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一百万两的银子,他竟然敢贪污八十万两银子,贪官就算了,这个张天寓主政的江西,毫无起色,各个方面都不行,连一年向朝廷缴纳了多少税银都不知道,这样的官员有什么用?
“陛下饶命啊,陛下饶命啊~”
张天寓一听,顿时就彻底的瘫倒在地,不断的哀嚎起来。
然而无论他如何哀嚎都没有丝毫的作用,很快有人上前犹如架死猪一般将他拖了下去。
周围的群臣一看,一个个都默不作声了。
贪官自然是有的,而且还不少。
现在朝廷又有银子拨款到各个地方,很多封疆大吏多多少少都有贪污一些,不过像张天寓这样胆大包天几乎全部都要进自己口袋却是很少。
但贪污就是贪污,张天寓的下场摆在这里,这事情只要查清楚了,张天寓肯定是少不了要秋后问斩的,要是放在了洪武朝,别说八十万两银子了,就是八十两银子,那都是要剥皮实草的。
“赣南巡抚陆宗学上前述职!”
萧敬的声音再次响起,陆宗学战战兢兢的来到龙阶之下,他和张天寓是一起来的,看到张天寓的下场,他也是直打哆嗦。
不过好在,他并没有什么可贪的,赣南巡抚的职责就是清剿赣南地区的盗匪和贼寇,并不负责地方的政务,这朝廷拨的银子也不归他管,不经他手。
“…弘治十五年,臣总共组织剿匪七次,剿灭匪寇三百余人…”
不过说起自己的主要贡献来时,陆宗学也是结结巴巴。
因为他在赣南巡抚这个位置上面根本就是毫无作为,他和叶贤属于同一种类型的官员,信奉无为而治,这当了赣南巡抚,明知道主要的职责是剿灭赣南地区的贼寇和盗匪,可是他却依然毫无作为。
只是每次出现了重大的案件时会派人去查一查、象征性的去攻打下赣南地区的一些贼匪,然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反而让赣南地区的贼寇越发猖狂。
“一年你剿匪七次,剿灭匪寇三百余人?”
刘晋一听,立即问道。
“据我所知,赣南地区在今年总共发生了七十九次抢劫过往商队的重大案件,至于那些小案件,那更是不计其数。”
“不仅是拦路抢劫,赣南地区的贼寇甚至于公然威胁各地村镇,要求各地村镇必须向这些山大王缴纳保护费。”
“甚至于不仅仅赣南地区,江西的盗匪和贼寇已经蔓延到了江西北面的南昌、抚州等地,你这个赣南巡抚,主要职责是剿灭盗匪,然而你今年好像连赣州城都没做出去过?”
“赣南的匪患竟然已经如此严重了?”
“这太平盛世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
周围的大臣一听,一个个都难以置信的纷纷议论起来。
一直以来大家都以为大明歌舞升平,繁荣昌盛,这大明各地应该是一片祥和,然而今天的述职,不仅仅让大家知道在大明各地的城市之中,帮派横行、欺行霸市,甚至于连江西这样的地方,匪患竟然已经严重到了如此地步,简直和乱世没有什么区别。
江西匪患的事情,大家以前也是知道的,弘治八年的时候,弘治皇帝成立赣南巡抚,目的就是为了剿灭赣南地区的匪寇。
然而现在都已经过去七年了,不仅仅没有剿灭赣南的盗匪,甚至于这匪患已经严重到了如此可怕的地步,都敢公然向各地村镇征收保护费了。
眼前这个赣南巡抚,他今年竟然连赣州城都没有出去过,这个赣南巡抚,根本就是摸鱼界的祖宗了。
听到刘晋的文化,陆宗学顿时一下子就跪倒在地,正如刘晋所说的,他对剿匪并没有任何的作为和兴趣。
在他的观念当中,这剿匪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出城剿匪如果出事了,他逃不了责任,还不如老老实实地窝在府衙里面享清福。
至于这升官不升官,和这剿匪也没有什么关系,到时候只要花一些银子去疏通下关系,调遣到其它地方去就可以了,赣南巡抚这个位置,那是真的一点油水都没有的地方,摸鱼摸几年就可以了。
然而谁知道,时代变化的如此之快,刘晋当了这个吏部尚书,又是考成,又是进京述职,这一下子就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暴露出来。
“陛下,臣回去之后一定严厉剿匪,势必将赣南匪患扫荡干净。”
陆宗学看着龙阶之上的弘治皇帝,信誓旦旦的说道。
“太迟了~”
“你这样碌碌无为,尸位素餐的官员,朕觉得你还是回家种番薯比较好。”
弘治皇帝铁着脸,在自己治理下的大明,竟然还有赣南这样的地方,匪患竟然已经如此的严重,眼前这个陆宗学,竟然没有丝毫作为,弘治皇帝都恨不得宰了他。
“革去陆宗学赣南巡抚之职,革去功名,贬为庶人。”
弘治皇帝冷冷的下令。
“陛下,陛下,臣知错了,臣知错了,请给我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
陆宗学一听,顿时就傻眼了。
辛辛苦苦一辈子,二十年寒窗苦读才考上功名,又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这才一步步的做到了从二品封疆大吏的位置上面。
然而现在,一下子就打回了原型,不仅仅丢掉了乌纱帽,连功名都被革去,以后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了。
“无为而治的时代过去了!”
