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深蓝的国度
“梅机关情报组除了办公室的文职,并没有几个女间谍,这可能是北泽平自己带来的下属,调两个小组监视这个女的,看看她住在什么地方,用照相机把她拍下来,我这组继续跟踪北泽平。”周国骏说道。
陈明翔对北泽平格外重视,直属站的人自然更加重视,得到川岛芳子送来的档案后,有了照片的指引,这次是倾巢出动轮班二十四小时盯着。
在他们看来,站长的顾虑是正确的,这个北泽平来到沪市后,就没有一天老实待在梅机关情报组的驻地,不是拜访日占区的一些日本浪人首领,就是鬼鬼祟祟的和一些同样鬼鬼祟祟的人会面。
“我们情报科和行动科现在人手严重短缺,每个组只有两个人,实在是有些分身乏术,你得和站长申请,尽快调点人手过来,要不然会耽误工作的。”科员说道。
直属站在沪市的人员实在太少了,先是情报一处和情报二处,抽走了一多半的人,而随着关外情报处和华北情报处的组建,把人几乎抽空了。
原本按照陈明翔的计划,沪市只留十五个人就可以了,但王真还是决定多留了四个,以周国骏小组为主力,情报科有六个人,行动科也是六个人。
十二个人编成了六个小组,白天三组晚上三组,轮流监视着北泽平,按说这样也够了,可是,他们还得去监视北泽平接触的人,调查他们的具体身份,这就有些吃力了。
“这还用你说?站长早就给戴老板汇报了,目前局本部正在为我们直属站配备精锐力量,督察告诉我了,一次就来好几十个,全都是特训班的学员,如果你们这次表现得好,都能混个小组长的职务。”
“还有,督察走通了陈先生的关系,除了我和苏成胜作为总联络人,你们都要到警察学校,走沪市警察局的推荐介绍,直接免试入学。”
“你们充当这批学员的联络人,也是他们的上线领导,这次机会是我们直属站给予的,要让这些人知道感恩,至于具体的目标你们自己考察,千万不要把局本部的眼线发展到直属站。”周国骏说道。
这些话肯定不是陈明翔说的,但王真自然会说,直属站是陈明翔的心血,也是在军统局立足的资本,只有势力发展的越大,未来在军统局的日子才会好过,这种拼资格的地方,看的就是实力。
“你回来了,潘秘书刚才给我发电,说军统局东南特训班的一百五十名毕业生,已经从局本部出发了,有四十五个人会来到沪市,直属站安排他们的伪装身份。”
“另外一百零五人分散到浙省、苏省和金陵等地,他们原本就是当地人,只是因为战乱才跑到了国统区,连家里人也不知道他们加入了军统局。”
“这批毕业生是潘秘书优中选优挑出来的,有三分之一是秘密训练班的学员,共分为十个小组,每个组有一个总联络人,等招生考试开始,由这十个组长和我们接头,服从直属站的安排进入到警察学校。”王真说道。
警察学校的招生工作虽然是在五月初进行,可局本部不能到了时间再把人派过来,因为日伪肯定要对这些学员进行调查的,必须做做伪装工作。
这好歹是汪伪政府警政司的高等警察学校,哪能随随便便就让人到学校里当学生,万一混进来军统或者地下党,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返回家乡的一百零五人,将会走各个警察局的推荐名额,陈明翔要了那么多推荐表,就是给他们准备的。
剩余的四十五人,会利用警察学校在沪市公开招聘的机会,走沪市警察局的渠道,大摇大摆进学校,校长都是军统局的,能不顺利吗?
