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还要跟深入的嘛。”

    “好,你要多少给多少。”

    ……

    第二天,约莫估计着报纸快到货的点,萧穗就急急忙忙出门,跑去外交学院门口的报亭,买了一份《人人日报》。

    拿到后,她都顾不得回家,短短几百米路都等不及,立刻站在人行道上、热切地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果然看到了关于顾骜的报道。

    “我国著名留美学者顾骜先生,荣获乔治敦大学博士学位,严拒美方挽留,毅然归国报效。”

    第三版占了一整行的黑体字标题,很是醒目。虽然第三版不是什么很值钱的版面,但报道的篇幅却不短。

     




第473章 裤裆里放屁两股道
    &nbsp&nbsp&nbsp&nbsp(今天的更新因故拖延了一些时间,道个歉。上一章的结尾不要乱解读,主角这不叫做官!不是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没官!没官!没官!只是国企工作人员!我大纲说过不做官就绝对不做官!而且在企业里也只是闪人之前过个桥。本来不想多剧透的。)

    &nbsp&nbsp&nbsp&nbsp挂上了“华兴通讯筹委会主任”的头衔后,顾骜很快进入了状态,也非常热忱的投入到了为国家做贡献的角色中。

    &nbsp&nbsp&nbsp&nbsp上任第一天,刚从部里的会议室出来,手上还什么资源都没有,他就先召集了手下的全部骨干,第一次召开了个项目会议。

    &nbsp&nbsp&nbsp&nbsp这些调去的骨干人选,也是部里早就提前开会讨论好的。

    &nbsp&nbsp&nbsp&nbsp大部分是顾骜原先去美国念书前、就在部里认识的下属,甚至同事——别觉得奇怪,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部里干两年就升一级的。

    &nbsp&nbsp&nbsp&nbsp顾骜出国去读博士的这两年,很多他原先平级的同事,只是平平淡淡混了两年,也没机会升职。所以等这次顾骜回来,自然就成了他的下属。

    &nbsp&nbsp&nbsp&nbsp除了老下属之外,顾骜还自己主动拉了一个人进来,那就是已经帮摩托罗拉施工了一年寻呼机基站、在通讯网络基建方面积攒了不少经验和资历的任正义。

    &nbsp&nbsp&nbsp&nbsp任正义原先在基建工程兵部队,一直干到83年年初,是营级军官。而且任正义这个营级是已经干了好几年的、如果不是基建工程兵整体因为裁军计划撤销编制,本来就很有希望近期升到团职。

    &nbsp&nbsp&nbsp&nbsp所以,一个“准团职”的军转干部,刚刚脱离体制自谋出路不到两个月,就被顾骜正式弄到跟摩托罗拉合作的网络基建队伍里历年一年,现在想再弄回“华兴通讯筹委会”当一个县处级别的分管干部,是完全没问题的。

    &nbsp&nbsp&nbsp&nbsp顾骜推荐了这个人选后,没人能质疑对方的履历,即使他们知道顾骜这是在拉拢心腹。(县、处、团是一个级别。同理还有市/师、厅/局。)

    &nbsp&nbsp&nbsp&nbsp除了任正义之外,筹委会里还有一个外部空降过来的干部,算是只比顾骜略低一些。那人也是顾骜的“老熟人”,只不过不是什么友好的交情——

    &nbsp&nbsp&nbsp&nbsp就是原先汉乐电子还未被韩婷mbo之前的那个财务副总,姓费,当初中信信托派到汉乐查账的。

    &nbsp&nbsp&nbsp&nbsp这个姓费的,那时还试图在汉乐电子承接天鲲娱乐的订单时、抬高汉乐这边的报价,把更多利润留在合资方,然而被顾骜的“同时备胎多家询价供应商自证清白”设计给挫败了。以至于汉乐当时的代工差价只有每台20美元,纯利润还不到10块。

    &nbsp&nbsp&nbsp&nbsp如今,顾骜也不知道,这家伙明明是中信信托这种私营公司的人,怎么就能到一个筹建完成后级别为厅级的国企、当财务副总、继续“监军”的。

    &nbsp&nbsp&nbsp&nbsp只能说,国家和时代特色如此吧。中信的人,居然能跟某些部下属的央企人才随便流动。

    &nbsp&nbsp&nbsp&nbsp也或许是上面的人看清了当年姓费的敢怼顾骜,人品可嘉(虽然怼失败了),这次继续让他来监军,审计好财务往来,双方都好避嫌。

    &nbsp&nbsp&nbsp&nbsp基于这样的人设圈子,顾骜刚开会,就开门见山就把漂亮话亮在前面:

