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还看今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瑞根

    你好,沙正阳,我在市委办工作。沙正阳也对这个样貌并不算出众,眉目间的英气勃然,个头只有一米七五左右的小伙子印象挺好,尤其是对方那种亲善但却不有度的分寸,很显然是出身一个颇有教养的家庭。




第三卷 第三十二节 以案观人
    市委办?小伙子略微吃了一惊,但也没有太在意,握了握手:中枢单位,掌控大局啊。

    也可以说帮闲打杂。沙正阳笑了笑,磊哥,莉姐,蹭饭的事儿说定没有,我和这位兄弟都还等着呢。

    姚莉表情有些复杂的看了沙正阳一眼,最后还是点点头:沙主任,

    别,喊我小沙或者正阳都行,咱们都轻松点儿。沙正阳连忙摆手,难得回来大家无拘无束的,刚才我在一边儿听莉姐磊哥你们仨斗嘴,简直太欢乐了,我都羡慕极了。

    被沙正阳说得有点儿不好意思,姚莉瞪了常磊一眼,我还是叫你正阳吧,你磊哥就这点儿出息,听不得哪里有案子,领导也乐得使唤他。

    莉姐,我不认同你的这个观点,人么,既然干一行就得要钻一行,总得有点儿敬业精神吧。沙正阳摇摇头,尤其是干公安这一行,如果还是像干其他工作那样按部就班,我觉得很难成为一个出色的警察。

    说得太对了,我当警察之后,昔日的老师给我来信也说了,当警察,就得要有一股子精气神,缺了这股精气神,那顶多算是个穿警服的干部,而不是真正的警察了。

    苏子晗的接话让沙正阳也是颇为意外,而这番话也是说得分外有哲理。

    警察本身就是一份付出大于回报的职业,如果单纯只是想要找一份工作,那么警察绝对不是好职业,而投入其中却意味着要牺牲许多。

    就像姚莉和常磊这两口子一样,家庭矛盾不断,虽然两口子感情仍然好,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渠道来纾解双方的矛盾和压力,难免不会出问题。

    说得好!沙正阳忍不住赞叹了一句,小苏的老师分析得精辟!

    苏子晗打量了一眼沙正阳,这小苏倒是喊得挺顺溜,这家伙应该比自己还小吧?

    自己好歹工作四五年了,这家伙呢,看上去挺青嫩啊。

    刚才莉姐叫他沙主任,这个主任是啥意思,市委办的主任?不可能吧,就算是副主任也不可能。

    苏子晗还是清楚市委办里边的级别规矩,副主任都是副处级,而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才一个正科级,

    姚莉却没有管那么多,招呼着沙正阳和苏子晗进屋。

    将就着常磊买回来的几样凉菜,然后姚莉又下厨炒了两个菜,拿出一瓶东方红陈酿,三个男人也就喝了起来。

    从常磊和姚莉夫妻二人那里确认了沙正阳的身份,倒是让苏子晗吓了一大跳,真还是副处级干部。

    对比自己,苏子晗也是喟叹不已,当然也说不上多失落感慨,师兄师姐都在前面呢,轮不到自己心有不甘。

    磊哥,龙陵发大案了?沙正阳随口问道。

    也说不上,但估计应该是流窜过来的专业作案,盗撬保险柜,今年已经是第三起了,东峡制药厂一起,丝绸厂一起,龙陵这一起是一个私人老板,间隔时间都是三个月,这帮家伙是把我们宛州警察视若无物了。

    常磊点点头,语气有些低沉,这帮家伙事前都应该是经过长期踩点观察的,这一次更是直接把登门入室这个私人老板给绑起来作案,可这个私人老板愣是连对方有几个人,啥情况都一无所知。

    宛州社会治安不好么?沙正阳也皱起眉头,之前倒是没有听说这方面的情况。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姚莉接上话,这其实从每年市公安局以及下边各区县公安局移送检察院起诉的人数就能看得出来工作量,宛州这边的批捕起诉人数都不少,但警力经费都不足,制约了这方面。

    谁说不是呢?上次我和磊哥去安襄,其实就是去摸一条线索,后来线索断了,郧州那边又有线索了,可涉及面太宽,而且还牵扯到北面豫省那边几个地市,得派出去出差,可办案经费不足,车辆也不够。

    苏子晗也不无遗憾,有条线索其实比较明晰,要跑郑州和洛阳那边,但局里一直没声儿,就是觉得这案子花费太大了,又不一定铁定有收获,干脆就发函请兄弟单位协查,可你不去人,指望人家给你多么尽心,可能么?

