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童源的奏疏,朕也已经看过了。”
“不仅仅是埃及内部的事情,此外在阿拉伯半岛这边,奥斯曼帝国也是虎视眈眈,一直想要吞并埃及,如果运河修通,涉及的利益庞大,到时候奥斯曼帝国难免也会利欲熏心的想要夺走这个埃及运河。”
“还有就是红海地区,贼寇肆虐、盗贼繁多,经常打劫、敲诈我大明国王的商旅和船只,运河一旦修通的话,过往的船只、商旅将会更多,这些贼寇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我大明商旅的安全。”
弘治皇帝郑重的点点头,童源的奏疏,他看过了,也是已经了解清楚了埃及这边的情况,了解了远离大明的非洲、阿拉伯世界的一些信息。
“陛下,臣以为我大明应当在红海、阿拉伯地区常驻一支大军,剿灭贼寇,保护我大名的利益,同时也是可以威慑埃及,让他们老老实实按照协议上面的内容来做事,如果他们要是敢背信弃义的话,我们不介意用武力来保护我们大明的利益。”
“同时也是可以威慑奥斯曼帝国,如果他们发兵攻打埃及,在关键时刻,我们还可以支援一二,以免埃及落入奥斯曼帝国的手中。”
张懋第一个站出来,作为武将勋贵集团的代表,他当然是必须要主战了。
大明帝国的大军自从和奥斯曼帝国一战结束之后,已经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没有打仗了,这可不行,必须要找点事情干,哪怕是剿灭贼寇也是可以的。
“陛下,臣以为张公所言甚是~”
“埃及运河关系重大,这牵扯到我们大明在全球的利益,而且它需要投资两千万两白银,投资浩大,绝对不容有失,必须要做好完全的准备来。”
刘健也是站出来表示了支持。
嗯,文臣们现在也是挺好战的了,也都知道对外扩张能够给大明、给自己所带来的诸多好处。
“陛下,在印度洋地区,我大明有诸多的藩国和殖民地,据统计,有将近千万人移民到了这些藩国和殖民地。”
“这些地区关系重大,涉及到我大明方方面面,然而我大明朝廷在印度洋地区却是并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来保证这里的安全,维护我大明的利益。”
“臣听闻,在东非地区,有些藩国的日子并不是很好过,本地的那些土著仗着人多势众,时常都会进攻这些藩国。”
“所以臣以为张公所言有理,我大明是有必要在红海一带驻扎一支军队用来保护我大明在这一带地区的利益。”
李东阳也是站出来表示了支持,还顺带着提了下藩国这边的日子并不是很好过的事情。
其实海外的藩国日子会不好过?
纯粹就是扯淡。
这藩王在海外当起了土皇帝,小日子过的比在大明的时候舒服多了。
当然李东阳也并不是乱说,尽管非洲、天竺这边的藩国、殖民地遍地开花,迅猛扩张,这些地区的本地土著也基本上都是战五渣。
但还是有少数一些藩国的日子确实是不好过。
这些藩国一来藩王本身没有什么经济实力,没有足够的资金,自然而然藩国就发展困难。
其次就是没有足够的人员跟随,最大的藩国宁国也不过才十几万大明人,一些小的藩国,可能仅仅只有几千大明人,占着一小块地方,人太少,本地的土著也是时不时会想着将大明人给赶出去,战争是时常都会发生的事情。
“嗯~”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
他当然是知道这些事情了。
藩王们在海外过的不好,第一个想到的人肯定是弘治皇帝了。
弘治皇帝都已经不知道收到了多少藩王写来的奏疏了,这些藩王一个个都向弘治皇帝哭诉,什么自己穷啊,海外占的地方鸟不拉屎的,没有金矿也没有银矿,希望弘治皇帝能够给点银子给他们。
还有的说自己在海外被本地的土著欺负,好几次都差点被土著给攻进城里们,所以希望弘治皇帝能够派遣军队去帮助他们。
也有的说自己的藩国人口太少,希望弘治皇帝这边能够帮忙从大明这边强制迁移一些人口到他们的藩国去。
总之就是一句话,这些藩王出海建立藩国之后,他们更让弘治皇帝不省心了,以前在大明的时候,也就是哭穷,要银子、要盐引、要地方税收。
现在就不一样了,一个个都是藩国的土皇帝了,要的就更多了。
偏偏弘治皇帝又是一个好家长,一向对于皇室都是很优待的,故而也是没少自讨腰包支援下自己老朱家的兄弟。
现在再次提到了此事,弘治皇帝也是沉思起来。
将这些藩王弄到海外去建立藩国,去蛮荒之地过苦日子,本身来说自己都有些对不住这些宗亲了。
偏偏在海外,这些藩王的日子还不算太好过。
这就更让弘治皇帝觉得自己对不起老朱家的兄弟了。
堂堂老朱家的子孙,大明的王爷,岂能在海外受那些未开化的野蛮土著的气?
