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大明镇海王 第752章,沸腾的大明上下
当南洋这边依然温暖如夏的时候,大明的京津地区这里已经飘起了雪花,又是一年的寒冬正式到来。
不过对于京津地区的老少爷们来说,冬天比起夏天来更加的有味道,因为又到了最适合吃火锅的时候了。
来一盆清汤火锅,切上几斤草原来的牛羊肉,来点从琉球这边运过来的蔬菜,蘸酱里面一定要有辣子,这样才够味。
羊肉在滚烫的开水里面涮上几下,蘸酱吃,极致的鲜美充斥舌尖,接着一股火辣炸裂,让人忍不住直呼过瘾。
不过比起吃火锅来,京城的老少爷们最喜欢的事情还是每天早上去茶楼这里,点上一壶茶,来几个小点心,再买上一份报纸,一边看,一边吃,一边听读报先生讲一讲当今的时事,看看能不能从中寻找到一些商机来。
听雨阁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天色稍微大亮的时候,门就已经打开了,早就已经有等待的客人鱼贯涌入,来口热茶,再来点点心,接着就是有些焦急的看着街道,等待着熟悉的卖报声。
“卖报~卖报~”
并不需要等多久,熟悉的声音就再次响起,顿时茶楼的店小二就拿着一大把的铜钱赶紧急匆匆的去为店里面的客人买报纸了。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卖报~卖报~”
“西洋联合商行成功打下锡兰岛,损失微乎其微,缴获各种财物价值超过三千万两白银!”
“西洋联合商行在锡兰岛发现了史上最大的蓝宝石,价值超过百万,欲献给当今天子~”
伴随着报童的吆喝声,原本有些冷静的街道顿时就热闹起来,转眼间报童的身边就围满了前来买报的人。
“西洋联合商行打下锡兰岛了?”
“这也太快了吧?”
“单单是缴获的财物价值就超过三千万两白银?”
茶楼里面,众多的人一听报童的声音,顿时整个茶楼都沸腾起来。
要说大家最喜欢听到的消息就是大明在海外的消息了。
今天大明南征大军荡平了某某南洋夜郎自大的小国,明天某某商行在南洋某个岛屿上面发现了金矿,进而一夜暴富;后天又有人靠着几颗玻璃球在南洋的一些原始小岛上面换到了大量的黄金……
总之大家最喜欢听的还是这些关于海外暴富的事情,关于海外的新鲜稀奇的事情。
“来了~来了~”
很快,店小二就抱着一沓报纸急匆匆的回来,赶紧给店里面的客人发报纸。
众人拿到报纸也是开始津津有味的看起来,一下子,原本热闹非凡的茶楼又变的安静无比,只有等到大家将报纸上面最重要的头条新闻看完了,茶楼里面才会有声音响起。
“西洋联合商行这一次可是真的赚大了啊,一次性获利就超过三千万两白银的财物,前前后后也仅仅只是动员了一万人左右,真正打仗的竟然也仅仅只有五千人。”
“前后策划和训练的事情也竟然仅仅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他们竟然可以打下锡兰岛?”
“这锡兰岛我知道,上次看报纸说了,说是西洋航线上面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号称宝石之岛,上面盛产各种各样的宝石。”
“他们也太弱了,西洋联合商行五千人就打了这个锡兰岛?”
众人拿着报纸仔细的看完,顿时都有些难以置信,五千人打下了一个国家,说出去恐怕都没有人相信。
可是大明早报一向都是实事求是的报道,早就具备了公信力,所以大家也是相信此事。
“五千人,前前后后也不过几个月的时间,竟然打下了锡兰岛,单单是缴获的财物就价值三千万两白银,而且这锡兰岛以后就是他们西洋联合商行的了,单单是开采宝石也足以撑死这西洋联合商行啊。”
“开采宝石那都是小钱了,锡兰岛的地理位置极其的重要,以后就是西洋航线上面的中转点,单单是收过路费也足够他们吃的了。”
“更何况以锡兰岛为跳板,还可以图谋整个天竺,又可以西进中东、波斯和非洲。”
“这个买卖太划算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三千万两白银啊!”