    沙正阳默默点头。

    林春鸣会抽时间调研市公安局,这是应有之意,但是按照计划,调研肯定会搁在一两个月之后了,起码要把十二个区县跑完才谈得上局行部委,但从现在的情形来看,市公安局的情况还是比较典型的,因为警力和经费的原因制约了案件的侦破,这的确会带来很多问题。

    前几天那位老上访户又来我们检察院了,控告你们市公安局渎职不作为,院里边都觉得头疼,都不愿意接待了。姚莉也叹了一口气,说有线索你们也不去抓人,要么推,要么躲,我看她还得要去京里上访。

    什么情况?一听要去京里上访,沙正阳就敏感起来,尤其是人家还控告市公安局渎职不作为,照理说这个年代上访的一般都是到信访办,鲜有到检察院去控告的,这说明上访者还是有些法律常识的。

    一桩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或者说杀人案,因为一直没有抓到罪犯,所以现在还无法定性。见沙正阳很敏感,姚莉本来不想多说的,也就介绍起来,88年的案子,死者母亲是我们市农业局一位退休副局长的独生儿子,她一直认为市公安局因为行凶者是市财政局局长的儿子而包庇。

    哦?沙正阳目光有些冷峻下来,前世中他就对这种徇私枉法的案件一直深恶痛绝,现在骤然听闻这类事情,眉毛顿时就竖了起来,真的?

    真假不好说,但上访者一直如此声称,说为什么罪犯跑了五年,你们市公安局一直不曾将其抓获归案?姚莉淡淡的道。

    沙正阳的目光落在了常磊和苏子晗脸上。

    常磊摇摇头,这个案子不是我办的,但是据我所知我们大队为抓获吴定义跑内蒙跑深圳跑哈尔滨甚至拉萨,都去过,但都没有抓到人,而且受害人一家人经常反映线索,要求局里去抓人,但实际上他们反映的许多线索都比较零碎,价值不大,很难从中获得真实有价值的东西,当然,你要说是不是真的就都没有价值,也未必,只是局里经费紧张,大队这边有时候也就

    说到这里,常磊也叹了一口气,没再说下去。

    苏子晗也接上话:至于说莉姐所说的那个包庇,应该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你不能因为罪犯的舅舅是我们市公安局副局长就说包庇,而且谭局长也不管我们刑侦,我们刑警大队也不会听哪位领导发句话就干啥或者不干啥,当然,这一两年这个案子的确没有人专门盯着了,有些线索的确没怎么专门去核查,而是发函去请外地公安机关协查,力度不够,受害人家属不服,有一些看法也有道理,如果咱们市公安局要彻底解除这份嫌疑,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人抓到,交给检察院。

    常磊和苏子晗说得都很公允客观,这让沙正阳心中也是一松。

    作为侦查办案人员,最忌讳的就是自动带入感彩,这对办案反而很不利,客观公正的分析判断问题,找出其中存在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才是王道。

    沙正阳笑了笑,随口道:那如果死受害者是市委市政府某位领导的子女,你们觉得这个案子会怎么样呢?

