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不过明军却是始终没有攻城,这让暹罗人也是暗暗的松口气。
炮火虽然厉害,但是只要找个地方躲起来,还是很安全的,明军不杀进来就行。
一直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的炮火攻击,整个暹罗王都彻底的变成了一片废墟,曾经富丽堂皇的佛寺、王宫,繁华的建筑群等等在如此猛烈的炮火攻击之下,到处残垣断壁。
“停止炮击~”
“派人去问问这个暹罗王,问问他知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刘晋用望远镜看了看暹罗王都里面的情况,很是满意这样的效果,这一次过来本来就是要来教训他们的,并没有打算要永远占领这里的意思。
打败了暹罗军,再狠狠地炮火他们的王都,让他们知道了厉害,接下来就该谈判了。
再打下去,这暹罗王要是死了的话,到时候就没有人赔偿大明的损失了。
伴随着刘晋的命令下达,很快有人骑着马来到了大城城墙之下,用弓箭绑着书信发射到了城墙之上。
书信很快就到了暹罗王拉玛铁菩提二世很快就拿到了这封书信,整个人顿时如释重负一般,重重的松口气。
原来明军不是为了灭掉自己大城王朝,而是为了狠狠的教训自己,让自己知道自己错了。
“立即派人过去,就说小王知道错,小王知道错了,愿意接受大明的惩罚,暹罗愿意签署大明藩属国协议,愿意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这个时候了,他还是明智的选择了先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紧。
只要大明不灭了自己,不杀了自己,自己还能够保持在暹罗的统治,那一切都好说,至于原先的野心,骄傲自大等等也是消失的干干净净。
此时此刻,他早已经没有了野心,总算是明白了大明的强大和可怕。
这仅仅只是大明的一支大军而已,仅仅只是五万人的大军而已,据说大明有百万大军,如果大明要灭掉自己,那简直太容易了。
原先还觉得自己很牛叉,称霸整个东南半岛,拳打缅甸,脚踢柬埔寨的,似乎很牛叉,现在却是让他清楚的知道,这些都是渣渣,在强大的明军面前,他们就好像是小孩子一般弱小,可笑。
大明镇海王 第716章,大城条约
暹罗王国王都大城的城门之外,桌子、椅子摆放的整整齐齐,桌子上面还铺上了红布,按照南北方向摆放。
英国公张懋、辽东侯刘晋、破虏候杨云再加上王守仁坐在北面的椅子上面,面对笑容的看着坐在南面的暹罗王拉玛铁普提二世以及他所率领的众大臣。
周围则是一队队站立笔直的明军守护,同时还有众多暹罗国的王公贵族站立着,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暹罗王,你可知罪?”
张懋看了看时间,缓缓的站立起来,厉声的喝道。
“小王知罪,小王知罪~”
拉玛铁普提二世一听,顿时赶紧跪拜下来,他一跪,暹罗国的王公贵族等等也是纷纷跪下,一个个低着头,诚惶诚恐。
不过一个个心里面却是庆幸起来,至少明军没有杀进大城之中,真要是杀进去了,他们这些人多半肯定难逃一死。
只要大明肯饶他们一命,其它什么都好说,他们还是暹罗国的王公贵族,依然可以过着奢华的生活。
“那你错在哪里?”
张懋看了看这些暹罗人,都是软骨头,不狠狠的打他们一顿,他们是不会知道怕的。
“小王错在,小王错在不该听信谗言,故意征收大明商船重税,不该信任奸臣,以至于他们去洗劫大明商船,杀害大明子民。”
“错在不该不识抬举,能够成为大明藩属国这是我们暹罗莫大的荣幸,小王知错了,小王知错了~”
拉玛铁普提二世都差点要哭出来了,不过也早就已经想好了一套说词,找了替罪羊出来。
“那好,那你说说,那些是奸臣,都给我指出来,还有是谁主使抢劫我的大明商船,杀害我大明子民的?”
