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瑞根
“正阳,你这个说法说服力不够啊。”杜国建叉着腰摇头,若有所思,“茅书记的心思很大,从他和你搞那个互联网高峰论坛就能看得出来,说是互联网产业,但是很多座谈会交流会演示会都涉及到电子信息产业,甚至就直截了当的开出了对这一类产业的招商引资条件,给我感觉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不,这个说法不对,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沙正阳笑了起来,杜国建也不差嘛,居然能了解到这些东西,看来自己以前还是有些小觑了对方。
“杜书记,修栈道也是为了进入中原,度陈仓也一样,汉都那么大一个副省级城市,总得要有足够的产业来支撑,它的定位和宛州不一样,肯定有竞争,但我觉得那不是主要的,也不会对宛州造成多少影响,宛州还是应当找准自己的路径,坚定不移走下去。”
杜国建和穆天然都摇摇头,但是却没有再说话,显然不是很认同沙正阳的看法。
接下来的两天,沙正阳带着发计委这帮人调研了裕城、大野和桐山以及宛阳,最后离开了宛州,没从东峡这边走,而是走的山都,在山都又逗留了两个小时,搞了一个小型座谈会,说白了就是帮助山都把脉分析。
他的确待不住了。
前一天汉川省委已经正式研究之后下文,免去了他的省发计委副主任职务,任命其为汉都市政府党组成员、市长助理。
他对宛州也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自此他不可能在给宛州出谋划策,而只能把所有心思放在汉都的工作上了。
在车上他就一直保持着沉默,而和他一道来的同事们也都知道了这一人事变动,对于沙正阳似乎就一下子变得陌生起来。
一年时间,刚好只在发计委呆了一年时间,这个时间实在有些短,虽然他在这一年时间觉得很充实,做了很多事情,甚至对发计委都带来了很大变化,但毕竟还是太短了一些。
回到宛州已经是晚上八点过了。
但茅向东和吕宗平还在汉都市委等着他。
交代了梁锦柏等着自己,沙正阳就直接去了汉都市委。
两位领导都在,而且就是专门等候自己,这让沙正阳有些诚惶诚恐之余,也有点儿自豪。
“正阳,你可真是稳得起啊,让我和宗平在这里久候不至,比三顾茅庐还让我们难熬啊。”茅向东看到沙正阳进来,就忍不住笑道。
吕宗平也面带微笑,但相对矜持一些,他和沙正阳没那么熟。
“什么情况你都知道了,省里给了几天时间交接,但我还是希望你快一点儿,我现在觉得时间简直不够用,时不我待,成天都觉得人家在发展,我们汉都却停步不前,我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神经官能症了。”
茅向东的秘书把茶送了上来,然后迅疾离开,办公室里只剩下三人。
“大概需要两天时间交接,我手里大的事情不多,但杂活儿不少,要看委里边怎么安排,该交接的还得要交接清楚。”沙正阳回答道。
“那行,你尽快,另外我和宗平也在商量你的工作。”茅向东沉吟了一下,目光望向吕宗平,“宗平,你来说吧。”
“嗯,正阳,咱们都是老熟人了,不绕圈子,茅书记和我的意思都比较明确,一个是高新区你来牵头,刘市长事情太多,顾不多来,你和国力也很熟悉,所以你来牵头,另外想让你负责工业和招商引资工作。”吕宗平把二人早已经敲定的想法拿出来。
 
1210.第1169章 伪衣锦还乡
第1169章 伪衣锦还乡
既然没有选择,沙正阳只能应允答应下来。
从汉都市委出来时,夜色已深,不过沙正阳精神却很振奋。
终于又能从条条上回到块块上,终于可以干一些自己想干而又摆在眼前的工作,心里委实要爽利许多。
注意到在车旁等待自己的梁锦柏,沙正阳才意识到自己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了,某种意义上来说,梁锦柏也算是“自己的人”。
作为一个一直跟随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非专职秘书,勤勤恳恳跟了自己一年,自己似乎也需要了解一下对方的想法。
从内心来说,沙正阳是希望梁锦柏能跟着自己到汉都市去工作的,因为他觉得梁锦柏的悟性很好,而且学习能力很强,很多方面也和自己观点一致,在一起工作很默契愉快。
当然这只是沙正阳自己的感觉,但他觉得梁锦柏也应该是对跟着自己工作是满意的,但毕竟只有一年时间,能不能抵挡得住从省里到市里工作的这种落差,不好说。
“小梁,可能你都知道了,我到汉都工作,你怎么想的”沙正阳挥了挥手,示意二人干脆就这么趁着夜色走一走,梁锦柏也点头跟上。
“祝贺主任能到汉都工作,这也应该是省委省政府对您的器重和认可。”梁锦柏很会说话。
“那你呢”沙正阳摆摆手,这话这两天在电话里他听了太多了。
“我愿意跟您到汉都工作。”没有半点拖泥带水,很直接的回答。
