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六零种田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甲辰

    再联系这两年的各种指示,这群学生怕是要跟着下乡支援农村建设了。

    乔宏远疑惑地看了蔡名两眼,没有追问,觉得是他认为自己和妹妹是小孩子,不想说。

    而乔佳月此时脑中却想起一个词——上山下乡。

    其实她的前世,中间那几十年真的是迷迷糊糊的,到了年老时稍微清醒一些,却已跟不上时代。

    一些内容,也是从电视上看到的。

    而重生后,对于前世的记忆,她反而愈发模糊了,明明少女的脑子记忆力并不差的。

    上山下乡,被影响的不只是那一批批的城市学生,他们这些大队,难道就没有影响吗

    乔佳月怔愣间,乔母已经端着一碗鸡蛋面线出来,催着蔡名趁热吃。

    等她回过神来,蔡名已经不在屋里了,自己坐在乔宏远的身边,他还在喝茶。

    只是那点茶叶被冲泡过几遍,颜色已经淡得不行,几乎品不出一丝茶香味。

    “月儿,你刚才在想什么”乔宏远低声问道,她发了很久的呆。

    乔佳月挠挠头皮,觉得那边痒得很,但这个问题,她真是回不知道怎么答。

    “二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乔佳月抓住乔宏远的胳膊,赶紧转移了话题,“我突然想起可以给小姨他们寄什么东西了。”

    “把我做的药丸寄一点过去,这些年,他们的身体一定也不好。”

    乔宏远认真地想了想,“可以,但是你能做出这么多吗”

    “这个没问题的。”乔佳月摆摆手,“那我先去准备了,等会你跟阿娘说,也给蔡名叔带一点。”

    “行了,你去吧。”乔宏远眯了下眼,他看出妹妹并不想告诉自己实情。

    她发呆那会的神情,仿佛对一切都不在意,好似下一秒就要消失,让他很是害怕。

    她不愿意说,他就不问,有些事说开了并不见得是好事。

    蔡名确实如乔宏远所想,关于自己知道的一些信息,他没对两个孩子说,但对乔父透露了。

    然而乔父突然开口:“蔡名,你加入的到底是什么组织”

    蔡名听到乔父这话,差点没从田埂上摔下去。

    &n




第三百五十七章 意见
    乔佳月把分装好的药丸交给乔母,由她放入已经打包得差不多的包裹,过两天,乔父去公社的时候,直接就能寄走了。

    家里每个人都吃了药丸,变化有大有小,像是乔宏致,几乎就没有什么感觉。

    而变化最大的就是乔宏远,气色肉眼可见地变好。

    乔父和乔母的变化看不出来,不过他们都说感觉身体许多。

    而兰婆婆因为年纪大,需要吃的量要多一些,所以乔佳月送去了一大瓶,按时按量吃,慢慢就能感受到变化了。

    乔父找乔佳月要了不少的药丸,乔佳月没有问他要送谁,直接就给了他一大瓶。

    乔父自然有安排的,乔爷爷乔奶奶肯定是需要一份的。

    不过了为了防止两位老人把药给藏起来,然后送给别人,乔父都是掐着时间点去盯着他们吃。

    乔爷爷和乔奶奶自然是不乐意的,可是又拗不过乔父,只好妥协。

    此外,乔父也给乔向白及其他五人给准备了药。

    他想的也简单,既然林国平把人交给自己,那自然要好好照看,不能出一点问题。

    先把他们的身体调养一下,以后碰到什么也好熬过去。

    关于这五个人的身份和过往,乔父这里自然有资料,无非就是那几种,以及海外经历丰富罢了。

    元旦过去了,大队里静悄悄的,这一年里少了收音机,社员们虽说已经习惯了,但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离过年还早,地里的活也不多,只是今年年景不好,走亲戚也不那么爱走,毕竟两手空空的也不好看。

