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谍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深蓝的国度

    “鉴于这样的局势,大本营要我们派遣军对山城政府的大西南地区发起进攻,牵制山城政府军队不能向缅北增援,总司令部制定了进攻武陵的计划,主要由第十一军来执行。”

    “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认为这次战役的压力太大,要求把第十三军驻扎在安庆的岩永汪中将和第一一六师团,划到第十一军的序列,但是却遭到了下村定中将的断然拒绝。”

    “第十三军也有自己的任务,特别是主力第十七师团要到南太平洋增援第八方面军,因此,并也出现了不足的情况。再说,第十三军下属大部分是警备师团,战斗力顶多就是丙种师团,把甲种师团编制的第一一六师团调走,则难以保障占领区的安全。”

    “下村定中将对横山勇中将的要求非常不满,同时也对派遣军总司令部非常不满,他对作战主任参谋宫崎舜市中佐说,横山勇要增强力量,认为应该从华北方面军抽调,而不是给第十三军雪上加霜。”川本芳太郎说道。

    “这话说的也对啊,华北方面军实力雄厚,抽调一个师团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难道畑俊六司令官指挥不动冈村宁次司令官,华北方面军不肯接受调动?”陈明翔问道。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洋相的内幕 下
    听到这些话,陈明翔就知道派遣军将要针对山城政府,发动一次大规模战役,那就是武陵大会战,为什么非要加个大字呢?

    光是第十一军的兵力还不够,居然还要从第十三军抽调一个师团来增强力量,可想而知,其进攻规模究竟有多大了。

    这样做的原因不难猜,一方面是山城政府在武陵附近布置了重兵,几乎全是山城政府的正规嫡系军队,想要达成目的非常困难。

    另一方面是日本军部从派遣军方面,抽调了大量的军队支援南太平洋战场,自身的兵力捉襟见肘。

    “就因为这件事,松井太久郎总参谋长亲自来到第十三军司令部解释,华北方面军驻扎在长治的第三十六师团,也要被抽调到东南亚地区,华北方面军还得抽调别的部队弥补这个窟窿,派遣军总司令部并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

    “就因为下村定中将和第十三军的情绪,畑俊六总司令向横山勇中将做工作,希望他能够放弃之前的提议,可遭到了断然拒绝,还被横山勇称之为瞻前顾后,没有总司令官的决断魄力,气的畑俊六大将在总司令部破口大骂这家伙是个混蛋。”

    “可第十一军是进攻的主力,既然第十三军商量不通,没办法,畑俊六大将就直接下命令,不但要调动第一一六师团,还要从彭城的第六十五师团抽调出半个旅团的兵力,也就是三个步兵大队加入第十一军指挥序列。”

    “接到这个命令后,下村定中将对这个结果非常的愤怒,在司令部拍桌子大骂,这次不止是骂横山勇混蛋,就连总司令部也一起骂了,根本不怕畑俊六大将知道。”

    “现在三方的关系极度紧张,下村定中将和帝国本土防卫军总司令官东久迩宫稔彦王殿下是同学,也不是没有撑腰的,急了眼就撂挑子不干,畑俊六大将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川本芳太郎说道。

    东久迩宫稔彦王是昭和天皇的叔叔,而昭和天皇的皇后香淳皇后久弥宫良子女王是他的侄女,他的儿子盛厚王则是娶了昭和天皇的长女照宫成子内亲王,这样他又和昭和成了亲家,日本皇族保持着近亲结婚的传统,这种习惯,直到战败以后才有所改变。

    这就是说,下村定中将的背后,也是有着皇族同学撑腰,这在日本几乎是最大的保障。

    “按照这样的说法,派遣军总司令部对我们第十三军是有些不太公平,马上就要到月底了,第一一六师团已经开赴指定位置了吧?”陈明翔问道。

    驻沪宪兵队司令部是挂在第十三军司令部下面的,他作为宪兵系统的红人,自然是要以第十三军为主,我们这两个字,用的就很妙,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博取在场人的好感。

    “我的情报部在第一一六师团设有情报组和联络组,第六十八师团到了南县一带,他们将要度过洞庭湖到武陵的东南,阻止南部的援军,第一一六师团到达澧县东部的津市一带,直接冲向武陵。”

