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原来如此~”
“不知道童大人在这里停留多久?”
“如果时间充足的话,请允许我做东,为童大人接风洗尘。”
南天一听,微微吃惊,脑海中浮现出埃及这边的地图来,一下子就意识到埃及运河的重要性。
一旦这条运河挖通的话,从大明前往欧洲就简单、方便多了,而且也更加的安全,这条运河将会对现在印度洋这边商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对于负责岛津家在印度洋生意的他来说就非常重要了,提前进行布局的话就可以先人一步获得更多的利益。
“这就不必了,李相这边已经安排好了。”
童源笑着感谢,在银山县几年,对于倭国人,他还是很了解的,倭国人有点像狼,只服从强者,对于弱者从来都是肆意的欺压。
倭国人现在怕大明人,主要是因为当年自己的恩师率军狠狠的教训了倭国,让倭国人签下城下之盟,至今每年都还要偿还大明的战争赔款呢。
“那真是太遗憾了。”
南天略带遗憾的说道。
他清楚眼前这个童源,尽管是一个五品的官员,在大明这边并不算什么大官,但是童源有一个厉害的老师,他的老师刘晋就不一样了。
那是真正大擎天巨擘,动一动整个大明都要抖一抖的人,在海外更是拥有着超乎想象的庞大能量。
别看现在印度洋这边似乎好像很难看到刘晋的身影,都是一些藩国、殖民地、商行之类的,但只要仔细的去查一查就会知道,刘晋的影子无处不在。
这西洋联合商行似乎和刘晋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据说里面有刘晋的股份,还有诸多大商行,很多都是刘晋麾下的产业,或者是刘晋在其中有股份。
此外在南非这边,占据南非和东非大岛这一大块殖民地的,据说就是大明朝廷的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以及刘晋他们。
在黄金洲和澳洲,刘晋的影响力同样巨大,天津远洋贸易商行甚至于还拥有阿兹特克王国和印加帝国专属的权,这两个黄金洲最盛产黄金和白银地方被它给垄断。
真正了解一番之后就会明白刘晋的影响力是何等之大。
所以童源即便是五品官员,仅仅只是刘晋的学生,他们岛津家依然要想办法去巴结。
“你们岛津家在这西洋主要从事一些什么买卖?”
童源看了看南天,想了想也是问道。
“我们岛津家在西洋这边主要业务有三个,一个是镖局业务,专门接护送、押韵的买卖,第二个抓捕奴隶的买卖,我们岛津家拥有一百多个奴隶抓捕队伍,每年在天竺大陆上面要抓捕到超过三万名奴隶。”
“最后一个业务就是雇佣军任务,我们岛津家麾下拥有三千多名武士,可以接受各藩国、殖民地、商行等的雇佣,专门为藩国、商行等开辟殖民地。”
南天想了想也是回道。
“镖局业务?”
“抓捕奴隶的买卖?”
“雇佣军业务?”