茶楼内,当众人看到这个庞大的天文数字时,无数人的眼睛都红了。
这是一个撑死胆大,饿死胆小的年代。
前几个月的时候,田二牛在黄金洲这边仅仅靠着一万人就轻松的征服了两个庞大的王国,单单是获得的金银就可以堆成小山,而且还逼迫着他们以后年年用金银来建金字塔。
现在西洋联合商行仅仅靠着五千人又征服了锡兰岛,从此以后这种宝石岛就变成了西洋联合商行的似有财产,单单是这一次的缴获就价值三千万两白银。
大家岂能不眼红,岂能不心动?
“此乃强盗行迹,和虎狼何异?”
“无缘无故发兵攻打小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大肆烧杀掳掠,简直禽兽不如。”
“我堂堂大明,泱泱大国,岂能做这样的虎狼之事?”
茶楼之中,有腐儒秀才忍不住愤怒的吼了起来。
大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以前都是讲究对外行仁道,对各国要仁至义尽,现在却是风气变了,不仅仅朝廷发兵肆意的南征各国,连民间的私人武装也是胆大妄为,竟然在海外灭人国,毁人家,这和以往草原人有什么区别?
“白痴~”
“傻逼~”
“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你脑子是不是读傻了?”
旁边的人一听,顿时就一个个纷纷对着他骂道。
这样的酸臭腐儒简直臭不可闻。
以前大明是对那些效果仁至义尽,可是换来了什么?
换来了他们将大明当成冤大头一般的宰,接着朝贡之名占你大明的便宜;换来了他们对大明的底线的不断挑战;换来了他们的恣意妄为。
现在大明对外行王道,用拳头将所有国家都狠狠的揍了一边,所以倭国对大明毕恭毕敬,草原人为大明放马牧羊,南洋的版图一个接一个的扩大,大家有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庞大的种植园。
单单是从南洋这边运回来的大米就足够大明上下吃都吃不完,粮食的价格一降再降,老百姓能够吃得饱,朝廷有银子修公路,修堤坝,还能够减免一些税赋。
“豺狼虎豹之人,羞与尔等为伍!”
听到众人的骂声,这腐儒顿时就满脸通红,匆匆结账也是立即走人,众人顿时就忍不住再次大笑起来。
“看来这海外的国家实力都很弱嘛~”
“可不是嘛,五千人就轻轻松松的征服了锡兰岛,也不过是才训练了两个月而已。”
“就这点人马,天津这边,随随便便一个商行也都能够招募起来。”
“上次有人叫我一起去海外做大买卖,当时我觉得风险很大,现在看来,真的是撑死大胆、饿死胆小的。”
“三千万两白银啊,这是何等庞大的一笔财富。”
“要不我们商行这边也组织一直队伍去西洋这边转转?试试水?”
“正有此意,朝廷允许我们这些商行拥有一定的武装力量,这就是为了鼓励我们对外扩张啊。”
“我们在海外拿下了殖民地,我们赚钱了,朝廷也是可以收到一定的税赋,又能够扩大我们大明的影响力,何乐不为呢?”
