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将来等你结婚了,我希望你还能重新回到对我跟当初一样敬重的关系……呵呵,虽然有点痴人说梦,我自己也不相信你能做到。”
顾骜:“我一定做到,不管发生了什么,我从来没有对您不敬过。哪怕让我响应国家号召,25岁晚婚也行。”
韩婷忍不住流下泪来。
如果顾骜说到做到,那她总算也在优雅熟美流逝未尽之前,抓住了一段回味的尾巴,不负此生。
按那本医学书上说的,女人年届不惑之后,身体本身就不想要了,何必再多生事端呢。
“你是个知恩图报、有良心的。走了。”韩婷调理匀了气息,走向登机口。
又一小时后,顾骜也登上了飞回华生顿的航班。
……
回到华生顿后,顾骜第一件事就是销假,然后装作瞬间重新融入回读研生涯。
生意虽然也重要,但也得先放两三天。
销假后次日,参加了一堂上午的汇报课后,顾骜就趁午餐的时间,邀请教授赴个便宴,请客送礼,澄清一下他身上还背负的“误会”。
主要就是把之前马岛战争中那些麻烦,全部推给秦国纲、朱塞佩和达索等人背锅。
有了米娜前天刚刚交底的内幕,以及加工口径,顾骜干这事儿自然游刃有余了不少。
毕竟他之所以去西班牙,本来目的就是跟米娜通气,至于看球、乃至遇到韩婷及后续发展,那都是意外。
不过,饶是如此,顾骜还是没能第一时间彻底让基辛格这老狐狸释疑。
“你觉得我会信么”基辛格在酒桌上,直接如此反问。
顾骜只能根据现有证据据理力争:“教授,战争可不是我一个局外人能预期的,那是一个庞大的混沌系统。战争中涉及到的高精尖兵器也数以十计,谁会知道究竟哪一个细分领域能大放异彩
这件事儿,我只是牵线的,而且我可以保证,我那些曾经的同事,开始的时候就是奔着赚钱去——这事儿得怪我国的军工部门,这些年侵犯知识产权仿法国货的时候,只有反舰导弹这个细分领域跟法式技术跟得最紧、外国人有可能看得上。
我们完全可以假设,如果我国的防空导弹也足够优质的话,这次我们连空空导弹也会偷卖。但这不是真的质量和技术跟法国货有代差,卖不出去么。这还不是巧合,什么才算巧合
至于后来,他们临时发现事态那样转化,有别的利可图,那不完全都是‘临时起意’的么就像在美国法律里,一级谋杀和二级谋杀的区别:一级谋杀是‘蓄谋已久’的,二级谋杀是‘临时起意’的。这个恶性差别多大,我充其量就是奔着钱去的。”
看起来,实在是严丝合缝,完全无法指摘。
基辛格推了一下眼镜:“我也觉得没什么破绽,如果这番话是别人说的,我就信了。但你小子不能以常理度之。
去年你去伊拉克执行任务的时候,我也觉得‘你此前在伊拉克赢得的良好人际环境’只是巧合,不可能是你提前至少一年知道要为我和李根总统办事、而预作准备。
可是,这次你又赶上了。我实在难以相信,地球上有人类的运气能那么好。”
干!这算什么理由
顾骜一阵无语。
但他仔细想想,似乎也难怪。
别人这么解释,是没问题的,已经足够证明是“临时起意”、没有预谋了。
可他顾骜已经“临时起意”建立那种叱咤风云级别的大功劳,都“临时”了两三次了。
这份巧合度履历拿来一比对,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说不定我是天选之人呢。”事到如今,顾骜也是马入夹道,不能回头了。
只能硬着头皮坚持这种说法。
“天选之人哈哈,这么解释,倒是有点可能。上帝啊,居然会选一个黄种人当天选之人”基辛格忍不住自嘲和怀疑起来。
顾骜看他有些松动,似乎还是愿意帮自己的,便乘胜劝说:
“而且,教授,我‘两次运气都这么好’这件事儿,只有你和总统先生知道吧。世界上其他人,包括所有英国人,最多只知道我这一次运气这么好。
所以,只要你和总统先生不说,谁会知道我‘两年中了两次**彩’呢伊拉克那边的事情,我们三个人有共同利益,都希望一辈子烂在肚里,你们也不可能说,不是么。”
最后这番说词,让基辛格颇为动容。
他收下了支票,也承诺帮顾骜扛事儿。