张懋微微点点头,要不是你还有点用,今天就直接斩了你。
“是右相还有税务大臣几个人~”
拉玛铁普提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大臣,无奈的说道,都是他的心腹大臣,但却是不得不将他们推出来当替罪羊。
至于说想要骗大明人,那就是痴人说梦了,这两年来,往来非常的密切,大明的商船很多,也有很多大明人在暹罗这里,很清楚这些情况。
“全部拖下去,斩!”
张懋看了看那几人,没有犹豫的下令道。
立即有一队队如狼似虎的明军走来,托着他们就往旁边的河边走去。
“王上~王上~”
几人不断的挣扎着,呐喊着,他们都是暹罗王的肱骨大臣,此时此刻却是非常的不甘心,但不甘心又能如何,伴随着刀光一闪,几颗人头飞去,接着直接往江里面一扔。
生前显贵一时,到死竟然落得这样的下场,在场的这些暹罗人一个个都忍不住脸色大变。
大明人真的太狠了!
说斩就斩,连问都懒得问一下。
暹罗王拉玛铁普提二世也是忍不住微微抽搐,额头上直冒冷汗。
“暹罗王,此事,你觉得应该怎么解决?”
杀了几个一直以来主张征收大明商船重税的大臣,张懋再次看向暹罗王。
“小王会派人去大明,向大明天子请求赎罪,我暹罗愿意成为大明藩属国,签署藩属国协议书。”
暹罗王拉玛铁普提二世想了想说道。
在他看来,大明应该不会是要占自己暹罗国的土地,这次兴师来伐,其实主要还是为了教训下自己,让自己以后再也不敢冒犯大明。
所以他觉得,这替罪羊被杀了,自己再准备一份贡品送到大明天子这边去,以后不再征收大明商船的重税了,这事情应该差不多也就过去了。
“你以为这样就能够完事?”
张懋听完,顿时就忍不住笑了起来,接着也是对旁边的人使了一个眼色,对方立即拿出了一份协议书出来。
“看看吧,如果觉得没有问题,那就签了。”
“这……”
暹罗王拉玛铁普提二世微微一愣,接着战战兢兢的拿起协议书看了起来。
第一条,暹罗国因为肆意征收大明商船重税,洗劫大明商船,不尊大明上国,理应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第一条,还是老规则,首先大明就是要站在道义的制高点,我打你,那是因为你自己找死,故意惹我们大明的,所以接下来后面的所有处罚,那都是你们暹罗国罪有应得。
这一条,暹罗王并没有什么意见,这事情上,确实是暹罗国这边的错,大明商船来南洋地区这边经商,非常的赚钱,他们眼红,收重税,又抢劫大明商船,这本身就是他们的不对,所以无话可说。
大明一直以来对他们都还算是很不错的,暹罗国以前和缅甸之间有矛盾,大明还充当过和事佬,对他们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第二条,暹罗国必须赔偿大明商人损失合计白银一千五百万两,赔偿大明军费损失三千五百万白银,总计五千万两白银。
“五千万两?”
看到这个数字,暹罗王拉玛铁普提二世顿时就忍不住尖叫起来。
“不可能,就是将我们暹罗给挖地三尺,恐怕也挖不出五千万两白银出来,这个赔偿金额太大了,我们暹罗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拉玛铁普提二世非常果决的说道。
暹罗虽然是东南半岛上面的老大,现在也是国力鼎盛的时候,但是这五千万两白银的巨额战争赔款,它实在是太大了,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接不接受是你们的事情,你们有自由可以选择的,我们不强迫你们。”
张懋笑了笑说道。
其实他也觉得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大了,刘晋的胃口太大了,麻六甲一个小国竟然要人赔偿一千五百万两白银,这暹罗国又要人赔偿五千万两白银。
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恨不得将整个暹罗都给一口吃下去。
不过,用刘晋的话来说,这金额要是太少了,他们就不会知道痛,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得罪我们大明的下场,杀鸡给猴看,惩一儆百,看看以后谁还敢针对我们大明。
更何况,现在有机会不狠狠的宰他们一顿,那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几万大军远征万里?
