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公子抬举我了~”
李远山一听,顿时就笑了笑,接着说道:“我原本目不识丁,面朝黄土、背朝天,只因遇到了公子,才有了这一番人生际遇。”
“当官,我是从来都不敢去想,祖上八辈子都是农民,我也只是知道穷苦人家最喜欢的是什么,稍加引导而已。”
“一切皆有可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刘晋笑了笑说道。
“说说琉球城这边的情况吧。”
“是~”
刘远山连忙点头,想了想说道:“目前琉球城这里已经有十七座城,分别设置了十七县,其中有八座城是我们琉球糖业组织建造起来的,其它九座则是其它一些商行组织兴建起来的。”
“目前琉球十七座城市的人口总数大概在两百二十万左右,主要是来自山西、陕西、河南和福建、浙江这五省。”
“琉球目前这边的产业主要还是以蔗糖业为主,各大城市都周围都有大片、大片的甘蔗种植园,以种植甘蔗为主,其次则是种植水稻。”
“不过在琉球城这里,天津造船厂也是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琉球造船厂,另外天津水泥厂也是在这里建了琉球水泥厂,目前尚在建设当中,并没有投入使用。”
“但这两个工厂一旦投入使用的话,琉球这边也将拥有自己的造船厂和水泥厂,到时候发展必然会更加的快速。”
“另外因为琉球这里的独特地理优势,是我们大明前往南洋的中转地区,所以在这里远洋贸易也是极为发达。”
“来自大明陆地各省的商行将大量的货物运输到琉球,转手卖给专门出海的商行,这些出海的商行再将货物运到南洋各地去售卖。”
“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路途,所以中转贸易也是非常的迅猛,这河湾港口之中的船只,十之八九都是如此。”
李远山开始缓缓的讲解起琉球这里的情况来。
刘晋一边听也是一边直点头。
琉球这个地方,在后世一直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郑成功从福建这边带了几万人过去才算是得到了一定的开发。
因为一直没有什么人,所以历史上再过几十年,这琉球也是被荷兰人给占了去,最后才被郑成功给收回。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这琉球迅猛的发展起来,有着十七座城、两百多万人口,并且和大陆这边往来极其的密切,大明在这里也是已经设置了十七县,对琉球这里极其的重视。
根本就不可能说让荷兰人给占去,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后面的一系列的事情了。
“这是一个宝岛啊~”
“属于我们大明的宝岛,它越繁荣越好。”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刘晋听完,也是长长的感叹一声。
李远山看着刘晋,实在是不明白他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叹。
这琉球是大明的,这还有什么疑问?
难道说还有人敢来抢大明的琉球不成?
他当然不会明白刘晋的心情,后世的琉球,它寄托了炎黄子孙太多、太多的感情在里面,这或许就是刘晋为什么要大力支持琉球的缘故了。
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为了这片大明永不可分割的土地,为了它永远都属于大明,属于炎黄子孙,为了它不被人玷污,为了它理所当然的是大明的,理所当然的就该和其它地方一样,亲如手足,彼此没有任何的差别。





大明镇海王 第695章,琼州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离开琉球,继续沿着大明漫长的海岸下一路南下,再经过了好几天的航行之后,也是终于抵达了琼州。
“终于抵达琼州了!”
抵达琼州,刘晋整个人都忍不住兴奋起来,脑海中都是后世的沙滩、椰子还有穿比基尼的美女,后世的琼州那可是度假的圣地。
不过很显然,刘晋失望了,这个时代的琼州,它还非常的偏远、落后,一向都是流放犯人的地方,著名的海瑞就是被流放到了琼州。
此时刘晋所抵达的海口城,它非常的小,甚至于还不如琉球这里的琉球城,要不是因为大明海军抵达这里,为了方便舰船的进出,提前就来这里修建了一座规模不小的港口,刘晋都要怀疑这里到底是不是琼州了。
“这琼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啊?”
