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谍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深蓝的国度
    “我打算在二十六号回去,特高课的事情多,光和五岛君交接工作也得一个星期,不过你说的很对,以前我们那群人确实很久都没有聚聚了,这件事你来负责吧!”岗村少佐笑着说道。

    以前的时候,这个驻沪宪兵队司令部的小团伙,有陈明翔、岗村适三、冢本大尉、中岛信一大尉和涩谷准尉组成,现在岗村适三在江夏宪兵分队、冢本大尉和中岛信一大尉在杭洲,只有陈明翔和涩谷准尉在沪市。

    “队长,这是宪兵队本部转来的消息!”宪兵分队的译电员进来说道,宪兵队本部指的是江城宪兵队本部,而不是驻沪宪兵队司令部本部。

    “陈君,顺便告诉你一声,美国政府和山城政府联手,由美国海军和军统局成立了一个情报机构,叫做特种技术合作所,今天上午的时候刚刚成立,这对我们可不是好消息!”岗村少佐说道。

    也就在此时,一件重大事情发生了,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山城政府军统局和美国海军共同组建的特种技术合作所,在山城西北郊的歌乐山沙坪坝成立。

    其实最早的时候,与军统局合作的国家先是苏联,因为苏德战争的缘故,没有继续下去。接着是英国政府,双方组建了性质相同的技术合作所,但都想占便宜不想付出,也没有继续下去。法国流亡政府与军统局的合作意向,刚接触就被戴立直接否决了,他看不上眼。

    军统局副局长戴立少将、美国海军准将梅乐斯担任特种技术合作所的主任,实际上就是各管各的,美国人也不听戴老板的指挥。

    而陈明翔的老师潘琦吾少将,成为了主任秘书,美方为史密斯,这是负责日常事务的职务,权力非常大。

    这是美国政府为了和日军作战,授权海军方面与山城政府军统局合作的军事情报机构,其情报是双方共享,隶属于目前两国的最高统帅部管辖,级别是非常高的。

    美国方面需要这个特种技术合作所发挥军事、译电和气象等方面的作用,协助美军和日军作战,为了享受这些资源,美国政府无偿提供给军统局大批的先进武器、无线电器材、气象器材、交通车辆和医药器材等物资,并且由美国海军情报部门的专家帮助军统局训练特务部队。

    这也是军统局实力得到极大扩张的重要机会,特种技术合作所训练的学员,除了一部分归忠义救**之外,其余的最后编成军统局教导营,六十多个营三万多人的武装力量,这可是三个整编师的规模。




第九百一十八章 冷灶烧的好 五
    这已经不是日军可以随意轰炸山城的时候了,太平洋战场日军的飞机损失惨重,特别是日本海军的舰载机,而且鉴于华夏战场对美国利益的重要性,美国政府决定把原来的志愿航空队扩编为第十四航空队,山城政府空军的实力得到极大加强,日军飞机不能对山城造成太大的威胁。

    军统局这次和美国海军合作,虽然也采取了保密措施,但特种技术合作所的组建,绝对瞒不过日军的耳目,各情报机构在山城有数量众多的间谍。

    “这是因为帝国的强大实力,让美国政府感觉到了巨大的危险,所以才和山城政府合作,组建联合情报机构,或许这也说明,美国政府在南太平洋战场的表现,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自身还没有做好与帝国全面战争的准备。”陈明翔笑着说道。

    “你倒是对形势很乐观,当然,作为帝国最忠诚的追随者,是应该有这样的心态,但我告诉你,事情没这么简单。”

    “日本和美国的国力不是一个等级,帝国的战略大家石原莞尔将军说过,如果这场战争需要一万元,英美就有一百万元,而日本只有一千元,想要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靠的是战略而不是勇气,海军在中途岛惨败就是轻敌的缘故。”

    “现代战争靠的是技术靠的是综合国力,东乡平八郎元帅的辉煌已经成为了过去,日本与美国的差距显而易见,这个特种技术合作所,是为美军发动更大的反击做准备。”岗村少佐说道。

    战争进行到了现在,很多日本军人都意识到美国的强大和日本的短板,特别是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两国的差距实在不能比较,岗村少佐的话,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思维变化。