自己这个皇帝无论如何也是有必要替他们出出气,关键时刻帮一帮他们,毕竟都是皇室宗亲,都是老朱家的子孙啊。
“是有必要派遣一支大军常驻此地以维护我大明之利益!”
弘治皇帝沉吟一番之后,也是非常郑重的说道。
不管是为了大明的利益,还是为了大明藩属国的利益,又或者是为了自己在埃及运河上的利益,大明确实是有必要在这一带地区彰显自己的肌肉了。
“陛下圣明~”
刘健、李东阳、张懋、刘晋一听,连忙拍马屁说道。
“诸位爱卿觉得要派遣多少人常驻这里比较合适?”
弘治皇帝笑了笑,然后又问道。
“陛下,这一带地区都是一些未开化的蛮夷之地,当地土著极其的落后,战斗力低下,也只有阿拉伯半岛上面的阿拉伯人具有不错的战斗力。”
“所以臣以为不需要派遣太多的军队,只需要派遣两万陆军,三千海军驻守这些地区就足够了。”
“将大军驻守在木骨都束北面的红海出海口这里,上可震慑红海地区的贼寇,下可往东非地区支援诸藩国和殖民地。”
“往东还可以前往天竺,支援天竺地区的藩国,往北还可以对波斯湾地区的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形成威慑。”
刘晋想了想也是提议道。
现在大明的军队别看有上百万,但是真的分布的很广,主要是大明的地盘太大了,没办法,也只能够这样。
不过分出两万多人驻守到这里,也是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大明镇海王 第1165章,埃及运河上市
关于埃及运河的诸多事情也都是已经部署完毕了,接下来就到了埃及运河上市募集资金,然后开始动工修建埃及运河了。
为了此事,刘晋、张懋、朱厚照也是一直留在了天津这边,开始进行了一番运筹。
“卖报~卖报!”
“大明欲在埃及地区修建一条运河贯通地中海和红海,取名埃及运河。”
“埃及运河一旦修通,以后往来欧洲将会变的更加的便捷、安全。”
“卖报~卖报~”
“股市持续火爆,京津铁路股票突破四十两银子,长芦盐场股价上涨到三十五块!”
“棉花价值持续暴跌,天竺地区的棉花产量暴增~”
伴随着报童的阵阵吆喝声,原本因为寒冷而人影稀疏的大街小巷一下子就活了过来,大量的人从一个个角落里面涌出来,聚集到报童的身边,购买今天的报纸。
一份份报纸送到了京津地区老少爷们的手中,人们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喝着早茶,看着报纸的生活。
每天不看看报纸,几乎浑身都难受,甚至于出了门连一个聊天的话题都没有,你都没有办法和人聊天。
“这埃及是什么地方啊?”
“埃及都不知道啊,这埃及在非洲最东北角,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核心之地。”
“那为什么要修运河?”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啊,这报纸上面不是写的清清楚楚。”
“现在如果我大明船只要前往欧洲,必须要绕过非洲,或者是走黄金洲这边,路途遥远,而且风浪很大,极其的危险,每年都哟船只在海上出事。”
“如果修建埃及运河,用运河贯通地中海和红海,那么以后前往欧洲这边,路程可以变的更短,安全性也是大大提高。”
“走印度洋、阿拉伯、红海这一条线路,沿途都有陆地,安全性大增,对于我们大明的商旅来说就非常的重要了。”
“这修运河岂不是要花很多银子?”