弘治皇帝可是在为海军的军费发愁,不从他们这些国家这里捞回来怎么行。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更何况,只有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弘治皇帝和大明上下才会尝到对外扩张的好处,才会有更多的人支持持续的对外扩张,也会有更强劲的动力来对外扩张。
“大人,这个金额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暹罗国纵然举国之力也拿不出如此庞大的金额出来啊。”
暹罗王拉玛铁普提二世都要哭了,他敢说不字吗?
显然是不敢,只能够无奈的说道。
“一次性拿不出来没有关系嘛,可以分期付款嘛,比如分三十年来还,我们给你最低的利息,算下来这三十年,连本带息,你们总共给一万万两白银就可以了,每年也就是不到四百万白银。”
“当然了,按照分期付款的规则,你今年就必须先付至少三成,也就是先给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剩下的慢慢分期付款就行了。”
听到暹罗王的话,刘晋顿时就笑着给他们一个还算有良心的建议,没钱没有关系,可以分期付款嘛。
“当然了,这不一定非得是银子嘛,也还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货物来抵嘛,大米、木材、珍珠、翡翠、玉石等等,甚至于还可以用人工来抵嘛,可以派人到我们大明的种植园去干活,拿工资,然后来抵债。”
刘晋想了想又继续补充道,银子这东西用处不大,还不如弄到一些东西什么的更实在,暹罗的大米可是顶级的大米,这可是好东西啊。
“啊~”
听到刘晋的话,暹罗王拉玛铁普提二世以及一众暹罗国的王公大臣们都傻眼了,还有这样的骚操作?
接着有去过大明京城和天津的官员也是赶紧出来和暹罗王解释起来,这分期付款在大明这边是越来越流行的一种方式。
买房子可以分期付款,买船也可以分期付款,买四轮马车也可以分期付款,甚至于连娶媳妇也可以分期付款……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听完,暹罗王想了想说道,看样子,这银子不赔肯定是不行的,到时候让明军杀进了大城里面,他们都要死,整个暹罗说不定就惨了。
周围的缅甸、柬埔寨、真腊、哀牢等等估计都等着分暹罗的国土呢。
“嗯~”
张懋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暹罗王继续看了下去。
第三条,暹罗割让马来半岛与麻六甲相连的区域给大明,同时为了敦促暹罗国认真的执行条约上面的内容,暹罗国还必须租借曼谷地区(这个时候还仅仅只是渔村)给大明用来驻军。
第四条,允许大明商人在暹罗国自由经商,不得征收任何税收,必须保证大明商人之安全,大明商人在暹罗国无须服从暹罗国法律管辖。
后面两条倒是让暹罗王忍不住松口气,还要并不是很要命的要求,仅仅只是割让一点土地和租借一个地方而已,至于什么自由经商,那更不算什么了,只要不算废了自己,另立新的暹罗王什么都好说。
大明镇海王 第717章,海外行省榜?
大明京师,乾清宫弘治皇帝的书房之中,弘治皇帝正和几位重要大臣商讨交趾和象林两个行省的事情。
刘晋和张懋他们打的很爽,这后面的事情还是要有他们来擦干净的。
“陛下,人手不够了,交趾和象林两省加起来总共有三十多府,一百多个县,算下来需要差不多上千的官员。”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吏部尚书王鏊无奈的向弘治皇帝说道,以前是当官都必须要熬,特别是那些举人,如果考不上进士,可能等一辈子都没有官做。
但是现在情况似乎有点特殊了,因为大明这边扩张太快,再加上今年的税务改制,需要大量的官吏,以至于现在竟然没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过年的时候不是召集了很多举人来当官吏吗?”
