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娇妻良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听雪

    好友亲朋,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利益使然,出卖和欺骗人,一个素昧平生,确切的说,是在此之前,还险些失手杀了她的人……

    顾落辰从不说谎,柳轻心跟他问事情,他从来都是能说的,就告诉她,不能说的,就告诉她不可说,所以,柳轻心也就知道了那只剧毒蝎子的事,当然,宽容如她,并没因此而对他心怀敌意,相反,倒是跟他更亲近了几分,闲暇时候,还会跟他讨论一些他感兴趣的问题,比如,怎么养蝎子,怎么给武器卒毒,用什么样的药,可以在最快的情况下,让重伤的人能暂时的恢复行动能力,逃脱危险。

    当然,柳轻心跟顾落辰“闲聊”的这些,并不是她随随便便,拍个脑门儿就想出来的,而是件件都有依据,很多,还是她从她老师的旧友,那个她称呼为“顾伯伯”的人嘴里听来,只是彼时,她还小,对这些事情都只是随便听来当故事的,直到后来,“顾伯伯”寿终正寝,留下了一本书册给她当做遗物,她翻看那书籍后才知道……他曾跟她说的一切,皆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只是她的坚持和执拗,让他的心愿,未得成全!

    “我是小宝的干爹,你是他娘,我为你们娘俩打算,理所应当。”

    顾落辰没有回应柳轻心的感激,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伸手,戳了戳小宝肉乎乎的小脸,就把他又交还给了她的怀里,一个闪身,凭空消失了般得,不见了踪影。

    叩叩叩一一

    正在柳轻心纳闷儿顾落辰的突然离去时候,门口方向,突然响起了轻轻的敲击声。

    “什么事儿”

    听到有人敲门,柳轻心便是明白了顾落辰突然离去的因由,这里是后院正房,她和翎钧的歇息处所,于理,闲杂人等,尤其是翎钧之外的男人,都不该涉足的地方。

    不得不承认,顾落辰是个很细心的人,为她考虑的,绝不是“周到”两字可以形容。

    “回夫人的话,院子里的下人,奴婢都教训好了,请夫人示下,后边儿,还有没有什么要安排的。”

    来人是姜嫂,她刚刚教训完了院子里的下人们,跟她们叮咛嘱咐完了自己能想到的所有事情之后,就来跟柳轻心禀报,“还有,时候也不早了,夫人的晚饭,可有想着要吃些什么的”

    原本时候,姜嫂对柳轻心,还只是感恩和由感恩而发的恭敬,但今日,得知她夫君翎钧,乃是当今大明朝的三皇子,她所生的小宝,更是隆庆皇帝的长孙……

    姜嫂是跟着老将军夫人身边儿长大的,对待与皇家有关的人,什么人,该是什么礼仪,都有好好的被教训,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的她非常的矛盾,对柳轻心使用对待皇子妃的礼,怕招人耳目,给她们娘俩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使用以前时候的礼……又觉得不合规矩,是对她不够恭敬!

    “以前怎样,现在还怎样罢,姜嫂,非常时候,非常对待。”

    打开屋门,见姜嫂一脸纠结,全不知该跟自己怎么行礼,柳轻心便是明白了她的郁闷之处,伸手虚扶了她一把,笑着给她“解了围”,“陛下也吩咐了,这些时日,咱们还就跟以前一样,一切以掩人耳目,不要张扬当做准则,规矩都是人定的,小宝的安全,可比规矩什么的,要紧的多。”

    “是,夫人,奴婢记下了。”

    应承下柳轻心的吩咐,姜嫂也是稍稍松了口气,恭敬的朝着她行了个以前时候的礼,就站直起身来,看向了被她抱在怀里的小宝,“小少爷……这是还没睡呢跟陛下玩儿了大半天,奴婢还寻思着,该累得沾襁褓就睡了呢……”

    “还没兴奋过劲儿呢,等过了这这会儿,再吃几口奶,就该睁不开眼了。”

    柳轻心笑着应了姜嫂一声儿,就把小宝交给了她的怀里,这小家伙,真是长得够快,这才四个月不到,重得她抱一小会儿,就能压麻了手臂,“你把他交给两个奶娘去罢,喂饱了,就送去




第一百三十七章 亲近
    坐在房梁上的顾落辰,原本以为柳轻心回来以后,还会跟他说话,等了好一会儿,都不见她出声,便侧过头去,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在桌子旁边坐了的她……见她就那么趴在桌子上睡了,不禁微拧了下眉头,纵身跃下,小心翼翼的将她抱起,送去了软榻躺了,又盖上被子。

    可恶女人,也太不懂得照顾和爱护自己了,真不知她这一副好皮囊,是怎么修炼出来的!