日伪方面也不是傻瓜,会想到有人趁机混进警察学校,可绝不会想到陈明翔居然有这样的气魄,一次就派进来十分之一还多。
潘琦吾给直属站发电,对于这个大规模潜伏计划,戴老板和毛主任是非常欣赏的,也得到了委座的充分肯定,所以调动工作进行的很顺利。
原本这批人是要留在大西南军统局各办事处或者下属机构,为了增强在汪伪政府警察系统的渗透能力,把最优秀的毕业生全塞到了直属站。
“刚才我见到了梅机关齐藤大佐派来担任顾问的四个军官,并且请他们吃了顿饭,每个人给了两千美元作为聘金,入学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完全按照我的意思进行。”
“本来对于这样大规模招生,日本方面要严格把关的,但齐藤大佐的那些人,也就是走个过场,不会审核的太严格,局本部的学员自己不犯低级错误,就没有什么问题。”陈明翔说道。
齐藤大佐派了四个宪兵军官来沪市,接受了警察学校的聘请,兼任顾问的职务,由此,也堵死了北泽平想要对警察学校伸手的途径。
但北泽平这时候还不知道,因为他的任命虽然公布了,却没有正式到梅机关履新,通常都是要和梅机关的领导们碰个面打个招呼,才算是真正到岗了。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从陈明翔到关外听到他的消息开始,路就被堵死了,陈明翔能动用的资源远比他想象的要多很多。
“我已经告诫周国骏,提前和派入警察学校的人透透风,这批学员里面肯定有局本部的眼线,做事情要慎之又慎。”王真说道。
第九百零一章 撒网堵截 八
对于王真的顾虑,陈明翔心里自然很清楚,局本部暗中派人监督地方站的运作,这也不是什么秘密,而是一种传统,从特务处时期就开始并延续下来的做法。
一是防止地方站利用手中的权力胡作非为,违反军统局的纪律。二是防止地方站势力膨胀的太厉害,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既然局本部把他们划给了直属站,就要接受直属站的管理和领导,这是铁的纪律,但人心归拢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太过于急躁只能适得其反。”
“派到直属站的这些内线,短时间内接触不到具体工作,没必要太在意,有一点你说得对,这些上线的言行举止要慎之又慎,决不能被人抓住把柄,戴老板的疑心病很重。”陈明翔说道。
商统会成立后的第一炮就没打响,考虑到金陵政府和日本方面的压力,不得不采取了进一步的措施,否则也没法交差。
但这次商统会做的比较聪明,日本纺织行业商人的库存,交给日本沪市商工会所负责登记,商统会不管了,但华商纺织业的相关商人,勒令在月底之前必须要登记完毕。
陈明翔这个副秘书长只是冷眼旁观,他知道以汪伪政府的**,这项工作根本落实不下去,而他的精力,放到了和盐商们博弈方面。
“总领事阁下,我从过完年就发现,华中地区的盐价在未经华中盐业株式会社许可的情况下,竟然上涨了,而且上涨的幅度非常快,城市的盐价由一块钱涨到了两块,农村由八毛钱涨到了一块六毛钱,售价翻了一番。”
“各地盐商的食盐囤积现象严重,对市场投入的食盐日趋减少,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盐商们在私下勾结想要抬价,势必将导致盐荒,引起当地民众对帝国和金陵政府的强烈不满。”
“关键是,眼下华中地区的食盐销售,还是华中盐业株式会社在操作,各地民众甚至政府,都会误认为是帝国的意思,他们这是让驻沪总领事馆背黑锅,自己却在落实惠,这是无法接受的!”陈明翔说道。
这很明显是在挑事,可数据并不是他信口开河,而是有实实在在的证据,那么多的新盐商势力在各地盯着,每天食盐的销售价格他很清楚,除了华中盐业公司的股东盐商,旧盐商组成的裕华盐业公司,价格同样在上涨,两家属于联合行动。
这就是说,李闳扉答应和华北盐业股份公司合作,开始出手对付他了,策略也不难猜,暗地里悄悄的抬高盐价并且减少食盐投放,造成食盐市场的不稳定,以此作为借口来向日本方面施加压力,打陈明翔一个猝不及防,企图夺回苏锡常和镇江地区,还有沪市和金陵的市场管控权。
李闳扉和旧盐商们以为陈明翔不知道,可他们却根本没想到,一举一动都有人监视着,特工总部金陵区有专门的特务跟踪他们的行动。
马晓天现在是警政司的常务副司长,这也算是陈明翔帮着获取的职位,在这个事情上,他肯定会表现一番的,能和陈明翔交往的更深,对他将来是有好处的,李仕群现在被搞得焦头烂额,特工总部的形势也有些微妙。