弘治皇帝想了想问道。
“陛下,那些都已经分到琉球、南洋行省以及各地的税务衙门去了,现在京城这边待恩的举人都没有了。”
王鏊连忙回道。
“那可不行,交趾和象林那是我大明新入之地,这里人心浮动,我大明必须要尽快要派遣官员过去,如此才能够安定人心,巩固我大明在这里的统治。”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连连摇头说道。
“陛下,臣以为我们不妨先从云南、广西、贵州、广东四省这里抽调地方的官员去交趾和相邻任职,稍加提拔。”
“这几省和交趾、象林比较近,也可以更快抵达,另外对这些地方的情况也可能更加适应一些,可以更好的巩固我们大明在这两地的统治。”
这时,刘健站出来想了想建言道。
“此计甚好~”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连忙拍腿说道:“就按照这个方法去办,调云南、广西、贵州、广东官员去交趾和象林。”
“不过这两个地方,我明人稀少,想要长久的统治这里,众爱卿有何良策?”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众人顿时就忍不住沉思起来。
这扩张太快了,真心不是什么好事,这些地方远离大明,明人稀少,纵然是靠着武力打下来了,想要统治这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陛下,臣以为还是用老办法,移民过去。”
“从中原大地迁移几十万人过去,然后在这象林和交趾两地大力普及我华夏之文明,正所谓夷狄而华夏者,则华夏之;华夏而夷狄者,则夷狄之。”
“只要坚持长期教化,再过上几十,上百年的时间,这里必定会和中原大地一样,成为我华夏之地,这里的人也将成为华夏之民。”
李东阳想了想说道。
“嗯~”
弘治皇帝听完也是微微点头,目前来说似乎好像也只有这两个办法,一个是改变这两地的人口结构,增加大明人的数量,另外就是不断的教化,将他们转为我大明人。
其他的大臣听完也是纷纷点头,接着谢迁想了想说道:“只是要移民几十万人到交趾和象林,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今年还要往辽东这边迁移五十万人,如果再往这两个地方移民的话,恐怕朝廷的开支会大增,到时候国库空虚……”
“这个谢公请放心,目前我大明国库充盈,足以支持大规模的移民。”
听到谢迁的话,户部尚书佀钟就站立出来,抬头挺胸的说道。
不就是要银子嘛,现在大明国库可是有的是银子,经过了刘晋的税务改制,现在每个月上缴到国库的税银都有七百多万两税银,这让大明的财政局面一下子得意扭转,大为改观。
现在佀钟说话都非常的有底气,银子嘛,多的很,有的是,各个衙门找他要银子都爽快多了,他现在都有点发愁着,这银子该怎么花了。
“额…”
谢迁顿时就微微一愣,接着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以往弘治皇帝要办什么事情,他如果反对的话,几乎都会习惯性的说国库空虚,朝廷没有银子,可是现在,大明朝廷可是很有钱的。
银子多多啊。
一个月大几百万两银子的税收,这仅仅只是税银,还地方税务衙门收缴上来的实物税收等等,现在朝廷不仅仅给官员涨薪水,而且也已经不发和纸一样的宝钞了,给实物,给银子,总之一些清廉官员的日子确实是好过了很多。
“银子虽然不是问题,不过想要让人移民到交趾和象林去,恐怕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想了想,谢迁也只能够如此尴尬的说道。
“陛下,臣以为可以参照南洋行省,一口人移民去这两省,可以奖励田地百亩,再给他们免征三年的田税、徭役等等,房屋我们负责给他们建好来,我想应该还是有人会愿意移民去的。”
刘健想了想建议道,现在移民都是要有优惠政策的,给田给地,免税免徭役什么的,反正只要把人弄过去就行了。
“嗯,就按刘爱卿所言去办。”
弘治皇帝想了想点点头表示同意,没有办法了,现在大明扩张太快了,辽东这边要移民,琉球、南洋要移民,象林、交趾又要移民,而且现在消息也传回来了,澳洲航线已经开通了。
澳洲地广人稀,这里也是要迁移一些人过去,总是感觉到处都需要人,可是偏偏大明的老百姓一个个都是故土难离,死都只想死在自己老家的那种,想让他们移民,太难了。