    虽说现在大队里每天会有学生专门读点报纸或是故事,但跟广播比,还是差了点什么。

    乔宏远现在一出现在大队,就有一堆人追着他问广播什么时候能修好,烦得他都躲屋里不出去了。

    开什么玩笑,公社都通知要有知青来下乡了,人家城里人,可是见过收音机和电池的。

    他们这个拿出去,肯定会被发现猫腻,还是再等等,等大队里通了电再说。

    乔父也比较关心这事,也去公社问过几次,但公社那边也没能给个准确的说法,看来要等到通电,真的是有得等了。

    过了元旦,进入小寒,公社那边还是没有要办集市的消息,高山大队大队部便聚集在办公室里,谈论起即将到来的知青安置问题。

    大家的意见都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知青必须要单独住在一处,不能打散分到社员家里。

    原因也很简单,谁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品性,住在社员家里,闹出的矛盾绝对比知青聚居在一起要多得多。

    而且这批知青也是十七八岁的,在乡下这正是适合婚配的年龄,到时候,光是这些事儿就有够大队头疼的。

    “那要安排这些知青住哪里也不知道来的人多还是少,该不会还要给他们建房子吧”

    乔正火心里是拒绝这次开会的,这些人他一点都不想招来三队。

    “第一批人应该不是很多,陈队长那边还有别的空屋子,先对付一下。”乔宜兵说道。

    就算要盖房子,也得等地里不忙了再说,还有选址等问题,可不是说想盖就能盖的。

    陈东方住的是老房子,以前的大户人家的祖屋,如今都被公用了。

    “什么,后面还有!”乔正火声音陡然拔高,整个人猛地站起来,“这当我们大队什么地方了”

    其他人看着大呼小叫的乔正火,面色不虞。

    他们心里也不欢迎这些知青,但还没傻到当场表现出来,毕竟这是不可抗拒的一件事。

    还是陈东方看不过去了,骂道:“乔正火你在干什么你还不清楚现在什么情况你想死别拖我们当垫背的。”

    “你以为这是公社安排的吗不是,这是中央下的指示,全国所有大队都这样。”

    “还是说你对主席的指示有意见”

    这话一出,乔正火瞬间就安静了,再也不敢乱说话,这说法要是



第三百五十八章 不苛待【8月票100】
    关于知青,乔佳月他们在家里也讨论过,没有太多的想法,反正跟他们的关系不大。

    兄妹几个并不觉得他们跟那些城里来的知青会有什么交集,他们并不稀罕城里人。

    相反的,兄妹几个对那几个被下放的老人更感兴趣。

    这五个人的气质真的跟其他人不同,那是由骨子里透出来的,不会轻易改变。

    即使他们落魄至此,却依然没有褪去深入骨髓的那些东西。

    就是乔向白,他养好后,整个人也能看出跟一般社员的差别,即使经过这些年的搓揉,已经消磨掉许多了。

    但鉴于他们的身份,乔佳月他们没有主动上前,而是远远地观望,看他们干活。

    现在大队里最脏的活是啥,怕就是扫猪圈、清理鸡棚了,那味道是真的一言难尽。

    这些人看得出来都不大会干活,手上的动作非常生疏。

    不过乔六安几人都很有耐心地教他们,还告诉他们一些干活的小诀窍。

    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能够更快地适应大队的生活。

    乔六安、乔七安兄弟自从乔父当了队长以后,他们兄弟俩在生产队里的位置也随之上涨,虽说他们干的活并没减少,但几乎没受什么歧视。

    比起出身的成分,社员们显然更厌恶那些偷奸耍滑的人。

    所以,这几人要想在大队里好好呆下去,勤勤恳恳是必要的。

    楚立仁是五个人中年级最大的,他曾是大学的历史教授,对古汉语很有研究。

    其他的几个人,他并不认识,不过能聚集在一起,也是一种缘分,一块度过这个难关。

    说真的,高山大队真的是个平和的地方,他们当初知道要分到一个偏僻的大队,本来还有些心惊胆战,害怕被社员们敌视,被各种法子折腾。

    然而等到了这里后才发现,外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完全看不见。

    相反的,这里的生活比其他地方的人还要平和,社员们看着要更和善一些。

    且这里的人也不会见他们跟见了什么瘟神似的,一些小孩子还会好奇地来围观他们。

    有胆子大的孩子还会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擅长的东西,而不是拿石子砸他们。

    在高山大队待了几天,他们还发现了,高山大队有许多外头没有的东西。

    沼气池和烘干机,光是这两样东西就让他们侧目不已,这两样东西,城里都不一定能弄得出来。

    楚立仁几人知道这些都跟则乔父家有关的时候,几人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这里头有故事!