众人看着被拖下去的陆宗学,一个个都非常清楚的知道这一点。
当官摸鱼,这几乎是大明官场的一个普遍现象了,很多时候上面的皇帝都已经急的火烧眉毛了,一道道圣旨不断的发下去了。
可是到了下面的衙门和各地方的官府衙门时,这些官员根本就没有什么动静,皇帝的圣旨是圣旨,不过只是在京城,这出了京,皇帝的圣旨也只是圣旨了。
这就是一个极其可怕的现象。
皇帝对大明各地、各个方面的掌控几乎是没有什么掌控,这也是为什么再过几十年的时候,张居正要进行改革,要制定考成制度的原因了。
因为不仅仅是对皇帝的旨意没有任何的反应,这内阁的政令,朝廷的政令到了各地方也基本上都成了一纸空文,各级官员该干嘛还是干嘛,该摸鱼还是摸鱼,该吃吃喝喝还是吃吃喝喝。
反正做事不做事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于做事一旦出事了,还会有责任,不做事还能够更轻松一些。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没有考成制度的情况下,这官员的升迁之类的,完全就是看关系,看银子,根本就不看你是不是有能力,到底有没有做多少事情。
很简单的来说,内阁首辅刘健的老乡刘宇,也就是那个在太原、大同的三边总制,他能够当三边总制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少的能力,而是因为他是刘健的老乡,都是河南人,时常给刘健送送萧敬什么的,深受刘健的器重,故而在刘健的推荐下当上了三边总制。
类似于刘宇这样的案例,那不知道有多少,大明的官场,始终看得是关系,而不是能力,不过这一点,自古都差不多,古今中外也基本如此。
可是官员毫无作为,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现象也是导致了大明朝政的腐烂,皇帝也只能管管朝中的这些大臣,至于朝中的大臣也只能够管管京城,放大到整个大明朝。
皇帝的圣旨出不了京城,朝中的政令到了地方是一纸空文。
这也就是为什么弘治皇帝会大力支持刘晋进行吏治改革的原因,因为弘治皇帝深深的感受到了一种无力感。
这大明的官员实在是有太多、太多尸位素餐的人,不做事也不想做事,对于想做事的人还进行打击和排挤,你说这样的情况下,皇帝纵然是有心要管理好这个国家,也根本就改变不了什么。
如果不是刘晋改革税制的话,这朝廷没有银子的情况下,那更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大明镇海王 第964章,生意难做了
“卖报~卖报!”
