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蒸汽机的出现,给大家带来了强大力量的同时也是带来新的考验,蒸汽机的稳定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出故障了,该如何快速的维修,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任思恒带着整个研究所的团队也是研究了很多,伤透了脑细胞,目前来说,依然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ps:解决这个问题,好像是要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吧~





大明镇海王 第869章,标准化
“经常出现故障这倒没有什么,什么东西一开始都是很简陋,问题层出不穷的,但只要我们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前进,总能够越来越完美。”
“但这个维修比较麻烦可不行,以这个蒸汽纺纱机和蒸汽织布机来说,如果维修耽误的时间太长,这会严重影响大家对于蒸汽机器的热度,进而影响蒸汽机的推广。”
刘晋一听也是微微皱眉。
故障太多、稳定性太差,这肯定是跟技术方面有关,蒸汽机机器这东西毕竟才刚刚出来,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那也是非常正常的,关键还是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我也知道这一点,我们现在售出的一些蒸汽机器也是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以至于引起了客户的不满,现在我们也是头痛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任思恒点点头说道。
下面反应过来的问题很多,客户的意见也是比较大,特别是蒸汽耕地机,一旦坏了,如果维修不及时的话,会影响农耕的,同样也是会严重影响蒸汽机耕地机的推广和销售。
“走,去你们的工厂看看。”
刘晋沉吟一番想了想说道。
“是~”
任思恒连忙点头,很快带着刘晋和朱厚照就往蒸汽机制造工厂这边走去。
京城机械厂占地的规模非常大,一大片的区域都是属于京城机械厂,在这里不仅仅有庞大的厂房,还有员工区,甚至于还有隶属于京城机械厂的学校,京城机械厂雇佣的员工数量都有上万人。
在其中的一座庞大厂房内,在任思恒的陪同下,刘晋和朱厚照在视察京城机械厂的生产、管理情况。
巨大的厂房,非常的忙碌,大量的工人都在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工作。
能够进入京城机械厂这可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这是刘晋和太子殿下的产业,待遇是出了名的好。
在这里工作,即便是最普通的工人,一个月也差不多可以拿到四两银子,而且还包食宿,再加上工厂这边制定的升迁制度,只要肯努力,肯吃苦,前途也是非常远大的。
每一个进入京城机械厂工作的人,都很清楚这一点。
在这里好好的干,收入稳定,工作稳定,赶上几年,攒下银子就可以在京城这边买房子,如果能够升职,那收入就更高了。
所以大家干活都很认真、也很仔细,学习起来也同样如此,不敢马虎大意。
大家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十几岁的小伙子,正是学习能力最强、动手能力最强的时候,进入京城机械厂对于他们来说,那都是鲤鱼跃龙门,咸鱼翻身有望。
谁还敢对工作马马虎虎,每一个人都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工作着。
当然了,在这个时代,学手艺、做工那都是需要一个极其端正的态度,如果是去拜师学艺的话,那是至少要给自己的师傅做牛做马几年才能够开始真正的学会一些东西。
对待工作的态度,那绝对是后世的年轻人所远远无法相比的。
刘晋仔细的看着,一边看也是一边直点头。
厂房打扫的很干净,所有的东西摆放的也是非常的整齐,大家工作的态度也是非常的认真仔细,效率也是还可以,一件件零件加工出来,然后再由人运送到总装车间去组装。
刘晋随意的拿起一些相同的零件仔细的对比起来,很快,刘晋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都是同一组生产出来的零件,然而这些零件的差异,刘晋用肉眼都能够看出来。
“你们这些零件难道没有进行统一、标准化的生产?”
