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而眼前工地上面大量使用的机械就让刘晋觉得很是欣慰,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尽管现在的大明还有很多、很多不理想的地方,但是它正在变的越来越强大,炎黄子孙的生存空间前所未有的广阔,大明人的自信时刻洋溢在身上,高傲的头颅让那些蛮夷自觉形秽。
“走,走,看看我们的铁路~”
刘晋高兴的往修建铁路的工地这边走去。
朱厚照看了看刘晋,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刘晋为什么一下子突然就如此的高兴了。
很快,刘晋来到了铁路工地这里。
京津铁路的修建采取的多段同时东工修建的办法,在天津、京城以及中间区域都在同时动工修建。
天津这边不仅仅在修建火车站,同时也是在修建铁路。
铁路工地这里,只见大量的工人在不断的忙碌着。
铁路和公路不一样,它的建设要求要高很多。
首先就是铁路要非常平,坡度必须低于千分只二十五,这主要是因为火车都是在钢轨上行走,摩擦系数很小,所以火车的爬坡能力非常差。
其次就是铁路要尽可能的直,长长的火车拐弯、转向都需要很大的幅度,否则很容易就脱轨。
还有火车的路基一定要稳固,称重能力要强,否则以火车强大的吨位,很容易就将路基给压垮。
这些都让铁路修建的难度大增,建设的费用也远比公路要高很多,这也是刘晋为什么要募集大量资金的缘故,动辄都是百万两白银砸进去。
“殿下,刘公~”
“我们的铁路的施工,首先就是要平等土地,土地平整之后还要一遍又一遍的不断碾压,确认完全垒实之后,再用混凝土进行浇灌。”
“混凝土浇灌完毕之后就形成了硬化的基座,基座上面在铺上这种砾石层,再接着就是铺设铁路枕木,在枕木上面再铺设钢轨,这样才算是将铁路给修好了。”
何云指了指正在施工的铁路,详细的介绍起来。
随着他的介绍,刘晋和朱厚照也是连忙看了过去,铁路修建的很快,有的地方都已经修建开始铺设枕木和钢轨了,而最前面的地方则是在挖掘路基,所以能够清楚、直观的看到整个铁路的施工步骤。
“嗯,看起来很结实的样子。”
刘晋一边仔细的听,也是一边仔细的看。
这铁路和后世自己所看过的铁路好像差不多,结构看起来也是一样的,这熟悉的小碎石,也就是通俗来讲的石渣,在后世自己无论是在电影、电视上面,还是自己坐火车的时候都看过,实在是太熟悉了。
现在在大明这里看到,再看看周围正在搞建设的大明人,给刘晋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总觉得有些不真实。
然而这一切就真的发生在自己的面前。
“看来自己所创办的工程学院并没有白砸银子,至少来说,大明的基建技术绝对是相当先进的,原本意味着铁路的建设可能会达不到要求,现在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作为基建狂魔,即便是在秦朝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修建了万里长城,这区区铁路而已,根本就难不倒我大明的能工巧匠。”
刘晋的心里面也是忍不住感叹起来。
炎黄子孙是非常聪明的,绝对不逊色于地球上任何的民族。
只要思想不被束缚住,炎黄子孙的创造力就可以不断的迸发出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奇迹。
事实上也证明了这一点,伴随着刘晋所创办的新式学校不断培育出各种各样的人才出来,这大明的科技领域、医学领域、基建领域、造船领域等等诸多领域都开始全面的腾飞。
“呵呵,可笑的封建王朝,总是用各种各样的东西来束缚人的思想,搞愚民教育,便于他们的统治,却是害苦了这个聪明、勤劳、智慧的民族!”