    “第三师团到武陵西南部的桃源,第十三师团到武陵西北的黄石,阻止西部的山城政府重兵集团,第三十九师团从宜都到五峰之间布放,保障后方安全。”

    “不得不说,横山勇中将虽然为人蛮横狂妄,可计划制定的毫无破绽,山城政府军队虽然知道了调动,却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川本芳太郎说道。

    这些大部分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山城政府军队第六战区的情报机构,肯定是知道了,但具体的作战方向,却是严格的军事机密。

    但是说起第十三军司令官和派遣军总司令部,还有第十一军司令官之间的恩怨,川本芳太郎说的有些兴奋过头了,没有管住自己的嘴,直接泄密了。

    “你可真够厉害的,这么详细的作战计划是日军高度军事绝密,按照正常来说,只有派遣军总司令部、第十一军司令部和下属参战的师团长才知道,掌握了敌人的动向,应该对我们山城政府第六战区司令部帮助很大吧?”王真看着要发的电文说道。

    “能起到一些作用,但没你想象的那么大,第十一军的动向,第六战区情报机构肯定在严密监视,以那些将军们的军事素养,不难判断出日军的意图,一个师团两万多人呢,这种大规模调动,瞒不过情报人员的眼睛。”

    “但是他们不知道日军各师团的任务和目的,有了我提供的情报,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调配优势兵力对日军师团进行拦截,不至于太被动,但是想要打一个漂亮的阻击战,那倒是未必。”

    “山城政府军队指挥机构,经常在日军的战斗力面前出现误判,错失战机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拿着情报都能让人家吃掉一个主力师,我对他们没有多大信心。”陈明翔冷笑着说道。

    他对第一百二十八师全军覆没,师长被俘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这可是提前给了情报,那群吃人饭不干人事的混蛋玩意,还是搞出这样的问题来,堂堂的主力师,投降部队被汪伪政府改编为伪军第四十三师,想到这个事,他心里就开始上火。

    “你说日军从国内运来了二十吨黄金,用于收购沪市的棉纱和棉布,而且还是采取政府强制收购的方式,这是打算把沪市的棉布棉纱掠夺一空,不让沪市的老百姓穿衣服吗?”王真问道。

    “那倒不是,真这样做也会激起民愤,影响到沪市的稳定,这次驻沪总领事馆主导,针对棉商采取的大规模收购计划,其目的是要掌握棉布棉纱资源的分配权。”

    “大约有一半数量棉纱会被日军直接用来生产军需物资,其余的有百分之十五左右是给沪市使用,交给指定工厂生产棉布,另外百分之三十五的棉布,是要用来和其他地区交换物资。”

    “沪市的粮荒问题,因为前段时间的苏省粮食走私事件,导致米价暴涨,户口米连续缩减分量,已经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但现在没有米源,日军自己的供应都出了问题,因此,汪伪政府行政院决定用沪市的棉布,换取关外的豆类和粗粮。”陈明翔摇了摇头说道。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风云骤起 一
    自从瓜岛战役遭遇惨败,日本方面就全面转为防御战略,美国的战争机器全力开动,海军和空军的实力得到极大加强,日本海军已经无法和敌人对抗了,更为残酷的是,日本自身的战争资源耗尽,不得不寻求占领区那些傀儡政府的帮助。

    沪市从来都是日军物资供应的重要环节,尽管之前因为战争遭到了严重破坏,但工业基础仍然大部分得到保留,特别是占领租界以后,大量的工厂设备和熟练工,成为物资生产的先决条件。

    因此,日军需要维持沪市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这样有利于工业生产。就目前的环境来说,市民对食物的需求,远远大于对布匹的需求。

    增加大米配给是暂时不用考虑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粗粮,豆面、棒子面、红豆、白豆这些粗粮,就成为民食配给的重要部分,而关外的产量是最大的。

    关东军和派遣军都属于总军,是一个级别的,想要换取粗粮,就得拿出对方需要的物资,主要是棉布。

    沪市的棉布走私从来没有真正遏制过,神通广大的走私商,总能想到办法把手里的棉布棉纱出售到国统区谋利,由于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金陵政府对此是无能为力的。

