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她是典型的巨蟹座,所以那种八卦型的求知欲才会经常不经意管得太宽。这种脾气与她从小出生高门的经历结合起来你,就成了现在这个脾气。

    “你这么说,我也无话可说。”顾骜也不想解释。

    叶纨:“那你最近有什么安排呢”

    顾骜:“后续我会假装跟国内沟通请示、拿这个借口跟基辛格多请点假,料理一下公司。具体技术细节,说了你也不明白,反正我要赶时间差,炒作一个噱头。”

    顾骜懒得把跟米娜和韩婷说过的事儿、再跟叶纨说一遍,所以一笔带过了。

    叶纨只是把安排记在心里,并没有多问。

    ……

    第二天,顾骜跟基辛格请完假,就飞去了旧金山。

    在湾区的天鲲传媒总部,美国子公司的总裁舒尔霍夫,已经料理好了一切准备工作,等待顾骜的光临。

    下面的办事人员自会安排接机车队和安保,这些不在话下。

    历史上,舒尔霍夫本来该是跟基辛格有点交情、被基辛格介绍给盛田昭夫,后来当到索尼(美国)的总裁。所以如今跟着顾骜混了,他依然跟基辛格教授保持着联系,基辛格也大致知道顾骜请假是想干什么。

    这也是顾骜故意默许、让教授了解他的行踪,知道他没干损害美国利益的坏事,好让请假更方便一些。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

    “从中国运来的首批货物,没什么问题吧渠道都联系好了么”顾骜一下飞机,还在车上,就开门见山问了。

    舒尔霍夫介绍道:“首批就是10万台,一共20个集装箱,一周前送到旧金山港的,目前已经全部分运出去了。索尼那边的零售渠道,也跟盛田社长敲定落实了。




第301章 全球第一大新闻
    叶纨细细看完顾骜拿来的提纲时,已经是后半夜了。

    外面的华生顿市区,万籁俱寂。只有使馆区少数需要与本国对时差的馆子里,还有夜勤外交官在忙碌。

    因为是夏夜,即使午夜时分,依然有些许燥热,只是不至于要开空调。

    叶纨今天穿的是肉色的短袖圆角领衬衫,微微有些宽松的尺码,好在夜风下稍稍透气凉爽一些。裙子也没穿平时白班开空调的端庄筒裙,而是换了纱质的百褶裙,加上细带的低坡跟凉皮鞋。

    很显然,夜班的工作交际比较少,也不用接待外宾,没人看,所以怎么舒服怎么来了。

    合上提纲,她中肯地评价:“我觉得这个专著的讨论范围,应该没什么问题。以这两年的中美关系主流,写出来对于加深合作反而是有好处的。

    难怪你不肯走越级上报的路线,你这是笃定了逐级上报也能批准吧。真是没想到,我们对基辛格立场的认识,还是浅了一层。”

    “只是你浅了一层,我可没有,别带上这个‘们’字。我一贯知道,基老的对华态度,是‘各取所需’派。”顾骜直来直去地调侃,倒也不是不懂怜香惜玉,只是他跟叶纨素来这样公事公办地玩笑惯了。

    “是我浅薄,行了吧,顾大才子!”叶纨被噎得微微轻嗔薄怒,却也只能认领,“不管怎么说,我必须承认,这个专著,对于暂时加强两国互信理解、深化经贸技术合作,是有好处的。至少写完之后,可以让美国人进一步相信,我们是真心不谋求世界霸权,只想赚钱。”

    叶纨最后这句考评,很是中肯。

    历史上,基辛格的《论中国》等系列成果,虽然也让美国注意到了中国的实力,但有一点却是对中国有利的——它驳斥了美式传统的“受迫害妄想症”,让美国人适度相信了“中国人最多就是想赚你的钱,没想跟你争夺世界霸权”。

    80年代的国内,可是拼了命想要证明自己人畜无害、就是想发展。无奈外部人看中国,依然用冷战思维,或者觉得“万一中国人上一个时代的思想残余还没扫清,态度还会反复”。

    顾骜要是参与了这个课题,那至少也是帮国家韬光养晦了。

    说到底也是一桩功德。

    叶纨公事公办,也没道理不帮顾骜斡旋。

    于是顾骜就在新闻联络处办公室外面的休息室里,找沙发眯了一会儿。留下叶纨跟国内发传真、打电话、找人请示。

    也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有两个小时吧,叶纨出来拍了怕他的肩膀:

    “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至少已经帮你报到部里了,你回去等消息吧。”

    叶纨如果不跟进的话,这种无关紧要的公文请示,几天之内能走到美洲司的领导那儿就不错了。她想办法托人情催办一下,至少司里可以尽快批过,而且加上一些正面分析的评语,然后送到部里。

    至于部里么,叶纨没那么高的人情可托,她也犯不着去托。帮顾骜到这一步,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顾骜也知道分寸,所以很诚恳地感谢:“谢谢,虽然咱是老交情了,该谢的还是要谢。之前你升迁了,我都没第一时间跟你道贺,下个月等你生日给你补上。”