大明镇海王 第1137章,旗帜
斯里兰卡西洋城,身穿绯红色衣袍的童源走下船,整个人忍不住重重的呼吸几口气。
一路走来,整个人几乎都要虚脱了。
从天津到淞沪,再从淞沪抵达琉球、琉球到南洋吕宋,吕宋到郑和省的麻六甲城,再麻六甲一路西行也是终于抵达了斯里兰卡。
这一路走来,足足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这才仅仅只是走了大约三分之二的路程,接下来,还要先抵达位于西天竺的宁国,再从宁国这边前往位于东非的楚国,再从楚国前往红海抵达埃及。
整个行程非常的漫长,几乎都要在船上度过,只有在抵达一些重要港口的时候会停下来休息一天、两天的。
斯里兰卡作为印度洋上面最为重要的中转点,童源自然是准备在这里休息两天之后再出发前往宁国。
“不愧是西洋第一大港,果然名不虚传!”
童源看向四周,整个港口非常的庞大,码头建设的非常多,非常大,同时港口之中停泊了大量的船只。
码头上面忙碌无比,装卸货物的奴隶时刻不停的忙碌着,旁边的空地上面堆满了货物,全部都是一个个方方正正标准的货箱。
一艘艘船只上面则是悬挂了各种各样的旗帜,仔细的一看,童源很快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因为这些旗帜看起来都很像。
甚至于可以说不仅仅是像,给人的感觉几乎都是差不多,因为大部分的旗子上面都秀了一条龙。
其中有来自大明的船只,上面悬挂的是明黄色的大明龙旗,这种龙旗是已经被大明天子和朝廷所认可的,唯有大明的船只才可以悬挂这种龙旗。
除了这明黄色的大明龙旗之外,童源还看到了有蓝色的龙旗、红色的龙旗、白色的龙旗、黑色的龙旗等等。
各种各样的龙旗,颜色各异,再仔细的看一看,很快就发现这些龙旗上面的龙爪要比明黄色龙旗上面的龙少一只。
从上朝开始就有‘五爪天子、四爪诸侯、三爪大夫’的说法,很显然,这些悬挂各种各样颜色龙旗的船只都是来自大明海外各大藩国的船只。
因为都是从大明宗室这边走出去来,和大明皇室同根同源,同时这些藩国的人以前也都是大明人,都是炎黄子孙。
所以这些藩国的船只都是使用龙旗,只不过颜色上肯定是不能使用大明皇室才能够使用的明黄色,龙的爪子上面数量也是要减少,只能用四爪的龙图案。
各种各样颜色的龙旗迎风飘扬,猎猎作响,在龙旗下面一些的位置则是各种各样图案的旗帜了。
通过观看这些图案就能够知道这船是隶属于哪一家商行,或者是隶属于哪一个家族,旗帜和图案本来在大明其实并不流行,自古以来大家习惯性的都是以姓氏来进行区分的。
比如自古以来大军行军打仗,基本上都会将主将的姓秀一个大旗帜出来,行军打仗的时候,一看到这个就知道是谁的军队。
但是现在伴随着海外殖民活动以及海洋贸易、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大商行、家族、工厂等等为了区分开来,当然也有后世那种竖立商标的意思在里面。
故而各大商行、家族、工厂等等大多数都会制作一份独属于自己的图案出来,或是贴在自己的商品上面,又或者是悬挂在自己的船只、商行等等上面,这样方便区分,方便辨认。
这其中出海的海船自然是最早使用这些图案的,因为在大海之上,船只之间的交流基本上都是靠旗语来完成。
想要表明自己的身份来,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在船的桅杆上面悬挂一种独属于自己的图案出来。
这样的一种旗帜也是很快就在大明流行起来,出海的船只会悬挂旗帜,表明自己隶属于那个商行,隶属于那个家族等等。
这其实就有点相当于后世的商标了,看到这个商标大家都知道这是属于某某工厂生产的布匹,某某商行的船只。
童源以前在大明的时候还真没有太过注意这些东西,来到这斯里兰卡的西洋港之后,这一看才发现了这一点。
仔细的看看这些图案,有的是非常简单的写了一些字,比如清河崔氏、太原李氏这样的,一看就知道是某个地方的大家族。
还有一些则是使用特殊图案,比如有些专门做甘蔗生意的商行,上面就绣一根甘蔗,再配上一些小字,比如南洋瓜州糖业之类的。
此外,还有一些使用特殊几何图案的,比如现在闻名天下的天津远洋贸易商行,他们使用的图案就是一个圆圈里面有一个三角形。
非常简单又非常容易辨认,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天津远洋贸易行的船只,此外刘晋麾下的诸多产业,也基本上都是采用这样的标致,使用简单的集合图形。
