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这时候,后世那些“同情被城管打击的流动小贩”的情绪,就不能适用到刘哲、黄琛等违法犯罪分子身上了。
“爸,穗子。这根前些年景区年久失修、靠湖吃湖的人自谋出路完全是两码事。当时财政没花钱,也没有相关法律,法不禁止即可为。
如今财政也投入了,法规也出台了,出台后继续乱来,还赶上‘经济犯罪专项整顿’,这些人还有什么话可说。这事儿我觉得弟弟做得对。”
最后饭桌上,还是在计委工作的姐姐出言力挺,解释了其中关键。
看样子,顾敏在经济计划部门工作了快两年,对于违法‘投机倒把’的行为,已经酿成了职业病式的嫌恶。也不知道将来被弟弟拉去经商,会不会有精神分裂倾向。
饭桌政治到此为止,一家人再无争论。
当晚萧穗只是跟顾骜聊了聊在片场的见闻,第二天一早继续坐车去诸县片场跟班。
顾骜则会见了仇清,聊了些本市的旅游业建设、会务准备工作。白天抽空继续去陪韩婷谈高清电视的事儿。
三天时间倏忽而过,很快到了除夕前夜。
萧穗缠绵缱绻一番,依依惜别要回沪江过年。顾骜亲自送她去火车站,再三约好了年初三就会去沪江,准备开学术会议,到时再见。
这几天里,顾骜也听说本市几个涉及暴力占地盘、组织野导游和纪念品黑店的伙团人马,都被仇清和负责治安的蔡局长带人马扫灭了,内部收礼通风报信的小蛀虫也挖掉了几个。
“白扇子”或许还要赎罪。
而没什么利用价值的,尤其是被挖出来有些强买强卖、关门锁客、暴力拘禁前科的“双花红棍”,着实在这个yd之年被枪毙了一小撮。
其中颇有几号面相凶恶的人物,形貌人设颇似《征服》里的孙洪雷。
一时街面肃然。
城北不少人马从此以后听说骜爷投资所指之处,纷纷退避三舍,不敢到那些地盘上捞保护费。
连带着骜爷当年灭了两个乡长的门这些往事都被挖了出来,纷纷传说。
其实这回顾骜真是冤枉的——当年王场长那些人,或许真是他弄死的。而如今完全是仇清为了自己的政绩、为了让财政投在旅游整改上的钱更快回本,所以自发如此yd。
只能说,仇清也知道顾骜的凶名好使,所以有意无意借来用用,找谁说理去。
……
2月12日,除夕,顾家人一片和睦地在清波门别墅用了年夜饭。
这还是老爹再婚后第一个年,家里氛围比较冷静,都端着些架子放不下来。
顾敏和顾骜没什么话可说,就只能跟老爹聊聊工作。
上次顾敏结婚的时候,老爹其实还没正式提拔为厂长呢,只是上面文件消息已经知道了。
原先的正厂长秦辉,是82年年底,调到邻市宝钢去的。所以老爹正式转正也还不到两个月。
顾骜本来只是没话找话,没想到聊天的时候,也发现了老爹的日子似乎并没有那么好过。
他好奇道:“爸,厂子里形势不好么这几年不是一直业务发展很迅猛。”
老爹叹了口气:“也不能说不好吧,一言难尽。大有大的难处,去年国家集中整顿经济犯罪,市里面的违建小厂更是被清查了很多,就业压力很大呐。
&n
第367章 有钱人的快乐你无法想像
吃完年夜饭,聊了那么多工作上的烦心事儿,也才晚上八点多。
姐姐顾敏突然想起,今年电视上是有“春晚”的,央视老早就提前个把月在预告宣传了,于是连忙打开电视机,示意老爹和弟弟别聊丧气的话题了。
顾骜也有些好奇,收住了工作的心思,耐着性子看看。
他其实是不太爱看电视的,主要是前几年为了保护视力,知道这年头的crt辐射都大。加上他后世什么有趣的东西没见过,电视节目实在对他没多少吸引力。
不过,今年可是第一届央视全国转播的春晚呐,既然回到这个时代,这种有纪念价值的节目,还是可以怀旧一下的。
电视机刚打开,已经晚了一会儿,侯保林老师的开场相声已经过去了,主持人的拜年致辞也已经说完,电视机上,是一个年近四旬的中年女歌手在唱《拜年歌》。
虽然歌手嗓音不错,但歌太低龄化了,简直跟幼儿园小朋友唱的《两只老虎》差不多通俗易懂,大伙儿也就听个喜气。
这些样板套路走完,马季老师的相声三杀,终于让氛围真正活跃起来,观众的鼓掌也不再是任务,而是真心觉得搞笑。
台上的演员也逐渐年轻化。不一会儿,就看到有雍容端庄的年轻女歌手唱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引起满场喝彩。
歌曲,魔术,相声,杂技,一幕幕节目的表演形式,跟后世倒也差不多,只是多了些“京剧”之类后世绝对不会有人看的所谓传统国粹。