“走,走,回头找其他东家商量,商量,大不了我们可以学西洋联合商行嘛,大家一起合力出兵,成果共享嘛。”
“对,对,一个商行实力不够,我们就多联合几个商行。”
“我听说缅甸很不错,缅甸生产玉石,这金有价,玉无价,如果能够拿下缅甸的话,那恐怕要比锡兰岛更加的值钱。”
“……”
茶楼里面各种各样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大家几乎都是红着眼睛。
西洋联合商行以极其微小的代价拿下了锡兰岛,获得了超乎想象的财富回报,这让每一个看到消息的人都得了红眼病。
整个京津地区的老少爷们,此事都在讨论此事。
有实力的人则是立即开联络各方,也是赶紧想要和西洋联合商行学一学,他们行,我们也是可以的。
巨大的财富,丰厚无比的回报,让所有人都眼红了。
上层的人在到处奔走,组织自己商行的武装力量,也想都要到海外去试试水,至于中低层的人则是同样兴奋无比。
西洋联合商行这边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帮他们打下锡兰岛的那些人,同样跟着享受巨大的回报。
根据大明早报上面披露出来的信息看,每一个参与这一次行动的人都可以获得一千两银子、五百亩土地、五个锡兰奴隶的奖励,杀敌越多的,奖励越加的丰厚。
这对于底层的大明人来说,这无异于是一夜暴富,又是银子,又是土地,还有奴隶的,以后连种地都可以省了,让奴隶去种就可以了。
很多原本游手好闲地痞流氓之类的顿时就沸腾起来,自己都开始召集小弟,组织人马准备到海外去大干一场,一夜暴富啊,这绝对不是开玩笑。
大明镇海王 第753章,治权分离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乾清宫,弘治皇帝的书房之中,弘治皇帝手里面正拿着从锡兰岛这边传送回来的消息。
作为皇帝,他自然是最先知道锡兰岛这边所发生的事情。
“价值三千万两银子啊~”
弘治皇帝的眼睛都微微泛红了,谁能够想到,一个小小的锡兰岛竟然蕴藏了如此庞大的财富,单单是缴获的财物就价值如此庞大。
整个锡兰岛又能够价值多少?
接着弘治皇帝又忍不住站立起来,整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锡兰岛又该如何处理?
锡兰岛是算西洋联合商行的私产呢?还是算大明的疆域呢?
如果算是西洋联合商行的私产,这锡兰岛以后岂不是慢慢的又会自成一国?
可是如果算是大明的疆域,这又不是大明朝廷打下来的,是西洋联合商行自己出钱出力打下来的,这似乎好像又说不过去。
自己人在家里坐,大明的土地就增加了,似乎好像也是一件挺不错的事情,但这样做,以后就没有人再去海外抢占殖民地了。
头痛!
这是一件以前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同样不管如何处理都会大明产生深远的影响。
“陛下,刘晋从南洋的奏疏到了~”
这时萧敬拿着一份奏疏也是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哦,拿来!”
弘治皇帝一听,立即说道。
刘晋这个人很懒,他很少向弘治皇帝写什么奏疏之类的,没有什么大事,他几乎是懒得写,即便是在南征南洋的时候,刘晋也是一个月写一份奏疏,要不是自己有厂卫的暗线,每天给他汇报南洋这边的情况。
他都要急死,都不知道南洋这边的情况了。
别的臣子恨不得天天给弘治皇帝写个十个、八个奏疏的刷刷自己的存在感,屁大点小事也要向弘治皇帝请示,恨不得累死自己。
这刘晋就懒得写,只有有大事的时候才会写。
写的奏疏也和其它的大臣不一样,不会去炫耀自己的文采和才学,只汇报、请示,内容精炼,简要,讲完事情就行了,一个字似乎都不愿意多写。
可偏偏就是这样,弘治皇帝却相当重视刘晋所写的每一份奏疏,因为这里面都谈及国家大事,没事刘晋是不会写奏疏的,既不浪费他的时间,同样也不浪费自己的时间。
拿起刘晋的奏疏仔细的看了起来,这一次,刘晋所写的奏疏很长,内容很多,涉及到了南洋各高官治久安的问题,同样也是涉及到了奴隶问题,涉及到了私人武装在海外开拓殖民的问题,涉及到了殖民兴起,大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等诸多问题。
洋洋洒洒,刘晋写了几千字,真的是非常难得,详细的讲清楚了各种事情,也是提高了各种事情对大明所带来的影响,看到了未来的发展和变化,也是相应的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也是难得了,他竟然也会写怎么长的奏疏。”
弘治皇帝看完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以后刘晋的奏疏最多也就是几百个字,惜字如金的刘晋,这一次竟然非常难得的写了几千字,真的是非常难得了。
“南洋各省的问题的是人口的问题,大力鼓励移民,同时对原住民进行教化和汉化,此计倒是不错。”
“奴隶问题上,他的建议也是对的,大明本土乃神州浩土,自然是不能容许那些异族低贱奴隶进入,而且奴隶问题,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只是施宫刑的话,会不会太过残忍?”