“那是当然了,报纸上面说了,准备在天津证券交易所这边上市一支新股,叫埃及运河商行,向全大明人募集两千万两白银用来修建这条运河。”
“这岂不是说又有新股要上市了?”
“对,定在元宵节那天上市呢,到时候我们可要提前过去,这上市初时候买股票才是便宜的,都是一两银子一股,随随便便在手中拿个几个月,翻几番都不是事。”
“京津铁路股票上市的时候,我去看热闹了,当时都带了银子,想要买,可是觉得很虚就没买,为此我的肠子都悔青了。”
“当时要是买了这京津铁路的股票,现在就真的发财了。”
“所以啊,这一次,我们是绝对不能错过,先去换好银票来,到时候全买进去。”
“这能行吗?”
“这运河都不在我们大明内,是在埃及内,这埃及可不是我们大明的国土,这银子不会打水漂吧。”
“哎呦,我的哥哥啊,你手中才几个银子啊,顶了天也就是几百两银子的家底,和两千万银子比起来,毛毛雨都算不上。”
“那些大股东们都不怕,你怕什么?”
“更何况,你以为我们大明是好欺负的?”
“这埃及国王已经和我们大明签署协议了,他们要是敢反悔的话,我大明绝对要他们好看。”
“大胆放心的买,怕就怕到时候买不到这个股票。”
“这运河可是好东西啊。”
“当年隋炀帝虽然背了千古骂名,可是这京杭大运河至今都还在惠泽我们大明南北和运河两岸地区。”
“运河修通,前期的投入是很大,可是一旦修通,以后都是坐着收钱了。”
“对,对,没错~”
“这埃及运河地理位置十分关键,以后修通了,单单是收过路费就足够了,这可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可以一百年、两百年、一千年的收下去,买点埃及运河的股票,完全可以留着给子孙后代代代传下去当基业,每年吃分红就可以了。”
“听你这样一说,我还真是动心了。”
“这股票真能买?”
“哎呦,算了,我舌头都说干了,你爱买不买,反正我是已经准备了所有的家底,准备着买埃及运河的股票。”
“这一次募集两千万两白银,有大量的股票放出来,肯定是能够买到一些的。”
“……”
京津地区的大街小巷,伴随着报纸的报道,大家也是一下子就开始讨论起埃及、运河以及股票相关的内容来。
埃及运河的重要性也是被大家所认识,再加上这段时间以来股市的火爆,这一联系起来,京津地区的老少爷们连过年的心思都没有了,都在等着元宵节的时候,埃及运河上市的事情。
热热闹闹的新年还是过的。
伴随着大明的发展,京津地区老少爷们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好过,这过年的时候也是越来越热闹。
再加上法定的节假日,整个京津地区一片欢腾与喧嚣。
在喜庆的欢庆当中,弘治十八年来了。
新年一过,京津地区的老少爷们就开始准备起来,将地窖里面埋着的金银挖出来,先到大明第一银行这里换成了银票。
有些大胆的则是向自己的亲朋好友筹借资金,也有人变卖了自己的房产、古董、字画之类的筹集资金准备着在元宵节这天购买埃及运河的股票。
而天津这边,还没有到元宵节,天津就变的更加热闹了。
从京城这边有大量的人涌进天津,将天津大大小小的客栈、酒店等等给住的满满的,京津地区的水泥公路上面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四轮马车。
天津港口这边,有大量的海船归来,众多的大商人也是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准备进入股市,甚至于有人还看到了朝鲜、倭国的人带着大量的金银来到天津这边,似乎好像是要投资大明的股市。
天津证券交易所在过年期间是休业,没有开业的,元宵节这天正式开业,开启弘治十八年的股市。
元宵节还没有到,在证券交易所的外面,每天都聚集了大量的人群。
这里面有老股民,每天习惯性的来这里转一转,顺带着和自己的亲朋好友吹嘘下自己买的股票已经赚了多少钱。
更多则是一些好奇的前来看热闹的游客,天津证券交易所也是成了天津的一个热点地区,成为了必须要打卡的地方。
无论是天津本地人,还是来天津旅行的人,都必然会来这里看一看,看看传说之中的天津证券交易所是不是和传说之中的一样,是聚宝盆,钱会越生越多。
在埃及运河上市的前一天晚上,已经有大量的人开始在这里排起了长龙。