“陈君说的对,我也听华中盐业株式会社报告过这个事,这肯定是有目的的行为,我考虑到,一旦华中盐业株式会社把华中地区的食盐销售权给了华中盐业公司,盐价可能在短时间内涨得更高。”
“这些盐商们在不通知华中盐业株式会社的情况下,就私自囤货并且抬高盐价,等于无视帝国的决策,如果造成了大面积的盐荒,将影响到占领区的社会安定,影响到帝国的利益,你是怎么考虑的?”堀内于城问道。
日本侵略者在大肆掠夺华夏食盐的同时,却不希望因为食盐缺乏导致混乱,这是很矛盾的理论,可到目前掌握着绝对实力的他们,就是有资格做这样的要求,日本政府希望沦陷区保持稳定,方便他们掠夺更多的资源。
“帝国的新政策是不能违背的,市场的价格上涨也是必然的,中储券的贬值,自然会带来通货膨胀,可这种不受约束肆意妄为的举动,必须要受到惩戒,否则,将来会非常麻烦。”
“我建议驻沪总领事馆,把华中盐业株式会社和华中盐业公司的谈判放缓速度,最好是能够拖到六月底,并且由您出面,给金陵政府财政部和盐务署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延缓涨价。”
“我打算请各地的宪兵队出面,对那些囤积居奇的盐商实施搜查,并查封囤积的食盐,交由海源盐业公司负责,在当地找到合适的盐商接收,短时间内向市场大量出售平价盐,逐步恢复市场。”
“价格上涨不能以行政手段压制,而是需要疏导,沪市的大米每石到了一千二百中储券,这是一种规律,但必须要在可控的范围内。”
“各地市区粗盐的价格可以先调整到每斤一块五,农村的价格暂时调整到每斤一块,视情况每个季度调整一次。”陈明翔说道。
就像他自己说的,各地盐价上涨的行为,是一种很正常的市场规律,堵不如疏,中储券的币值在下跌,总不能让盐商赔钱卖盐吧?
他的公司从来不交税,这不代表盐商们也不交税,金陵政府想方设法要把食盐销售权控在手里,为的就是盐税,因此,成本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我原则上同意你的建议,你说的也很对,帝国的大策略是不能对抗的,谈判会在六月三十日结束,具体执行到七月三十日,给你争取了四个月的时间,能不能控制住你的市场,我帮不上太多忙。”堀内于城说道。
出身于外务省能够担任总领事的人,从来都没有庸才,这牵扯到外交事务,反应差点都不行。
堀内于城心里也知道,陈明翔这是要借题发挥,利用总领事馆的权力,对食盐市场做一次洗牌,打击旧盐商的势力,扩大自己在当地的实力和影响力,更是为了取得食盐方面的话语权。
第九百零二章 撒网堵截 九
华中盐业株式会社拖延被华中盐业公司收购的时间,那华中盐业公司就不能控制两淮盐场,但陈明翔却可以借助华中盐业株式会社的授权,排除旧盐商的干扰,加固自己的地盘势力。
四个月的时间,足够他把苏锡常和镇江,也包括广陵等地,还有最主要的沪市和金陵,经营的固若金汤,哪怕华中盐业公司正式接管两淮盐场,也没有制约他的能力了。
可堀内于城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私心的,不是有句话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况且陈明翔的做法,对日本政府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反而有好处。
至少在沪市煤荒的问题上能够看出来,陈明翔尽管也搞垄断,但眼光看得比较长远,不以短时间谋求暴利为目的,而是希望靠着数量和市场占有率来换取财富,这与日本的新策略是符合的。
“总领事阁下,感谢您的大力相助,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是非常珍贵的,等到食盐市场的价格稳定下来,我请您到家里吃饭。”陈明翔笑着说道。
华中盐业株式会社想要拖延谈判时间其实很容易,李闳扉代表的华中盐业公司再有金陵政府财政部的支持,也不敢催着日本人,堀内于城说的七月三十日,肯定就是最后的交接完成时间。
“这没有问题,我早就听说了,陈君的太太对茶道文化非常精通,为此还得到许多军方高级将领的称赞,你就放心的去做吧,遇到什么事情随时找我沟通,只要你为帝国效力,总领事馆就是你的后盾。”堀内于城说道。
这就是两人之间心照不宣的一次交易,陈明翔请堀内于城到家里吃饭,目的可不只是吃饭,食盐方面的收获,会给堀内于城拿出一部分作为感谢。
堀内于城自然懂他的意思,也是欣然答应,只要在不损害帝国利益的大前提下,他对于好处也不会拒绝,谁都喜欢钱,他何必装的那么清高呢?