“昨天述职大会,天子当场罢免布政使、巡抚十二人,打入天牢两人,降职处罚三十二人,发配黄金洲、澳洲围观二十五人~”
第二天京城,伴随着报童的吆喝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不断的响起,整个京城的老少爷们立即被大明早报头条上面的新闻所震惊。
几乎是在转眼间,一个个报童手中的大明早报都销售一空,大家纷纷拿着报纸,仔细的看了起来。
“天啊~”
“这江西巡抚张天寓竟然贪污了八十万两银子,这朝廷拨下来的一百万两银子几乎都进了他一个人的口袋了,真是胆大包天,这下好了,脑袋肯定要搬家了。”
“还有这个赣南巡抚,还真是摸鱼界的祖宗啊,本来身肩剿匪之职,却是一年都没有出过赣州城,直接被免职贬为庶人了。”
“可不是嘛,赣南的匪患非常的严重,这天子非常的重视专门设置了剿匪的赣南巡抚,却是没想到这个陆宗学竟然如此怠政,天子还是太仁慈了,应该将他直接发配黄金洲去。”
“南直隶的叶贤都直接被贬去黄金洲了,这南直隶一直以来都是我大明的税赋重地,去年北直隶的税银都增长了一千万两银子,可是这南直隶一年竟然只增长了一百万两,据说是因为南直隶这边各州府衙门不仅仅不配合征税,还阻挠征税。”
“这税还是要征的,不然朝廷就没有银子,这朝廷要是没有银子的话,哪里有钱来修桥铺路、修水库、河提之类的。”
“是啊,是啊,这江南的商人啊历来都不喜欢交税,以前有谁要是在朝堂之上说要开征商税的话,必然会被江南籍的官员给搞死。”
“江南的商人那是真的商人,不像我们北直隶的人,都是资本家,我们北直隶人都是积极交税。”
“对,对,他们是商人,我们和他们可不一样。”
“啧啧,看看这个名单,一个个都是二品大员,封疆大吏,现在一下子有几十人遭到了降级、贬职的处罚。”
“朝廷这是要对那些怠政,无所作为,尸位素餐的官员开刀啊!”
“可不是嘛,也是该拿这些当官的开开刀了,一个个日子过的太舒服了。”
京城的大街小巷,老少爷们不断的谈论着。
这算是最近大明发生的最大的事情了。
……
京城这边发生的事情也是以极其可怕的速度迅速的向大明各地传播过去。
天津离京城最近,消息最是灵通,京城有任何的风吹草动,天津这边几乎是最先知道,也是最快传过来的。
天津府衙,原先的天津县衙,这几年随着天津越来越繁华、越来越庞大,人口越来越多,天津县衙也是升级成为了天津府衙,级别直接提高了一级。
天津府的知府郭子璋原本正在慢慢悠悠喝早茶,当拿到大明早报看到头条新闻的时候,整个人立即脸色大变,喝茶的心思都没有了,急匆匆的喝上一口,立即急匆匆对着手下的人吩咐道:“立即让各区县的知县前来述职。”
郭子璋原本对于这个考成制度,述职制度并没有什么在意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几乎是成为了官场的常态了。
朝廷的政令出了京城基本上也就是一纸空文,到了下面,根本就没有什么人会去理会,他们这些地方官员该怎么玩还是怎么玩,谁会去理会这些东西。
这考成制度和述职制度是刘晋制定出来,本来大家也并不是很在意,考察制度还好一些,多少还是要看看表现的,可是这述职制度,他们这些地方官员根本就没有理会的意思。
现在好了,各地的封疆大吏进京述职,贬职、降级、发配黄金洲的一大堆,足见上面并不是开玩笑而玩真的了。
这一级级的压下来,到时候他们这些州府级别的官员就要去布政使、巡抚这里述职,说不定到时候就会这些人一样,一个个被贬、被降级,甚至于还有可能会被贬为庶人。
这关系到自己的乌纱帽,关系到自己的功名了,郭子璋就不得不重视了,所以他也是赶紧召集自己管辖范围内各区县的官员先到自己这里来述职,先将自己区县的基本情况给掌握了,这样自己向上级述职的时候就有底气了。
“玩死人啊,一下子被罢免、贬职了几十个封疆大吏,这以后谁还敢摸鱼了。”