很多时候,只能够用行政命令来强制移民,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也是一个比一个优惠,可谓是操碎了心。
“陛下今年的秋闱伦才大典,南洋行省的官员上奏疏说,南洋新入我大明,南洋学子虽然勤奋好学,然毕竟时间有限,恐学业不精,所以请求陛下能够给予一些恩典。”
说完了象林和交趾的事情,吏部尚书王鏊又谈到了三年一次的伦才大典的事情,这对于朝廷来说那是一等一的大事。
特别是今年,大明接连又多了好几个省,所以情况有些特殊。
“嗯,那就多给他们一些名额,明年春闱的时候,不管他们这边考的怎么样,多少也是给几个进士名额给他们。”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笑了笑点点头答应下来。
这种事情是,弘治皇帝一向都是很大方的。
“陛下,不仅仅是南洋行省,辽东地区,臣以为也当设立一个新的行省,按照关内的省份给以相应的名额。”
“另外北方的草原,臣以为也应该给予一定名额,不管这草原学子的学业如何,多少也是给几个名额,到时候再将这些草原出身的学习调到异地任职就可以了。”
“这象林和交趾两省,新入我大明,人心浮动,陛下也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开科举,笼络人心,在象林和交趾两省这里也是和中原大地的省份一样。”
说到这事情,王鏊立即又提到了辽东、草原、象林和交趾。
众人一听,顿时就头大了,这一下子多了好几个地方,关键是这些地方现在教化都还不行,可是偏偏又不能不重视。
毕竟这三年一次的伦才大典,这可是大明上下的大事情。
“此时就按爱卿所言去办,明年的春闱也应该尽早的安排好,早点通知各地,让各地学子能够按时赶上。”
“还有明年的进士的数量上也相应的给以增长,新入我大明之省份,给以适当的照顾。”
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说道。
“是~”
“只是陛下,这几个省份的学子该如何区分南北榜?”
王鏊郑重的点点头,想了想又说道。
众人一听,顿时又是一阵头大,大明的科举考试本身就已经分了南北榜了,按照地理来说,这南洋行省、交趾、象林行省应该属于南榜,辽东、草原应该属于北榜。
“陛下,臣以为,我们不妨再设置一个海外行省榜,以后凡是我大明新入之地,全部归属到海外行省榜一列。”
李东阳这边想了想提议道。
“海外行省榜?”
众人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微微抽搐,这南北榜还不够,现在又要添加一个海外行省榜。
“再添一榜是好事,说明我大明繁荣富强,不过叫海外行省榜不是很好听,干脆叫东榜如何?”
刘健想了想说道。
“彼此,臣以为李公、刘公所言甚是,新入我大明之地,尚欠教化,这些地方的学子肯定学业尚浅,单独列一榜是一良策。”
王鏊想了想也是表示了支持,这就跟当初明朝建国之初分南北榜是一样的道理。
一开始南方的学子厉害,北方人根本考不过,以至于出现了南方学子霸榜的事情,这让北方的学子极其的不满。
后来朱元璋为了考虑到南北统一的重要性,也是分开了南北方的学子,分列南北两榜,这样大家也就没有什么话可说了。
现在也不过是参照南北榜,再设立一个东榜,将这些新入大明的行省纳入东榜。
“此策不错,就按此去办理,将南洋行省、辽东、草原、象林、交趾纳入东榜。”
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点头表示了同意。
“陛下,陛下,大捷~大捷~”
这时,有小黄门气喘吁吁的走来,人还没到就喊了起来。
大明镇海王 第718章,功盖三皇,德高五帝
“陛下,大捷,大捷啊~”
小黄门气喘吁吁的走来,手里面拿着刚刚才从天津这边送过来的捷报。
弘治皇帝身边的萧敬不敢怠慢,连忙过去接过来,恭敬的递到弘治皇帝的手上。
弘治皇帝拿起捷报一目十行,快速的看了起来,很快脸上就洋溢出笑容。
“哈哈,好,张懋和刘晋在南洋这边做的好啊。”
弘治皇帝太高兴了,这份捷报是张懋、刘晋、王守仁、杨云四人联名上奏的捷报,详细的将清楚了明军在南洋麻六甲、暹罗的战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