    要是换了旁人,不变成个黄脸阿婆才怪!

    这般想着,顾落辰的唇角微微上扬了一个弧度,又细细的看了一眼她的睡容之后,便纵身跃上了房梁,闭眼浅寐了起来。

    柳轻心一夜未眠的等那边事情发生,他,又何尝不是

    她只是在等,他却是要全神贯注的,时刻提防危险发生,这其中差别,可想而知。

    姜嫂把小宝交给了两个奶娘喂奶,又跟初一转告了柳轻心的吩咐,便快步往厨房走去,打点柳轻心的晚饭。

    隆庆皇帝清晨到来,在这里用了早、午两顿饭,几个厨娘为不给柳轻心这主子丢人,也是“各显神通”,愣是真做出了一百零八道各式菜品来,给他享用。

    吃惯了皇宫里御厨烹制菜肴的隆庆皇帝,哪里尝过这种江南小镇里的风味美食

    两顿饭吃下来,也是觉得新鲜可口的不行,对柳轻心的“治家有道”,更是夸赞个不停了起来!

    当然。凡事有利就有弊。

    丰富的菜肴,让隆庆皇帝吃了个高兴,余下的,就都由他大方的赏给了跟着他来的二百余名神机营侍卫……就算隆庆皇帝和翎均吃的都不多,一百多道菜,也不可能够二百多人分着吃的,于是,六个厨娘就又忙活着给他们做大锅菜。蒸白米饭,烧开水……总算伺候着这群“大爷”们把早饭吃好了,就又到了该给隆庆皇帝准备午饭的时候……

    早饭丰盛,午饭自然不能比午饭差,六个厨娘忙得脚不沾地,菜都顾不上亲自去买,才总算是把这午饭准点儿奉上。没让隆庆皇帝这玩孙子的“闲人”。饿着了肚子!

    六个厨娘虽都是下人出身,能吃苦,能耐劳的人,却也架不住这样连轴转,供应二百多号人的伙食,要不是柳轻心发话,让婆子王嫂去就近的几个酒楼,给那两千人隆庆皇帝从江南大营里借来的兵将订购伙食……

    姜嫂是个善于观察的人。她看的出来,就刚刚,她给院子里的下人们训话的时候,那六个婆子,都已是累得筋疲力尽,要站直身子起来,都是不能了!

    可即便是这样,这院子里的人吃的晚饭,也还得让她们来做。柳轻心身份金贵,小宝的身份更金贵。吃用外边儿买回来的东西,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可就不是咬一咬牙。就能解决的事儿了!

    几个婆子累得不行,回了厨房之后,就都一屁股坐下在了能抓到手里的凳子上面,杯盘碗碟,都没劲儿洗了。

    不过,能给隆庆皇帝准备膳食,还得了他老人家亲口称赞这事儿,让几人都很是欢喜,暗自打算着,这会儿,不能把这出去瞎说,等以后,她们老了,一定要让人把她们做给隆庆皇帝吃过,还得了他称赞的这几道菜,给细细的记录下来,当成是传家的本事,教给家里的儿子和闺女学会。

    听到门外响起脚步声,六个正在坐着闲聊,各自说起自己所做菜肴配方的厨娘,忙收声侧头看去,见是姜嫂来了,忙纷纷起身,跟她打招呼。

    有了今天的这档子事儿,姜嫂在这家里的管家地位,就算是敲定下来了,虽然她也是个女人,但……柳轻心那当主子的,都没觉得不好,她们,又何苦在这里咸吃萝卜淡操心

    不是第一回给有钱人家做事的六个厨娘,自然清楚,跟管家的人搞好了关系,没什么害处,这会儿,姜嫂一进了门儿来,就忙拖了凳子过来,客气的让她坐下,就要准备去烧水,给她泡茶。

    “你这前后忙活,都累了一整天了,快,快坐下歇歇!”

