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富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辰玖

    你小子,还嘴硬呢?

    嘉靖拿起杨继盛的奏折,轻轻挥舞道:“都察院御史杨继盛弹劾南京户部尚书鄢懋卿贪赃枉法,侵吞盐引收益,这个,是你暗中指使的吧?”

    杨聪闻言,直想翻白眼。

    这种事,有必要说的这么直接吗?

    他只能继续含糊道:“这个,仲芳上奏之前的确来问过微臣。”

    嘉靖无奈摇头道:“清风,来日方长,你又何必急于一时呢?鄢懋卿有没有侵吞盐引收益,朕不清楚,不过,你让人弹劾惟中之事也太荒唐了,什么惟中贿赂夏言上位啊,什么惟中任人唯亲私自提拔其子严世蕃啊,什么惟中私通鞑子啊,这些事,说出来有人信吗?”

    卧槽尼玛,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这么荒唐的事,杨继盛会做吗?

    杨聪相信,自己的弟子绝对没有这么蠢,这些,肯定不是杨继盛指使人上奏的。

    他毫不犹豫的摇头道:“皇上,微臣真没让人如此诬蔑严大人。”

    嘉靖轻轻把杨继盛的奏折往桌上一丢,随即不容置疑道:“行了,这事就到此为止吧,这些奏折,你拿回去好好看看,这么荒唐的事情,以后就不要再做了。”

    杨聪这个莫名其妙啊,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不过,他也不敢反驳,嘉靖可是出了名的犟驴脾气,你要敢跟他对着干,绝对没好果子吃。

    他只能老老实实的抱起桌上的奏折,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杨聪把奏折抱回自己的值房,仔细一看,顿时气得火冒三丈。

    这些说话不打草稿,胡乱找事弹劾严嵩的,都是新近归附严嵩的朝臣,其他人,虽说是风闻言事,上奏的东西,还是有那么一点依据的。

    严嵩这老狐狸,摆明了是在命人自诬,混淆圣听呢!

    他从奏折的排序就看出其中的猫腻来,严嵩是故意把些荒诞不羁的奏折摆上面误导嘉靖,让嘉靖误以为所有奏折弹劾的都是些荒诞不羁的事,从而认为他是在无理取闹。

    这嘉靖,真是糊涂至极啊!

    他也不想想,朝臣会无缘无故弹劾内阁首辅吗?

    大家既然拼命弹劾内阁首辅,那自然是有一定依据的,他却想也不想,问也不问,甚至看都不看后面的奏折,任由严嵩牵着鼻子走!

    你他吗有没有脑子?

    :

    (iishu)是,,,,!




第四卷 第一〇二章 死循环
    【】(iishu),

    杨聪真的被嘉靖给气得不行了,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严嵩之所以能成长为历史上最有名的大贪官之一,嘉靖这个糊涂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历朝历代,皇帝多了去了,奸臣也多了去了,但是,像嘉靖这样糊涂的还真不多见,像严嵩这样的大贪官更是凤毛棱角。

    一个当皇帝的,如此糊涂却又如此任性,那可是要亡国的。

    历史上,大明朝虽然并非亡自嘉靖之手,却跟嘉靖有这莫大的关系。

    比如,他鼓励朝臣拉帮结派互斗,为其后万历朝的党争埋下了伏笔,党争之祸,可以说是大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究其根源就是因为嘉靖这个糊涂蛋。

    又比如,他任性胡为,为后来的皇帝起了很不好的带头作用。

    他的孙子,明神宗万历皇帝正是学了他在大礼议中的任性之举,来了个国本之争,疯狂打压和清洗朝臣,使得大明元气大伤。

    他的曾孙,明思宗崇祯皇帝正是学了他宠信严嵩之举,培养出了另外一个大奸臣温体仁,可以说,崇祯朝的温体仁就是嘉靖朝的严嵩,两人同样靠溜须拍马上位,两人同样把持朝政将近二十年,疯狂排除异己,疯狂贪腐,把大明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只是嘉靖运气好,有徐阶和张居正等人给他擦屁股,而崇祯运气不好,没人擦屁股,结果大明直接亡了!

    当然,这只是历史而已,现在,杨聪来了,历史轨迹已然开始改变了。

    不过,他却不能肯定,自己能不能彻底改变历史的轨迹。

    因为,严嵩这会儿还是内阁首辅,嘉靖依然在任性胡为。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结局会如何呢?