    &nbsp&nbsp&nbsp&nbsp“以后还仰仗大家大力支持了。不管原先大家在别的战线表现如何,对我个人乃至这个新设立的企业有什么看法。希望从今往后都翻篇过去,群策群力一起往前看。”

    &nbsp&nbsp&nbsp&nbsp他没有指名道姓,因为毕竟还有其他下属在场嘛。不过混过官场的人,听得懂自然听得懂。

    &nbsp&nbsp&nbsp&nbsp谁都知道他这话就是说给姓费的听的。

    &nbsp&nbsp&nbsp&nbsp“那是当然的,顾主任放心。”费副总第一个表态,其他人也稀稀拉拉迎合了一下,

    &nbsp&nbsp&nbsp&nbsp不过随后,费副总就提出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顾主任,部里的思路,我们也都听说了。对于‘华兴通讯’,国家只能是要地皮给地皮、要厂房给厂房。

    &nbsp&nbsp&nbsp&nbsp但是设备、技术、科技人才方面,都要咱自行解决。不知,顾主任心里有谱了么,这事儿要如何白手起家‘筹’呢”

    &nbsp&nbsp&nbsp&nbsp84年,随着1月底2月初、伟人再次在特区题字,一批新的开放企业、特区雨后春笋般崛起。但国家还是那句话:国家没有钱,可以给点政策,你们自己想办法。

    &nbsp&nbsp&nbsp&nbsp这跟79年时候的宝钢、仪正化纤是完全不同的模式,那时候还流行国家用主权信用大笔发债、筹资办央企。

    &nbsp&nbsp&nbsp&nbsp而今年,比如国家要搞琼兰岛,就没法直接拿出钱来,而是允许地方上“进口一批本岛使用的消费品,以及转卖一些外省企业使用的生产性资料”,然后让地方上靠这个“免税”的差额特权,自筹办开发区的资金。

    &nbsp&nbsp&nbsp&nbsp另外5座今年新批的计划单列市,多多少少也是这个类型的处理。

    &nbsp&nbsp&nbsp&nbsp所以,顾骜这类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国家让你从无到有办企业,你得自己想办法,用政策换来资源,而且最好别犯错误。

    &nbsp&nbsp&nbsp&nbsp顾骜当然是不需要犯错误的。

    &nbsp&nbsp&nbsp&nbsp他光明正大地说:“国家虽然没给钱和实际资源,但是给了我们政策,我觉得,我们华兴通讯的筹建资金,就可以从这个渠道打开突破口。”

    &nbsp&nbsp&nbsp&nbsp费副总听了之后,眉头皱了一下:“不知顾主任能指示得更清晰一些么”

    &nbsp&nbsp&nbsp&nbsp顾骜:“当然,具体来说,就是部里允许我们‘华兴通讯’在全国所有特区自选分支机构建立地点,包括顺应实施去琼兰岛也开一家专门进口生产性通讯电子原材料的分公司。

    &nbsp&nbsp&nbsp&nbsp咱可以依政策把‘来料加工型出口业务所需的电子元器件的保税贸易’做好,



第474章 干什么像什么
    “好,我就喜欢这种直来直去的态度,这说明我们的团队很年轻、热忱,有战斗力,没有被形式主意和本本主意僵化。

    那么,过几天我就要亲自带队去南方各个特区考察一下,亲自把各个主要分支机构的搭建工作筹备起来。”

    顾骜很满意如今的氛围,态度非常民猪地畅所欲言。

    他本来就不是混官场的脾气,如今最后过桥个一年半载就要走,还是第一次独当一面当了一把手,当然可以和歪风邪气开战,做一个风清气正的人。

    反正一个新成立的单位,没有任何历史包袱。

    “我们一定做好分内工作。”费副总也彻底接受了顾骜的设定,说了一些精诚合作的话。

    其他下面的人则听得一愣一愣的,也有因为年纪和阅历暗暗摇头,觉得顾骜到底是太年轻气盛,做事过于锐意。

    不过大家内心还都是希望顾骜把事情搞好,那些犹豫的人,也只是怕他刚则易折。

    顾骜便最后一锤定音:“那么,今天就到这儿吧,我3月中下旬可能还有别的公干要出国。架构的筹建工作,我只能先搭个框子。

    后续琼兰的日常推进工作,我就交给老任帮忙具体经办,财务审计方面,请老费担起责任。等我4月份回国之后,自然会另有交接。”

    “顾主任这刚上任又要出国执行其他任务”一些下属内心犹疑,显然是消息并不灵通。

    但也有个别心腹比较得力,私下里悄悄安定人心:“也不是顾主任想这样的,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嘛,是有些友邻部门找部里领导托人情申请的,好像也是一个非顾主任处理不可的任务。”