童源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微微一愣。
“是的,童大人~”
“西洋这边其实并不是很太平,在海上还有一些不入流的贼寇,当然最主要还是南亚次大陆、阿拉伯半岛以及东非地区。”
“这些地区的本地土著,很多都极力反抗大明,会袭击过往的大明船只、商旅等,所以我们就专门做这个镖局买卖,负责帮忙押运货物、保护商旅。”
“目前镖局这个业务在西洋这里也是发展极为快速的,甚至于有些大的镖局,像大明的永兴镖局、山西太行镖局、华北第一镖局、南洋王家镖局等等,这些镖局甚至于已经将业务开设到了欧洲。”
南天笑了笑也是详细的介绍起目前大明的镖局情况来。
这镖局是从宋朝开始兴起的,在大明原本就比较兴盛,而伴随着大明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兴起、发展,镖局的买卖也是迅速的发展起来。
有大明商人、大明商行的地方就有这些镖局的身影,他们就如同是大明商人、大明商行头上的保护伞,护送着大明的货物、商人在世界各地流通。
“大人此去埃及,漂洋过海,路途遥远又非常的危险,如果不嫌弃的话,请允许我们岛津商行来护送大人吧。”
接着,南天就非常诚恳的向童源请求道。
“这…”
童源一听,顿时就微微一愣,这一路走来,到处都比较太平,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前年大明上下展开的扫黑除恶行动,沉重的打击了大明各地的地痞流氓、土匪路霸之类的。
其次就是童源身上的官服,他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再强的地头蛇也不会轻易去招惹朝廷官员的。
所以一路走来是非常安全、顺利,根本就没想着要找人来保护自己。
现在听南天的话,再继续走下去的话,可能会有危险,这让童源犹豫着要不要雇佣镖师来保护自己了。
“童大人,确实是可以雇佣一些镖师来保护自己。”
“岛津家的镖师也是拥有极高的信誉,曾经为了替楚国护送货物,一百多个镖师几乎全部都死在了阿拉伯马匪的手中。”
一旁的李士实想了想也是跟着郑重的点点头。
镖局发展极其迅猛,无论是大明的镖局还是朝鲜人、倭国人开设的镖局,几乎所有的镖局都极其注重自己的信誉。
只要是接受了委托,必定会将委托给竭尽所能的完成,即便是因此葬送了押送的所有人都在所不惜,因为他们将这看的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
大明镖师拥有着极高的信誉,是完全可以百分百信赖的。
“那不知道委托你们护送我到埃及的话,需要多少银子?”
想了想,不怕万一就怕一万,该花的银子还是不要省,买个安心也更好一些。
“童大人,您能够相信我们岛津家,那是我们岛津家无上的荣誉,我们岂敢收您的银子。”
南天一听,顿时就觉得自己仿佛是受到了侮辱一般,非常不高兴的说道:“能够为童大人效劳,那是我们岛津家的荣幸!”





大明镇海王 第1142章,宁国的种姓制度
天竺大陆西南,原先的古里国古里城,现如今的宁国都城安宁城。
经过几天的航行,童源非常顺利的抵达了宁国,准备在这里稍作休息,和宁王见一面之后再直接前往埃及。
安宁城是在原先古里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这里有着天然的深水港湾,同时因为地处西天竺,处在阿拉伯海的交通要道之上。
再加上宁王这些年来的苦心经营,整个安宁城倒也是颇具规模,大明风格的建筑和原先旧有风格的建筑彼此融汇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安宁城。
童源站在船的甲板上,看着眼前的安宁城。
庞大的港口码头区,一艘艘船只停泊,旗帜飘扬,码头这里繁忙无比,一条条宽敞的水泥马路一直向着实业的尽头延伸,四通八达,一辆辆四轮马车满载着货物川流不息。
“宁王殿下真是雄才大略,这安宁城已经有了天下大城的雄姿啊。”
童源笑着对身边的李士实感叹道。
“哈哈,童大人过奖了。”
“和大明的城池相比,我们安宁城还是有些差距的。”
李士实很是谦虚的说道。
接着带头走下船只,很快就有宁国的官员前来迎接。
童源跟着下了船,在童源的身边,还有众多的倭人紧随,他们都是岛津家的镖师,负责保护童源等人安全前往埃及。
这是岛津家在向童源这边示好,当然,岛津家并不会做亏本的买卖,这一次岛津家也是准备将自己家族的业务扩展到埃及以及地中海去。
以前一直都没有机会,这一次刚好借着保护童源前往埃及,顺带着也是派人前往埃及和地中海这边,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能够扩大自己家族的买卖。
随着李士实、童源等人下了船,船只停泊的码头这里,童源非常随意的看了起来。
“李相,这安宁城的蛮夷可真不少啊。”
童源很快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安宁城这里的蛮夷非常多,几乎随处可见,都是皮肤黝黑的天竺本地土著,同时还能够看到大量身材高大,皮肤白皙的欧洲奴隶。
相反,大明人的身影却是比较少,大多数都是一些管事模样,躲在一处处阴凉的地方,一边吃着西瓜,一边身边还有奴隶给他们扇风。
“我们宁国目前拥有的总人口数量为三百五十万人,这其中仅仅只有不到十五万我们大明人了,其它的全部都是本土的土著。”
“这三百五十万人都算是我们宁国的百姓,除此之外,我们宁国还有二百多万奴隶,这些奴隶大部分都是从天竺各地贩卖过来,另外还有少量的昆仑奴和白奴。”
李士实想了想也是微微点头,详细的介绍起宁国的人口结构来。
“这我们大明人是不是太少了?”
