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富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辰玖

    啊!

    朱载坖闻言,差点没从椅子上掉下来。

    太,太,太,太子!

    这话可不能乱说,搞不好,自己小命就不保了。

    朱载坖心里已然惶恐的不行了,他惊慌失措的看了看窗外,这才压低声音道:“恩师,您别这么说啊,弟子可不敢有此非分之想。”

    你小子!

    杨聪忍不住轻斥道:“什么非分之想?按祖制,本就轮到你当太子了,只要不出意外,你必将继承大统,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什么想不想的?”

    杨聪这么一顿轻斥,朱载坖反而习惯了。

    这,才是师傅对弟子应有的口气嘛。

    他小心的看了看四周,随即压低声音道:“恩师,您应该知道,父皇更喜欢四弟,按理来说,二哥去了之后的确是轮到弟子了,但是,这么久了,父皇却提都没提这事,也没跟弟子说过什么,这意味着什么,恩师,难道您看不出来吗?”

    杨聪闻言,不由一愣。

    这小子,原来也想过继承皇位的问题啊。

    但是,严嵩这奸妄,为了一己之私,竟然想尽办法阻止嘉靖立裕王朱载坖为太子,搞得这小子心灰意冷,对自己更没自信了。

    这严嵩,简直害死人啊。

    杨聪忍不住叹息了一声,随即缓缓解释道:“殿下,你误会了,皇上并非不想立你为太子,皇上是被严嵩和陶仲文这两个奸佞小人联合起来给耍了。”

    朱载坖忍不住失声道:“啊!不可能吧,他们竟然敢欺君罔上?”

    杨聪摇头叹息道:“有什么不可能的,有很多人,都是自私且贪婪的,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什么事都干的出来。你想想啊,如若你当上太子甚至继承了皇位,严嵩,还能继续贪赃枉法,无法无天吗?“

    那的确不可能了,朱载坖也算是阳明一脉这边的人,耳闻目染之下,他自然知道严嵩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奸臣,大贪官,他如果上位,严嵩绝对死定了。

    难道,真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朱载坖下意识道:“这事真是严嵩和陶仲文搞的鬼?”

    杨聪微微点头道:“当然,什么二龙不相见,你听说过吗?要是这样,历朝历代,还有哪个皇帝敢立太子?这就是严嵩和陶仲文想出来欺骗皇上的!”

    :

    (iishu)是,,,,!




第四卷 第一〇四章 放心,有为师在
    【】(iishu),

    朱载坖这会儿的心情很复杂,身为皇子又有谁不想当皇帝呢,他二哥朱载壡刚去世那会儿,他的确曾经幻想过太子之位会落到他的头上。

    可惜,事实却是那么的残酷,他二哥去世之后,他父皇还是如同往常一般,对他不闻不问,别说是立他为太子了,甚至,话都没跟他说过一句!

    这意味着什么?

    他认为,这意味着父皇压根就不想立他为太子!

    他认为,父皇想立的是他的四弟朱载圳。

    所以,他心灰意冷,从那以后,再也没想过当太子的问题。

    没想到,这会儿,他师傅杨聪竟然跟他说,这一切都是严嵩和陶仲文搞的鬼!

    如果真是这样,岂不是代表着他还有希望当太子,他还有希望继承皇位?

    不过,他很快便掐灭了自己心中的希望,因为他卑微惯了,对争夺太子之位,他真没什么信心。

    要知道,严嵩可是内阁首辅,百官之首,陶仲文更是他父皇最为宠信的真人,几乎相当于他父皇的师傅了,这么两个人联手,谁能与之匹敌?

    他师傅,恐怕都不行!

    更重要的,他父皇喜欢的是四弟朱载圳,平时,父皇都不怎么搭理他,又怎么会想到立他为太子呢?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叹息道“恩师,您应该知道,父皇喜欢的是四弟。”

    那又如何?

    你小子就是缺乏自信。

    杨聪不慌不忙道“立太子这么重要的事情可不是根据个人喜好来的,按祖制,就该立你为太子。”

    问题光你一个人这么说没用啊!

    朱载坖紧接着又叹息道“恩师,严嵩和陶仲文这两人可不是什么简单人物,他们几乎天天围着父皇转,父皇是相当信任他们的。”

    你小子,还有点头脑吗。

    杨聪微微点头道“这个倒是不假,陶仲文还好说一点,他应该是收了严嵩的钱,所以才帮严嵩说话的,这严嵩,的确有点不好对付。”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既然如此,那就算了呗。

    朱载坖不由打退堂鼓道“恩师,弟子深知恩师对弟子的爱护,不过,严嵩此人实在太过奸诈了,如果我们跟他对着干,很有可能会性命不保,不如我们就此作罢吧,弟子也没想过有朝一日能继承大统,只要能有块封地,让弟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弟子便心满意足了。”

    卧槽,你小子也太没志气了。

    杨聪闻言,不由冷冷的问道“废长立幼,你认为是正常之举吗?”