刘晋拿着两个有差异的零件对任思恒问道。
“有啊,我们所有的零部件都是进行统一规格生产。”
任思恒拿起零件仔细的看了看,他并没有觉得有些什么不妥,因为两个零件都差不多,在他看来这很显然都是合格的零件。
当然这并不能怪任思恒,在这个时代,在没有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的时代,这生产任何东西那都是看手艺人的心情和经验。
心情好了,经验老道的,这生产出来的东西才能够达到标准,但即便是如此,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彼此之间的差异也是非常大的。
一旦心情不好了,或者是一些经验不行的,那生产出来的东西差异就更大了。
这零件的差异太大,这组装起来的机器,它的性能能够稳定才怪?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而维修的时候,这零部件因为差异太大了,维修起来也是会非常的麻烦,特别是机器这东西是由很多零部件组装起来的,一件零件的差异还不是致命的,这十个零件、一百个零件的差异一旦结合起来,那就非常的致命了。
“你看看这两个零件,明明是一样的零件,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异,连我用肉眼都能够看出来?”
刘晋拿着两个零部件,对着任思恒说道。
“这有差异是难免的,我们不可能说制造出一模一样的零件出来。”
任思恒不以为意的说道,没有标准化生产概念的人,对这个事情根本就不在乎。
“有差异自然是难免的,但是我们的机器是一个庞大综合体。”
“单单是以这个蒸汽机来说,一台蒸汽机,它需要多少个零件?”
刘晋想了想问道。
“大大小小的零件加起来的话,恐怕可能有三百多个零件。”
任思恒想了想说道。
“那就是了,这一台蒸汽机是由三百多个零件组成,这一个零部件的差异可能不是致命,可是这三百多个零件的差异加起来,可能我们的蒸汽机就完全不行了。”
“有差异是很正常的,但是这个零部件之间的差异,我们要尽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这个螺丝和螺母来说,如果差异太大了,本来能够拧紧的就变松了,或者是赶紧没有办法拧上去。”
“这给组装带来的极大的问题,同时也给我们的维修带来了一个巨大考验,因为我们总是找来找去的找合适的零件。”
“而整个蒸汽机的差异,因为这一个个零部件的差异,蒸汽机的稳定性就会变的很差,大大的影响了使用寿命等等。”
“如果我们的所有零件都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的生产,这生产出来的零部件进行质量控制,差异必须控制在极小的范围之内。”
“如此一来的话,我们的蒸汽机整体组装起来之后,稳定性就会更好,而且一旦出现问题,这维修起来也会更加的简单、方便。”
刘晋一口气讲了很多,给任思恒这边普及质量管理、标准化生产的一些原理和重要性,这种马马虎虎的态度可是要不得。
如果是以前,这生产一件两件的东西,组装起来也没有多少零部件的东西,这马马虎虎的态度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可是一旦工业化生产,大批量的生产蒸汽机这种有很多零部件组装起来的机器,这马马虎虎的态度就坚决不行,会严重影响产量的质量、性能、稳定性、寿命和售后的维修等等。
蒸汽耕地机、蒸汽纺纱机、蒸汽织布机销售量大增,这就已经不是一件、两件的事情了,而是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规模了,那就必须要进行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同时进行质量管控。
唯有如此才能够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出来。
任思恒、朱厚照仔细的听着,同时还有很多京城机械厂的管理人员也是一起过来,听刘晋详细的介绍起这些标准化、工业化生产的重要性和要求,同时也是第一次意识到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原来如此!”
