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大明早报用了非常长的篇幅详细的报道了,京城机械厂这边研究出来的蒸汽机,利用水蒸汽产生动力,推动机械转动,进而获得强劲的动力。
同时也是讲到了现在蒸汽机一个极其重要的运用领域,那就是农业领域。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现在大明的大江南北都陆陆续续开始进入丰收的季节,因为大量人口的迁移,也是导致本土一些省份的人口变少,而新纳入大明的地区,地广人稀,耕种的土地太多,以至于人力紧缺。
蒸汽收割机的出现也算是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收割的速度和效率。
“如此小的蒸汽机竟然拥有五六匹牛马的力量?”
有人看着报纸上面介绍的数据,有些难以置信,蒸汽机的出现,也是带来了如何计算力量的思考,经过了刘晋的建议,大家也是以马匹的力量来参考,马力、匹成为了力量的单位。
“还有这蒸汽收割机能够一天收割上千亩的麦田?”
有人难以置信的看着报纸上面所写的内容,一天收割上千亩麦田,这是何等的速度?
一个人辛辛苦苦的劳作一年,顶了天也仅仅只能够管理十几亩田地,这上千亩地,那是需要上百个农人来耕作的。
现在你告诉我仅仅只需要一台机器就可以了?
“牛都要吹上天了!”
“只需要烧柴、烧煤就可以了,不需要牛拉都能够走,那我们煮饭的时候,是不是要担心这灶台自己走掉?”
“哈哈,是啊,蒸汽也能够用来收割麦子,那还需要农人辛辛苦苦劳作干嘛?大家都喝蒸汽算了。”
有人不断的嘲笑,觉得这根本就不可能。
烧柴就可以有动力,还可以让铁疙瘩自己走路,蒸汽能够收麦子?
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会相信这个?
“这是真的~”
“昨天消息就已经传开了。”
“我一开始也还不信,后来我就亲自去看了,就在南郊这边,京城农业商行的麦田这里,有一台奇怪的机器,它烧烧火,冒着黑烟,还会呜呜的直响,但确实是可以收割麦子,而且速度也确实是快。”
“除了收割麦子之外,它还可以用来耕地,耕的地又深,又快,比用牛马都要快多了。”
有人知道消息,也是亲眼去看过的,也是和身边的人不断的感叹道。
“报纸上面不是说了嘛,这蒸汽机作用很大,它不仅仅可以用来耕地,收麦子,同样还可以用来安装在纺织机、织布机上面,到时候就不需要用水力,或者是脚踏了。”
“它也还可以用在船只上面,用蒸汽机来带动船只前进,到时候就可以省了风帆了的设计了,而且速度可以更快,并且即便是无风也可以行走,逆风也可以快速的前进。”
“另外它还可以用在马车上面,到时候不需要牛马,也同样可以拉着马车行走。”
“因为它的用途实在是太多了,几乎可以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大明早报上面才将它的诞生,冠以蒸汽时代的称呼。”
“因为伴随着蒸汽机的诞生,我们大明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那就是蒸汽时代。”
自古以来有愚昧无知之人,自然也是有充满富有远见之人。
蒸汽机的出现,再加上大明早报上面的报道,也是立即让很多人看到了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当然京城这里,更多的还是看热闹的人,大家很快都知道在京城南郊这边的麦田里面有报纸上所说的蒸汽收割机,一时之间,京城南门这里车水马龙,出城看热闹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王守仁下了早朝,原本是想要回去好好的休息一番,可是看完了大明早报之后,他也是立即急匆匆的往南郊这边走去。
格物致知的老王同学,对于新鲜的事物同样也是充满了好奇心。
格物致知,到底什么是格物致知,格掉了竹子就算格物了?
这个世界的真理到底是什么?
蒸汽机?
蒸汽收割机?