    朱载坖无奈的摇头道“这个自然不是正常之举。”

    杨聪紧接着又冷冷的道“他们既然敢行非常之举,景王上位之后,他们会放过你我师徒吗?要知道,你才是真正的继承人,他们实际上是在篡位,这种情况下,他们如果篡位成功了,能让你活下去吗?”

    这!

    朱载坖闻言,脸色不由变得难看无比。

    他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蠢人,相反,他还跟着师傅和师兄们读过很多书,见过很多世面。

    历朝历代,争夺皇位的斗争都是相当残酷的,失败者,绝对死无葬身之地,这点,他当然知道,只是,他没往这方面想而已。

    现在,杨聪一提醒,他就明白了。

    这时候,有人可能就要说了,历史都已经证明了,他必定是皇帝,有什么好担心的,你这不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开玩笑,当上了皇帝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不说别的,就说这朱载坖的孙子,明光宗朱常洛。

    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在位仅仅二十九天,然后,就被人一颗红丸送上了西天!

    史料记载,明光宗朱常洛也是纵欲过度,一病不起,挂了。

    这段史料明显是被人篡改了,开什么玩笑,如果说朱载坖玩了五年半把自己给玩死了,还有那么一点可信度,明光宗朱常洛总共才在位二十九天,怎么可能把自己玩死!

    更何况,人家根本就没时间玩。

    据史料记载,明光宗朱常洛才继位没几天便感染了风寒,然后便被人下了泻药,拉了十多天,拉得奄奄一息,然后就被人一颗红丸送上了西天。

    也就是说,他在位这二十九天里就前面几天有时间玩,后面十多天基本都在拉肚子,而且还是拉的死去活来的那种,他怎么玩?

    至于他为什么会被人毒死,很简单,就因为万历朝那场国本之争。

    原本,万历皇帝是想废长立幼,立福王朱常洵为太子的,但是,却被群臣拼死阻拦,没立成。

    福王朱常洵是去就藩去了,但是,福王的亲生母亲郑贵妃却还在皇宫之中,而红丸案的主谋正是郑贵妃,这郑贵妃甚至在害死朱常洛之后还想要挟持太子朱由校,垂帘听政呢。

    这郑贵妃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说白了,原因很简单,她就是怕朱常洛继位之后想起了国本之争,要弄死她的儿子朱常洵!

    明光宗朱常洛或许想过要弄死朱常洵以绝后患,但是,他还没来得及动手,便被郑贵妃给弄死了!

    这就是皇权争夺的残酷性,哪怕当上了皇帝,都不能掉以轻心,要不然,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这点,朱载坖自然清楚。

    不说他能不能当上皇帝,就说这时候,如果他不争,那绝对死无葬身之地!

    问题,他拿什么争呢?

    人家景王朱载圳不但有父皇的宠爱,还有内阁首辅严嵩和“帝师”陶仲文的支持,而他,好像就一个师傅!

    想到这里,他惶恐的道“恩师,我们怎么办?四弟有严嵩和陶仲文的支持,还有父皇的宠爱,我怎么跟他争?”

    杨聪拍了拍他的肩膀,淡定的道“放心,有为师在,你不会输的。”

    这话,杨聪说得是信心十足,朱载坖听了却是一点信心皆无。

    恩师是厉害,问题,人家朱载圳后面站的人都不亚于恩师啊。

    这些人,怎么对付?

    他想了一阵,这才弱弱的问道“陶仲文我们怎么对付,他可是父皇最为信任的方士。”

    杨聪淡淡的道“装神弄鬼而已,这东西,会的人多了,找个比他厉害的便成。”

    这话,貌似有道理啊,朱载坖紧接着又弱弱的问道“严嵩我们怎么对付,他可是内阁首辅。”

    杨聪冷笑道“内阁首辅又如何,皇权争夺,讲的是实力,他手底下有一兵一卒吗?”

    这话,貌似也有道理,到了真正争夺皇权的时候,文官就是个屁,还是得看谁手里掌控着军权,在军权这方面,严嵩真没法跟恩师比。

    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

    朱载坖深深的吸了口气,这才鼓起勇气咬牙道“父皇呢,他喜欢的可是四弟。”

    杨聪微微一笑,神神秘秘的道“其实,这会儿皇上不立太子之举对我们来说兴许是好事,如果皇上要立太子,是立你还是立景王,还真不好说。皇上不立太子,你就不用担心这个了,到时候皇上都驾鹤西去了,你还担心什么呢?”