“如此多的本地土著,还有二百多万奴隶,这样岂不是很危险?”
童源一听,顿时就着急的问道。
“确实是太少了~”
“所以我们王爷一直以来都在从大明、朝鲜、倭国这边招募人手,只要是我们大明人愿意移民到我们宁国来,直接赏赐千亩土地,几十奴隶。”
“但是至今我们也仅仅只有不到十五万大明人。”
李士实无奈的说道:“我们大明除了本土的两京十三省之外,在海外的拥有的土地实在是太多了。”
“南洋、澳洲、黄金洲、辽东、北方草原、西域、河中、南云省,再加上大量的藩国、殖民地,我们大明移民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
“纵然是我们给出的条件已经很优厚了,又是土地,又是直接给奴隶的,但是愿意移民过来的人依然很少。”
“这十五万人,大部分都还是当年王爷的旧部以及在南昌、江西等地随从家族、乡里等地组成的。”
“不过虽然我们大明人的数量比较少,但是我们宁国的统治也还是非常稳固的。”
“这里的人普遍信教,种姓制度根深蒂固,他们相信来世,认为此生所受的苦和罪孽都会在来世获得福报。”
“所以我们就加以利用,将佛教和道教引入进来,向他们宣传我们大明人是最高贵的种姓,所有种姓都是我们大明人的奴仆,只要给我们大明人服务,他们来世就可以投胎成为大明人,天生高贵。”
“起初本地的那些婆罗门和刹帝利并不愿意接受这一点,但是我们用屠刀让他们明白了自己的地位,打开杀戒一番之后,他们也慢慢的接受了这一点。”
“至于底层的那些人,大多数都是愚昧而无知的,你告诉他们是这样,他们就愿意相信是这样,甚至于觉得这样才是理所当然的,不需要我们去做什么,他们甚至于主动去维护这样的种姓制度。”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士实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为这里的人感到可笑,说实话,他从未见过如此愚昧而无知的人,仅仅只是一套种姓制度就让宁国的统治稳固无比。
“还有这样的事情?”
童源都有些傻眼了,尽管以前看报纸的时候,也是看过类似于这样的报道,但是总觉得有些不太相信,现在听到李士实这样一说,顿时就觉得非常让人难以置信。
“哈哈,是不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但这就是天竺这边的最真实的情况。”
“起初的时候,我们王爷还想着要给这些人平等的对待,但没想到这些人内部之间就已经炸开了,那些婆罗门和刹帝利觉得和吠舎、首陀罗一样是对他们的侮辱,因此各地的统治出现了不稳的现象。”
“因此我们就干脆在种姓制度上面加上了这些东西,没想到他们非常理所当然的接受了这些,各地的动乱很快就平息了。”
“后来我们又结合了大明这边的户籍制度进行了一些变动,对他们说,只要一生受苦,没有任何的过错,每三代人,我们宁国就可以将他的种姓升一级,比如原先的首陀罗种姓升为吠舎。”
“吠舎升为刹帝利,刹帝利升为婆罗门,至于婆罗门种姓,我们则是给予他们赐汉姓,等于是成为最高种姓的大明人。”
“当然除此之外,只要是留下大功劳的,学习汉字、改信佛教和道教之类的,也是可以提升自己的种姓等级等等。”
“总之在这样的一套制度下,虽然我们宁国仅仅只有十五万大明人,但是统治却是非常的稳固,几乎所有人都非常乐于接受这样的一套制度。”
“以前的婆罗门现在都在积极的辅佐我们,有几个表现不错的,现在也是已经被我们王爷赐了汉姓,改了汉名。”
“至于底层的那些首陀罗、吠舎什么的,现在也是充满了动力,因为只要努力工作,积极纳税,他们只要三代人就可以提升一个等级,这在天竺大陆上面可是亘古未有之事,他们的种姓从祖宗传下来之后就没有变动过。”
“首陀罗永远是首陀罗,子子孙孙都是,婆罗门就永远是婆罗门,子子孙孙都是婆罗门。”
“现在只要辛辛苦苦,吃苦受累三代人,他们就可以提升一个等级,这就让他们充满了希望。”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士实都忍不住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因为这一套东西都是他弄出来,非常成功的将宁国的统治稳固下来。
“三代才能够提高一个等级啊?”
