问宫女道,“一再叮嘱你们仔细照顾太后,太后怎么会突然薨了!”
宫女们脸色惨白道,“我们也不知道太后为什么突然就没了,半个时辰前,太后还命我们找出她册封皇后时穿戴的凤袍,伺候她穿上……。”
不止穿上了太后最心爱的凤袍,还化了妆,看起来精神奕奕。
谁想到太后会想不开寻死
皇上看着太后身上的凤袍,脸色要多阴沉就有多阴沉。
她倒是聪明。
活着只有痛苦,死了却能以太后之尊风光大葬,还给齐王借口举兵谋反。
“给朕查清楚,太后到底是怎么死的!”皇上声音冷如寒霜。
太医匆匆赶来。
永宁宫禁足的时候,派人搜查过一遍,所有的毒药都被拿走了。
太后的样子也不像是服毒自尽。
太医检查后,禀告皇上道,“太后是吞金自尽的。”
高高在上的太后最后落得个吞金自尽的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但一想到太后偷梁换柱,害死皇后腹中胎儿,用齐王的儿子冒充皇子,害死云妃……要不是锦宁公主福大命大被东乡侯夫人救了,这些肮脏事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浮出水面。
太后死不足惜。
而且她的死会给大齐带来更大的灾难。
生,害人。
死,还是害人。
皇上眸光从跪了一地的宫女太监身上扫过,问道,“太后身前是不是留有遗训,丧事从简”
宫女太监齐齐一愣。
机灵点的,连连点头,“太后说了,丧事从简。”
国库空虚,边关打仗钱不够,皇上哪愿意为了给个讨厌的太后办丧事耗费大量钱财
第九百七十四章 撤退
东乡侯的作战方案,没有人否定。
齐王谋反,控制了大齐粮仓,边关暂时不缺粮草,但士气已经受了影响,这时候能烧毁南梁粮草,不仅能打压南梁气势,还能鼓舞将士们士气。
前两日打仗,南梁将军就骑在马背上笑话大齐祸起萧墙,让大齐主动俯首称臣,免得无辜将士们白白送掉性命。
必须给南梁一个教训,告诉他们,即便大齐没粮草,即便南梁粮草充足,不代表他们就能吃饱了!
粮草,一把火的事!
只是军中粮仓必定会派重兵把守,想要烧掉实在不易。
第一次烧不掉,再次偷袭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东乡侯和老王爷他们仔细商议后,把烧掉粮草的任务交给苏崇。
偷袭,不宜人多,南安郡王他们主动请缨和苏崇一起去,东乡侯答应了。
苏崇又从飞虎军中挑了一百人,一行人趁夜摸入敌营,准备烧掉南梁粮仓。
和他们想的一样,南梁粮仓处派了重兵把守,粮仓旁摆了大水缸,以防走水可以及时灭火。
为了能顺利烧毁粮草,只能用声东击西的之计,转移敌军注意力。
计划的很完美,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远处一着火,负责看守粮仓的官兵就赶去灭火。
等人一走,苏崇他们就要去烧掉粮草。
南安郡王躲在一营帐旁,突然肩膀被人拍了下,南安郡王心头一颤,心里把楚舜他们骂个半死。
这是在敌营啊!
大晚上的本就提心吊胆了,还突然拍他肩膀,这是想活活吓死他吗
这是地方不对,不然南安郡王真的要直接开打了。
他一扭头,就看到一张黑衣蒙面的脸。
南安郡王,“……。”
“快撤,”蒙面人道。
熟悉的声音,南安郡王心头一喜。
这是景宸兄啊。
南安郡王刚要说话,谢景宸道,“从军中大帐那边撤。”
只说了两句,南安郡王都没开口的机会,黑衣人就纵身一跃消失在了夜色中。
南安郡王骂人的心都有了。
那边苏崇抬手,准备靠近粮草放火了,南安郡王赶紧过去道,“快撤。”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撤。
但他没有理由不相信谢景宸。
尤其还是潜伏在敌营做卧底的谢景宸。
楚舜看着南安郡王道,“为什么要撤”
“景宸兄让我们撤,”南安郡王回道。
苏崇眉心一皱,“撤!”