    常磊和苏子晗以及姚莉都是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常磊道:那肯定不一样,就算是真的没抓到,但肯定稍微有价值的线索,都肯定要派人亲自奔赴去核实,毕竟这是一个命案,人命关天。

    所以说来说去,这还是一个有没有尽职尽责的问题,当然我也承认在经费上的困难肯定会影响到市公安局的办案力度,毕竟只有那么经费,在这个案子上花多了,也就意味着在其他一样需要出差花费的案子上只能搁下,这方面党委政府肯定有责任。沙正阳吐出一口浊气。

    受害人母亲我也接待过,就是前几天,她提出来的一些分析和判断也并非毫无道理,有人说她已经偏执了,作为一个市农业局退休副局长,我觉得她还是保持着清醒的思维,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她不能倒下,否则这个案子也许就会无限期的拖下去,最后变成无人问津,她说如果哪天他真的倒下了,也一定要让自己倒下得有价值。

    苏子晗喝了一口酒,细细的抿着,眉宇中多了几分沉郁,关键在于局里是否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来侦破这个案子抓获罪犯,而我担心拖到最后会让对方绝望,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这是最让人无法释怀的。

    沙正阳端起酒杯,狠狠的喝了一口,苏子晗的话给他很大的触动,同时苏子晗表现出来的理性冷静中不乏公义之心也一样让他很有感觉。



第三卷 第三十三节 棘手活儿
    苏子晗先走了,和常磊姚莉两口子道别,又和沙正阳打了招呼就离开了。

    小伙子挺潇洒,跑步走的,说正好算是来一场夜跑。

    姚莉把残席撤了,还替沙正阳泡了一杯茶,弄得沙正阳还有点儿不好意思。

    邻居,蹭饭,现在还得女主人给自己泡茶,还真有点儿端着的味道了,连连道谢之余对于姚莉的情商也高看不少。

    小苏在你们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干什么?沙正阳捧起茶杯喝了一口,随口问道。

    干什么,什么都干,但主要还是搞案子这一块,最早大队希望他去当内勤,但他嫌那是女孩子干的事儿,更想搞案子,加上人年轻也有灵性,肯学肯钻,大队本身编制不足,警力就缺,所以也就把他放在案件这边了,跟着我跑。

    常磊对他这个同是西政毕业的师弟很欣赏,言语中也不乏夸赞之词。

    不过我看大队领导还是希望他到内勤这一块去干,毕竟他是法律系毕业的,文才不错,条理清晰,跑案子干了几年,基本上业务都已经上道了,搞内勤会更得心应手,你也知道内勤不强,那么大队上的工作就体现不出来,领导也看不见。

    常磊在沙正阳面前也没有多少拘束,这一点上,沙正阳发现常磊比姚莉要放得开,可能这和人的心态有关。

    小苏结婚没有?家里是干啥的?沙正阳再问道。

    结个屁婚,对象都还没找呢,二十六七岁了,还在晃荡,老说不急,他爸是宛州五中的教导主任,她妈是市教育局教科所的,上边还有一个姐姐,下边还有一个妹妹。常磊随口道出之后才回过味来:怎么,正阳,你要替他介绍对象?不是吧,你自个儿都还是单身汉,就琢磨替别人当媒人了?

    没,没,我就是觉得小苏这人不错,随便问问。沙正阳赶紧摇头否认。

    那没的说,子晗各方面都挺好,别看他人熟了有些逗,但工作中格外认真,做事精细周密,尤其是脑瓜子好用。常磊自然要在沙正阳面前夸赞一下自己这个小兄弟。

    磊哥,你们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都是以院校生毕业为主?职级待遇如何?沙正阳也顺带想要了解一下市公安局的情况。

    哪里是,市局刑警大队现在四十多号人,看起来人数不少,一大半都是部队转业退伍和其他部门调进来的,政法学院和警校毕业只占到三分之一不到。常磊摇摇头。

    职级待遇就不说了,你磊哥我工作九年,现在还在为副主任科员而奋斗,部队转业回来的占优势啊,同一年龄段,人家当兵几年要算工龄,我们在大学读四年不算,论资排辈都得慢慢熬。

    别说你们市公安局了,我们检察院不一样,莉姐我政法学院高材生,辛辛苦苦工作九年,还不是科员?姚莉也是满腔心酸,单位大了,副科正科就那么多,除非你任职,否则就只有排队。