再说,搞外交的人,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强大,特别是日本政府的外交官,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事情经常做。
陈明翔正在磨刀的时候,汪伪政府最高军事顾问柴山兼四郎来到了沪市,在梅机关的驻地召见了他。
对于柴山兼四郎的目的,陈明翔当然知道,无非就是要推荐老部下北泽平到警察学校,可惜,他的动作有点晚了。
“我可是久仰陈君的大名了,在沪市甚至整个华中地区也是如雷贯耳,得到过天皇陛下赐予的二等瑞宝重光章,被誉为是帝国最忠实的追随者,常年为皇军采购物资,为帝国的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前途无量啊!”柴山兼四郎满面笑容的和陈明翔握了握手说道。
“不敢当将军阁下如此称赞,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帝国赐予我的,做点微不足道的小贡献是理所当然,我可不敢居功。”
“欢迎将军阁下荣任金陵政府最高军事顾问,听说您因为能力出众,被参谋本部保送到西方国家留学,是帝国现代军事的卓越人物,我对您才是真的仰慕已久了。”陈明翔笑着说道。
好话人人喜欢听,柴山兼四郎也不例外,陈明翔说的,正是他最为骄傲的事情,以辎重兵出身,却能靠着自己的能力被参谋本部保送英美深造,还成为了师团长,这可是少有的特例。
两人谈话的气氛非常融洽,大约十来分钟,北泽平进入了机关长办公室,他认识陈明翔,陈明翔也认识他,都是从档案里了解的。
“陈君,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梅机关新任的情报主任北泽平,陆军中佐军衔,与你的老上司岗村适三少佐是同乡也是同学,说起来关系比较近。”柴山兼四郎说道。
“北泽君,幸会了,我能有今天,岗村君对我有提携之恩,以后需要帮忙的地方请尽管说。”陈明翔说道,随即就是一鞠躬,这是礼节。
“陈君在关内和关外的名气都很大,我以前是冰城特务机关本部的情报课长,虽然没有交流过,却对陈君一点也不陌生,以后有打扰的地方,还请多多见谅。”北泽平也是深深一鞠躬。
笑面虎的传闻真是名不虚传,他的脸上始终带着“真诚”的笑容,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如果不是川岛芳子和五岛茂给的信息,陈明翔真以为他是个圆滑而且容易接触的人。
“陈君,我听说你的警政司,办了一所高等警察学校,教师是来自日本本土的刑侦专家,教官是来自满洲国治安部借用的老资格刑侦警察,目前学校的进展怎么样了?”柴山兼四郎问道。
“报告将军阁下,进展非常顺利,财政部已经拨了专款,由副校长也是沪市警察局长卢应负责督工,按照现在的工程速度,五月底就能全部完成,不会耽误七月一日的开学使用。”陈明翔说道。
果然,话题开始向警察学校转移了!
“北泽君也是老资格的帝国情报人员,实战经验丰富,我想让他到你的警察学校担任顾问,你觉得怎么样?”柴山兼四郎说道。
在他的心里,只要发句话,这件事情就成了定局,陈明翔还敢违抗最高军事顾问的命令不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