    严嵩肯定会继续争夺海上利益,倭寇必将在他的扶持下复起,这点不用怀疑。

    还有,鄢懋卿不下台,西北边军的粮饷必然会出问题,到时候,严嵩很有可能又会颠倒黑白,趁机扶持代理人夺取西北兵权,俺答汗也必将趁机复起。

    南倭北虏,这两个一直困扰嘉靖朝的问题必将再次出现。

    也就是说,严嵩如果不倒台,历史,还是会被这家伙慢慢拖入原本的轨迹。

    那么,怎么才能让严嵩倒台呢?

    这会儿,想让严嵩倒台貌似是不可能的。

    历史上,严嵩之所以倒台,并非因为贪腐,至少,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他贪腐。

    严嵩倒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嘉靖胡搞瞎搞,把大明朝堂搞得乱七八糟,大明老百姓怨声载道,他必须找个替罪羊,来堵住悠悠众人之口。

    所以,严嵩倒台了。

    说白了,严嵩就是他的替罪羊而已。

    而这会儿就不一样了,大明这会儿可谓形势一片大好,南倭北虏都已经偃旗息鼓,大明可谓四海升平,再加上海上贸易不断发展,东南各省亦随之越来越富庶,大明百姓可谓安居乐业,嘉靖根本就无需替罪羊来堵住悠悠众人之口,他为什么要把严嵩给撸掉?

    这貌似是个死循环,大明形势一片大好,嘉靖就不可能撸掉严嵩,而大明一旦出问题,嘉靖又会让杨聪去救火,也就是说,杨聪千辛万苦南征北讨,就是在保严嵩!

    杨聪想这样不断循环下去,再陪嘉靖和严嵩这两个家伙玩上十年甚至二十年吗?

    他当然不想。

    原本,他以为,他之所以干不翻严嵩,主要是因为夏言,现在,他明白了,他之所以干不翻严嵩,完是因为嘉靖!

    这嘉靖,表面看似精明,实则糊涂至极,每每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严嵩就是抓住了嘉靖的弱点,摸透了嘉靖的脾性,从而把嘉靖玩弄于股掌之间。

    无数次事实已然证明,有嘉靖在,谁想动严嵩,那都是不可能的,除非嘉靖因为治理国家失误,引起民愤,需要找替罪羊,自己把严嵩给拉出来当替罪羊。

    而这种事情,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杨聪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大明陷入那种困境,到头来,他还是会充当救火员的角色,到处救火。

    总之,他不会为了收拾严嵩而让大明陷入困境,让老百姓遭受无妄之灾。

    这貌似又陷入了死循环,到底怎么办呢?

    所谓“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既然嘉靖如此糊涂,老是相信严嵩的谗言,一味维护严嵩,那就连嘉靖一并收拾了!

    嘉靖继续当皇帝,并非大明之福,与其让他在这里任性胡为,浪费时间,祸害大明,还不如让他陪着严嵩一起去死,一了百了!

    杨聪心头没由来的生出这个想法,怎么都遏制不住!

    想让嘉靖去死很难吗?

    其实,一点都不难。

    史料记载,嘉靖就曾数次面临生命危险,险死还生。

    比如,他曾被宫女合力谋害,差点被人活活勒死。

    又比如,他曾遭遇火灾,差点被活活烧死。

    宫女合力谋害,没把他勒死,可能是因为力气太小又或者胆子太小,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想办法给那些宫女整点毒药便成,勒死多麻烦,还不如直接毒死来的痛快!

    至于嘉靖遭遇火灾侥幸生还,传闻,是陆炳把他给背出来的,这个问题,更简单,到时候,想办法把陆炳支走便成,看谁去背他!

    总之,想让嘉靖死,有很多办法,杨聪并不一定要亲自出手也能达成目标。

    此事,并不是很难,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而已。

    只要嘉靖一死,便是裕王朱载坖继位,到时候,严嵩纵使本事通天也是枉然,要知道,裕王朱载坖可是他杨聪的弟子!

    一想起这个弟子,他眉头又皱了起来。

    这弟子,貌似什么都好,又谦顺,又乖巧,平易近人,完没有一点当王爷的架子。

    但是,这性子,当皇帝,却未必是好事。

    当皇帝的,不一定要心狠手辣,也不一定要独断专行,但是,一定要有自信,一定要有魄力,裕王朱载坖这谨小慎微的性子,就算当上皇帝,恐怕也很难持久。

    历史上,隆庆朝就只有短短六年时间,可以说,朱载坖还没把龙椅坐热就挂了。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或许,是因为他被压抑的太久,需要发泄,而发泄起来又没节制,所以把自己给发泄死了。

    或许,是因为他太过软弱,让人觉得有机可乘,从而暗中把他给害了。

    总之,裕王朱载坖这性子,也不大适合当皇帝。

    gzhaofujiazi0

    。

    (iishu)是,,,,!