王守仁相信大明早报是不会骗人的,但是他很想亲眼去看一看,看看这个蒸汽机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又是如何收麦田的。
等王守仁来到南郊麦田这里的时候已经人山人海,无数闻讯前来看热闹的人围着一大块麦田在哪里看的津津有味,时不时还发出一阵阵的感叹。
在麦田之中,一台奇怪的机器上面,有人正在操控这个机器不断的在麦田里面走来走去。
“呜呜~呜呜~”
一阵汽笛声响起,奇怪的机器冒出一阵黑烟。
机器的轰鸣声之中,伴随着机器的前进,麦田慢慢的消失,麦秆被平整的铺在田里,麦子则是被袋子一袋袋的装好放在麦田之中。
一大片的麦田,这机器仅仅只是来回的不断走动,很快就被收割的完毕。
“哈哈,我发明的蒸汽收割机厉害吧?”
蒸汽收割机上面,朱厚照看着周围密密麻麻人山人海的吃瓜群众,非常兴奋得意的喊道。
他的蒸汽收割机昨天将弘治皇帝和刘健、李东阳他们给深深的震撼了,弘治皇帝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又不得不承认,这蒸汽收割机对农业的重要性。
有了这个东西,以后收割麦子、翻耕土地都变的无比轻松,这对于极其看重农业的封建王朝来说,它的意义就非比寻常了。
“太子殿下?”
王守仁微微瞪大了眼睛,看了看蒸汽收割机上面的人,竟然是太子殿下。
“厉害~厉害~”
“这机器实在是太厉害了,有了这机器,以后收麦子就非常简单了。”
“可不是嘛,竟然只需要烧柴火、烧煤就可以了,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也没有怎么厉害。”
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不断兴奋的讨论着,蒸汽收割机,自己会走,自己会动,还会收割麦子的机器,这简直不可思议。
要不是亲眼所见,恐怕没有人会相信这一切。
“哈哈,那是当然,我研究出来的机器自然是非常厉害的。”
朱厚照听到了周围的声音,也是更加的高兴、得意。
只见它将自己慢慢的开出麦田,来到了道路上面。
“将收割机部分给卸掉,我要开着蒸汽机进城走走。”
朱厚照对着京城机械厂的工程师吩咐道。
“这不太好吧?”
有人想了想说道。
“有什么不好的,如此伟大的发明就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它,看到它。”
朱厚照同学此时巴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蒸汽机,尽管这蒸汽机并不是他制造出来的,但他觉得这蒸汽机的制造,他也是有功劳的。
没做办法,朱厚照的话还是要听的,很快有人将收割机的部件拆卸下来,只留下了一个蒸汽机的部分。
“走咯~”
朱厚照兴奋的操控着蒸汽机机车,伴随着滚滚的白色蒸汽不断的冒出来,汽笛声响起,蒸汽机车缓缓的朝着京城的方向开车。
道路的两边,无数看热闹的吃瓜群众纷纷跟随,一边看也是一边纷纷惊奇的感叹起来。
不需要人拉,也不需要牛马,只需要烧柴火,烧煤就可以自己行走的机器,尽管这速度很慢,也就和正常人走路差不多,但这也是已经极其了不得的事情了。
传说之中诸葛亮研究出了木牛流马,无风自动,也不需要吃草都能够自己行走,大家都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东西。
可是现在看来,似乎好像真的有,眼前的蒸汽机车就是如此,它就在动,而且蒸汽机车上面还坐着三个人。
额,一个在负责往里面添加柴火、添加煤炭,朱厚照负责控制,还有一个人则是负责朱厚照的安全。
“呜呜~”