    在江夏宪兵分队待了一天,陈明翔在第二天的早晨,乘坐日军飞机赶到了金陵,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把丁墨村这个冷灶继续点着,周坲海既然选择了向山城政府靠拢,那丁墨村的价值就越来越低了,也是时候把他拉到军统局的阵营了。

    另外呢,就是处理前段时间食盐市场涨价和缺货导致的大抓捕事件,那些被宪兵队逮捕的旧盐商,四处找关系,可宪兵队司令部的木下荣市少将,在陈明翔没有说话之前不搭理这些人,因此,这件事一直都没有处理。

    这次来金陵陈明翔谁也没有通知,下了飞机之后才给丁墨村打了个电话,约他到自己家里见面,然后坐着机场宪兵队的车,来到颐和路公馆区的家中。

    别看他不怎么在这里住,可是家里却随时保持着洁净,丁墨村安排人定时打扫,反正也没有什么秘密。再说,即便是有些贵重物品,谁还敢来警政司长的家里偷东西?

    “老弟要来金陵,怎么也不提前打个电话,我好到机场去接你啊?”丁墨村很快就来了。

    “我这次不打算去警政司露面,待一天就回沪市,今天晚上要去周部长家里坐坐,他为了那群盐商的事情,已经给我打过两次电话了。”陈明翔说道。

    “这个李闳扉的野心和能力不成正比,总想着让华中盐业公司垄断整个华中地区的食盐销售,维护旧盐商的势力,但现在可是战争时期,各行各业的秩序早就混乱不堪了,根本就没有垄断的基础。”

    “如果他背后站着一个强势的,也是统一的政府作为支撑,这件事还能惦记一下,在现如今的环境,不要说是他,就连日本人也做不到绝对的垄断,这次没有栽到坑里,已经够幸运了。”丁墨村笑着说道。

    金陵政府就是傀儡政府,也是个烂摊子,没有什么能力给李闳扉足够的支持,他偏偏还想做这种犯众怒的事情,不碰钉子才怪。

    “你说得对,这次宪兵队司令部差点就要把李闳扉给扣起来,但是他背后是周部长,算是逃过一劫,如果他不吸取教训,早晚都会被人给弄死的。”

    “墨村兄,我在沪市听说,这段时间金陵城的风有点邪,明明是刮的东北风,突然之间就转成西南风了。”陈明翔自己烧水泡茶。

    丁墨村当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东北风指的是日本,西南风指的是山城政府,陈明翔点明白一件事,汪伪政府的军政大员里,有人正在和山城政府联系,至于是谁,他自己心里清楚的很。

    “不管是东北风还是西南风,为兄现在哪一方也借不上力,飘在半空里很是尴尬,不过,东北风现在后劲不足,西南风是越刮越大,我也想借借这股风,但还需要老弟搭把手。”丁墨村说道。

    他和周坲海走得很近,自然知道程科翔的事情,那就是周坲海的后路。可最近一段时间,这个军统局的人没有在周公馆出现,身为老资格特工的他,立刻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但问题是,人家周坲海是汪伪政府的三号人物,手里掌握着人事权力和财政大权,还有税警团这样的精锐军队,军统局对这样的重量级人物投靠,当然是欢迎之至的。

    可丁墨村呢,身为中常委和两个部的部长,却要权没权、要钱没钱,纯粹的摆设,说得难听点,汪伪政府的大汉奸们都不把他当回事,人家军统局就更不把他当回事了。

    周坲海都开始行动了,他也要想办法保住自己的命,为今之计,只有借助陈明翔的手,推着他进入军统局的目标范围。

    “是个人就知道,我常年和军统局做买卖,时间长了大家也有点交情,等我回到沪市,会把墨村兄的心思和军统局方面反映,至于那边的戴老板怎么安排你,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我的判断是,你老兄也是一号人物,军统局永远都不嫌自己手里的底牌多,一定很欢迎你加入,后续的事情,我也帮不上你了。”陈明翔说道。

    这些话的意思是,我能介绍你和军统局联系上,以你的身份,估计军统局接纳也没有多大问题,可以后怎么发展,就得靠自己努力了。

    陈明翔这不是草率,而是有九成把握,丁墨村在汪伪政府一直被挂着,早就对这个傀儡政权不满了,加上局势变化很明显,连周坲海也变了心思,他怎么可能不给自己找后路?