童源听完,顿时就忍不住直摇头。
“我们大明这边,那些异族部族的人,只要改汉姓取汉名就可以提高为三等公民,如果能够说汉化,写汉字的话,还可以提升为二等公民,你们这边是不是太黑了一些。”
“这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要知道我在制定出这一套制度的时候,可是遭到了本地那些婆罗门和刹帝利的强烈反对。”
“他们认为首陀罗就应该永远是首陀罗,不管是多少代都是,不应该提升,他们只有吃苦受累,赎清自己的罪孽,下辈子才能够投身到高种姓之中来享福。”
“对于这种提升种姓的方案可是极其的反对,后来也就是宁王殿下力排众议,这才通过了这样的方案。”
李士实笑了笑说道。
这些在大明人看来是极其无语的事情,可是在这里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大明人信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是天竺这里的人他们却是觉得这王侯将相就是有种的,低贱的贱民永远是贱民,他们生来就是伺候高种姓的,是让高种姓享福的,唯有如此才能够让自己下辈子的时候也成为高种姓。
没办法,为了宁国的统治,宁王等人也只能够制定这样的制度,因地制宜,宁国这边的统治才稳固下来。
十五万大明人成为了宁国最高贵的种姓,高高在上,掌握宁国这里的一切,原先的无论是婆罗门还是刹帝利等等,全部都是最高种姓大明人的仆人,为大明人服务。
能够成为大明人的仆人都还是高贵的象征,因为在仆人之下,还有贱民,还有奴隶,这些就更惨了。




大明镇海王 第1143章,王爷可别后悔啊
到了宁国,这自然就到了李士实的地盘了。
奢华的四轮马车将童源等人接走,一边慢慢悠悠的往宁王宫走去一边也是悠闲的看着安宁城的繁华与喧嚣。
安宁城的人很多,不过伴随着童源、李士实乘坐车辆的行走,原本热闹的街道也是瞬间变的安静下来,本地的这些土著,远远的就赶紧让出道路来,还要离的远远的,有些实在是走不开的就只能够在路边跪拜下来,丝毫不敢有所逾越。
“是不是有些不太习惯?”
李士实看了看童源,笑着问道。
“确实是有些不太习惯,在我们大明,即便是天子出行也不至于如此。”
童源点点头回道。
“每一个刚刚来到我们宁国的大明人都会有些不习惯,但慢慢的就好。”
“我们是最高贵的大明人,这些人都是低贱的仆人,他们天生就是给我们大明人服务的,为我们大明人做事是他们的命。”
历史上笑了笑,正襟危坐。
这一套制度是他制定下来的,对于这里的情况实在是太清楚了。
种姓制度不仅仅只是种姓,而是这里的一切,是秩序,和大明的君臣伦理一样,是整个社会运转最核心的东西。
在这里,大明人就是最高贵的种姓,其他所有种姓的人都是大明人的仆人,只是仆人之间又分了个三六九等高下之分。
童源没有回话,只是默默的看着外面。
能够看到这安宁城的人口还是很多的,街道上面到处都是人,大大小小的商行也有很多,来这里经商的人极多。
大明人衣着华贵,身边都跟着众多的仆人在精心的伺候着,或抬轿、或扇风、或拎着重物等等跟随在身边,走路的时候都不敢有丝毫的逾越,甚至于还要时刻注意太阳的方向,绝对不能踩到自家主人的影子。
如果要是不小心踩到了自己主人的影子,极有可能都是死罪,要被活活给打死。
并没有太久的时间,乘坐着四轮马车,童源来到了宁王的王宫。
童源仔细的打量宁王宫,这宁王国建的非常的奢华,用金箔覆盖的墙面金光闪闪,银砖铺成的地面,亮的眼睛刺痛。
还有各种各样的宝石、翡翠、珍珠、玛瑙等等装饰,让整个宫殿看起来金碧辉煌,极其的奢华。
不过整个宫殿的规模并不浩大,远不如大明的皇宫,但规格来说,已经是远远超过了当初在大明时的宁王府。
进入王宫之中,童源也是仔细的观察,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奇花异草非常多,将整个王宫点缀起来。
少了一些帝王之气,倒像是一个暴发富的家。
这是童源的感觉,给他的第一感觉就是如此。
很快,在李士实的带领下,童源来到了勤政殿,在这里见到了宁王。
“童源参见宁王殿下!”