刘晋的身边,王守仁有些疑惑的拿着望远镜看了看海口城的四周,并没有觉得这琼州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大明很普通的一个地方,和漫长海岸线上面的很多地方差不多,非常普通。
但是一路上,刘晋对琼州可是念念不忘,似乎很向往能够去琼州这边。
王守仁还以为这琼州有什么特别的,现在一看,似乎好像也并没有特别的地方。
“老王,我给跟你说,这琼州啊,可是一个好地方,琼州这地方和南洋差不多,它的气候和南洋很相似,即便是冬天这里也可以种植蔬菜,将来它说不定可以成为我大明人的蔬菜库呢。”
“还有啊,你看看这沙滩,多美啊,蓝天白云,蓝色的海水,这细细、狭长的白色沙滩,有没有一种想要在这里好好的休息一下的感觉?”
“等以后我们大明的船越跑越快了,这琼州啊,它肯定会越来越受欢迎,别的不说,单单是到了冬天来琼州这里度假就很不错。”
刘晋看了看王守仁,然后指了指海口城外面美丽的沙滩说道。
这个时代的海口城虽然还很小,很落后,不过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没有什么污染,一切看起来都非常的原始、自然,风景秀丽。
“休息倒是想要休息一下,不过我是不想去晒太阳。”
王守仁微微摇头,有点难以理解刘晋。
“算了,和你说这些你也不懂。”
刘晋直摇头,和一个古代人说什么沙滩美女,这不是对牛弹琴嘛,更何况现在这里也没有美女。
海口城的新建起来的码头、港湾这里,一艘艘大船静静的停泊着,在港口的操场上,身穿白色海军服的大明皇家海军正在操练。
他们比刘晋先一步抵达琼州这里,在琼州这里先熟悉下这里的气候和水土,同时也是开始在北部湾这里进行巡逻,清剿琼州一带的海寇之类的。
“刘大人、王大人,欢迎来到琼州啊~在下广东布政使钟藩。”
刘晋和王守仁刚刚下船,还没有来得及感受下琼州的美丽风景,立即有一群身穿官府的人就迎了上来。
好家伙,黑压压的一片,足足有几十号人。
“钟大人,诸位大人,不必多礼。”
刘晋看了看钟藩,再看看这黑压压的几十号,连忙笑着说道。
“刘大人、王大人~远道而来,我已经略备薄酒,为你们接风洗尘。”
钟藩同样也是仔细的看了看眼前的刘晋和王守仁。
刘晋和王守仁都非常的年轻,王守仁现在也才三十出头,刘晋更是只有二十多岁,可是无论是刘晋还是王守仁,都是前途无量啊。
尽管现在自己是从二品的官员,比刘晋的品级都还要更高,但是得知刘晋和王守仁要来琼州这里,他也是立即从广州这边赶来了琼州海口城这里迎接。
眼前的刘晋和王守仁都是皇帝面前的红人,特别是这个刘晋,即便是现在官职比自己低一点,但也是值得自己去结交的。
广东这个地方,在明朝的时候它可是远比不上后世的地位,明朝时候的广东、广西基本上是一体的,都属于岭南以南瘴气横生的蛮荒之地。
像琼州都是明朝流放犯人的地方,很多在朝堂之上被打压的官员也会被下放到两广、琼州、云贵这些地方来做官。
历史上王守仁就被贬到了贵州龙场去当小官,海瑞被贬到了琼州,从这里就可以知道这个时候的广东啊,地位很低。
所以在这样的地方做官,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前途,天高皇帝远的,皇帝十年八年的都未必能够想到有你这号人,想要升上去就太难了。
刘晋和王守仁都弘治皇帝满前的红人,这一次来到了琼州这边,准备南征安南和南洋,钟藩就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只要能够和这两个人搞好关系,同时做好这一次的后勤保障工作来,到时候大胜安南之后,刘晋和王守仁在奏疏上提一提自己的名字,自己说不定就有希望从广东这里提拔到京师去。
即便是去不了京师,能够掉回到其它的省份也是不错的,总比待在广东这里强。
广东这地方,要前途没前途,要油水没油水的,他早就想走了,只是一直苦于没有关系,又没有入皇帝的眼睛,在广东这里一待就差不多是半辈子了。
“钟大人客人了~”
刘晋看了看钟藩,他官职比自己高,按理说没有必要如此客气的,他这样主动热情,倒是让自己觉得有些奇怪了。
众人进了海口城,在海口城琼州府知府的官府里面,众人一番觥筹交错,也是开始慢慢的聊起来。
“刘大人、王大人,你们觉得广东这地方如何?”