“我说为什么我们的产品质量总是不行,这生产出来的蒸汽机总是会出现问题,原来是因我们在这一个个小小的零部件上面没有做好,这一个个小零件上出现一点差异,整个蒸汽机的差异就非常大了。”
听完了刘晋的话,任思恒顿时就恍然大悟一般的说道。
这找来找去,寻找问题的根源,他们一直以来都以为是自己这蒸汽机的设计或者是构造等等有问题,却是从来没有去想过,那是因为这大量生产所带来的质量和标准化生产的问题。
可能在实验的时候,这制造出来的机器质量是没有问题的,质量杠杠的。
可是一旦大量的生产,这问题就出来了,稳定性差、寿命短、问题频出、维修难等等。
现在一下子算是明白了,其实并不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因为对这个零部件的生产管理方面,没有做到统一标准,进行标准化生产,也是没有进行质量化管理,用马马虎虎的态度去对待生产。
“没想到这里面竟然还有如此深的学问。”
朱厚照听完,顿时也是双眼放光的说道,他一直以来在专注于研究各种各样的新机器,对于如何管理和生产,却是并不感兴趣。
现在听刘晋这样一说,他顿时间就觉得,这里面也很有学问,也是非常值得钻研。
“哈哈,那是当然,等什么时候我们的零部件误差可以小到比头发丝还要小很多、很多了,那基本上就算合格了。”




大明镇海王 第870章,资本化下的北直隶农业
“误差比头发丝还要小?”
听到刘晋的话,任思恒顿时就觉得压力山大了,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接着任思恒就开始沉思起来,到底该如何来进行标准化、统一化、质量化的管理和生产?
“走吧~”
刘晋看着沉思起来的任思恒,笑了笑对朱厚照说道。
“活到老学到老啊,处处都是学问。”
“我一直以为这生产是不如创造的,现在看来,倒也未必了。”
“生产一件两件不算难,这生产一千件、一万件、十万件,还能够做到统一、标准化的话,那也是相当了不起的。”
朱厚照一边走也是一边感叹,想到生产出成千上万一模一样的零部件出来,也是觉得这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比起研究出一种新的机器来也不会容易多少。
“是啊,发明新的机器很难,这规模化的大批量生产出质量合格的机器来也是很难,万事都不容易。”
刘晋笑了笑点点头,接着想了想说道:“殿下,我们好久都没有骑马出去游玩了,要不一起骑马出去游玩一下?”
“行啊,我也有些闷坏了,正想出去玩玩呢。”
朱厚照顿时就直点头,说到玩,那自然是他的强项了。
很快,两个人骑着高头大马就开始在京城郊区这边游玩起来。
此时正值阳春三月,正是踏青的好时期,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大地回春,欣欣向荣,在这个没有工业污染的时代,处处都是风景。
两人非常随意的骑着马游玩,漫无目的,随便走,一边走也是一边聊聊天。
“父皇也是真是的,不让我去西域,还让人严加看守我,早知道西征如此精彩,说什么我也要去参与。”
朱厚照最感兴趣的事情自然还是军事方面的事情,刘晋也是向他详细的讲述起西征的战事。
听的朱厚照是热血澎湃、激动万分,恨不能亲临现场,做一个冲锋陷阵的士兵。
“哈哈,殿下还非常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世界很大,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非常强大的国家,像中亚地区的奥斯曼帝国,这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帝国,军事实力非常的强大,同样也是一个地域广袤的大国。”
“另外再往西,欧洲这边也还有很多国家,这些国家单个的实力或许不强,但是联合起来的话,实力还是非常强大。”
“等我们大明在西域和河中地区站稳了,到时候我们在以河中和西域为桥头堡,可以一直往西,一直打到欧洲去。”
刘晋笑了笑说道。
现在大明非常的强大,已经雄霸了整个东方,同时也是先人一步的占领了澳洲和黄金洲,未来能够对大明构成威胁和竞争的只有两个,一个奥斯曼帝国,一个就是欧洲人。
此时的奥斯曼帝国正是它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武力强大到靠着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基督世界,在陆地上封锁了东西方之间的陆地往来,还灭了强大的波斯萨菲王朝;在海上面,奥斯曼帝国的舰队横扫地中海,打的意大利人都的不得不偷偷摸摸的做生意。
这是一个强大而又富有侵略性的帝国,绝对是一个强劲的敌人。
至于欧洲人那就更不用说了,东欧这边正在迅速崛起的俄罗斯公国,已经摆脱了钦察汗国的统治,充满了对外扩张的欲望和野心。
西欧这边就更不用说了,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开始摆脱中世纪的愚昧封建统治,他们的力量就如同他们的野心与欲望一样迅速的膨胀、强大起来。
未来,无论是在陆地上还是在海上,欧洲人必然会是大明最强劲的敌人,在去年的时候,在黄金洲东海岸这边就已经产生了矛盾和冲突。
“那就好,我还怕等我当皇帝了,这以后都没有强敌了!”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高兴的咧着个大嘴巴说道。
“……”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刘晋顿时就无语了,弘治皇帝绝对会被你给气死,也就是只有你这一个儿子,要是多有一个儿子的话,保证会掐死你。
哪有这样说话的,估计自古以来也只有朱厚照这个太子敢这样说话了,没有之一了。
历朝历代的太子,哪一个不是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纵然是心里面都已经等的不耐烦了,可是嘴上面依然必须要希望自己的老子能够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倒好,直接就说自己当皇帝如何、如何。
史上最硬太子当之无愧了!