弘治皇帝看完,也是一条条细细的琢磨,仔细的思索。
“鼓励纳外族人为妾倒是可行~”
“限制外国人在大明购买土地、房间,兴建寺庙也是可以的,历史教训必须要吸收。”
“鼓励私人武装力量在海外开拓殖民地,海外殖民地名义上归属大明,必须向大明缴纳税赋,但谁打下的归属于谁,如此方可加快我大明在海外的扩张?”
看到这里,弘治皇帝再次陷入了沉思。
刘晋的意思他已经弄清楚了,这私人打下的海外殖民地名义上还是大明的疆域,大明可以对这些地方进行征税,但收益权、管理权之类的归属打下这块殖民地的个人或者商行所有。
弘治皇帝第一个看到的苗头就是未来这些海外殖民地都会慢慢的独立成一个个国家,时间一久,到时候全世界恐怕都是大大小小的国家了。
但再仔细的想一想,大明朝廷这边似乎好像并不吃亏,还可以收税,而且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最终还是回到了大明。
而且大明朝廷自己没有去占领,私人去占领,似乎好像对大明没有任何的坏处。
“立即召内阁三阁老,六部大臣前来议事。”
想了想弘治皇帝一时半会无法做出决策,也是传令道。
刘健、李东阳、谢迁、佀钟、刘大夏、王鏊、傅瀚等人也是很快就被召到了宫中,一个个走路带风,神清气爽,满脸笑容。
西洋联合商行里面多少都有他们的一些股份,这西洋联合商行在锡兰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庞大的财富,他们这些股东自然而然也是跟着受益。
特别是谢迁,他一向都是南方大家族、大商人的代表,这一次西洋联合商行就是南方人胡献、祝本端、冯相他们提出来的。
很多南方的商行参与其中,这其中自然是少不了他谢迁谢家的利益,甚至于他在其中还占了不少的股份。
西洋联合商行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这让南方的大商人、大家族、大士绅们也是兴奋若狂,消息传回来的时候,每一个人都高兴的跳了起来。
终于,他们这些南方的商人、大家族、大士绅们也是尝到了一顿美味无比的大餐,一顿大航海时代,殖民时代的大餐。
以前禁海做生意赚的那点银子和这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毛毛雨都算不了,直接打下了一个国家,掠夺整个国家的财富,这可是何等庞大的手笔。
他们成功了,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西洋联合商行在天津这边的总部这里一下子都门庭若市,鞭炮齐鸣,敲锣打鼓,大肆的庆祝起来。
不过,对于背后的大佬们而已,现在最关心的还是朝廷这边的态度了。
这锡兰岛到底该如何处理?
是算大明朝廷的?
还是算他们西洋联合商行的?
这很重要,无数人都在等待着这个结果,同样从大明的朝堂,到各个地方,无数人也是在不断的奔走,为自己的利益开始游说朝堂之上能够起决策作用的大臣们。
“西洋联合商行打下了锡兰岛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吧?”
弘治皇帝看了看眼前的大臣,少了张懋和刘晋,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陛下,臣等已经听说了~”
“贡献陛下,贺喜陛下,我大明再增一地,从此我大明之国土已到西洋。”
刘健和众人看了看,笑着向弘治皇帝贺喜道。
“是啊,陛下,这是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
李东阳也是跟着满脸笑容的说道。
“嗯~”
弘治皇帝微笑点头,然后想了想说道:“那诸位爱卿觉得这锡兰岛该如何处理?”