钟藩似乎话中有话。
“广东是个好地方啊,你看,它北接湖广和江西,东北又是福建和琉球,西边则是广西和安南,往南则是可以去南洋。”
“沿海地区又非常多的,优良的港口非常多,比起福建来,它的地理位置也更好,特别水这珠三角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又海河相连。”
“我敢预言在未来,广东必然会是我华夏大地上数一、数二的地方。”
刘晋想了想非常肯定的说道。
“数一数二的地方?”
众人一听,顿时就纷纷吃惊起来,广东现在是什么情况,大家再清楚不过了,刘晋竟然说这广东未来会成为华夏大地数一数二的地方。
这谁会信啊。
“怎么?”
“大家不相信?”
刘晋看了看钟藩、王守仁等人吃惊的样子,笑了笑说道。
“刘晋,不是我们不信,而是现在的广东,别说数一数二了,它连福建都比不上,更别说北面的江西、湖广了,更别说和南直隶、北直隶这样的地方相比了。”
王守仁想了想说道。
“那是以前,我是说的是未来。”
“广东这里的地理条件非常不错,位置极其的优越,等我大明吞并了安南和占城,这里就可以算是南下南洋最好的地方之一了。”
“以前我们大明禁海,远洋贸易和航海都不发达,所以广东发展不起来,但是伴随着远洋贸易和航海的发展,广东的地理位置就可以逐渐的凸显出来。”
“你看广东这边,广州可以直接沿着珠江出海,在珠江出海口这一带有很多优良的港口区域,这些地方,未来都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广东只要牢牢的把握住机会,它未来必然会迅猛的发展起来。”
刘晋让人拿出了一副地图,指了指广东中心的珠江山三角洲地区说道。
“听刘大人你这样一说,倒也是非常的有道理,这几年来,广东沿海地区的商船、渔船逐渐增长,这前往南洋的商船也是变多了。”
钟藩顿时就沉思起来,想了想说道。
“钟大人,伴随着远洋贸易和海外殖民地的发展,这广东的未来可是一片光明啊,你在广东这里,可是大有作为。”
“只要钟大人顺势而为,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面,这广东想不发展起来都难,到时候钟大人自然也是可以水涨船高,陛下也肯定会牢牢记住钟大人的功劳。”
刘晋看了看钟藩,其实也是已经猜到了钟藩的来意,想了想也是对他说道。
伴随着殖民时代和航海时代的到来,这广东必然会崛起,这是毫无疑问的,沿海、沿江的地带优势就会逐渐的凸显出来,并且慢慢的超过传统的内陆地区。
“刘大人,这广东当真可以大有作为?”
听到刘晋的话,钟藩顿时就激动起来,在场的其他广东官员同样如此,广东这地方,他们其实早就待够了,很想调到其它地方去的。
现在听了刘晋的话,似乎好像这广东未来发展肯定非常不错,还是一个好地方。
“那是当然,钟大人要是不信的话,不妨可以去琉球这边看看,琉球原先是真正的蛮荒之地,荒无人烟。”
“可是现在,短短几年的时间,琉球就已经迅猛的发展起来,现在都已经有十七座城,拥有超过两百万人的人口。”
“广东基础比琉球好多了,把握机会,肯定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刘晋郑重的点点头说道。




大明镇海王 第696章,后黎王朝
广西北海,刘晋和王守仁从战舰上下来,登上了新修建不久的军港码头,此时,整个北海港口都一片火热朝天的景象。
英国公张懋、破虏候杨云率领的九万新军也是在这几天陆陆续续的抵达了北海。
“张公、杨侯~”
刘晋和王守仁很快就找到了张懋和杨云,这一路南下,刘晋有种游山玩水的感觉,不过刘晋可不敢忘记自己这一次南下的使命,到了广西北海这里,接下来就没有心思游山玩水了,该商量着如何尽快拿下安南,再扫荡南洋各国了。
“臭小子,你们来的正好,我和破虏候正在商量着如何进攻安南呢,你们来了就一起过来商量、商量。”
张懋看到刘晋和王守仁走了过来,皱着的眉头也是很快就舒展开来。
刘晋和王守仁走近一看,赫然是一张安南的地图,上面非常详细的标注出了安南这边的主要城市和防守情况,很显然,事先大明的情报机构就已经获取了大量的信息。
“臭小子,你觉得这一战该怎么打?”