“噢,你就没想过这可是从省发计委到汉都市里了,发计委这个门可不好进啊。”沙正阳看了梁锦柏一眼,“而且我说一句实话,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在汉都会干多久,没准儿我哪天就会离开汉都,而我感觉你是一个比较顾家的人,所以你要考虑清楚,……”
沙正阳没有说穿,但他相信梁锦柏能听明白。
自己现在这样频繁的变动,的确让人难以放心,没准儿一两年或者两三年后自己就到其他地方上去了,而梁锦柏刚处了一个对象,而且据说双方都非常满意,情投意合的,如果关系转到汉都市,自己没多久又要离开,他如果不愿意跟随自己走的话,就要独自留在这个显得有些陌生的环境里了。
有时候环境的确很重要,自己在汉都都好说,但自己离开了,梁锦柏又留下,那么还会不会有那么好的机缘
而且如果时间不长的话,恐怕在安排上也未必会尽如人意。
梁锦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目光平视,“主任,我明白您的意思,也谢谢您的关心,但是我记得您说过一句话,大丈夫做事正当时,我觉得我也还年轻,在家庭和事业之间,事业还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我相信我女朋友也会支持我的观点,跟着您我能学到很多东西,让我这一辈子受益匪浅,……”
沙正阳笑了起来,摆摆手,“好了,我明白了,那我也就不多说了,在一起工作就是有缘,希望我们这段缘分能更长久一些吧。”
“那主任,什么时候您去报到”梁锦柏立即就要替沙正阳下一步的工作考虑了。
“明天回委里边交接,另外还要先到康省i长那里汇报一下,下午找个时间我要去程省i长那边一趟,你帮我和程省i长秘书约一约,……”
两个人的身影在月光下越来越长。
还在省政府里边,沙正阳就接到了尤哲的电话。
当着程颂的面,沙正阳没有接,而是挂了。
一直到程颂这边工作汇报结束,沙正阳才准备给对方回拨过去。
虽然已经卸任发计委那边的工作,但是程颂显然没有把沙正阳排开,仍然是和沙正阳在探讨着全省电子产业发展的规划以及如何让宛州到汉都这条五百多公里的高速路沿线变成一条实实在在的电子产业走廊和工业走廊。
这个设想很宏大,但是在沙正阳看来起码短期内不现实。
如果说汉都和宛州还有一些发展的基础,那么中间的安襄和郧州就真的是一片空白了,要这么旱地拔葱似的突兀的搞这个产业,喊喊口号可以,但落到实处,很难起到多少效果。
程颂的心情沙正阳也能理解,从国家发计委下来,到汉川这样一个不上不下的中不溜内陆省份来任职,一晃就是一年过去了,如何打开局面做出成绩也就成为他首当其冲的事情。
汉川条件摆在这里,一个省的经济不是靠一两个项目一两样产业就能轻易带动拉动的,那么如何来找突破口就很关键了。
电子产业涉及面很大,而且从目前的势头来看,未来规模会呈几何倍数的增长,那么如果可以将这个产业好生培育一番,依托一个城市带来做大,这也就能对一个省的经济发展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了。
程颂并没有指望要
第八卷 第四十节 市长助理
九年光景,巨变若斯,不能不让很多人心生感慨,若是能理性坦然面对,当然是好事,就怕有些人心理失衡,带来一些不必要困扰和麻烦。
这两天沙正阳的电话都很多,几乎要打爆,而且沙正阳还不能关机,也不能不理会。
这种情形在回汉都之前他已经有所预料,但是如此密集频繁,还是出乎想象。
也幸亏自己只是在银台工作过两年,在经开区时间更短,若是多工作两个地方,或者时间再长一些,只怕就更难对付。
“现在我该怎么称呼你呢”看见沙正阳,尤哲快步迎过来,距离还有两步时,放慢脚步,脸上浮起难以言喻的复杂表情,然后努力的摇了摇头,叹息道:“你这让你周围的人怎么追赶你你还能找到朋友么”
有点儿刻意,有点儿揶揄,但更多的却是发自内心的感慨,一骑绝尘,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这让和他共事的同事们,尤其是年龄相仿的同僚们情何以堪
当然如果只是差距不大,或许内心还有些羡慕嫉妒恨,但是差距太大,而且多见识几次,也就麻木了,更多的也就是想如何来学习效仿对方,甚至能从对方那里获得一些助益了。
沙正阳大略能够体会到自己身边人的诸多的感触,但是他却无力改变什么,只能以一种更谦逊和自然的心情和态度去应对,以求让他们能够尽快的接受这一现实。
“到哪儿都是干活儿的命,从长河到发计委再到汉都市,都差不多,领导把我们招来可不是让我们来享清福谈待遇的,哲哥你说是不是”沙正阳握住尤哲的手,微笑着拉着手一道走,“哲哥你不也一样,到经开区滋味可不一样吧”
从银台到经开区,位置有变化,级别有变化,工作也不一样,原来尤哲还不觉得,只是觉得到经开区级别上去了,没想到到了经开区才觉得现在的汉都经开区更像是一个烂泥潭,一个大窟窿。