普通的老百姓自然是自己亲自前来排队,有钱的自然是雇人来排队,连夜排队,这也是成为了证券交易所这里一个常见的现象了。
每当有股票上市的时候都会吸引大量的人前来认筹和购买,因为新股必然都会大涨一段时间,买到了就是赚到了,而且是翻倍的赚,利益驱动之下,连夜排队就不算什么了。
即便是现在寒风凛冽,飘着雪花,可是在天津证券交易所外面的广场这里,成千上万的人都在排队,丝毫不惧。
而在长龙的旁边,还有人专门的给这些送吃食,在广场的周围,还有大量前来摆摊的小摊小贩,热腾腾的饺子、面条、包子转眼间就被买的精光,也是让这些小摊小贩们笑的合不拢嘴。
在焦急的等待之中,终于到了元宵节这天。
天色刚刚蒙蒙亮的时候,一些后知后觉从京城前来的人才想着过来排队的时候,天津证券交易所外面的长龙都已经绵延一两里了。
“通知下去,每人每次限购100股~”
刘晋、朱厚照、张懋来到证券交易所的时候,看着外面的长龙,刘晋都傻眼了,让人稍微一打听,顿时就知道了,都是前来认购埃及运河股票的人。
想了想,刘晋也是对黄锦泉吩咐道。
利益还是要均沾的,不能让上面的人都吃光了,还是要给下面的老百姓留一些的,人太多,自然是要限购。
“铛~铛~”
很快,伴随着阵阵的铃声响起,弘治十八年股市终于开业了,大量早就已经等不及的股民们在交易所保安的维持下有序的进入交易所,然后就猴急、猴急的来到新股认筹窗口这里,等待着埃及运河股票的上市。
“埃及运河新股上市~”
“因为购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为了照顾所有人,上面通知,每天每次限购一百股!”
“每人每次限购一百股~”
很快,到了新股上市的时间。
交易所内的工作人员拿着铁皮喇叭也是开始不断的喊起来。
听到这个声音,股民们顿时就炸锅了,特别是一些有钱人,辛辛苦苦的准备了银票,现在却是每人每次限购一百股,这不是扯淡嘛。
但是同样也是换来了大量的欢呼声,很多排在后面的人一下子就安心了,不担心买不到股票了。




大明镇海王 第1166章,傻眼的弘治皇帝
天津证券交易所,伴随着埃及运河的上市,整个交易所的气氛被喧闹到了极点。
交易大厅之中挤满了人,股民们拥挤在一个个公示墙这里,一边讨论着自己的股票,一边也是期待着股民继续往上涨。
在一个个窗口这里则是排起了长龙,不仅仅是求购新股的人很多,求购其它股票的人同样非常多。
整个过年期间的假期,关于股市重重的传说早已经传遍了整个大明,京津地区的老少爷们都已经听腻了,基本上都少不了要来投资一点。
更远一些的地方,吝啬的地主老财连带着从地窖里面挖出来的银子来到天津,挥舞着银票求购股票。
一支支商行公示墙这里,求购股票的订单都已经贴满了整面墙,新的求购单子不断叠加在一起,价格也是越来越高。
至于卖方墙这里,基本上都是空空如也,即便是有那么几张出售的单子,价格也是比行价高出很多,但即便是如此,有时候遇到了一些远道而来不懂的地主老财,也会很快就被这些地主老财给扫的精光。
这就是现在大明的股市。
有时候,有银子都未必能够买到股票,因为大部分手中有股票的人都在捂着股票,期待着股票能够继续涨到天上去。
再加上信息和地理所带来的时间差,很多人买了股票基本上都是放着,就等着年底的时候来领取分红,这就导致了流通股很少,价格很容易就被市场情绪给带上去。
“哈哈,还真是热闹啊~”
一身便服的弘治皇帝满脸笑容的在交易所内四处看看,身边跟着刘晋、刘健、李东阳、张懋和朱厚照。
交易所外面寒风呼啸,大雪纷飞,交易内却是热火朝天,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确实是很热闹,跟看球赛的时候有的一比。”
刘健也是笑着点点头,一边看也是一边听。
很快,几人就来到了京津铁路商行股票的交易所公示墙这里。
“又涨了~又涨了~”
“它为什么就不能跌一些回来呢,真是后悔啊,三十二块卖掉了它,本想着等跌一下再买回来,现在却是一骑绝尘的涨到天上去了。”
“我怎么就如此傻呢,将它给卖掉了。”
几人刚刚过来,立即就看到了有一个人一边狠狠的扇自己耳光一边悔恨万分的说道。
他这边悔恨万分,另外一边,再卖方公示墙这里,只见一个工作人员手里面拿着一个单子来到公示墙下面一边贴也是一边大声的说道:“出售1000股京津铁路股票,每股五十八块!”