除了各种各样独一无二的图案之外,这些旗帜的颜色也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赤橙黄绿青蓝紫,都尽可能的来显示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身份。
“有意思~”
童源顿时就笑了起来。
他去银山县这边当过知县,银山县是倭国割让给大明的一个地方,位于倭国本州岛上面,自然而然也是和倭国各个方面都有着接触,对倭国的情况也是比较了解。
倭国各地的大明也是非常流行使用各种各样的族徽,每一个大名都有着自己的族徽,甚至于连武士阶层,只要是有自己姓氏的武士都会设计一款独属于自己家族的族徽出来。
现在大明这边也是差不多了,有头有脸的大家族、大商行、大工厂等等,都会设计自己的标致出来。
这种风气的兴起,主要是还是因为海洋贸易、海洋殖民以及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做带来的,各个家族、商行等等,为了更好的让自己和其它商行、家族等区分开来,开始设计一些特殊的图案贴在自己的商品上面。
这其实也算是资本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因为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人太多了,而不同的人、不同的商行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是参差不齐的,一些优质的商行和家族,为了自己的产品鹤立鸡群,自然是要通过这样的一种手段来实现这个目的。
“请问是童源童大人吗?”
就在童源饶有兴趣的观看西洋港内船只上面各种各样的旗帜的时候,有人来到童源的身边非常恭敬的问道。
“正是在下,请问阁下是?”
童源一听,连忙回过神来,仔细的打量了对方一番。
对方身上穿着的衣服看起来也像是官府,但和大明这边的又有所不同,大明的官服基本上都是绯红色的衣服,衣服上面绣上飞禽,像童源是从五品的官员,他的官府上面绣着的是白鹇。
至于他的老师,大明吏部尚书正儿八经的正二品官员,官服的颜色是绯红色,上面绣着都是锦鸡。
正所谓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说的就是大明官员官服上面所绣的图案。
但是眼前这人所穿的衣服,也是和大明官服差不多的样式,但上面所绣的图案却是和大明这边的不一样,衣服上面所绣的赫然是一只大老虎。
除了官服上面所绣的图案之外,连帽子也是有点不同,帽子两边的两翅有所不同,但大体上还是和大明的官帽差不多。
“在下李士实,现在是宁国的右丞相,我们宁王听闻童大人前来西洋,故而派往提前就来这里迎接。”
李士实笑着回道。
“原来是李丞相!”
童源一听,顿时就微微再次仔细的大量了对方,笑着回礼道。
嗯,大明的读书人是存在鄙视链的。
比如在科举上面,南方的考生会鄙视北方的考生,而北方的考生现在又会鄙视东榜的考生。
除此之外,现在的大明读书人,在大明当官的会鄙视去海外殖民地、藩国当官的读书人,因为去海外藩国读书的这些读书人大多数是在大明这边连科举都考不上的。
比如眼前这位宁国的右丞相李士实李丞相,他以前仅仅只是大明江西的一个落魄秀才,郁郁不得志,投了宁王麾下,跟着宁王除了海,建了藩国,这才当上了宁国的右丞相。
在宁国自然是地位极高的,不过在童源这个大明正儿八经的五品官员面前却是并不太好用,因为童源在大明是正儿八经的天子门生,而对方虽然也是读书人,却连科举都考不上。
所以这也是形成了一条鄙视链,大明的官员对于藩国、藩属国、海外殖民地的官员是看不起的,很多时候都不太会正眼看对方。
此外,大明的勋贵们也是会鄙视海外藩国、殖民地的那些勋贵,像大明这边封公的就那么一些,加起来都能够数的清楚。
可是伴随着大明的藩王们在海外遍地开花一般的建起了诸多的藩国,这些藩国的藩王册封了大量自己藩国的勋贵,各种各样的公爵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故而大明的勋贵们也是鄙视那些海外藩国的勋贵,毕竟大明的爵位是最有含金量的!