    其他人也就不再多问。

    顾骜宣布散会。

    这结果让他很满意,当初他79年跟韩婷在特区设立汉乐电子的时候,一开始只是拿了三免五减半的进口原材料免关税特权,后来因为汉乐的创汇效益好,原料全面关税增加到了五年。

    不过,如今已经84年了,特区的沙角工业区也不好再破例多批,不患寡而患不均呐。这种情况下,华兴通讯如果兼营电子料转口保税,对顾骜自己的生意,也是一个巨大的合法臂助——

    确切地说,是“对全中国所有做核心技术部件进口来料加工转口贸易的企业”都有重大臂助,只不过目前国内其他人大多没有这个资本去享受这个红利,给了他们机会也没本事把货卖给外国人。

    用顾骜的话说,那就是“哥给你机会了,你自己不中用”。

    ……

    顾骜刚才在会上最后说的话,当然是毫无虚言。

    他的时间显然不允许他在国内留太久。

    2月份本来就只有29天,如今才刚敲定手续、拉起班子,已经是月底了。

    与此同时,在顾骜看不见的、不可描述的场合,一些部级的领导为了争夺顾骜的档期,也互相斡旋了一番。

    对于文化有关部门而言,3月中旬的奥斯卡lobby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他们早就预约了,要顾骜3月份再公休跑一趟美国。

    但是,目前顾骜理论上的直接领导,也是部级的了。

    电子工业有关部门的领导,也不虚文化有关部门的。谁也指挥不动谁,只能是好好商量。

    顾骜反正一句话也不会多哔哔的,他是国家建设一块砖,国家说往哪搬就往哪搬,态度好得不得了。

    “卖朱部长和黄老一个人情,你的日程就随便机动,别耽误了正事儿的期限就好。”

    这是直属领导最后给顾骜下达的指示。这句话里的潜台词很显眼,领导是不虚文化领域的朱部的,人家这个人情,主要是卖给黄老的。

    所以,顾骜上任这个“筹委会主任”的同时,部里就对项目进度开过了立项会议。什么时间节点、要做到哪一步,都是有章程的。

    也就是说,有了领导这句话,只要顾骜能按部就班照着时间节点表完成,他就可以因公随便出去浪——确切地说,是“考察学习/斡旋谈判”。

    比如,3月中旬出国之前,要把华兴通讯应该在哪些地方设立好哪些分支机构、分别怎么配置资源,做出一个框架来。然后找到可靠的人推进执行、4月份回来时再达到如何程度……

    当然,顾骜额外行程产生的报销费用也要经得起考验,每一笔钱必须账目明细。尽

    管实际上顾骜肯定是不需要国家的差旅费,最多象征性报几张能证明他行程轨迹的发票。

    ……

    在这样的背景下,顾骜开完会的第二天,就要坐飞机南下各个特区考察了。

    临走前夜,下班回到家里,他就跟萧穗摊牌了行程。

    “我明天就去一趟琼兰,飞粤州然后坐车去。可能要个把星期,然后再飞深特区,选址建厂。加起来一共两星期,时间会很紧。”

    萧穗听了半句,就连忙先起身收拾衣服,然后一边帮忙收拾一边问:“两周后就回来么那我给你按一周换洗带衣服吧,你回特区的时候找洗衣店帮忙洗一遍,第二周再穿。”

    顾骜摇摇头:“不,我没空回来,3月中旬就直接飞洛杉矶了,20号前后就是好莱坞的奥斯卡提名时间了。你到时候也直接飞好莱坞吧,你毕竟是《末代皇帝》的编剧嘛。”

    萧穗听到顾骜的前半句时,心里是微微一酸的,因为顾骜才来京城几天呢,这就要走。偏偏她在讲习所读研的日程比较正规,不好随便乱跑,这眼看又是聚少离多。

    &



第475章 哥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84年的琼兰,那是真的穷得一逼。全岛一年的财政收入加起来,两个亿人民币都不到。

    还不如顾骜自己生意的年利润。

    也难怪国家想开放第二批开发区的时候,只能靠给这里关税方面的优惠政策,靠地方自力更生。

    顾骜是有地方上的人保护的,一路上都显得非常艰辛。

    别说上岛了,光是在从粤东发达地区、开车去湛州半岛的路上,顾骜一行的车队有军、警的车开道,就这样,还遇上了几波拦路卖饭的地方实力人物。

    人家也不明着车费路霸,因为去年的打击,人家收敛升级过了,只是说补胎和卖饭。善意告诉你前面上百公里没地方饭吃、好心劝你停车吃饭,一个盒饭还只良心地收几块钱。
1...328329330331332...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