    叶纨脸色毫无波澜:“你倒还记得,来之前复习过了吧。”

    她是典型的巨蟹座,所以那种八卦型的求知欲才会经常不经意管得太宽。这种脾气与她从小出生高门的经历结合起来你,就成了现在这个脾气。

    “你这么说,我也无话可说。”顾骜也不想解释。

    叶纨:“那你最近有什么安排呢”

    顾骜:“后续我会假装跟国内沟通请示、拿这个借口跟基辛格多请点假,料理一下公司。具体技术细节,说了你也不明白,反正我要赶时间差,炒作一个噱头。”

    顾骜懒得把跟米娜和韩婷说过的事儿、再跟叶纨说一遍,所以一笔带过了。

    叶纨只是把安排记在心里,并没有多问。

    ……

    第二天,顾骜跟基辛格请完假,就飞去了旧金山。

    在湾区的天鲲传媒总部,美国子公司的总裁舒尔霍夫,已经料理好了一切准备工作,等待顾骜的光临。

    下面的办事人员自会安排接机车队和安保,这些不在话下。

    历史上,舒尔霍夫本来该是跟基辛格有点交情、被基辛格介绍给盛田昭夫,后来当到索尼(美国)的总裁。所以如今跟着顾骜混了,他依然跟基辛格教授保持着联系,基辛格也大致知道顾骜请假是想干什么。

    这也是顾骜故意默许、让教授了解他的行踪,知道他没干损害美国利益的坏事,好让请假更方便一些。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

    “从中国运来的首批货物,没什么问题吧渠道都联系好了么”顾骜一下飞机,还在车上,就开门见山问了。

    舒尔霍夫介绍道:“首批就是10万台,一共20个集装箱,一周前送到旧金山港的,目前已经全部分运出去了。索尼那边的零售渠道,也跟盛田社长敲定落实了。



第302章 让子弹飞一会儿
    cnn,全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1982年,还算不上全美最顶级的电视新闻媒体。

    因为这家公司才成立了两年——其母公司是上一个时代的广电巨头特纳广播公司,创始人特德.特纳。

    cnn的成立契机,也是建立在“美国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用户家庭逐渐普及并主流化”的这个大前提下的。

    中国人或许对这个问题比较难想象,那是因为中国电视机普及地比较晚,80年代才开始普及,而且没普及多久,有线电视就来了。

    所以90后以后的人,基本上没见过“一台电视机只能收到两三个电视台”的惨状。在他们印象里,电视机一买回家就该是能收几十个频道的。

    中国的邻国曰本,虽然也跟美国一样50年代就普及电视机了,比中国早30年。但因为曰本国土狭小、人口密集,nhk等几个频道的信号容易覆盖国土,所以前有线时代也过得挺滋润。

    只有美国这样的国家,拥有不亚于中国的广袤疆域,而且“先富起来”得那么早,才会出现电视产业经过明显“第二春大发展”的局面——人家的无线电视和地方电视,50年代就发展得不错了,可全国性有线电视台,普遍要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崛起。

    比如,在此之前的70年代,特纳广播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福克斯系,就是靠堆一水儿的地方电视台,每个台只管几个州的市场,但极少有全国性铺摊子的。

    换言之,美国有一代人,是忍受了“电视机永远只有几个频道”这种隐痛点近30年,然后数年前突然被成熟的有线/卫星电视给重新极大满足。

    82年的有线电视,还是一个争夺激烈的新兴市场,cnn都才是成立两年的萌新,急需牛逼、实时互动的节目来拓广自己的社会影响力,让全美更多电视机用户付有线频道订阅费。

    因此,他们才会对热点讨论项目,倾注巨量的头部资源,调集精兵强将。

    这是一个对电视台也非常重要的契机,搞得好,足以和被采访对象双赢。

    ……

    6月30日,下午。

    美国南方枢纽,亚特兰大市。

    位于核心商业区(down-town)的cnn总部大楼。

    拉里.金正在休息室里闭目养神,为晚上对埃里克森教授及其他嘉宾的直播采访积蓄精力。

    拉里.金今年已经快50岁了,是个三角脸的精瘦中老年人。自从27年前进入广播电台行业后,他干了20多年的播音员、主持人,并偶尔涉足电视台上的脱口秀节目。

    不过,直到前年为止,他在广播电台节目工作上倾注的精力,依然远远超过在电视台上。

    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在有限电视出现之前,电台的覆盖面比电视台更广,电台可以给全美国人民都听到,而电视台只有临近的几个市或者几个州可以收到。

    当时想要做全国性新闻名人的,都会选择依然留在落后的电台,只为其全国覆盖性。

    cnn成立后,拉里金因为在上一个时代,就已经是全国比较有名的电台新闻脱口秀主持人,所以被老板特德.特纳亲自力邀,偶尔来做几次节目,拉里金在电视上花费的工作精力,渐渐已经超过了一半,但还没到下定决心100%到电视台全职的决心。