大明镇海王 第1138章,天竺大陆的形势
对于童源的态度,李士实也是已经司空见惯了。
他拜访过很多大明本土的官员,几乎都是和童源一个鸟样,表面上对自己还算恭敬,但其实从他们的眼神之中都透露出鄙视和看不起。
尽管自己现在是宁国的右丞相,位高权重,一国丞相,辅助君王,那也算是实现了读书人最高的理想了。
但是毕竟不是大明这边正儿八经的科举考试出身,连举人都不是,更算不上天子门生了,故而老是被这些大明正儿八经考进士的人看不起。
对此,李士实也是很无奈啊。
但又没有任何的办法,因为这就是读书人。
“丞相大人亲自前来,实在是让我受宠若惊啊。”
童源笑着和李士实聊起来。
“童大人乃是大明柱石,又是刘公高徒,难道来一次西洋,我宁国自然是要隆重欢迎的。”
李士实笑着给童源引路。
很快,两人就坐上了四轮马车往西洋城走去,宁王在西洋城这边有一些产业,有自己的庄园、店铺、宅邸等,用来接待童源是绰绰有余。
坐在四轮马车上面,童源饶有兴趣的看着眼前的西洋城。
西洋城是西洋联合商行占领斯里兰卡之后修建的城市,并且将斯里兰卡总督府也是设置在这里,尽管占领的时间并不长,然而西洋城已经颇具规模。
规划整齐、笔直的水泥马路四通八达,贯通四方,在道路的两边是高楼大厦,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店铺、商行不知道有多少,各种各样的图标、广告琳琅满目。
街道上面,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非常的繁荣。
“西洋联合商行经营的还真是不错。”
童源忍不住赞叹起来,一路走来,看过的大城市、大港口也有不少了,这西洋城都可以排进前五了,道路非常的宽敞,又非常的干净整洁。
“那是当然,西洋联合商行现在可不得了啊~”
李士实也是跟着郑重的点点头,有些感概的说道:“西洋联合商行现在是整个印度洋地区最大的商行,不仅仅垄断了斯里兰卡的宝石生意,而且在天竺大陆和非洲大陆上面都还占据了大量的殖民地。”
“此外,西洋联合商行还是我们大明最大的奴隶商之一,每年通过西洋联合商行贩卖到我们大明的奴隶数量就超过百万。”
“同时他们还是天竺这边最大的棉花种植商,水稻、玉米、甘蔗、香料种植商,在天竺和斯里兰卡这里,他们的种植园遍布每一个角落。”
“靠着这些,西洋联合商行每年都可以获得超过一亿两白银的庞大营收,利润超过三成!”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士实的眼睛也是忍不住微微泛红了。
“一年超过三千万两白银的利润?”
童源一听,也是忍不住微微张大了自己的眼睛。
这是一笔极其庞大的数字,几乎相当于大明现在一年国库税收四分之一。
“嗯~”
“西洋联合商行是最早进入西洋的商行,他们一开始的实力就是非常的庞大,由众多有实力的大商人、大士绅、大家族所组成。”
“占领斯里兰卡之后,又有了立足的根据地,大力发展之下,实力迅速的强大起来,再这之后又不断的往北攻略天竺大陆,在天竺大陆上面拥有庞大的殖民地。”
李士实郑重的点点头。
西洋联合商行在印度洋地区几乎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几乎每一个藩国、每一块殖民地都少不了和西洋联合商行有往来,宁国也是如此,宁国大量的生意几乎都是和西洋联合商行这边合伙做的,很清楚西洋联合商行的实力。
这是一个真正犹如巨无霸一般的庞大商业帝国。
它和藩王所建立起来的藩国是不一样的。
藩王建立藩国,那是为了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和王朝,尽管是大明的藩国,但其实已经算是独立的国家了。
西洋联合商行就不一样了,它成立的宗旨就是为了利润,就是为金钱,以赚钱为至高的目的,以股东的利益为最高利益。
是纯粹的商行,纯粹的赚钱机构。
但是发展到了现在,它又有所不同了,因为它占据了广袤的殖民地,在自己的殖民地又拥有完全自主的权力。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制定管理机构,任命管理人员,征收税收等等,从本质上来说,它其实也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了。
但和藩国不同的是,西洋联合商行算是一种崭新的以商业利益为纽带的国家,他们和藩国不一样,没有君主,最高的总督都还是西洋联合商行内部大家公选出来的。
是一种全新的运作模式。
在这种纯商业性质的运作模式下,西洋联合商行这边制定的法律、规则等等几乎都是以商业贸易为前提。
可以说西洋联合商行已经具备了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雏形了。
只是大家一直以来都并没有这样的意识,西洋联合商行的人一直觉得自己就是商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商行的利益,为了股东的收益。
商行管理庞大的殖民地都是以商业的形式来管理,官员不是考核任命,而是出自这些股东的家族人员去担任,或者是商行的掌柜、职业经理人等等。
并且西洋联合商行每年都还向大明朝廷这边缴纳税收,西洋联合商行的人也都觉得自己是大明人,不像那些藩国的人,都知道自己是藩国人了,虽然也是大明人,但毕竟已经是脱离了大明。
“天竺大陆的情况现在怎么样了?”