京剧足足有四出,甚至还有一场传统黄梅戏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看得顾骜每次听见唱戏就想换台,或者看录像。不过老爹似乎很欣赏这样的传统曲艺,顾骜也就没办法,只能自顾自离开客厅,到隔壁看会儿书,等京剧黄梅戏唱完了再回来。
晚会看了两个多小时,大约10点多的时候,中场休息时女主持刘小庆上台说了一些暖场的台词,然后公布了一个热线电话,号召全国观众可以打长途热线点歌。
顾敏看了,颇为意动,建议到:“弟,不如咱也打热线点歌吧”
“打的人肯定很多,99%会占线打不进去。”顾骜可是见多了后世的综艺热线爆棚场景,当然不会跟没见过这类世面的姐姐那样冲动了。
1983年春晚,这是中国大地上第一次有“综艺点播热线”这个概念。
据说央视一开始也是没预料到会闹大,最后发现“足足有数千个观众打进电话来点歌”,连计票都来不及,差点儿不好收场。
也只能说,央视对春晚的力量一无所知(这句话怎么有点耳熟,35年后被罗胖用来说天猫了)
这种事情,搁在几年之后,就不是“数千人打电话”能搞定的了。
只能说,1983年,居民家里有能打长途和热线权限的电话机还太少,全国也就不到十万台装机量,拨打人数才能限制在几千。(单位里电话能打长途的不算,因为没人会除夕夜在单位里看电视的)
顾敏不服,心里怀着不甘心,连续打了三四个,五分钟就过去了。
果然打不进,让她很灰心。
“唉,阿信在东京大使馆,肯定也在看节目,我还想给他点首歌听呢。”顾敏撅着嘴放下了话筒。
顾骜不忍心姐姐失望,一听姐姐是怀念姐夫在国外,事出有因,就给她指了条路。
“那么想点歌,我给贝托鲁奇先生打个电话吧,你早说嘛,我也好有准备。贝托鲁奇先生有有关部长的内线专线。”
《末代皇帝》拍摄期间的贝托鲁奇大导演,在国内文化界绝对是横着走的。因为连副部级的,都在他的电影里演配角、男二号,听他指挥。他有一条专线,是可以直接打到分管科教文卫的副那里的。至于打给总某些局的局长,也是不在话下。
顾骜说着,拿起家里的电话,打给了贝托鲁奇,说的是英语:“贝托鲁奇先生,有看春晚么。”
“哦,顾,怎么了,你想给我拜年么,我已经有点懂你们中国人的习俗了。”贝托鲁奇先生在大金主面前很随和。
“嗯,提前给你拜个早年吧。明天我请你吃饭聚一聚,好好玩一天。不过,今晚你能帮我打个热线么,你就说跟我一起在吃年夜饭好了。听说了我姐夫在曰本为国效力,大使馆过年都不能跟新婚妻子团聚,你就想帮忙打电话点个歌。”
贝托鲁奇一听就懂了:“没问题。”
贝托鲁奇最近就在诸县的圆明新园拍外景呢,前几天还跟萧穗每天能见面。这两天因为中国人都收工了,贝托鲁奇也就回到成立,住在仇清特供安排的钱塘市区招待所,连他的专线都是临时特地开通的(其实也是顾骜此前安排萧穗住的那个招待所)
除夕夜,贝托鲁奇本来是自己跟几个意大利助手喝酒散心,但中方的人肯定不知道他的具体行踪。他要说跟顾骜一起谈笑风生过年,事后绝对不会有人怀疑的。
顾骜捂住话筒,转头问姐姐:“你想点什么歌想好了么”
顾敏一时楞了一下:“我就想点一个在曰本也经常有人听的,中文歌好了。没想好,要不欧阳菲菲的《情热沙漠》”
顾骜:“嗨,你这人!要给央视点歌居然都没想好。那我帮你做主吧,就《漫步人生路》好了,这歌我写的,去年邓丽筠在曰本复出时唱的。要是能播,肯定就播了。不过我也就试试”
&
第368章 都市传说
刘小庆唱歌的时候,顾敏听得很认真,顾骜倒是无所谓的样子。
一旁的贝托鲁奇导演,也看得饶有兴致。
原因无他,只由于如今这个时空,《末代皇帝》提前了三年半拍摄,所以人员构成跟后世那部全部美籍华人的片子大有不同。
溥仪不是尊龙演的,而是选了后世电视版《末代》的主角道明叔。
演婉容皇后的女一号,仍然是刚刚变成美籍华人女明星的陈冲;不过演淑妃文秀的,则从美籍女华人邬君梅变回了刘小庆——这事儿里面,顾骜没有任何干涉,完全是顺其自然发展。
因为历史上86年加入剧组的邬君梅,如今还只是个高中女生呢,在沪江读书,并没有来得及变成美国人。提前三年半,还要找年纪合适的演员,当然会换掉一些人了。
而陈冲和刘在两三年前,就普遍多次合作女一女二了,互相戏路很熟悉。在她们眼里,《末代皇帝》的剧组,无非就是把《小花》的男主从国强哥换成道明哥了,其他啥都没变。
所以,贝托鲁奇导演如今跟刘还是很熟的,毕竟是他片子里的女二号嘛。
歌曲唱完,贝托鲁奇的嘴角微微上翘,拍了一下顾骜的肩膀。