    而了解的最好途径,自然跟他们是同一阵营的乔向白了。

    乔向白自然不可能事事坦白,但是对于乔父,他是真心感激,说了许多好话。

    “听说过年后会有知识青年从城里来大队,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乔向白低声说,“但你们只要记得一个点,我们高山大队最讨厌惹事的人。”

    “在之前,大队部就收拾过一批,狠扣了一番工分和粮食才消停下去。”

    “所以只要你们乖乖干活,不偷奸耍滑,认真做事,我们队长是好人,不会苛待你们的。”

    几人闻言若有所思,一路上被送来,消息可以说是比较闭塞的,这些天也没跟社员们交流,还真不知道知识青年的事儿。

    知识青年啊,之前在城里,就属这些人最跳最闹腾,他们几把老骨头,谁没被折腾过

    呵,现在到了大队,他们倒是要看看,这些城里来的知识青年,还能蹦跶得了几时

    “对,我这几天干活的时候,听社员们有提起过什么研究员,那是”楚立仁好奇地问道。

    听说他们还有自己的砖瓦房住呢,想想就让人羡慕。

    “哦,他们是以前下乡支援大队建设的研究员,帮了大队很多忙呢。”乔向白帮着这些人介绍,“他们都是有本事的人。”

    “大队不会苛待有本事的人,像我会看水,每个月



第三百五十九章 带了什么
    乔父去猪棚走了几圈,天气凉下来后,这些猪肉眼可见地长膘了。

    且几头母猪也怀孕了,被好吃好喝地伺候着,算一算时间,等小猪出生的这段时间,猪棚是要空一阵子了。

    乔六安现在也是养猪高手了,他对乔父说:“这些猪还需要再养养,腊月初可以先送走一批了。”

    乔父转了转,满意地点头,“还不错,最近多喂点,多长点膘。”

    若是猪的重量不够,达不到供销社那边的标准,那损失可是不小。

    “对了,那几个人怎么样”

    乔六安想了想了想,“做事还是比较积极的,就是速度慢了些。”

    “改造认错的态度都很好。”

    乔父想了想,“足够认真就行,可有人为难他们”

    “目前没发现。”四队的社员也不是喜欢闹事的人。

    “嗯,让你阿爸多跟他们聊聊,看他们擅长什么。”

    他不喜欢生产队里养闲人,按照计划,明年要种棉花,这里头要是有人有经验,可比摸着石头过河好多了。

    “行。”乔六安爽快地答应了。

    乔父离开了猪棚,打算去菇棚那边看看,他想起二儿子的提醒,这个菇棚确实该清理一下了。

    乔佳月又往兰婆婆家里送了一瓶药,仔细询问过老人的情况后,她才放心地离开。

    杨树看着乔佳月离开的背影,有些不解地问:“娘,您教佳月背了那么多的方子,为什么不收她做徒弟”

    兰婆婆淡定地把药给收好,“佳月这丫头不适合我们这一行,她的天赋不在这里。”

    私心里,她还希望乔佳月把那些药方都给做出来,如果死前,她能看到所有的成药,那死也能瞑目了。

    那些药方,兰婆婆许多也不了解,当年她师父也就是让她背下来,并没要求她去做出来。

    口口相传的方子,又无法做出来,无法知晓药效,未来某一天是否就失传了

    兰婆婆有些庆幸,当初以为自己时间不多了,还好找到了合适的人背下了这些药方。

    以后若是寻到合适的入门徒弟,再教就是。

    杨树若有所思,“所以您教她,跟是否收徒无关。”

    “有天赋的徒弟难找,那两个小丫头走了也好,我再看看吧。”兰婆婆想,自己现在的时间多了,许多事儿也不必急在一时了。

    主要是现在外头也不平静,也不知道那些老朋友是否还存在世上,留在世上的人,是否还安稳

    徒弟这事儿,还是随缘罢。

    乔佳月的心情挺好的,这药兰婆婆吃着有效,虽说没有到白发生黑那么夸张,但相比之前的情况,真的好多了。

    她要去看看陈绵,陈绵这两天生病了。
1...100101102103104...2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