第四卷 第一〇三章 心惶惶
    【】(iishu),

    :

    朱载坖,也就是明穆宗隆庆皇帝,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登基,隆庆六年五月去世,在位时间仅五年半。

    按史料记载来说,除了被废掉的明惠宗朱允炆和被红丸毒死的明光宗朱常洛,明朝历史上,正常死亡或者说勉强正常死亡的皇帝里面,就属他在位时间最短了。

    他,也是明朝历史上最没存在感的皇帝之一,提到隆庆朝,不熟悉明史的人,基本上没什么印象。

    那么,他为什么会成为如此短命的一个皇帝呢,要知道他去世的时候才三十六岁,正值壮年,而他爹明世宗嘉靖皇帝足足活了六十岁,在位四十五年,他的儿子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也活了五十八岁,在位足足四十八年之久,很显然,他家这一脉并非短命鬼。

    据史料记载,他是纵欲过度,一病不起,挂了。

    这事,由于种种原因,在此就不做评论了,总之,他这个皇帝,做的并不是很成功,作为他的师傅,杨聪自然不希望他如同历史上一般,成为一个短命皇帝。

    他希望自己的弟子能成为一位合格的皇帝,不说长命百岁,最少,也要如同嘉靖和万历一般,撑个四十余年,这样一来,他的理想和抱负差不多就能实现了。

    所以,这天,杨聪将这位弟子招到书房,深入交流了一下。

    朱载坖这会儿还只是裕王而已,而且,他这会儿还是最不受嘉靖待见的皇子,他可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继承大统,甚至,他的二哥,庄敬太子朱载壡去世之后他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只想平平安安的活下去,活到就藩的那一天,然后,他就能在自己的封地上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了。

    平时,他都相当的谨慎小心,在谁跟前都不敢摆王爷的架子,对他的师傅杨聪,那更是恭敬的不得了。

    师傅召见,他自然是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那内心里,甚至还有点小激动呢。

    要知道,他师傅杨聪可是个大忙人,除了一开始的时候教授过他一段时间,后面,他基本上都是跟着几个师兄在学习,平时,想见他师傅一面都难。

    不过,他师傅对他确是相当的好,可以说已经好到不能再好了,自从拜了这个师傅之后,不管是吃的穿的还是住的用的,那都是最好的,甚至比皇宫还要好,他师傅给的零花钱,那更是多得吓人,一个月一万两,还经常问他够不够花,要知道,他亲王的俸禄也才一万石一年,换成银子,都不抵一万两呢。

    他对这个师傅,那是打心底里恭敬,不像对其他人,谨小慎微差不多都是装出来的,进了书房之后,他恭敬的行了番师徒之礼,然后,便垂手站在那里,等候着师傅的教诲。

    没想到,杨聪竟然一反常态,站起身来,将朱载坖拉到主位坐下来,然后严肃的道:“殿下,今时不同往日,从今往后,你可不能这么随意了,你需得时刻注意上下尊卑,所谓天地君师亲,这君可是排在师的前面,你尊师重道是好事,但也不必在为师面前过于恭敬。”

    这话,什么意思?

    朱载坖都有点懵了,他有点不安的摸了摸椅子的扶手,随即小心的问道:“恩师,您这是怎么了,弟子有哪里做的不对吗?”

    这小子,也不知道在皇宫中遭遇了什么,心中竟然如此不安,而且表现的一点自信都没有,这样可不行。

    杨聪依旧面带严肃道:“殿下,你的身份已然不同了,你知道吗?”

    身份?

    什么身份不同了,朱载坖不知道啊。

    他琢磨了一阵,随即有些惶恐道:“恩师,弟子的身份怎么了,难道,父皇要让弟子去就藩了吗?”

    明朝有个规定,当皇子的长大之后便得去自己的封地就藩,而且,没有皇帝的允许,不得归京,也不得离开自己的藩地。

    这会儿,朱载坖也有十多岁了,差不多,也能算是长大了,嘉靖让他去就藩,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至少,他是这么想的。

    杨聪闻言,心中不由暗自叹息,你小子就不能想点别的吗?

    就藩?

    就什么藩?

    你都是要当皇帝的人了,就什么藩!

    他把脸一正,郑重道:“殿下,按祖制,你已然是太子了,你知道吗?”
1...236237238239240...2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