    日本人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动用国内的黄金储备,直接强制购买商人的货物,这其中也包括日本商人的货物,尽管这样做会触碰到财阀的利益,可面对恶劣的局势,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我可是听说,现在全市的棉布行都很热闹,商人们正在全力倾销手里的库存,越是登记过的商人,越是放货放的多,他们早就从金陵政府的商统会得到了消息,日本人的这种做法,会让半数的棉布商人破产的。”王真说道。

    商统会是统制机构,可里面的成员,全都和各行各业的商人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分钟前接到政府的指示,一分钟后,商人们就都知道了,谁也不愿为这些事情和同行们撕破脸皮,自己又落不到什么好处。

    “这对市民是个好事情,你要华通贸易公司的业务人员,私下联系这些棉布商人,如果感觉到手里的货卖不出去,我可以吞掉一部分,宪兵队司令部要我和军统局加大走私数量,棉布是最为重要的交换物资。”陈明翔笑着说道。

    强制收购令刚刚出通告,沪市的布店就被市民们拥挤的水泄不通,疯狂抢购棉布和花纱布,这时候买价格便宜,而且没有数量的限制。

    华通贸易公司也出手了,陈明翔仗着自己有日本军方的任务,派业务人员私下和那些棉布商人们做交易,全款支付,只不过用的是中储券。

    他哪怕是有钱,也不敢吞吃的货太多,商统会物资调查委员会给出的数据是,登记的棉纱为六万四千六百四十四件,登记的棉布为两万七千四百六十六件,他打算吞掉一万件棉纱和七千件棉布。

    沪市的棉布和棉纱肯定要比这个数量多很多,大量的棉布商人使用藏匿货物和造假账等办法,躲避了商统会物资调查委员会的检查,甚至这是有目的的双方勾结。

    为了加强对封锁线的管理,避免棉布棉纱流出沪市,根据宪兵队司令部的指令,警察局和保安司令部在日本宪兵的督导下,增大对封锁线的检查力度,凡是涉及到棉布和棉纱的货物,全部要予以暂扣。

    在沪市西南部的郊区,佘山附近的一个院子里,军统局沪郊情报站正在召开紧急会议,议题自然是为了这次日伪强行收购棉布棉纱的事情。

    沪郊情报站的站长,陆军上校罗宝通主持会议,陆军中校副站长钱宇光、陆军中校督察曹庆阳,还有情报科长陆军少校杨洛原和青帮代表孙茂昶。

    “戴老板多次来电询问棉布棉纱的收购情况,日本人和汪伪政府这么一搞,市面上的货就被清空了,警察局和宪兵队设立了大量的哨卡,严密检查出入封锁线的货物,按照这样的形势,我们情报站的任务肯定是完不成了。”罗宝通皱着眉头说道。

    “我们青帮虽然和一些棉布商人有联系,也能搞到一批货,可数量方面差距太大,而且还没法运出来,这次有日本宪兵监督,哪怕是日本商人的货物都要接受检查,发现是棉布或者棉纱,同样要进行扣押。”孙茂昶说道。

    沪郊情报站接受了戴老板的命令,联合青帮为国统区走私棉布棉纱,可面对这样的情况,双方都觉得头疼,因为戴老板是从来都不听解释的,没有完成任务就是失职,失职就要受到惩戒。

    最为麻烦的是,沪郊情报站内部关系很复杂,站长罗宝通是湘系的人,属于唐综的心腹,而副站长钱宇光呢,是王新衡派来的人,情报科长杨洛原是属于粤系郑皆民的心腹,只有督察曹庆阳,是军统局沪市实验区王一心的老部下,这才是真正属于戴老板的人。

    曹庆阳以前是沪郊情报站的负责人,但那个时候这个情报站连丙种站也算不上,更像个联络点,后来军统沪一区被掀翻了以后,局本部才决定把沪郊情报站升格。

    随着增添了人员编制和设备,级别提升为乙种站,他的“资历”浅了一些,只担任了督察的职务。

    怎么说呢,曹庆阳在沪郊情报站没有什么实权,等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被这三派势力给彻底架空了。但对于这次局本部的任务,他反倒没有责任,督察只负责站里面的纪律。