童源对宁王郑重的行礼。
“免礼吧~”
宁王朱宸濠微微撇嘴,说实话,他现在可是有点飘了。
在这海外之地,真正的成了一国之主,一言九鼎之下,自然是慢慢的养成了帝王之气,然而现在被童源喊起了宁王殿下,这就让他有些不习惯了。
不过没有办法,谁叫自己是大明的宁王呢,纵然是在这海外建立了藩国,说到底它还是藩王,是大明的附属,并不是大明的天子。
“谢殿下~”
童源谢礼之后,微微看了看眼前的宁王。
自己的恩师对宁王多有推崇,认为这个宁王在大明诸多的藩王当中算是最雄才大略的一个,也是最有胆略的一个。
年纪轻轻就敢赌上宁王府所有一切到海外建立藩国,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本王已经很久没有回大明了,能不能跟本王说说大明的情况?”
宁王看了看眼前的童源,感触良多,想了想也是问道。
“当然可以~”
“我大明目前蒸蒸日上,国富而民强,天子圣明,朝中诸公又都正直、贤能,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
童源想了想也是简单的给宁王介绍了下大明的情况。
其实关于大明的事情,宁王岂会不知道,他几乎每天都要看大明的报纸,了解大明的情况。
“那就好,那就好~”
宁王笑了笑满意的点点头,接着又问起童源的恩师刘晋来。
“你的恩师刘晋刘公,他乃是高人弟子,我对他也是敬佩万分,向往已久,只恨一直以来都没做机会能够亲自向他请教一二,实在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不知你的恩师近来可好?”
说到这里的时候,宁王不再称本王,而是称我,由此可见他对刘晋的尊重,他这是发自内心的。
他仔细的研究过刘晋,从刘晋出现在大明的视野之中,一直到现在刘晋成为了大明的吏部尚书,他都仔细的研究过。
研究过刘晋各种各样的传说,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研究刘晋所提出来的诸多国策。
经过一番研究之后,他就发现,刘晋所提出的每一项国策、所主导的每一件事情都对大明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逐渐的将大明由原先内忧外患的局面发展到了现在国力鼎盛、国富民强的局面。
这其中刘晋的功劳实在是太多了。
无论是刘晋这边提出来的义务兵役制度,还是财政改革、吏治改革,又或者是海外殖民、对外扩展等等,这些都对大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宁王现在是求贤若渴,说实话,他很希望能够有机会好好和刘晋畅聊一番,向刘晋请教治国之道。
但一直以来都没有机会能够和刘晋见上一面,这让宁王觉得非常的遗憾。
“劳烦王爷挂念,恩师一切都好。”
童源连忙表示感谢。
“那就好,如果童大人可以的话,劳烦您帮忙修书一份给你恩师,就说是我向他请教治国之道,我宁国现在局势虽然还算不错,但宁国这里汉人稀少,说实话,我对未来也是充满了担忧,希望你的恩师能够给予一些指点。”
宁王说的很诚恳,他现在确实是有些慌。
宁国的地盘搞的有些太大了,在天竺这边占着一大片,在东非这边也还有国土,宁国内汉人稀少,大部分都是本地的土著以及大量的奴隶。
这样的局面,让宁王寝食难安,一直在思索着该如何长久的统治这里。
以前的时候,他总觉得治国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总觉得如果自己当了大明的皇帝,肯定干的比现在的大明天子好。
1...513514515516517...1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