    这话,貌似也有道理,不过,听起来怎么感觉有点怪怪的?

    。

    (iishu)是,,,,!



第四卷 第一〇五章 听天由命
    【】(iishu),

    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喜欢出巡,比如隋炀帝,这家伙为了出行方便,甚至专门修筑了京杭大运河,又比如明武宗正德皇帝,那也是有事没事到处乱窜,结果一不小心掉水里,感染了风寒,挂了。

    嘉靖比他的堂兄朱厚照能老实点,不过也没少出宫,历史上,他主要是去承天府祭拜自己的父母,其他地方,貌似还没怎么去过。

    不过,这时候就不一样了,因为有铁路了,火龙车那速度比千里马还要快,就算去趟南都金陵城,那也就是几天的事儿,方便的很。

    原本,嘉靖早就想去中都凤阳府和南都应天府转一圈了,只是这又是倭寇复起,又是鞑子入寇,又是太子去世什么的,他一直没去成。

    这会儿庄敬太子朱载壡的后事都办完了,朝堂上下也日趋稳定,他终于把金陵祭祖提上了日程。

    他去中都凤阳府和南都应天府,倒不是为了游玩,他是真想去祭祖,因为他身份比较特殊。

    他,并不是正统的皇室继承人,只是因为明武宗正德皇帝无后,他才被人从皇室宗亲里面挑出来,继承了皇位,可以说,他这个皇帝,完是凭运气当上的,所以,他对自己的身份相当的敏感。

    他之所以发动大礼议之争,硬要给自己的父亲争个皇帝的名号,就是因为身份问题。

    如果,他的父亲只是一个王爷,他这皇帝当的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

    所以,他的父亲,必须冠上皇帝的名号,哪怕满朝文武大多反对不行。

    他之所以想去中都凤阳府和南都应天府祭祖,也是因为身份问题,他想告诉世人,他朱厚熜也是正统的皇室血脉,继承大统,完没有问题。

    皇帝出巡一般都会遭大臣们的反对,因为皇帝事太多,很多事情,必须他们亲自点头才行,如果当皇帝的在外面待太久,整个国家都要陷入停滞。

    明武宗正德皇帝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这家伙为了出去玩竟然连科举的事都抛诸脑后,结果,正德十六年的殿试因为他不在京城而无法举行,数百贡生足足等了一年多,直到嘉靖继位才拿到进士功名。

    像这样的事情多的很,如果当皇帝的老出去玩,整个朝堂上下非乱套了不可。

    所以,一般皇帝提出出巡的想法都会有很多大臣跳出来劝阻。

    不过,嘉靖这次提出出巡的想法之后却没人说什么,至于原因,有很多,大臣们都有各自的打算,不一而足。

    比如严嵩一党,那就是典型的马屁一族,只要皇上不管他们贪腐那便是英明神武,出巡什么的,关他们屁事,嘉靖最好住外面不要回来,这样他们就能肆无忌惮的大贪特贪了。

    比如阳明一脉,他们也看在杨聪的面子上没有吭气,因为杨聪说了,皇上此次出巡也是坐火龙车去,几天时间就能回来,根本就不会耽误什么事,大家就别去烦皇上了,省得皇上不高兴。

    至于杨聪为什么这么说,没人清楚,也没人去追根究底,毕竟,就如同他说的,皇上也就出去几天时间而已,能耽误什么事呢?

    嘉靖倒没注意这反常的情况,毕竟他任性惯了,朝中敢于跟他作对的官员也被他利用各种手段给收拾的差不多了,没人反对他出巡,他认为很正常。

    这次出巡时间虽然不长,排场却一点都不能小,嘉靖可是特别好面子的,禁军那最少也要上万,锦衣卫、随行太监、随侍宫女,那都得上千,还有随行的官员,也不能少了。

    内阁首辅严嵩,那肯定是要随行的,不说别的,就说这家伙溜须拍马的本事,那简直无人能及,没这家伙在身边,嘉靖还真不怎么适应。

    礼部尚书杨聪,那肯定也是要随行的,因为铁路、火龙车等等,这些新奇玩意就杨聪懂,嘉靖的求知欲那也是很强的,要没杨聪在身边解惑,他同样不适应。

    另外像锦衣卫指挥佥事陆炳、工部尚书顾可学、身兼三孤的陶仲文,这些天天都围在他身边转悠的亲信自然一个都不能少。
1...237238239240241...2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