看着地图,张懋精神抖擞,他的祖先张辅就是靠着攻打安南,立下了战功,所以才被永乐帝封为英国公。
现在弘治皇帝派他来主持攻打安南的事宜,他也是非常激动的,英国公这个铁饭碗可都是靠着打安南获取的。
“很简单,直接从海上进攻安南的核心之地,红河三角洲,一路杀到他们的东京(也就是河内)去。”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刘晋看了看地图,想了想就直接说道。
打安南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特别是有大量船只、战舰的情况下,直接绕过他们重兵防守的十万大山地区直插他们的心脏。
“嗯,我和杨侯也是这个意思,目前调集到北海这里的舰船数量也是已经有500多艘,分几批也足够将十万大军投送到红河三角洲这里。”
“另外还有五千倭国武士和五千朝鲜武士也已经抵达了北海,加起来我们的总人数达到了十一万,即便是海军这边没有办法登陆作战,也应该是足够了。”
张懋点点头说道,这一次进攻安南和以往进攻安南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在以陆地进攻为主,而是以海路进攻,直插安南心脏。
“你们说安南这边会不会已经知道了我们大明要进攻的消息?”
一直没有开口的王守仁想了想说道。
“肯定知道,这里距离安南非常近,我们乘船不需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抵达红河三角洲这里。”
“广西这边和安南往来比较密切,在广西这里就有大量的安南人,北部湾这里也有他们的渔船,知道消息也是必然的。”
张懋想了想非常肯定的说道。
“那如果假想一下,如果你是安南国王,在知道了大明会进攻自己的情况下,又会怎么做呢?”
王守仁点点头,想了想又说道。
“拿下安南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多想一想该如何尽可能的减少自身的损失,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
众人一听都纷纷点头,张懋对王守仁也是忍不住刮目相看,这个年轻人做事非常的谨慎、小心,又聪明无比,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
王守仁在攻打倭国、荡平草原人、灭女真各部的时候都有着非常亮眼的表现,虽然是一个文官,但丝毫不会逊色于历史上的那些名将。
多听一听他的意见总不会错的。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再怎么小心谨慎都不为过,更何况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安南虽是小国,大明兵强马壮,也还是应该要小心谨慎。
…….