经开区摊子铺得相当大,但是基础设施却处处是烂尾,没有像样的支柱产业,大杂烩,门门都有,但是样样都不成气候,这严重的破坏了经开区的形象,也使得经开区在下一步的招商引资和发展上面临巨大的困难。
正因为经开区的不景气,而且摊子太大,一时间难以扭转,现在汉都市才着重打造高新区,力图用高新区的新形象来重塑汉都发展和招商引资的新气象。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经开区不管了。
偌大一个经开区,论面积和规模要比高新区大好几倍,而且也有相当多的企业进驻,怎么可能不管
只不过如何来管,如何来重新将其打造起来,汉都市委市政府也还在研究对策。
这一点上茅向东和吕宗平没和沙正阳多提,但是只要是消息灵通一点儿的,都清楚当下汉都经开区的规划发展其实是一个比较失败的典型。
脸上露出一抹苦涩之色,尤哲摇摇头,再度叹了一口气:“看来你还没走马上任就对汉都的情况了如指掌了啊,不过也是,你这段时间的工作重心好像都是放在汉都这边的,高新区现在成了新宠,大家都眼热着呢,正好经开区就成了一个鲜明对比了。”
“不至于吧”对经开区,沙正阳有所了解,但是也不是很清楚。
他这个人有个习惯原来工作过的单位他就不太愿意回去,因为他觉得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关注,银台和汉都经开区是如此,而宛州经开区和真阳县也是如此。
相比之下,他更关心华阳、新湖、湖滨以及宛州的东峡这些他未曾逗留过的地方。
“至于不至于,你来了之后慢慢就清楚了。”尤哲摇摇头,“情况很复杂,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
见沙正阳目光落在自己脸上,显然是希望自己说下去,尤哲又想了一想才继续说下去。
“……,责任也不在哪一个人身上,甚至也不在某一届领导的身上,领导换得太频繁,人走政息,每一届每一位都各有各的想法,都想要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做点儿事情,所以就成了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变成现在这种不伦不类的四不像。”
沙正阳默然。
这已经成了很多地方发展的一个最大弊病,换一任领导,就要拿出自己的想法。
你这一届要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我这一届就要搞招商引资,你说钢铁产业产值高拉动gdp大,我就说服装鞋帽产业门槛低拉动就业大,你说电子产业是新兴产业前程远大,我就说金融服务业是第三产业是发展必然趋势,……
总而言之,都要尽力凸显出自己和上一届的不一样,这样才能避免被上一届的光芒所笼罩,自己也才能有出头的机会。
相比之下沙正阳觉得冯士章反而是这方面做得最好的了,很理性而有自知之明,能够把林春鸣那一届的很多政策措施保留下来继续执行,否则如果他一上任就改弦易辙,恐怕宛州现在连昭阳都超不过。
&n
第八卷 第四十一节 五味陈杂,百感交集
尤哲走了,并没有说太多其他的。
其实也就是发泄一番情绪,对自己现在面临的局面的一种抱怨和感慨。
也的确如此,尤哲正值壮年,想要做一番事情,而经开区本来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但没想到一踏进来居然是如此大一个巨坑。
而他又只是一个副职,有劲儿使不上,而且还无处诉说,只能听凭主要领导斗法,这种白白浪费光阴的憋屈感委实让人扼腕。
沙正阳也知道经开区是个大坑,但是还是没想到这个坑如此大,如此坑人,一别六七年,他也没想到昔日蒸蒸日上的经开区居然会变成这样。
不过他现在也一样无能为力。
他只是一个分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和综合规划工作的市长助理,工作性质相对单一,不是市委i书记副书记,也不是组织部长,所以对经开区的具体工作没有指手画脚的权力,顶多有时候能从自身工作角度委婉的向市里边主要领导提一些建议罢了。
当然沙正阳也知道茅向东和吕宗平并非对经开区的现状一无所知,只是事有缓急轻重,经开区的问题关键还是在班子上,而班子就牵扯到十分复杂的人事问题,市委也需要考虑如何综合平衡的解决这一痼疾。
事实上很多工作基本上症结都是在一个单位的班子问题上,主要领导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问题,班子内部成员的团结问题,整个班子的战斗力问题,这些往往就决定了一个单位的战斗力和效率。
对现有经开区班子沙正阳不是很了解,但是从现状来看,无疑是不太合格的,沙正阳相信茅向东应该已经有考虑了。
沙正阳调任汉都市市长助理一事还是在整个认识熟悉他的圈子里引起了很大震动,尤其是在汉都市这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