依照谢景宸指示的,苏崇他们从军中大帐那边撤。
到了军中大帐,苏崇就发现问题了。
军中大帐是大将军商议军情的地方,里面有军事布防图,是军营最重要的地方。
军中大帐着火,可灭火的人却没有多少,这显然有问题。
看来南梁已经猜到他们会来烧粮仓,并用声东击西之计,要是真动手烧粮仓,只怕他们这些人会被人来个瓮中捉鳖。
因为军中大帐这里就是空出来给他们烧的,防备也最弱,从这里反倒能逃走。
可就是逃,也免不了厮杀。
南安郡王刚砍了个南梁将士的脑袋,另一官兵就朝他刺了过来。
乍一看,面容很陌生。
再细看,又有那么点眼熟。
南安郡王的记性还不错,几乎在长枪刺过来的瞬间就反应过来这冲着他要害来的人是谁了。
景宸兄啊。
不过谢景宸只用了三分力,南安郡王轻易避开,并打了起来。
南安郡王把谢景宸的长枪夺了,和谢景宸赤手空拳过招。
谢景宸只用三分力,南安郡王一拳头朝他砸过来。
谢景宸眼睛结结实实挨了一拳头,身子往后踉跄了好几步才稳住。
谢景宸眼睛火辣辣的烧疼。
说是损友真是对得起这两个字。
他是易容的啊。
就算脸上的人皮面具再贴合,淤青也没那么容易显示,被人察觉异样,他还怎么待的下去。
谢景宸退后几步,是南梁一将士扶住他才停住。
谢景宸回头看了一眼,就又冲了上去。
这回,谢景宸用了四分力气,一把将南安郡王的锦袍撕掉,从他胸前掉出一玉瓶来,被谢景宸抓住了。
南安郡王想揍死谢景宸的心都有了。
打架就打架,扯什么衣服
苏崇过来帮南安郡王,谢景宸才摆手。
两人迅速撤退,南梁将士在后面追,只是南安郡王衣裳被抓破,藏着的望远镜掉在了地上。
谢景宸走过去,捡起来。
南梁大将军过来道,“这莫非就是望远镜”
“快拿给我看看。”
谢景宸眸底寒芒一闪。
第九百七十七章 起火
接下来两天时间,谢景宸一有空就研究那透明物,确定能点燃东西。
他决定借用这块望远镜扣下来的镜片烧了南梁粮草。
这两天,他也弄清楚粮草藏在什么地方了。
只是天公不作美,等他准备下手的时候,下雨了。
不过也正因为下雨,给了他下手之机。
天下大雨,不会有人来烧粮草,军中疏于防备,他正好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到藏粮草的地方把镜片固定在一个不易被人察觉的位置。
烧粮草是大功一件,但比起他在南梁做卧底,冒着被人发现的风险去烧粮草并不值得。
但现在有两全其美之法,没有理由不去做。
大雨滂沱下了一天,淅淅沥沥的又下了大半天,到傍晚的时候,天就放晴了。
等第二天起来,地上已经干透了。
阳光照耀在大地上,叫人格外怀念前两日下雨的清凉。
边关干燥,下雨的时候并不多。
太阳晒一上午,帐篷就干燥的发烫了,等到正午,阳光最炙热的时候,正好移到镜片需要照射的位置处。
帐篷着火,火星往下掉,帐篷底下是堆积成山的粮食,麻袋一点就燃。
火从外燃到内,再从内燃到外。
因为挑的地方是正中心,官兵们围着粮草所在驻扎,反倒疏忽了里面。
等官兵赶来灭火的时候,整个藏粮食的营帐已经烧着了。
原本粮草不是藏在这里的,为了防备大齐夜袭烧粮草,把粮草挪到这一处,临时选的地方,帐篷搭的比较密。
风一吹,就形成了席卷之势。
南梁大将军听到走水声出来一看,冲天的火势映的他脸黑成炭。
“怎么会着火!”南梁大将军歇斯底里的吼着。
他抓着一官兵询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