刘晋无语,周围负责保护朱厚照的宫廷禁卫们一个个也是赶紧装着什么都没有听到,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也只有朱厚照敢说。
“竟然有蒸汽耕地机!”
刘晋的目光看向四周,竟然在一处田地之中发现了冒着黑烟,正在耕地的蒸汽耕地机。
“走,看看去~”
朱厚照顿时就笑了起来,骑着马朝着田野这边走去。
很快,刘晋和朱厚照就离蒸汽耕地机越来越近,能够清楚的看清楚,在蒸汽耕地机的周围围着不少看热闹的人,蒸汽机耕地机在田野之间不断的走动,田地就翻耕好了。
“啧啧,这蒸汽机耕地机还真是厉害,大家不愿意给那些地主种地了,原本以为没人种地,这地主的田要慌着了,没想的竟然有这样厉害的耕地机出来,这耕地的速度比十头牛都还要快。”
“可不是嘛,十头牛都未必有这速度,更何况,还翻耕的如此之深。”
“光翻个地也没有什么用,这种地啊,又不只是翻地如此简单,这种麦子的事情可多了,除草总不能用机器吧。”
“有了这耕地的机器,以后说不定还会有除草的机器,这收割麦子的机器都有了。”
“是啊,是啊,以后说不定什么机器都有了,这种地啊,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而是开着机器走来走去的。”
刘晋听着周围看热闹的吃瓜群众讨论这个蒸汽耕地机,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竟然有人能够看到以后农业发展的趋势,果然,古人绝对不会比后世之人傻,仅仅只是因为见识和知识的多寡。
“你们可能不知道吧,这李地主家的田地啊,他不准备种麦子,而是全部都来种棉花。”
这时,又有人说道。
“种棉花?”
“这种棉花又什么好的,这种麦子才好,这白面馒头多好吃啊,棉花有什么用,只能够用来做被子。”
有人连忙说道。
“哎呦~”
“你也就只知道吃白面馒头,你还知道什么?”
“你知道现在棉花的价格有多高吗?”
“这一斤棉花比你一斤麦子贵了不知道多少倍,这京城大大小小的纺织厂,每天需要的棉花都不知道要多少。”
“还记得去年年末的时候吗?这棉花的价格都已经到天上去了,可是这白面的价格呢,这几年连年下降,粮食的价格是越来越低了。”
“李老爷多精明的人,有如此多的田地,怎么可能去种麦子,放着棉花不种,傻子才去种麦子呢。”
“不仅仅是李老爷,周围的王老爷、刘老爷、张老爷等等,几乎都是准备种棉花,这种棉花相对更简单一些,地翻耕好了,种棉花就容易一些。”
“大家可都是奔着棉花的好价格去的,现在虽然西域的棉花进来了,价格降低了一些,但是棉花的价格依然很高,种棉花比种麦子划算多了。”
“可是这麦子又不能吃,这人人种棉花,以后大家吃什么喝什么啊,别到时候又出现饥荒,那就真的完蛋了。”
“你还当是以前呢~”
“现在我们北直隶的交通多方便啊,这往南、往西、往关外的水泥马路都修通了,四通八达,四轮马车一车就可以拉几千斤粮食过来。”
“还有天津这般的港口,装一船南洋的大米或者是辽东的白面过来,害怕会没有你吃的几斤粮食?”