听到这个声音,旁边聚集过来的人群顿时就炸开了。
“靠~那个王八羔子啊,竟然卖五十八块,真当我们是傻子吗?”
“就是啊~这京津铁路的股票现在的市场价也就是五十块左右,他竟然卖五十八块,我就不信有冤大头会买。”
“太贵了~”
“……”
众人在不断的讨论着,都觉得这个价格很贵。
然而很快,又有工作人员来到了公示墙这里,将刚刚才挂出去的出售单子给拿下来说道:“京津铁路商行股票,1000股,五十八块已经成交!”
“哇~”
顿时,周围的人再次忍不住惊呼起来。
“真的有傻子花五十八块去买这京津铁路的股票啊?”
“这还有假,单子都被撤了,肯定是成交了。”
“哎呦,这铁路都还没有修通,股价都已经涨到天上去了,五十八块啊,去年发行的时候才一块钱一股,现在都已经涨到五十八块了。”
“真是人傻钱多~”
人们一边摇头也是一边忍不住感叹,再看看卖方公示墙这里,上面一个出售的单子都没有,再想一想几天前的价格,顿时又觉得似乎好像五十八块的价格并不贵,能够买到就是赚到了。
在众人诧异和惊呼的时候,刚刚那个扇自己耳光的人再次走了过来,手里面拿着刚刚买到手的1000股京津铁路商行股票。
一边晃动也是一边说道:“以后再也不卖了,再也不卖了,留着当传家宝~”
“原来是他买下了刚刚的那一千股~”
众人一看,顿时就明白了。
“五十八块钱一股~”
看着眼前的一幕,弘治皇帝都忍不住直摇头了,这股市实在是太疯狂了。
求购股票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出手股票的却是凤毛麟角,偶尔有一单两单的出来,价格也是非常高,但很快又被扫光。
股市里面也是上演着众生相,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情况和事情在这里不断的上演,让弘治皇帝等人也是一边看一边忍不住直摇头,有些难以理解。
“走,去看看埃及运河股票的情况~”
微微摇头,弘治皇帝带着几人来到一处崭新的公示墙这里,这里同样非常的热闹,那些已经购买到了埃及运河股票的人一个个都砸这里,没有急着离开,而是期待着埃及运河的股票能够迅速的涨上去。
“求购埃及运河股票1000股,每股1.1块!”
众人并没有等待太久,很快就交易所的工作人员来到买方公示墙这里张贴求购单。
“涨了,涨了~”
看到求购单,周围的人群立即激动起来,一下子就来精神了。
“哈哈,一下子就涨了十分之一,不错,不错~”
有人手里面拿着埃及运河的股票,高兴大笑起来。
要知道此时此刻,埃及运河的新股都还在发现,新股购买窗口这里依然排着长龙,而这边股价却是开始上涨了。
“这就涨价了?”
弘治皇帝看了看那张求购单子,微微有些傻眼。
1...523524525526527...1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