第九百一十九章 盐务谈判
    接到周坲海的电话后,李闳扉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说心里话,他是真不愿意和陈明翔照面,这家伙简直就是他的克星。

    自从海源盐业公司插手食盐行业后,不但把华中盐业公司收购华中盐业株式会社的步骤全都打乱了,市场也完全失控了,眼下各地的新盐商,在陈明翔的支持下和旧盐商争夺市场,甚至还爆发了多次小规模冲突。

    最惨的是,正因为这件事是他组织策划的,那些被抓到宪兵队的旧盐商,家属们堵着门要他想办法,他不得不一天到周坲海的办公室去三次,哀求着对方给宪兵队司令部打电话。

    “部长,这次旧盐商囤货抬价的事情,陈明翔知道是我在幕后操纵的,他未必乐意见我,这件事还是您和他谈吧,我出现反倒可能要坏事。”李闳扉对着话筒说道。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你总是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吃了亏知道惹麻烦了?我告诉你,今天晚上你必须要出现,不管陈明翔说话多难听,你也得老老实实的听着,他这口气出不来,那些被关在监狱里的盐商,谁也别想出来!”周坲海说完就把电话给挂了。

    说到底,这个事情他还真不能不管,什么时候日本战败谁也不知道,他还得在汪伪政府混呢,这些旧盐商们,可是能给财政部带来丰厚的盐税,汪经卫对此非常重视,

    就是从个人角度来说,他也得伸手拉旧盐商们一把,这些天,盐商们的家属可是送给他半屋子古董字画和成堆的金条。

    周坲海自认为投向山城政府的时机恰到好处,将来出任要职是不可能的,顶多混个形式上的追究,清闲的过下半生,为此,他也在不断的敛财,就是为将来做准备。

    “哎呦喂,这不是金陵政府财政部盐务署华中盐业公司的李大董事长嘛!到底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哪像我这种人微言轻的小户出身,怎么,现在终于舍得露面了?”陈明翔带着嘲讽的语气说道。

    他和丁墨村来到周坲海的公馆,刚刚进入客厅,一眼就看到满面尴尬的李闳扉,忍不住出言讽刺了一句。

    周坲海和丁墨村对视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当着李闳扉的面就说这样的话,那等于是毫不掩饰的打脸。都知道这小子心眼小,人死了都不放过,今天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李闳扉能出现在这个场合,就是来低头认错的,哪怕是这样的情况,他还是照样不给面子。

    两人都是官场的老油子了,陈明翔话里的意思是说李闳扉给脸不要脸,不吃苦头不知道难受,看着李闳扉有些发白的脸色,周坲海只能说话了。

    “明翔啊,这次闳扉的做法确实有些冲动,说起来都不是外人,有什么事情可以坐下来谈嘛,但是老弟你也得体谅闳扉,他这个董事长当得不容易。”

    “汪主席对盐税非常看重,这是金陵政府财政运转的支柱,他得靠盐商们完成财政部的指标。苏锡常、镇江和两个特别市,华中地区最好的地盘全给了你,盐商们是非常不满的。”

    “老弟啊,仅仅这些也无所谓,可你不但把手跨区域伸到了苏北,还在多个地区扶持新盐商,还把长芦盐场的食盐运到华中地区销售,这种坏规矩的行为也不大妥当。”

    “今天晚上呢,当着我的面,你们就把话明明白白的说开,我不指望你们精诚团结,但也不能再发生这类事件了,盐务是财政部的工作,你们咬成一团,丢人的是我这个财政部长。”周坲海说道。

    的确,日本宪兵队大举出动,又是抓人又是封店的,还把货物都给扣了,这对金陵政府财政部盐务署来说,是件很难堪的事情,周坲海身为财政部的老大,脸上当然没光。

    这两个主都不是好说话的类型,陈明翔是个睚眦必报的小心眼,最是记仇了,而李闳扉也固执的像是吃了秤砣,想让他们和解,还不如想想明天太阳从西边升起来更切合实际!