    换言之,他现在依然算是“临时接单走穴”。

    在他准备的当口,休息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比他还年轻几岁的西装革履富态中年人步履沉稳而紧促地走了进来。

    他是cnn的大老板,特德.特纳。

    看到拉里金在休息,他无奈地摇摇头:

    “金,你不觉得应该再兴奋一点,好好准备一下么这次的活儿会成为轰动全国——不,甚至是可能轰动全球的大新闻的。

    你想想看,能反驳英国和阿根廷国防部的官宣口径,为全世界人民找到这个热点背后的真相,这是多么有价值的事情。”

    拉里金揉了揉眼角,拿湿巾擦了擦脸:“特纳先生,你应该了解我的,我从来不预习要提问的问题,不管多么重要的事。我讨厌剧本,因为观众会看得出来的,我不会问任何排练过的问题。”

    这也是后世拉里金在新闻辩论脱口秀领域叱咤风云三十年的核心竞争力——任何真人秀节目,观众都是讨厌“剧本”的存在的。

    哪怕是后世中国观众看个跑男,如果听说剧情都是编剧编好的,收视率和兴致也会暴跌。

    而拉里金显然是全世界第一个注意到这个问题的新闻人,并且真的坚持了一辈子。

    “我不是让你预习问题,可是你至少应该了解一下技术背景,不然到时候嘉宾讲出来的话你完全理解不了怎么办。”特纳无奈地敦促。

    拉里金跃跃欲试地坚持:“我已经尽量了解过了,而且,如果我理解不了,电视机前的观众就更理解不了了。美国95%的观众,学历和理工科常识肯定都比我差。我们只能指望在节目上,让嘉宾用更加深入浅出的方式,把话说得人人都听得懂,比如,跟nasa的卡尔萨根教授那样。”

    特纳唯有苦笑:“哦!你不能指望每个教授都是卡尔萨根那样的大神!算了,我就直接跟你摊牌好了:如果这次的新闻之后,你能为cnn多拉来100万订阅用户。那我就给你比你现在在电台多10倍的薪水,并且在cnn为你开一档名叫‘拉里金时刻’的长期固定节



第303章 撕逼就要撕得有来有往
    “各位观众晚上好,欢迎来到拉里金现场,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拉里.金。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组特殊的嘉宾。大家对于坐在我旁边的这位先生,可能比较陌生——陌生就对了,因为他是一位象牙塔里的学者,并不是公众人物。嘿,埃里克森教授,不如你自己自我介绍一下吧……”

    在拉里.金惯常轻松自在、把自己彻底当成一个小白的好奇姿态下,节目稳稳地开场了。

    拉里.金跟教授都穿着衬衫打着领带,但两人的衣着也略有不同。

    埃里克森教授的衬衫是很挺括的,丝毫不会让人联想到他下面穿的是沙滩裤。

    而拉里.金的衬衫晒微有点宽松和皱巴巴,而且特地穿的是背带的牛仔沙滩裤,大大方方把吊带露在那儿,勒得衬衫有两道皱印,似乎唯恐观众联想不到他台面以下是背带裤。

    而且他的黑框眼镜也大得出奇,镜片的形状是非常诡异的熊猫眼形,沿着鼻梁那一侧有点弧形的凹陷,显然从镜框到镜片都是结合他本人的鼻梁形状专门定做的。

    目的就是把他的形象设计得跟不修边幅的疯狂科学家那样。

    所有的一切,都是对观众的无形暗示:这个主持人是个比你们还小白的傻缺,绝对想到啥说啥,不会预先准备剧本,不会怕冒犯专家、权贵乃至总统,所以你们听到的一定是最“真”的干货爆料,绝对值得订阅。

    埃里克森教授毕竟是做学问的,本来他接到的指示是只回答专业学术问题。

    没想到主持人一开场就坑他,不按剧本上说的“由主持人介绍嘉宾”走,反而要他自己介绍,于是微微磕磕绊绊了起来,好不容易才把自己的头衔和来意说清楚——其中还不小心把顺序颠倒了一下,先把他被天鲲娱乐雇佣的专项课题身份说了,然后才提到斯坦福大学的教职。

    这也没办法,因为埃里克森本来就是被顾骜拿钱关照过了、要加塞私货宣传公司,剧本一变他一紧张,就把心心念念的事儿先说了。

    拉里.金却促狭地会心一笑。

    他最喜欢的,就是这种让观众看嘉宾“备课不足”的笑话了,这才能加深观众对“我拉里金就是仇恨剧本”的印象。

    然后他就快速切入正题:“很好,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埃里克森教授的研究范围和履历了,我们直奔主题,说说您凭什么说你们比英国和阿根廷的国防部还要更早注意到——嗯,你刚才说的叫什么来着‘电磁兼容学’——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问题是该这么描述么我觉得你们太拗口了。”
1...264265266267268...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