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深蓝的国度
特别是日军第十一军司令部,对破获军统巴陵情报组给予很高的评价,顺带着对梅机关情报组的工作,也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帝国特工的表现实在太掉链子,太不争气了!
万里浪这个局长的宝座,现在坐的是稳稳当当,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可以挑战他的力量。可华夏有句老话说得好,叫做乐极生悲,他刚从巴陵回到沪市,就被岗村适三喊到了特高课的办公室。
“万局长,知道我今天把你请到特高课,是为了什么事情吗?”岗村适三淡淡的说道。
“请岗村课长明示,如果有什么需要政保局效劳的地方,您尽管吩咐,我一定想方设法给您一个满意的结果。”万里浪毕恭毕敬的说道。
这可是把李仕群都给毒死了的狠人,坐在他面前,自己心底深处不断冒出一股股寒气,浑身觉得不自在,有种想要拔腿就跑的冲动。
“政保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代表宪兵队司令部向你表示祝贺,政保局是在特工总部的基础上组建的,有些规矩还得遵守,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岗村适三说道。
“我明白,请科长放心,我会邀请木下将军和课长到政保局视察,并且请求宪兵队对政保局的工作进行督导。”万里浪急忙说道。
“很好,万局长,你是个聪明人,不要做不聪明的事情,我就不留你了。”岗村适三笑了笑说道。
什么是规矩,万里浪心里自然有数,那就是特工总部时期宪兵队的监督指导,凡事要请示,重要线索要备案,行动要有监督,这就是规矩!
这意味着政保局的权力不但没有扩大,反而缩小了,梅机关在政保局有顾问,陈明翔的警政司利用政治警察总署的特殊职能,在政保局派了督察,现在宪兵队又开始插手,这简直是三道紧箍咒!
“宪兵队要派人到政保局做督导工作?哼,也就是这点出息了,政保局是梅机关下属机构,真好意思伸手,万局长,你要以大局为重,搞好和宪兵队的关系,尽快落实这项工作。”柴山兼四郎在电话里说道。
宪兵队绝不可能放弃对政保局的控制,柴山兼四郎对此早有预料,但是从权限方面来说,的确要比梅机关合适,这也是事实。
“可是机关长阁下,如果宪兵队进驻政保局,一举一动都要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那我们的工作会受到很大干扰。”万里浪焦虑的说道。
“不会的,他们督导政保局的工作更多是象征意义,具体事务不会插手,除非你们伤害到帝国的利益,而且有宪兵队进驻,政保局和警察系统的联络,就由他们来负责,实施抓捕行动,宪兵队和警察局也会给予支援,这对政保局来说是有好处的。”柴山兼四郎说道。
陈明翔针对政保局的小动作他知道,堂堂的梅机关老大,信息渠道没有那么闭塞,可他却没有干预,各方面对万里浪的看法并不是很好,这个人有能力,但是野心同样很大。
既然政保局需要这样的人来推动消灭抗日组织的工作,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限制,光是梅机关的顾问远远不够,再加上政治警察总署和宪兵队,这就比较完美了。
万里浪虽然想要恢复李仕群时期的地位和职能,可现在没有当时的环境,政保局想要凌驾于警察系统之上,但他根本不是陈明翔的对手,柴山兼四郎对此知道的很清楚。
政保局长不止是专业职务,更是金陵政府的军事单位,是要在官场混的。要说在日本方面和金陵政府的人脉关系,陈明翔比万里浪强的太多,警察系统不可能接受政保局的调遣。
当然了,政保局和警政司的矛盾,柴山兼四郎是乐意看到的,归根结底还是制衡的缘故,下边如果一团和气,那他反倒会担心出乱子。
“老郑,这段时间你们的电台使用要多加小心,政保局成立以后,对无线电监测方面的工作加大了力度,他们有个相当厉害的高手,以前是军统局东南地区电讯的督察,叫做佘介。”