顾骜茫然望去,贝托鲁奇却朝电视机努努嘴,示意顾骜看节目。
顾骜仔细一看,原来是到了刘小庆唱完歌后,插播一些她出演的电影的片花。
83年的刘,真是红得发紫,加上那个年代没有花絮、幕后,全国观众没一个人知道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所以留出一些片场花絮什么的幕后镜头,足够让全国观众嗨上很久了。
历史上,83年这次春晚,就是为了一解大伙儿的望眼欲穿,所以放了几分钟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花絮,最后居然成了整届春晚观众来电反响最好的节目。
不过,如今因为《末代皇帝》提前插队了,长城影业的《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都被押后了,还没开机。因为女主角和取景地都还没空出来呢,要等。
至于本该在《火烧圆明园》上靠演咸丰皇帝而第一次出道的梁佳辉,如今因为这一滞后,至今还是一个25岁的邵氏培训班龙套,根本不敢想香江金像奖影帝。
只能眼睁睁看着在邵氏培训班里的同班同期同学刘得华,靠着发哥提携的资源、通过拍那些“大明星怕被湾湾封杀而不敢去大陆取景拍的电影”而走红,他想“不顾封杀投靠大陆”都没人赏他机会。
说句题外话,原本历史上梁佳辉就是看了同班同学刘得华抓住《投奔怒海》机会的例子,所以也选了“投奔内地取景片”这种竞争小的模式出道,加入了内地资本背景长城影业的《火烧圆明园》。
但是因为他比刘得华更成功,靠咸丰帝的角色拿了83年的香江金像奖,所以引来了湾湾当局对邵氏全公司的抗议,要求邵氏全角度封杀梁佳辉三年,才允许邵氏其他电影在湾湾市场播出。
所以梁佳辉相当于是第一部片子就拿了金像奖,但拿完后立刻失业了三年,86年才复出,中间3年他在香江摆地摊卖鱼蛋谋生。后来刘得华跟张雪友的《旺角卡门》里,张雪友演的那个角色不混黑道卖鱼蛋的情节设计,就是从梁佳辉这三年失业经历取材改编来的。
因为这些改边,央视春晚上本该播放的《火烧圆明园》花絮,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变成了《末代皇帝》,内容依然是有关刘如何拍戏、如何与意大利大导演沟通、学习。
也少不了有一些顾骜所修建的“圆明新园”两大已建成景点的镜头。
很显然,这些镜头都是最近贝托鲁奇才拍的
作为晚会主持人的刘,也在电视上为全国观众介绍了很多拍片的内幕,包括介绍了片场。于是全国观众都知道了有一个摩纳哥电影投资公司,在钱塘投资了一个重建圆明园的大手笔工程,只为拍电影。
一时之间,全国观众哗然。
“哇!听说有法国还是意大利的神秘大老板,投了至少几千万美金,在钱塘重新修了个圆明园!”
“胡说八道!法国人用的叫法郎,法郎没美元值钱,怎么也得投一两亿法郎吧。”
“那可是皇家行宫啊,老外就是有钱,为了拍个电影,太奢侈了。”
“这电影一定很好看,估计能拿外国的超级大奖。”
因为全国只有那么多电视机存量,所以理论上今晚的节目只有一千多万户家庭可以直接看到。
即使考虑到“七姑八姨肯定都是去家里最有钱、有电视机的亲戚家吃团圆饭”,把每台电视机的覆盖人数增加到20人,那也就不到三个亿中国人第一时间看见。
事实上不可能那么多,毕竟年夜饭是不可能跟蹭《沪江滩》那样,全村拥到大户人家蹭的。两亿人最多了。
而以讹传讹之下,这两亿人明天到除夕夜没电视看的亲友那儿串门时,就会放大这个见闻,以示自己见多识广、跟亲友不一样。
然后,这番话后来就变成了:
“听说有个法国/意大利大老板花了好几亿美金,在钱塘重修了一座圆明园!人家拍的那个电影,就是奔着全世界最高级的电影大奖去的!”
“真的
第369章 逼就留给别人装吧
顾骜在首届公映春晚上点歌,说大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并没有必要过度解读。
因为但凡身在京城、位居文化界高层的,又或者是级别到了带“国”字的,人家都是被请去会堂里现场看春晚表演的,谁还看电视呢。
83年的电视显示效果又不好,盯着看四小时起码滴两次眼药水,没得伤了大人物的视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