伴随着一阵阵的汽笛声,蒸汽机车慢慢的朝着京城开去,一时之间,整个京城万人空巷,蒸汽汽车所到之处,无论是男女老少都纷纷拥挤到道路的两边,看着在道路上面缓缓行走的蒸汽机车。
就如同几年前,大家第一次看到鲸鱼的时候一样,每一个都非常的好奇,看着眼前这台蒸汽机车,惊叹不已。
大明镇海王 第772章,麾下产业的发展
朱厚照开着自己的蒸汽机车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走来走去,让整个京城的人都看到了蒸汽机的神奇和强大。
另外一边,京城南郊京城机械厂的一处会议室当中,刘晋麾下诸多产业的管理人员收到了刘晋的开会通知,也是纷纷从各个地方汇聚到这里来。
密云铁厂、天津造船厂、天津水泥厂、天津纺织厂、大明第一银行、琉球糖业、长芦盐场、西山煤业、天津远洋贸易行等等,几乎每一个麾下产业的负责人在收到消息之后都连夜赶到京城这里来开会。
刘晋这个人很懒,一向很少开会,特别是这种召集各个产业负责人的会议,一边也只有过年的时候刘晋会像模像样的开一次会。
听一听大家在过去一年当中所取得的业绩,顺带着商量下年终奖的时候,另外就是刘晋安排下明年的发展计划。
麾下的产业很多,大多数时候都是下面的人在负责,刘晋这方面选择放手,制度方面则是采用后世的激励制度。
产业如果经营的好,他们这些管理者也能够跟着享受分红,如果管理的不好,确实是因为管理能力的问题,刘晋很快就会换人。
再加上这些产业基本上都是和皇帝、太子、当朝权贵等合作的产业,他们才是大股东,所以麾下的这产业管理者都很清楚自己的身份。
好好管理,努力挣钱,你可以名正言顺的分享红利,跟着发家致富,很多管理者一年的收入甚至于高达上万两银子。
像去年琉球糖业的李远山,他的月响再加上奖励,一年的收入超过万两银子,这绝对是非常恐怖的收入。
产业内的贪污腐败并非没有,只是在这一套制度之下,能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所以刘晋也是比较放心,弘治皇帝、太子还有张懋他们这些股东也都比较放心。
至今弘治皇帝都从来没有过问过这产业经营的事情,一个他是皇帝,不太合适去过问这些,另外一个也确实是这产业管理的井井有条,伴随着大明的发展,也是一年比一年好,赚的银子让弘治皇帝的内帑都爆满了。
刘晋是懒,但是并不代表他不会管理,自己要忙朝中的事情,还要忙这些事情,自然是要学会放权才行,不然单单是麾下如此多的产业就足够刘晋忙的了。
一向很懒的刘晋,突然间召集大家到京城这边开会。
这让大家的脑海中也是充满了疑惑,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要不然好好的刘晋为什么突然会叫大家过来开会。
带着重重疑惑,众人来到了京城机械厂的会议室这里。
“老李,好久没见啊~”
“是啊,已经有几年没见了,你每次来京城都匆匆忙忙的,这一次可要好好的喝一杯再走。”
“行啊,听说你们密云铁厂今年的业绩爆表了,这年底的奖金应该不少吧?”
“哪里能够和你们远洋贸易行相比啊,田二牛在黄金洲这边一下子就获得了几千万两银子,我们纵然是拍马也赶不上啊。”
“那个和我没有什么关系,算不到我的业绩当中,你这个可是实打实的业绩啊。”
“南边淞沪铁厂建的怎么样了?”
“一期已经基本上投入使用了,接下来还有二期、三期,明年准备到湖广武昌这边再建一个钢铁厂,另外广东琼州这边发生了优质的大铁矿,也是准备到琼州这边再建一个铁厂~”
“到时候北、中、南,三个铁厂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的话,基本上就能够勉强满足市场的需求了。”
“你们造船厂呢?”