    年纪最大的一个厨娘,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忙活,已经在这厨房里有了些许权威,有她来说话,其他五个人,自然也懂得消停儿,“喝点儿什么茶武夷山的大红袍,还是前些日子,刚刚让茶庄送来的正山小种”

    “别忙活了,我不待久,跟你们交代几句晚饭的事儿,就要走的。”

    姜嫂不是个手里有了点儿权力,就不知天高地厚的人,那些茶叶,都是称着份量买回来的好茶,寻常里,给柳轻心泡着喝的,她一个下人,哪敢瞎尝,就算柳轻心大方,不在意这点儿小东西,也绝不能开这个先例,“那些,是老王特意托人买回来,给老爷和夫人喝的好茶,咱们这些下人,哪敢随便乱尝你们去瞧瞧,看家里还是什么菜,需要添置些什么,我让老王出去买回来,你们忙活了一天,也都累了,一会儿给夫人准备好了晚饭,就赶紧歇着罢,碗筷什么的,我让旁人来洗刷!”



第一百三十八章 言官堵路
    翎均跟着隆庆皇帝回了帝都,刚进宫门,就遇上了一群言官谏臣们挡道儿,唠叨的事儿,也无非就是些他们在路上就料到了的,关于翊釴的处置问题。

    君无戏言,言官谏臣们再大的胆子,也不敢让隆庆皇帝把已经下了的诏书收回来,但,对要把翊釴放逐去西北苦寒之地,让他受发配之苦的这事儿,这些言官谏臣们,却不打算让隆庆皇帝就这么如意。

    “彼人虽为大皇子殿下昔日小厮,却于大皇子夭亡后,一直尽孝于陛下左右,又助陛下安稳大业有益,臣以为,其功虽微,苦劳却是不少,故恳请陛下,贬其回归故里为庶民,勿罚至西北之地为杂役,方显陛下仁德。”

    跪于御辇跟前,跟隆庆皇帝恳求的这人,是跟翊釴母家有姻亲关系的兵部尚书程向前,众所皆知的拥护翊釴一派,隆庆皇帝不用想也能知道,今日跑来这宫门口,拦他御辇的这一群人,一准儿都是他招揽过来的错不了!

    “陛下仁德,不应如此对待昔日有益安稳社稷之人,若将彼人罚至西北,定惹天下猜嫌,望陛下三思!”

    “陛下三思!”

    “陛下三思!”

    “陛下……”

    在程向前的带领下,二三十号言官谏臣,在御辇之前,呼啦啦跪成了一片,绛紫色和赤红色的官袍,明亮的让隆庆皇帝觉得刺眼。

    “钧儿,你觉得。此事朕该如何应对才好”

    隆庆皇帝稍稍拧了下眉,本就疲惫的他,对这群言官谏臣的到来,顿觉烦恶的不行,想当年,他刚刚登基时候,想要把杜康妃接回皇宫里居住,对她老人家尽孝。也是这些家伙,茅厕里的蛆虫一样烦人的堵住了他的去路,不肯让他出门……当时,是翎钧的出现,帮他解了围的,这一次……

    “庶民之身,得享皇子奉养。犹不知涕零感激。伙同旁人,做出劫掠已故孝恪太后寿辰贺礼之事,残杀押送贺礼兵将数百人,凶残卑劣,无耻之尤,若非念其有功于社稷,定处剥皮车裂之刑,今父皇只以贬黜苦寒之地为罚。已是仁至义尽,天下百姓只会觉得是父皇过于仁厚,而非刻薄。”

    隆庆皇帝已经老了,尤其,在面对这样群臣刁难的时候,翎钧觉得心里微微一酸,脑海里本能的就记起当时,姜老将军送他会裕王府时的情景。

    那时,自己七岁。还是裕王的隆庆皇帝才刚刚三十五,正当壮年时候……他满脸欢喜的把自己举过头顶。微微抛起,又稳稳的接住。他说,“翎钧,我的儿子,我远远的看了你这么多年,从今以后,我终于可以,再听你唤我爹爹,而不是裕王爷了!”

    “如此甚好。”

    对翊釴,隆庆皇帝是真的伤了心,冷了意,绝了心思,不直接下令,让人取了他的项上人头,也只是因为,他不想“虎毒食子”的污了自己的一世英名,而非不舍,所以,此时听翎钧给他出了这么一个主意,顿时,便觉得甚合他意了,“你去把这事儿告诉他们罢,朕累了,想歇息一下,不乐意瞧他们那一张张比鞋底还黑的脸。”

    翎钧领命而去,很快便把一众言官谏臣说得哑口无言,懊恼又无奈的四散退去。

    翎钧知道,这事儿,并不会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完了,那些被他“说服”并离去的人,尤其是程向前为首的翎鈛一派,之所以会这么做,说句不客气的,也只是以退为进,不想一下子把隆庆皇帝给得罪透了,以后不好说话而已。