“再不济,你家里面不也是还种了一地的番薯和玉米,吃番薯和玉米也足够你吃饱了,还担心饿肚子的事情。”
“没看到这几年粮食的价格都已经一降再降了?”
“以前我们是一天吃两顿,两顿都只能吃个半饱,现在一天吃三顿,顿顿吃饱,还要配菜,更是时不时要吃点肉,来点咸鱼什么的。”
“从这都知道粮食多到吃不完了,没看到报纸上面说了嘛,我们大明去年产出来的粮食足够我们大明人吃三年了。”
刘晋和朱厚照仔细的听着周围这些人的讨论,从中也是让刘晋听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这算不算资本化下的农业发展?”
“原先是种麦子,为了满足食物需求,现在粮食有保证,价格不断的降低,大家开始追求利润更好的棉花了。”
“也幸好大明地大物博,再加上有辽东、南洋,再加上美洲这边带回来的番薯、玉米和土豆,否则的话,大明真要是进行资本化和工业化发展,那就一定会出现棉花吃人或者是羊吃人的现象。”
刘晋心里面忍不住如此想道,北直隶算是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地区了,也总算是影响到北直隶的农业了。




大明镇海王 第871章,要想富,多养猪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话虽如此,可是这样肥沃的田地用来种棉花,实在是太可惜了,以往种棉花的田地都是一些干旱的下等田。”
“现在好了,这些地主啊,都全部用这样肥沃的上等田来种棉花,看着人实在是觉得暴殄天物!”
刘晋脑海中在思索着,旁边的人却是依然聊个不停,有人看到了刘晋和朱厚照,也只是因为是被这蒸汽耕地机吸引过来看热闹的人,并没有太过在意。
“我也是这样觉得,这样的好田不种麦子实在是可惜了。”
“有什么可惜的,你要是觉得可惜,你去租下来种啊?”
“我才不种田呢,种田一年到尾累死累活的,到头来连顿饱饭都吃不饱,还不如去城里面卖苦力,至少饭能吃饱,袋子里面还能够有一些剩余的银子。”
“这不就是了嘛,没人给这些地主老财们种地了,你说这地他们不种棉花,难道叫他们种什么?”
“也就是有了这个蒸汽耕地机,要是没有这个蒸汽耕地机的话,这地啊,还只能够慌着,地主老财们可不会自己亲自去种地的。”
“慌了就怪可惜了。”
“可惜归可惜,反正现在都没什么人种麦子了。”
“不管是种棉花也好,还是说用来养猪、养鸡鸭鹅也好,都比种麦子划算。”
“养猪?”
“谁去养猪啊,这养猪多要粮食啊,自己都吃不饱,谁还有粮食来喂猪。”
听到有人说养猪的事情,立马有人条件反射一般的说道。
都是穷苦惯了的人,也就是这几年才慢慢的日子好过起来,所以一想到养猪的事情,有人就立即直摇头。
“你啊,这都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你是不知道这猪肉的价格现在已经涨到多少钱一斤了。”
“在京城和天津这里啊,这一斤猪肉的价格都已经涨到十五文钱一斤了,足足翻倍了,关键是这猪肉啊,有多少都不够卖的。”
“京城和天津,每一城的人口都有好几百万,两个城加起来的人口就超过上千万人,如此庞大的人口,每天吃掉的粮食都可以堆成小山。”
“你们是不知道啊~”
“我儿子在天津通往山海关外的水泥马路边的一个工厂做工,这每天从关外运到京城、天津的牛羊就有好几千头,这天津港口每天打捞回来的海鱼都可以堆成一座大山。”
1...395396397398399...1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