郭子璋擦了擦自己额头的汗水,身在天津这个地方,油水非常足,但是因为离京城近,这里权贵云集,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翼翼。
不仅仅是天津府,伴随着消息在大明各地传播开来。
各个地方的州府衙门,各级官员都被这个消息给深深的震撼,一下子罢黜、贬职了几十个封疆大吏,这是弘治朝从未出现过的事情。
甚至于可以说整个大明都从未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即便是洪武朝时期的几个大案,牵连甚广的大案,也没有说一下子牵连到几十个二品的封疆大吏。
然而这一次,弘治皇帝却是直接就一下子罢黜、贬职了几十个二品的封疆大吏,向整个天下释放了极其强烈信号。
弘治皇帝是绝对全力支持吏治改革的,任何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官员以后都没有好日子过了。
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
自古以来扬州就是纸醉金迷的代名词,在这里汇集着整个江南的有钱人,一艘艘停在秦淮河上面的花船就是一个个销金窟,再多的银子砸进去都会不见踪影。
在以往,这里云集着整个江南官场的大佬,南京的六部尚书、侍郎是这里的常客,掌管各地的布政使、巡抚那是经常来这里饮酒寻欢,大量的权贵云集于此,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秦淮河畔,一到了晚上的时候,一艘艘装扮花俏,奢华的花船都会停泊在岸边,等到金主上了船,立即就隐入到秦淮河当中,犹如一艘艘移动的皇宫,灯火通明,奢靡之音、粉黛之香渲染了整个秦淮河。
然而最近这几日,秦淮河上花船的生意却是一下子就淡了起来,这些花船的老鸨们一个个看着岸边的马车望眼欲穿。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些贵人们都去哪里了?一个个都不见了踪影。”
有老鸨感叹一声,以前的时候,每到傍晚之时,一辆辆奢华的四轮马车就会来到岸边,然后从上面下来一位位达官显贵,将她们的花船给包下来,只要将这些爷给伺候好了,一晚上上千两的银子那是随便也跑不了的,如果遇到了有钱的主,上万两银子也是有的。
然而现在,岸边的水泥马路上马,四轮马车没了踪影,一艘艘花船上面的姑娘都闲的没事做,只能够彼此互相望眼欲穿。
“是啊,我这都已经三天没有开张了,在这样下去,我都要喝西北风了。”
有老鸨也是立即回道。
“听说那些官老爷都回各地去了。”
有知道一些事情的人说道。
“回去各地方干嘛?”
“各地的青楼楚馆能够和我们扬州的花船相比吗?”
“就是,就是,那些乡下的丫头哪里有我们的姑娘会伺候人又多才多艺。”
有老鸨立即就跟着回道。
“更何况,那些官老爷,一个个都把衙门放到我们秦淮河上面来了,这回去做什么?”
“在这里吃吃喝喝,逍遥快活不好吗?”
“这你们就可能不知道了吧,你们难道没有看最新的大明早报吗?”
“前不久各地的封疆大吏进京述职,结果呢,直接被天子贬职、罢免了几十个,我们南直隶的叶大人都被发配到黄金洲去了。”
“现在整个大明的官场都震动了,上至封疆大吏,下至各地州府的知府什么的,一个个都勤快了,回各自地方去忙事情了。”
“这乌纱帽都可能保不住了,他们哪里还有心思来你们的花船上面潇洒?”
“叶大人被发配到黄金洲了?”
“可不是嘛,因为我们南直隶的税银征收的太少了,叶大人直接被官降三级,发配黄金洲为官。”
“你们的好日子也差不多到头了,以后啊,这花船不仅仅客人要少很多,而且估计你们的税是别想少掉一分钱了。”
“天啊,这日子以后还怎么过啊!”