    “我仔细调查过,除了华通贸易公司的货物可以正常通行,别的任何势力都要受到严格限制,想要把货物运出来,只能走陈明翔的渠道,他的船队能够直接送到国统区。”杨洛原说道。

    “问题是,陈明翔的华通贸易公司,是直接和总部合作的走私机构,而且局本部的经费,大部分都是和他做买卖换来的,戴老板有明确规定,未经总部同意,我们不得私自联系陈明翔,而且他也不会买账。”罗宝通说道。



第一千零五十章 风云骤起 二
    沪郊情报站的人,自然都知道陈明翔的势力和华通贸易公司的实力,华中地区走私买卖的龙头,其交易网甚至扩展到了华北地区和关外,这样的庞然大物,绝不是沪郊情报站这个乙种站有资格联系的,而是由局本部直接对接。

    “我看可以这样向局本部汇报,把我们在市区内囤积的上千件棉布,找个可靠的关系户,私下卖给陈明翔的华通贸易公司,他采购的棉布棉纱,完全用来和局本部做交易,这样等于是完成了任务。”

    “现在棉布棉纱的行情可是日益高涨,一千件棉布每件怎么也能赚三四千元,这几百万中储券按照局本部的规定,可以由沪郊情报站自己截留作为经费,这样我们的手头也能宽裕一些。”曹庆阳提出了一个变通的办法。

    在场的人一听,这倒是个很不错的办法,既达到了目的,又保障了自身的安全,估计戴老板也会同意的,无论如何这批货总是到了国统区,也落到了军统局的手里。

    “老曹的主意的确是最佳解决方案,我同意这种做法,首先是总部的任务完成了,其次是能够带来一些实惠,沪市的物价上涨太快了,手下的弟兄们常常是捉襟见肘,日子过得相当困难,你们怎么看呢?”罗宝通问道。

    其余的人自然也没有什么意见,军统局的职务就像是一道道金箍,可不是那么好戴的,万一戴老板不开心念起紧箍咒来,所有的人都会头疼。

    “设在新场古镇的电台被政保局给端了,我们不但给忠义救**带去了损失,双方的联系也出现了漏洞。沪郊情报站的地址是绝密,电台不能在佘山周围,我们要选择别的地区重新建立秘密电台。”曹庆阳说道。

    为了保证本部的安全,沪郊情报站所有的联络点都不能直接和本部联系,只能通过联络员来传递信息,站直属电台两台,佘山本部只接收不发电,另一部则是放在距离二十多里路的方塔附近。

    “沪市的清乡活动已经结束,外围的监视力度降低了很多,我们在邬桥镇还有个据点,暂时先把秘密电台设在那里,通知联络员肖韵赶紧到邬桥镇,找个伪装身份做好准备工作。”

    “但是现在日军和政保局对无线电信号监视的很厉害,我们站尽量减少和忠义救**的联系,电台开启不能太频繁,不是特别紧急的情况,这个专用电台就不要和直属电台联系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刚接到局本部的电文,特种技术合作所东南办事处的沪市情报站要成立了,站长是郑挺献,潘主任专门发电,要求我们沪郊情报站配合工作,帮助沪市情报站尽快组建起来。”

    “我认为啊,这也是我们沪郊情报站的一次绝好机会,自从军统沪一区被特工总部破获后,市区几乎是空白的,我打算派人建立我们的情报处。未来谁能占据沪市的最大利益,就看这次能不能打好基础。”罗宝通说道。

    谁能占据市区的名份,弥补了沪一区的空白,谁就是当之无愧的甲种站,这个游戏规则是默认的,哪怕是戴老板都不能改变,沪市就有这样的分量。

    罗宝通等几个人,被各自的势力推到沪郊情报站做领导,目的就是为了争夺沪市的利益。

    他们这样的小角色当然不知道,不是局本部不愿意在市区建立情报组织,而是直属站已经占据了先机,堂堂甲种站的地盘,再把别的小机构放进来,那不成笑话了吗?

    直属站走的是高端路线,一切都以搜集情报为主要工作,极少搞刺杀和破坏行动,不但与军统局其他在沪市的机构发生联系,也不和本地帮会打交道,加上局本部的刻意掩饰,就连湘系和粤系的高层都不知道具体情况。
1...266267268269270...3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