安南东京的禁城皇城(王宫)之中,安南后黎王朝第五代国王黎晖正满脸忧愁的召开朝会,商讨应对明军大军来袭的事情。
黎晖算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在位期间劝课农桑,兴修水利,讲究以德治国,以忠孝为纲,提倡温良恭俭。
当然,后黎王朝当中最有名的君主还是要算他的父亲,黎圣宗黎思诚,这个黎思诚就相当的厉害了,后黎王朝的建立其实是在明朝放弃对安南控制之后。
后黎王朝的建立者黎利在1418年的时候,在安南蓝山打起了反明的旗帜,自称‘平定王’,先占领了安南中部地区,之后东进占领安南的核心东郡(也就是红河三角洲所在的地区)。
到了明宣德二年(1427年)的时候正式将明朝的黎利驱逐出了安南,明朝放弃了对安南的统治权。
黎利就扶持了傀儡君主陈嵩为国王,没过几年之后,等逐渐掌控了安南之后,又将这个陈嵩给毒死,自己建立了后黎王朝。
他虽然是推翻了明朝在安南这边的统治,但是后黎王朝的建立上,一切依然都是按照明朝这边的制度来。
尊儒道、推动儒学、参照唐朝的刑法制定律法等等,甚至于连京都的设计上面也是参照了大明京城的设计来建造的。
不过黎利这个人生性多疑,等到政权稳固之后,他就和老朱同志学,大肆杀戮功臣,以至于朝局动荡不安。
黎利一死,他儿子黎元龙继位的时候才十岁,这大权就落到了辅政大臣的手上,再加上这个黎元龙好色无度,很快又驾崩了。
他一死,黎元龙的儿子黎邦基继位的时候仅仅只有两岁,这大权就落到了太后阮氏英的手中。
等到黎邦基长大要亲政的时候,安南国内又发生了凉山王叛乱的事情,凉山王也是黎家人,见大权落到了外戚手中,这才起兵造反。
只是他虽然成功的杀入了京都,夺取了皇位,但是在位仅仅243天,他又被后黎王朝的大臣阮炽、丁列给推翻了统治。
这两人扶持了黎元龙的第四个儿子黎思诚为帝。
可以想象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个黎思诚的处境可想而知,登基之初,这大权都在两个扶持他的权臣手中,朝局又非常的动荡,内忧外患。
可就是这样的环境下,这个黎思诚不仅仅逐渐的掌握了大权,并且开始稳定整个后黎王朝的统治,尊儒道,开科举,禁佛、禁道,对外又不断的讨伐占城、哀牢、柬埔寨等等。
这才给现在的后黎王朝国王黎晖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有了他挑衅大明的一点资本。
这个黎晖从弘治十一年登基开始就屡屡上书给大明王朝,希望大明这边能够赐予安南和朝鲜同等的藩属国地位,赐予其代表王爵身份的‘衮冕’。
当然了,不仅仅是这个黎晖,前面的几任安南国国王也都是如此,他们一方是推翻了大明在安南的统治获得了王位,另外一个方面又希望得到了大明的承认。
这是非常矛盾的一种现象。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安南这边受大明的影响非常大,不仅仅有大量的明人在安南定居,并且明人在安南这边地位非常高,基本上掌控了安南的方方面面。
再加上安南方方面面都受到大明的影响,尊儒道,信佛道两教,甚至于连文字都是使用的汉字。
所以后黎王朝如果能够得到大明的承认,这对于他们在安南的统治极其有帮助的。
不过大明这边却是从来都没有应允,反而指责其使臣“不知彼国之王,其名为王,实亦为臣,而朝廷之制,其名器固有在也……”,每一次给予断然拒绝。
这让黎晖也是觉得非常恼怒,再加上安南国统治稳定,有他父亲打下来的基础,去年的时候大明又出台了大明藩属国条约的内容,这让他非常的不爽。
因为他虽然想要当大明的藩属国,但却是不敢签署这个协议,因为安南国内有太多、太多的汉人,他们又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一旦签署了这个大明藩属国协议,他担心自己后黎王朝的统治,到时候或许不需要大明出兵,只需要大明天子下一道旨意,他的统治就要被人推翻了。
因此,他也是下令兵犯广西龙州,不断的挑衅大明,加深安南和大明之间的仇怨,如此一来的话,大明对安南必然会记恨在心。
只是他没有想到大明会如此迅速的派遣大军拿下征讨安南,此时他已经收到了消息,大明朝廷这边派遣十万大军征讨安南,而且这一次似乎好像并不仅仅只是教训安南一顿就完事的样子,极有可能是要重新将安南收归到大明的统治之下,重新设置交趾布政使司。
这意味着什么?
黎晖太清楚了,这意味着他们后黎王朝的统治到头了。
之所以敢去挑衅大明,主要还是因为以往挑衅大明,大明这边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表示,更何况他们后黎王朝的开创者黎利就是靠赶走了明人才建立的后黎王朝。
从这一点来说,后黎王朝的历任君主对大明其实都缺少敬畏之心。
1...319320321322323...1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