听到李士实的话,童源想了想连忙问起来。
李士实一听,笑了笑从一旁拿出了一张地图,这地图赫然是整个天竺的地图,上面用不同的颜色划分出了很多的区块。
“这最南面的一大批区域都是西洋联合商行的殖民地,面积广袤,资源丰富,西洋联合商行在这里开辟了大量的种植园,种植棉花、水稻、甘蔗、香料等。”
“再往西北区域,这片区域是我们宁国的国土,主要包括原先的古里国、可钦等地区在内,目前来说呢,我们宁国在天竺大路上算是最大的藩国,不过领土上不及西洋联合商行。”
“在往北一些地方,这是蜀国,是蜀王建立的藩国,面积不大,主要以贩卖奴隶、发展港口、种植园为主。”
“西天竺这边主要就是我们三家占领,而东天竺这边就比较复杂了,大大小小的藩国就有几十个,像秦国、郑国、梁国、雍国、景国等等,都是藩国建立起来的藩国。”
“因为这些王爷出来的时间比较晚一些,又扎堆的集中到了东天竺这边,所以东天竺这边的竞争压力非常大,这些藩国的面积就比较小,大的也不过一州府大小,小的藩国甚至于仅仅只有一个县那么大小。”
“此外人口方面也是差异很大,最大的藩国人口也还没有超过十万,大多数的藩国人口数量也仅仅只有两三万人。”
“除了这些藩国之外,东天竺这边还有大量商行、大家族、大士绅等建立起来的殖民地。”
“像这个恒河出口这边,大明寿宁候张氏兄弟就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地,几乎占据了最富饶的河口出海口这里。”
“不过恒河三角洲这里虽然土地肥沃,降雨充沛,非常适合种植水稻、甘蔗等,但是这里每年雨季的降水量实在是太大了,经常出现洪涝,故而发展起来也是比较难。”
“张氏兄弟主要是依托这里进而图谋整个缅甸,缅甸的翡翠玉石买卖就是被他们给垄断的。”
李士实对天竺大陆的情况非常清楚,非常详细的介绍起来。
童源仔细的听,也是仔细的看,整个天竺大陆南部的高原地区现在几乎已经被瓜分的七七八八了,唯独还剩下北方地区。
“如此说来整个天竺也就剩下北方地方还没有人看上了?”
童源看了看天竺北方的地区,来之前,他已经听人说过了天竺的情况,整个天竺最富饶的地区其实就是北方,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至于天竺大陆的南部高原,一向都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不是没有看上,相反,大家其实都是流着口水,都想要将北方的这些富饶区域给吞并下去。”
“不过天竺北方和天竺南方的情况有所不同,北方自古以来都有统一的王朝,所以各地更加的团结。”
“其次就是北方地区是天竺最富饶、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最先进的地区,现在又被阿富汗人和突厥人组成的洛迪王朝所统治,想要拿下这些地方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说到这里,李士实也是将目光死死的放在天竺北方地区。
整个天竺,最膏肥的地区就在天竺北方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这里有着庞大的人口,这意味着源源不断地奴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