“我们也马马虎虎,今年在辽东、淞沪、琉球、广州新建了四个造船厂,明年准备在南洋、象林再开两个造船厂,南洋这边有很多优质的树木,用来造船非常的合适。”
“那你今年的年终奖可是一笔大数字了,到时候可要记得请客吃饭啊。”
“哈哈,马马虎虎吧,请客没问题啊,随时都可以,来天津这边,望海楼招待,这京城嘛,还是老李他们的地盘,也轮不到我请客不是。”
“你这铁公鸡,还是一毛不拔。”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哈哈~”
众人非常随意的聊着,很多都是老熟人了,彼此很聊得来。
以前的时候大家都还在京津这边,经常能够坐到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不过伴随着刘晋对麾下产业扩张和布局。
逐渐的将麾下的产业布局到大明的大江南北,甚至于布局到海外去,这些老熟人彼此之间就很少有机会聚到一起聊聊天、喝喝茶了。
就像这一次,因为会议召开的很急,很多人都没有办法赶来,能来的都是京津地区附近的人。
刘晋对麾下的产业是不断进行调整和布局的,不会让自己的产业只局限于一个地方或者是一个领域。
像天津造船厂,一开始仅仅只是在天津,但是刘晋会不断的拆分天津造船厂,开设分厂,天津这边就有一厂、二厂,此外还去辽东、淞沪、琉球、广州这边开分厂,这样才能够伴随着大明的发展,迅速的壮大自己,也能够始终保持自己龙头的地位。
造船这种东西,技术含量很高,不过在这个时代,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受到木材资源的限制。
去辽东这边,也是因为辽东这边丰富的林业资源,去淞沪,那是看中了大明南方发展到巨大潜力。
琉球不仅仅有潜力,而且林木资源也是非常的丰富,广州,那也是未来南方的重要之地,甚至于南洋这边也是如此。
造船厂是这样,钢铁厂、纺织厂等等都是如此,在大明各地布局,不仅仅让自己的产业不断的发展,始终保持龙头的地位,更是能够推动大明南北、内外的均衡发展。
就造船业来说,北方的天津是大明造船业的中心。
在这里大大小小的造船厂现在都已经几百家了,大的如天津造船这样的,制造可以远洋的船只,小的造船厂还是家庭作坊式的,一个月也造不了几艘船,而且也仅仅只能够造小船。
可是也能够在市场当中存活下来,并且越活越滋润,这主要还是因为大明对船只的需要越来越旺盛,再多的造船厂都不能满足市场巨大的需求。
北方的天津造船厂众多,实力强大。
但是南方这边的淞沪、南京,以及宋朝时期就非常旺盛的泉州,还有刘晋重点发展的琉球,造船厂也是同样迅速的发展起来。
这其中有刘晋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但更多是还是海贸和海外殖民地的发展,导致了大明对船只的巨大需求。
有太多、太多的人投资造船厂,会造船厂的师傅现在都是非常吃香的,天津造船厂这边开办造船学校,那更是无数人挤破了脑袋都想要进去的学校。
迅猛发展的南方造船业,也是已经成为了大明造船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大小小的造船厂都有上千家,但这依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不单单是大明本身庞大的市场需求,连朝鲜、倭国的人都在向大明的造船厂下订单,他们自己的造船厂实力不行,更信赖大明的造船厂,特别是源自天津造船厂的一系列造船厂。
船只需求旺盛,价格昂贵,自然而然会有人去做这个买卖,会专研这样买卖。
刘晋对天津造船厂的布局正是顺应了这样的时代需求,北方有造船厂,南方也要有,南北的订单通吃,不仅仅自己发展快,保持龙头的地位,同样也是刺激更多的人投资造船业。
除了造船厂,钢铁厂、纺织厂也是如此。
钢铁厂和铁矿石密不可分,北方的密云铁厂主要是靠密云的铁矿,南方淞沪铁厂则是主要靠马鞍山铁矿和湖北的大冶铁矿。
现在在琼州这边又发现了大型铁矿,自然也是要在琼州这边建厂。
大型钢铁厂的建立,不仅仅可以冶炼出更多的钢铁,同样也是可以带动这些地方的发展,对于像琼州这样的地方来说,还能加强大明对这些地方的统治。
造船厂和钢铁厂都是很有技术含量的,同样也是投资巨大的产业,纺织厂就不一样了。
其实不需要刘晋在南方这边继续投资分厂,南方的商人、地主们、贵族们也都是最喜欢投资纺织厂。
纺织机、织布机的大量运用,让太多、太多人看到了纺织行业的巨额利润,一时之间,大江南北,到处都是纺织厂,纺织产业迅猛发展起来。
大明和欧洲国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大明本身就具有非常庞大的市场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后世螨清在那种情况之下,依然还可以发出不错的民族产业出来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庞大国家所蕴含的巨大力量。
这是欧洲那些小国所远远无法相比的,本身拥有强大市场和资金的情况下,很多产业在自己的国家内部就可以成长到一定的地步,而不需要外部的市场和资金,所以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东西对欧洲人来说很重要,但对大明来说就未必了。
大明镇海王 第773章,做时代的领航者
众人聊个不停,讨论着彼此的业绩。
刘晋脸上挂着笑容走了进来,顿时整个会议室立即安静下来,众人连忙正襟危坐,一个个齐刷刷的看向刘晋。
“公子!”