    这些老家伙们很聪明,确切的说,是在上一次逼迫隆庆皇帝,不让他推翻嘉靖皇帝的诏令,说杜康妃压根儿就没死,完全就是因为护佑百姓,才遭了嘉靖皇帝薄待这事儿时,攒下了对付隆庆皇帝的经验。

    隆庆皇帝是个把面子看得很重的人,而且,还很容易心软,这会儿,他正在气头上,当然态度坚决,但等过后一些时候,他火气下去了,这些大臣们再来跟他劝……结果极有可能,就会跟现在,截然不同了!

    打蛇不死,必有后患,更何况,还是翎鈛这条母亲家里与三大军营中的两个,都关系密切的“百足虫”

    江南大营的主将,已经因为姻亲的关系,而倒向了翎鈛一派,东北大营更是翎鈛母亲家的嫡系,在东北戍守了好几辈儿人的李氏一族!

    翎鈛的手里,有东北和江南两个大营的支持,他的手里,却只有姜老将军“义子”姜如柏这一张底牌,现如今,姜如松又被隆庆皇帝赐了蓬莱公主这门亲事……虽然,瞧现在,姜如松还是一心向着隆庆皇帝,不肯与翎鈛同流合污的,却难保以后,也是如此!

    天知道他这么一个孩子气的人,会不会在成亲之后,被蓬莱公主的花言巧语迷了心窍,也成了翎鈛的党羽之一!

    姜如柏再怎么跟他翎钧亲,也是君子交淡如水,再怎么跟姜如松不亲,那也是跟他一同长大的弟弟,如何取舍,显而易见……即便现在,有翎鈛与江南大营主将勾结,意图谋害姜老将军夫妇的这事儿,即便现在,有柳轻心给二老医病的这事儿……

    姜老将军已是古稀垂暮,姜如松,却是正



第一百三十九章 翎戮
    隆庆皇帝并不是个蠢人,听翎钧这样说话,哪里还能想不明白意思

    回想起当年,翎钧的母亲李氏,为了杜康妃和他而受得那许多苦,费尽心力,彻夜不眠的做针线活儿,只为了能让他过的更好些的疲惫和辛劳,隆庆皇帝不禁微微滞愣了一下,轻叹口气,伸手,拍了拍翎钧的肩膀,“我不是个忘恩的人,你娘为我做的一切,我都记得,这辈子都会记得……我觉得对翊釴他娘不起,是因为……她走的早,只跟着我吃苦,却没能,跟着我享上一天的福……你不要瞎想,我绝对没有要忘了你娘的意思……”

    隆庆皇帝跟旁人说话,从来都是以“朕”自称,唯独跟翎钧这个,一直让他觉得愧疚的儿子,会用“我”字,翎钧听在耳朵里,也不多去想些有的没的,依然是该如何跟隆庆皇帝恭敬,就如何恭敬,从不自以为是的觉得,他就是与旁人不同。

    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隆庆皇帝对他的亲近,也才只是比翊釴这个嫡子,要略差了那么一点点。

    “父皇若是得闲,不妨微服去一趟儿臣母妃那里,或许,会发现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也未可知。”

    翎钧稍稍沉默了一下,对他母妃的不争,很是有些无奈,她总也迈不过自己是都人出身的这坎儿,所以,在应对旁人刁难的时候,总会本能的选择忍气吞声,“我母妃她……或许并不像父皇期望的。过的那样好……”

    隆庆皇帝知道,翎钧,这个从来都只会让他觉得省心的儿子,不是那种喜欢搬弄是非的人,从小长在军营里的他,不知不觉间,就养成了一种凡事能依靠自己的本事去做的圆满,就绝不会烦劳他人的习惯。这一点,跟他母妃李氏很像,只是,他要比李氏,更有开阔的眼界。

    “好,改天,我躲过了这几天烦。就找个机会。不告诉任何人的,去她那里瞧瞧。”

    想到一直跟着自己吃苦,对自己照料有加的李氏极有可能被委屈着了,隆庆皇帝顿觉心中一紧,点头答应了一声儿,就闭了眼,安静的倚在了软垫上面,一言不发的朝着翎均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告退了。

    跟隆庆皇帝行礼告退之后,翎钧就下了马车,有些事,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他懂。
1...3940414243...1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