有老鸨一听,顿时就忍不住慌了大喊起来。
消息在大明各地不断的传播,以前喝茶看报纸的大明官员一个个也是勤快多了,审案子的审案子,没案子可审的,那是赶紧组织起地方的士绅乡绅之类的,大家商量着是不是集资来修建水泥公路、修桥铺路什么的,毕竟这也算是政绩的一种。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以前对征税拖拖拉拉,不愿意积极配合的地方府衙也是立即主动的找上了各地的税务衙门,表示愿意配合他们去找那些硬骨头征税,毕竟税收也是关系到他们的政绩。
以前天天摸鱼,吃喝玩乐的官员,一个个都变的无比勤快,各地的青楼楚馆生意都变淡了很多。




大明镇海王 第965章,整治江南官场
京城,乾清宫尚书房。
“陛下,江南一直以来都是我大明的税赋重地,但从南直隶今年上交上来的税银来看,这南直隶缴纳的税银占比还不足我大明国库收入的十分之一,比起北直隶来相差深远。”
“这其中虽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南直隶这边商人逃税、漏税极其的严重,且南直隶各州府衙门对征税极其的不配合所造成。”
“故而臣以为,南直隶布政使的位置上面,必须放一能臣方可扭转南直隶的这种局面,保证我大明江南税收的稳定性,同时也促进江南以及整个大明南方和沿江两岸地区的发展。”
刘晋手里面拿着一份名单,作为吏部尚书,大明官员的任免和考核,刘晋是最有话语权的,按照大明的制度,吏部尚书是可以直接任免四品以及四品以下的官员。
三品和二品官员的任免首先也是需要经过吏部尚书这边,然后再由内阁和吏部商议,最终提交给天子审核。
可以说刘晋手中握着的权力已经非常巨大,四品官员的级别,基本上都已经各地州府的知府、知州这个级别了。
前几日弘治皇帝一下子就罢免、贬黜了几十个二品大员,刘晋一下子就有的忙了,几十个二品大员,这关系到的可是几十个封疆大吏,而且还都是各地方的一把手,这自然是需要认真的去甄选。
“嗯~”
弘治皇帝微微点点头,对于江南的情况,弘治皇帝还是很清楚的。
这以前的时候,江南出身的官员几乎都已经是大明朝堂的半边天了,无论什么样的政策只要是对江南的商人、地主士绅不利,几乎都会遭到废除和强烈的反对。
任何官员只要是提到商税就会被江南出身的官员给搞死,以至于大家明知道朝堂没钱,办不成什么事情,可是依然没有任何人敢替开征商税的事情。
要不是后面接着几个大案子,狠狠地打击了江南籍的官员,后面刘晋想要税务改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当时税务改革的时候,弹劾刘晋的奏疏都犹如雪花一般飞到了弘治皇帝书桌上。
在弘治皇帝看来,这江南根本就不是他老朱家的江南,而是那些商人、大地震、士绅、大家族的江南。
在这里,朝廷的政令还不如一个士绅的话好用,朝廷在这边的诸多政策几乎都很难开展。
比如以前的时候,纳粮开中的盐引制度已经基本上糜烂不堪,边军无粮,朝廷又没有银子,江淮地区盐场内的炤户又被压榨的半死不活,可以说无论是朝廷还是对底层的炤户、老百姓都没有享受到人很多好处。
可却是偏偏养肥了江南地区的这些盐商、大家族,以至于形成了徽商、盐商等等庞大的利益群体,在依托这些利益群体,进而形成了足以左右大明朝局的可怕势力。
“你有什么好的人选推荐吗?”
弘治皇帝想了想问道。
南直隶布政使的位置非常重要,算是江南地区最有实权的官员了,并不是最大的官员,因为南京这边还有一整套的班子,南京六部都有尚书和侍郎。
不过南京这边的这套六部班子,那都养老院,并无什么实权,主要就是用来安置一些难堪大用的官员,或者是触怒了皇帝的官员。
“臣推荐王守仁!”
刘晋沉吟一番,想了想说道。
王守仁和自己都是弘治十二年考中进士的,这些年也是一直跟着自己南征北讨,才华和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比起历史上的多灾多难的经历,因为刘晋这个穿越者,现在的老王,那是官运亨通,平步青云,现在也已经是正三品的官员了,并且因为屡立军功,还被封为了国公,可谓是大明官场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也就是比刘晋差一丢丢。
“王守仁?”
弘治皇帝一听,沉吟一番之后,也是忍不住微微点头。
他早就注意到了王守仁,甚至于将他和刘晋放在一起,做手术之前,他甚至于都已经和朱厚照交代清楚了,刘晋和王守仁是真正有才能的贤臣,必须要重用。
能文能武,文可治国安邦,武能开疆拓土,也是一个极其难得的人才。
“他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选。”
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表示了认可。
派遣王守仁去南直隶当布政使,顺带着可以将江南的这些问题给好好的整一整。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只是,这王守仁是浙江人,他去南直隶的话,会不会不太合适?”
1...437438439440441...1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