众人齐声的喊道。
“都坐吧!”
刘晋点点头示意道。
“今年大家的业绩都做的很不错,发展都很快,大家也都辛苦了。”
刘晋看了看众人,微微停顿一番,想了想缓缓开口道。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讲究一个忠字和信字,忠信二字重千金,在各个产业领域内,都有很多人都是一辈子为一个东家做事。
又因为在古代,人们的活动范围都比较小,所以如果名声不好的话,是很难混得开,这样就更加注重忠信二字。
手底下的这些高级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非常可靠的,自己给他们足够的待遇,他们也都尽心尽责的为自己管理这些产业,管理的好,奖金多,管理的不好,奖金差,这让刘晋也是省下了很多的精力。
“今天如此着急的将大家召集过来,是因为一个崭新时代即将到来,我们作为大明各个行业的领头羊,我们应该始终做时代的领航者。”
听到刘晋的话,众人顿时一阵迷茫,一个崭新的时代?
什么时代?
蒸汽时代?
很快,有人就想到了早上看大明早报时所看到的内容,蒸汽时代。
“今天的大明早报,大家都已经看了吧?”
刘晋拿起一份大明早报,接着很快有人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发一份今天的大明早报。
“蒸汽机诞生了,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到来,蒸汽时代!”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不就是一个新发明的机器,怎么跟时代扯上了关系?”
“但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蒸汽机它不仅仅只是蒸汽机,它代表的是这颗星球上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强劲的力量和更加快捷的速度。”
手里面拿着大明早报,刘晋显得很是激动。
蒸汽机如果在大明这边率先大规模的使用起来,工厂里面出现蒸汽机所带动的纺织机、织布机;船只上面装上了蒸汽机动力;陆地上有蒸汽火车;农田里面出现了蒸汽耕地机、收割机……
如果能够实现这一切的话,那大明将真正领先于世界,再加上原本就拥有的庞大体量和国力,很快就能够真正的雄霸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占领最多的土地,拥有最多的资源。
这才是刘晋穿越过来之后,最大的追求,也是一直以来都在努力的目标。
想一想后世,实在是太可怜了。
自古以来炎黄子孙都信奉多子多福,喜欢生孩子,可是后世呢,被逼无奈之下,只能够执行jhsy政策,说到底,其实还是自身的资源不够。
如果拥有足够广袤的土地,拥有足够多的资源,又何须如此?
你喜欢生就随便生好了,反正地广人稀,甚至于还要奖励你,就像现在的明朝一样,一直以来都在鼓励生育,朝廷都在为地广人稀而烦恼。
人口、资源、土地,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大明有着庞大的人口,自身的土地却并不算太多,大航海时代,只要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必定能够一举占下最广袤的土地,获得最多的资源,为后世子孙留下一片广阔的生存空间。
众人看着刘晋,能够清楚的感受到刘晋此时是非常的激动,这是大家以前从来都没有见过的。
以前的刘晋,纵然是再大的时候,也表现的风轻云淡,似乎看开了一切,并没有什么能够激荡起一丝波澜。
但现在仅仅只是一个蒸汽机的出现,竟然让刘晋如此的激动,实在是让人想不通。
不过想不通归想不通,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蒸汽机的重视,刘晋重视蒸汽机,必然有他的道理,大家也跟着重视起来就是了。
只是想来想去,这蒸汽机似乎好像和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关系,自己负责的产业似乎都用不上蒸汽机。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蒸汽机似乎好像和自己所负责的产业并没有什么关系。”
刘晋看了看众人,似乎知道大家所想的。
笑了笑说道:“蒸汽机它几乎可以用在各个领域,用在我们产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