“这人虽然是军统局的叛徒,可我也不得不佩服他在专业方面的造诣,是个有真本事的汉奸,以后不是遇到特别紧急的情况,不要随便用电台联络,接收倒是没有问题。”
“军统局在华中地区的秘密电台,这段时间被破坏的很厉害,鉴于政保局做出来的成绩,特高课也会加大对沪市地区的电台侦测,他们有无线电侦测车,机动性非常强,唯一的办法就是减少发报频率和不断更换发报地点。”陈明翔说道。
越是有能力的叛徒危害性越大,他特意来到云华酒楼吃饭,为的就是要警告郑同辉,地下党严重缺乏电台这样的装备,每一台都非常宝贵,数量少的同时也代表着使用频率高,这样很容易会被注意到。
“我知道佘介这个人,以前是特工总部电讯处的副处长,现在是政保局的电讯处长,军统局这段时间被他祸害的不轻,东南部地区的地下党组织,已经报消息传递给了组织。”
“对了,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是华北地区的一次战报,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派遣麾下日军第三十六师团和第六十九师团,在陕省和冀省再次进行了大扫荡,为此还专门组建了一个战地观摩团。”
“这次是为了展示和推行他的新战法,邀请的各地军官从少尉到少将,共有一百多名,这个情况被平阳莲花城一带的群众发现,通知了我们的部队,对这个战地观摩团实施了阻伏击。”
“据说有两个军官装死,一个逃脱,其余的全都被全歼了,这件事对华北方面军是个极大的丑闻,也是出了个大洋相,冈村宁次为此恼羞成怒,把第六十九师团的师团长井上贞卫中将给撤职了,编入预备役。”郑同辉笑着说道。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洋相的内幕 上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创造”了一种铁滚扫荡法,就是通过建造碉堡和据点,挖壕沟和拉铁丝网的方式,把华北地区的抗日根据地割裂,来回的扫荡,抢劫物资屠杀民众,想要以此来消灭抗日力量。
为了“推广”也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成绩,冈村宁次就把华北方面军各部的基层和中层军官,拉到大扫荡的现场进行观摩,然后到各自的驻地进行模仿。
冈村宁次是日本昭和军阀的代表人物,性格向来高傲的很,否则也不会被板垣征四郎调回国内担任军事参议官,坐了一年的冷板凳。
他对畑俊六这样老资历的大将,也抱着鄙视态度,认为其能力不足以承担派遣军总司令的重任,华北方面军和派遣军总司令部一直矛盾不断。
汪经卫的金陵政府虽然被日本政府承认,也名义上对华北政务委员会有管理权,可是,在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支持下,华北地区的汉奸们根本对金陵政府的权威置若罔闻。
可在这样的情况下,偏偏他自己出了这么一桩丢人现眼的超级洋相,这种黑锅,他是肯定不背的,也不能背。
大本营接到消息后极为震惊,致电派遣军总司令部要追究华北方面军的责任,一次死了一百多个军官,其中还有一名陆军少将,这是日本陆军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丑闻。
既然自己不想背锅,那就得找个倒霉蛋,而这件事的影响力太大,级别太低了绝对不行,随便找个大佐少将充数,那等于是在敷衍大本营。
冈村宁次先是把附近据点的日军少佐中队长给枪毙了,然后选择了井上贞卫这个师团长背锅,陆军中将就差不多凑合了,高矮胖瘦正合适,就是你了!
估计正在回国途中的井上贞卫中将,现在正破口大骂冈村宁次的老祖宗,堂堂的日本陆军师团长,还是乙种师团,居然为了这件狗屁倒灶的烂事被撤职编入预备役,太特么坑人了!
“小野君,我刚才到云华酒楼吃饭,很意外听到一个消息,说是前几天,华北方面军的战地观摩团,在平阳莲花城遭到了地下党军队的伏击,差一点就全军覆没了,这个事情是真的吗?”陈明翔笑着说道。
根据地方面肯定要对这个胜利进行宣传,鼓舞老百姓抗击侵略者的信心,再说,这么大的事情,该知道的肯定早就知道了,尤其是情报机构的人。
最喜欢听到这个消息的是哪一方呢?