    刑警大队还是科级单位,的确有些低了,一个部门比人家其他许多局行部委人还多,干活儿又累有苦,但待遇跟不上,的确很容易挫伤干警工作积极性。

    沙正阳下意识的用前世中的口吻来了一句,但随即反应过来,赶紧弥补道:不过听说一些省市已经在开始搞刑侦部门升格的事儿了,区县刑警队升格刑警大队,正股升副科,地级市刑警大队升格刑警支队,正科升副处,像以后你们市局成立刑警支队,下边大队也可以正职配备为正科级领导职务了。

    你说的这事儿的确有,但谁知道轮到咱们宛州是猴年马月?不指望。常磊摇摇头。

    升格意味着编制增加,经费增加,现在每年给政法部门预算拨款都很有限,这又要增加,市里边未必愿意吧?姚莉也摇头。

    随着经济发展,这些问题都要得到解决,只是哪些优先解决,哪些稍微放后罢了。沙正阳笑着道:但我一直认为经济发展,发展环境必须要优先打造出来,而社会治安环境恰恰是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正阳,如果林书记也是你这么想呢,或许我们这些人就有福了。姚莉也笑了起来,或许你可以没事儿在林书记面前吹吹风?

    必须的!沙正阳也一本正经的笑着道:就凭在磊哥莉姐这里蹭饭,这活儿我也得接啊,以后我还指望着能时不时的继续呢。

    行,只要你能经常在林书记面前说一说咱们政法机关的艰辛,你每天来蹭饭,莉姐也愿意!姚莉喜滋滋的道:不过先说好,别光说他们公安局,也得提提我们检察院。

    回到家里躺下,沙正阳还真的在考虑苏子晗给林春鸣当秘书的事情了。

    这事儿肯定有一定难度。

    一般说来市委i书记选秘书无外乎是市委办市府办和宣传组织几个部门中产生,当然也会考虑教育以及下边儿区县办公室系统中特别优秀的人员,从政法口选人的几率很低,就算是有,也应该是来自政法委,而直接从公安一线部门中选人的,闻所未闻。

    但没有先例并不意味着不能破例。

    苏子晗家庭情况很干净单纯,教育系统出身,毕业于西政法律系,懂法这一块一样很重要,既然他们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都有意要让其担任综合内勤,那也意味着文笔不会差。

    另外沙正阳觉得苏子晗头脑冷静思路清晰,不像一般这个年龄阶段的人要么懵懵懂懂,要么愤世嫉俗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这很难得。

    最关键的一点是沙正阳觉得苏子晗很投缘。

    此人的说话风格很受沙正阳喜欢,有这样一个在工作上冷静严谨,但是在私下里却不乏有点儿逗比的家伙一起共事,会轻松许多,沙正阳是真不希望自己周围的人都是一副老陈持重的风格,这会让他很憋闷。

    当然,现在还只是一个初步想法,这首先要征求林春鸣的意见,而且也还要考虑明永昌和郭向阳他们的看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什么情况?沙正阳皱起眉头,放下手中的笔问道。

    来找沙正阳的是信访办副主任朱耀昌。

    当朱耀昌一介绍情况时,沙正阳就明白过来,这就是前天姚莉和常磊他们谈起的那个案子,市农业局退休了副局长胡满云为她儿子刘昆五年前被杀一案的上访。

    情况就是这样,这几年里胡满云都一直在不停上访,公检两家和政法委,市委市政府,省里的信访部门乃至省政府省委都去过,还去过一次燕京,这一次她非要见林书记,我说林书记在下边调研,她也不信。

    朱耀昌也显然对这事儿很头疼,他屡次接待,现在胡满云根本就愿意和他说话了。

    明秘书长什么意思?沙正阳没想到明永昌会安排自己去接待,照理说自己不分管信访这一块,这一块应该是副秘书长左云生去接待才对。

    明秘书长说是林书记的意思。朱耀昌也觉得为难。

    林书记的意思?沙正阳有些疑惑,电话响了来。

    是明永昌来的电话,他正陪着林春鸣在东峡调研。
1...183184185186187...7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