    “陈司长,地区的容纳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你把长芦盐场的海盐大批运入华中地区,这就对销售市场造成了冲击,导致盐商之间出现利益纷争,极大干扰了这个行业的秩序,也影响了政府部门对盐税的运作,给财政收入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李闳扉说道。

    “那李董事长想要怎么样?”陈明翔慢悠悠的说。

    他知道,李闳扉之所以这么说,是要得到周坲海的赞同,两淮盐场的食盐从出场就要收盐税,可长芦盐场的盐由海源盐业公司运到华中地区,是没法收取盐税的,基本和走私是一个概念。

    “把你长芦盐场运来的食盐,走我们华中盐业公司的手续,交给原来各地区的盐商团体销售,恢复以前食盐市场的原有秩序,这样顶多就是换换客户,你自身并没有什么损失。”

    “而这样做的好处是,华中盐业公司不但能够稳定各地的市场,还能从他们手里抽取一部分盐税,为财政增加收入。我对此做出让步,你从两淮盐场提取的一万吨食盐,可以按照比例抵扣一部分,运来多少长芦盐,我就给你减掉同等数量的食盐税收。”李闳扉说道。

    两淮盐场的食盐大批被日军掠夺到了日本,军队和日本侨民也占据很大的份额,剩余的部分根本就不够华中地区的老百姓生活所需,李闳扉也愿意多增加货源,缓解华中地区的食盐压力。

    更为重要的是,他要为旧盐商势力谋取利益,切断新盐商的货源,恢复以前的局面,这样也能制约海源盐业公司的势力。

    同时呢,陈明翔现在从两淮盐场提取的食盐,根本就不交税,走华中盐业株式会社的手续,华中盐业公司没理由收,因为现在还不具备收税的资格。

    可收购华中盐业株式会社以后,陈明翔到底怎么交税,这可是个大问题,他就是不交,谁敢和他收税?

    所以呢,李闳扉想到用这个策略来作为让步,他也不是没有能力的人,通过这段时间的情况搜集,大致搞清楚了陈明翔能从长芦盐场得到多少盐,每月多达六千吨以上,这批食盐可以缓解华中盐业公司的供应压力,少吃点亏也是值得的。



第九百二十章 犯了个低级错误
    “李董事长胃口倒是不小,居然敢打我这批长芦盐的主意,不知道该称赞你为政府工作尽职尽责呢,还是说你无知的可笑!”陈明翔淡淡的说道。

    “陈司长,我身为金陵政府财政部盐税方面的实际负责人,对长芦盐进入华中地区给予方便,给你减免盐税,这完全能够体现我的合作诚意,你既然说这里面有内情,我倒是愿闻其详。”李闳扉说道。

    他最大的底牌就是金陵政府对盐税的迫切需求,这是目前至关重要的一项收入,也是金陵政府高层格外关注的头等大事。

    哪怕是汉奸,也知道滥印钞票的苦果,如果有一天因为印钱太多,变的钱都不是钱了,那这个政权也就无法生存了。

    可他似乎忘记了,金陵政府不是一个有自主权的政府,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傀儡政府,最终做决定的还是日本人。

    就以两淮盐场的食盐作为例子,一年产量几十万吨,可只给华中地区九万吨,也就是四分之一的产量,金陵政府敢说别的吗?

    “你就没搞清楚这批食盐的性质,说的都是些屁话,这是驻沪总领事馆以华中地区盐荒的名义,通过驻北平总领事馆从长芦盐场的塘沽盐场调来的食盐,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长芦盐的销售权归日方驻沪总领事馆所有,我怎么操作和华中盐业公司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是销售长芦盐的盐商,你无权征税,他们是在执行日方的决定。”

    “还恢复原有的秩序,原有的情况是什么?各地大量缺乏食盐,盐价飞速上涨,老百姓连最低的保障都没有,这才促使日方从长芦盐场调拨,你还是不要做梦了。”陈明翔说道。

    解救盐荒只是个借口,这里面牵涉到的内幕很复杂,他也没有必要和李闳扉解释,直接一刀捅到心窝子,长芦盐是日本人在操作,我就是个执行的,有本事你和日本人去理论。
1...218219220221222...3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