山城政府肯定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因此,军部两大势力中的日本海军,肯定是愿意聊这个话题。
“你说的这个消息我也听到了,的确是真的,为此陆军省和陆军参谋本部的大佬们暴跳如雷,给派遣军总司令部下令,要彻查这次事件的责任人,而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把第六十九师团的师团长井上贞卫中将撤职转为预备役,算是作了个交代。”
“这是为数不多能让海军军令部感到开心的事情,据说因为陆军出的这次洋相,海军大佬们还坐在一起摆酒庆贺。其实上个月,也就是九月份的时候,除了李仕群被特高课毒杀,特工总部被撤销,派遣军内部也是来了一场精彩的拉锯战,这洋相出的,比冈村宁次这次事件精彩多了。”小野中佐笑着说道。
“拉锯战?那就是说起了争执?据我所知,派遣军内部只有总司令部和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存在着一些矛盾,难道又是冈村宁次大将和畑俊六大将出现了争论?”陈明翔貌似怀疑的问道。
他对于小野中佐说的这个情况,是真的没听过,派遣军总司令部在金陵,他有消息来源,但是没有那么畅通。
出于军事保密原则的考虑,有些事也未必能传到他的耳朵里,当然,他肯定比一般人知道的快,也知道得多。
“海军和陆军向来矛盾重重,在不需要我们海军协助的情况下,派遣军总司令部有重大事件,只是告知方面舰队司令部一声,我也没有详细的内幕。”
“你可以找机会问问木下荣市少将,或者是川本芳太郎少将,他们都属于是第十三军的重要将领,肯定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这次拉锯战的原因,是牵扯到军事行动,派遣军总司令部准备在十一月初,对武陵发动攻击,在兵力调整的时候出了问题。”
“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和第十三军司令官下村定中将,包括派遣军总司令部的总参谋长松井太久郎中将,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后还是畑俊六大将出面,才把这件事给压住。”小野中佐笑着说道。
“军事行动那是皇军的重要机密,我对这样的事情向来躲着走,万一出点什么事,怕是会牵连到我。”陈明翔摇了摇头说道。
“那也不见得,别人问是不应该,可你问就理所当然,估计你不问,宪兵队司令部和第十三军司令部也会告诉你的,蒋统区的物资运输,要是遇到大战造成了损失,宪兵队也不希望看到。”
“现在帝国的战事不利,战略物资极其缺乏,已经影响到了作战,内阁和军部不断来电,要求加强华夏占领区在物资方面的工作,偏偏金陵政府行动迟缓,甚至是消极怠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此,柴山兼四郎的日子很不好过,他多次和金陵政府沟通,一点作用也没有看到,我接到消息,帝国准备把所有占领国的元首请到东京,举行多国会议,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开放资源。”小野中佐说道。
这次可是听到了两个重要消息,一个是日军即将对武陵发起进攻,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主力必然是第十一军这支战略机动力量。
另一个是日本要举行多国会议,把沦陷区的傀儡政府首脑,全都叫到东京,其中关键的一项就是要掠夺各国物资支持战争。
十一月初发动战役,现在已经是十月下旬了,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必须要尽快把这件事的内幕查清楚。
当然,山城政府的第六战区正在第十一军形成对峙状态,不会一点消息也得不到,而且,武陵周围可是重兵把守,想要搞闪电战明显是行不通的。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洋相的内幕 中
没有想到小野中佐的话还真应验了,陈明翔刚到办公室,就接到岗村适三少佐打的电话,要他抓紧时间到宪兵队司令部开会。