众人一听,顿时就纷纷沉默下来,陷入了沉思之中,良久刘健开口道。
“陛下,锡兰岛乃是海外之地,远离我大明本土,现被西洋联合商行所征服,才乃陛下圣明,我大明国富民强之果。”
“锡兰岛该如何处理,又影响深远。”
“这锡兰岛乃是西洋联合商行所攻占,按理说应该是属于私人所有,但如果没有我大明在背后的支持,没有陛下广阔如浩瀚星辰一般的胸襟,自然也就不会有西洋联合商行什么事情。”
“所以归根结底来说,这一切都是陛下圣明、仁慈、开明的结果。”
“而且西洋联合商行也是属于我大明的一个商行,自然而然这锡兰岛也是属于我大明之国土,它地理位置重要,我大明以锡兰岛为跳板又可图谋整个西洋。”
刘健说了一大堆,核心点就是对着弘治皇帝的马屁一顿乱拍,让弘治皇帝也是很享受的点头,自己的老师给自己拍马屁,这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情。
关键是刘健也说出了弘治皇帝的心声。
其他人互相看了看也是纷纷说道:“刘公所言甚是,这一切都是陛下圣明,宽容、大度、文韬武略之果。”
“这是刘晋从南洋给写的奏疏,大家都看看吧。”
“刘晋的意思是这锡兰岛是属于大明,以后任何商行或者私人开拓的殖民地都是属于大明,大明拥有征收税赋和征调兵力的权力,同样也是有保护殖民地的责任和义务,开拓殖民地的个人或者是商行则是拥有殖民地的收益权和管理权。”
弘治满意的点点头,接着也是将刘晋的奏疏拿了出来。
他还是很赞同刘晋的这种方式,这地是大明的土地,但开拓殖民地的个人和商行的权益也是必须要受到保护,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人拥有积极性去开拓更多的殖民地。
大明镇海王 第754章,躁动的大明
众人一一轮流仔细的看完刘晋写给弘治皇帝的奏疏。
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在涉及国家大事上面,弘治皇帝都很喜欢将刘晋的奏疏拿给大家看,征求下刘晋的意见。
简在帝心,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刘晋很少写奏疏,但是每一次的奏疏,弘治皇帝都高度重视,所涉及的事情也都是关系大明江山的国家大事。
这一份奏疏之中不单单有关于海外私人殖民地的讨论和建议,同样也是有关于南洋各高官治久安的良策以及关于奴隶制度所带来的弊端以及如何解决的方法。
其中更是有刘晋所看到的关于殖民化之后对大明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影响,不仅仅有从海外滚滚涌进来的财富,同样还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种族、宗教等等也是必然随之进入到大明。
通过这份奏疏,众人仿佛一下子就看清楚了未来百年内大明的发展情况,滚滚的财富从世界各地涌入大明,伴随着财富的涌入,还有从世界各地汇聚到大明的新思想,新文化、新宗教和新的种族。
文明与文明之间的碰撞,种族与种族之间的竞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随之汹涌而来。
如果大明不能很好的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和事情,积极应对即将汹涌而来的各种碰撞,那么未来的大明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奴隶所带来的问题、外来种族、文明、宗教等等所带来的问题,这些都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很多影响甚至于会根深蒂固,并且一直持续下去。
正因为看到了这样的一种形势,所以刘晋在最后也是提出了面对外来的文明,大明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但也要看纳的是什么东西。
唯有吸取了其它文明种族的精华才能够不断的壮大自我,如果精华没有学到,反而学到了他们的糟粕,不仅仅无法壮大自己,甚至于还会影响自己。
“不愧是高人子弟啊~”
“乃当世之圣贤!”
刘健看完也是忍不住长长的感叹一声。
当大家还在为眼前的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愁眉苦脸的时候,刘晋就已经看到了大明未来将来面临的局势,并且也是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策。
“陛下,臣以为刘晋所言甚是,每一计,每一策都是为了我大明的千秋万载,为了我炎黄子孙的繁荣昌盛。”
李东阳对刘健的话深表赞同,也是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等也是深以为然。”
其他的大臣互相看了看,也是纷纷表态。
不管是刘晋是不是看到了未来,就眼前来说,刘晋所说的关于海外私人殖民地的归属权之类的问题,也是符合大家的问题。
大明鼓励私人在海外开拓殖民地,谁开拓的殖民地就归属于谁,当然了名义上还是属于大明,只是殖民地的管理权、收益权、统治权归属开拓者。
这就足够了。
西洋联合商行大家可都是有股份的,如果真按照刘晋所说的去做,以后这锡兰岛就是归属于西洋联合商行所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