说是开会,其实就是在木下荣市的办公室里聊天,参加的还有第十三军司令部情报部长川本芳太郎少将和驻沪总领事堀内于城。
“陈君,这次请你过来谈话,主要是商量从蒋统区走私物资的工作,帝国面对着两线作战,物资耗费太大,而国内的资源已经枯竭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会极大影响皇军的战斗能力。”
“军部给我们宪兵队可是下了指标的,你还是负责原来的桐油、猪鬃、松香、钨矿、茶叶、油漆、染料等,最大程度进行吸纳,钱这方面不是问题,价格高点也没关系。”
“另外,你对沪市的商人比较熟悉,又兼任着警察局的副局长和社会局的副局长,还要协助驻沪总领事馆,对整个沪市的棉布棉纱进行统一收购。”木下荣市说道。
“是这样的,鉴于帝国对棉布棉纱的需求量剧增,金陵政府的商统会没有能力遏制这些投机商人的活动,导致棉布棉纱大量外流,帝国政府决定,协助金陵政府收购市面的货物,这次从日本运来了二十五吨黄金,其中二十吨直接给沪市。”
“该项工作是政府强制收购,每件二十支纱作价一万元,龙头细布作价每匹三百七十五元中储券,不容许任何形式的对抗。黄金大条每条十两,按照四万元中储券来核算,以中储银行沪市分行作为货款的发放机构。”
“具体实施的细则是,自收购之日起,三个月后先给四分之一,满一年再给四分之一,这是黄金来支付的,其余的一半,分为三年付清,每半年给六分之一的货款,以中储券来支付,年息为六厘。”
“这些人是不会心甘情愿把棉布棉纱卖给政府的,所以,必须压严防死守,不能让他们在下面搞手段,特高课的报告说,现在已经有些棉布行,开始大量倾销库存,我要警察局全面封店,不准许再出售棉布,你今天下午就要开始落实这件事。”堀内于城说道。
这就是明目张胆的掠夺棉布棉纱,棉布一匹在国统区的价格,已经到五百多元法币了,每件布一万六千多法币,而二十支纱一件,则是到了两万四千多法币,日本人给沪市商人这样低廉的价格,人家怎么会愿意接受?
而且更为残酷的是,如果全部都要用黄金来买,勉强做到不赔本少赚点,至少亏不死,但眼下的情况,却是买你的货物却不给你全款。
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才能拿到钱,前一年零三个月好歹是给黄金,但后三年直接是中储券,就按照目前币值的变化,到时候就是一堆废纸,关键是,金陵政府还在不在都是个问题。
但陈明翔对此毫无办法,总算是没有动他在苏洲第一纺织厂的棉布和棉纱,估计是看在需要加大走私量的任务方面。
“现在局面有点不稳定,上次第十一军在松滋和公安一带和山城政府的军队激战,就让货物运输受到极大影响,导致一个多月时间没有做交易,我需要及时得到这方面的通知,以便于及时调整运输计划。”陈明翔说道。
这就是要试探本次派遣军总司令部的作战计划了,但理由非常充分,说的也是事实,在场的人也没有怀疑。
华通贸易公司和军统局的走私,水路运输是要占据一大半份额的,战争一旦开启,水道就成了交战区,船只无法通行。
“说起军事行动,倒是真有一次,但是对长江水道没有什么影响,对陆路运输也仅限于部分地区,考虑到是华通贸易公司主要的运输集散地,还是和你说了吧,是武陵。”
“派遣军总司令部决定,在十一月初,大约是一到三日期间,开始对武陵发起进攻,由第十一军作为主攻,考虑到武陵的战略地位,还特意调动第十三军的第一一六师团进入战斗序列。”木下荣市说道。
武陵可是战略要地,陈明翔也知道价值所在,向西南能够进逼黔省的前沿沅陵,向南可以进逼潭州及衡州,瘫痪粤汉铁路和湘桂铁路,另外,这里还是山城的主要粮食供应地。
“我前几天遇到下村定将军,他对于这次派遣军总司令部的安排非常不满,说是什么就会欺负第十三军,有本事去调华北方面军,甚至破口大骂横山勇将军是个混蛋,搞得我犯糊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堀内于城问道。
“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就复杂,起因是山城政府驻印度军队的新编第三十八师和新编第二十二师,与皇军的十八师团经过激战,进入了缅北地区的胡康河谷,这表示山城政府的目的是要恢复以前的交通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