“确实,英国人也不可能知道,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次就算我完全信你。外面的压力,我帮你化解。”基辛格也是一诺千金之人,既然答应了,这事儿就算翻篇。
聊完沉重的话题后,基辛格趁着如今没有其他学生的私密环境,决定跟顾骜聊聊今后的学术安排。
“顾,你跟我做学问,最初的机缘,你我都心知肚明。说实话,我一开始没以为你真能在‘秘密外交实务’这个学术领域研究出什么来。
可是,你跟我做课题的加起来这半年,表现让我颇为惊讶,我终于相信你能走到今天,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
我本来打算教到明年5月底,我年满60周岁,就从乔治敦退休,也算是有始有终了。我为国贡献也贡献够了,应该为自己和后人做些安排。说实话,大学教授这点收入,根本配不上我的能力和付出。退休后,我已经打算好了,开一家国际投资咨询公司。
我带帕特里克和莎拉的时候,也是算过他们的研究进度的,明年5月份这个学期,绝对可以毕业。可是你这个小子,当初我叫你来,你还中途要休学,要是
第299章 安步当车
跟基辛格聊完后续的学术生涯规划,下午并没有课,但顾骜还是留在学校,帮教授整理未来专著的范围提纲,以便到时候向国内汇报一下。
这事儿用不了两天,还是先搞定了,再飞旧金山打理生意,这样比较好。
也能借着“请示和疏通关系”的借口,问基辛格合情合理多请点假。
时间紧迫,所以顾骜在图书馆整整忙活了一下午,一直拖到晚上八点多,晚饭都忘了吃。
直到彻底被饥饿搅扰得心神不宁,顾骜才把脑子从搞学问的心流沉浸中拉回来。
“干,都快九点了,算了,回家自己微波炉转披萨吧。”顾骜看了看表,自嘲地说。
华盛顿核心市区的夜生活是很无聊的,也没多少酒吧和夜店,吃个宵夜都很麻烦——因为这儿都是体面人,晚上有活动也是去私密的会所。
那些大排档性质的店要是开在这儿,几乎都是倒闭的命。
所以《纸牌屋》上安德伍德总统才经常要一边看《华生顿邮报》一边找个白宫附近的黑人bbq烧烤店,拿烤猪肋排解决三餐。这并不是夸张,而是华生顿人的真实生活写照。
顾骜开着他低调的庞蒂亚克火鸟,回到波托马克河畔的大别墅。
虽然他这次开学已经大半个月,但真正在华生顿住的日子还没几晚。对于被魔改后的大别墅,依然觉得很陌生。
如前所述,这座大别墅,原先是顾骜刚来美国的时候,就掏了80万美金总价买的。挡水房子不大,结构也挺朴素,花园倒是不小。
尤其是花园靠近波托马克河畔,还有一段不带院墙的、优雅的亲水坡地,种着不少浅水观赏植物。
他走的时候,把房和车钥匙都丢给了叶纨,让叶纨帮他找可靠的人重装一下。
结果一年后回来看,整个房子都大变样了。临河那一侧都被砌起了高大尖锐的不锈钢围栏。整个别墅房子大了不少,花园小了很多。
甚至还假借着给他挖个酒窖的名义,弄了一层地下室——其实鬼都知道,临河建筑这种地下水那么丰富、那么潮湿的地方,怎么可能搞酒窖
优雅和大气的感觉都没了,叶纨却振振有词:这都是为了你的保密和安全,原先的结构太通透了,容易被人监视。
然后也毫不客气地花掉了顾骜50万美金的建设装修费。
顾骜倒不是心疼这50万,小钱对他来说无所谓。
只是他在美国的生活方式,不知不觉就被叶纨影响了。有那么一瞬间,他脑中闪过念头:叶姐不会变成我生活中的杀毒软件吧
仔细想想还有点像。
安全杀毒和流氓软件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隔。如果不捞过界,完全可以被主人控制操纵,那就是安全软件;捞过界夹带私货利益了,那就是流氓软件了。
顾骜把车停进车库,然后回屋打开冰箱,拿速冻披萨塞进微波炉加热。
这个车库也是叶纨新盖的,去年本来只有花园里的露天停车位——决策的时候,叶纨在电话里告诉顾骜,露天停车位容易被人窥探到他的车在不在,从而推断出家里有没有人,对于秘密工作者不安全。
改成车库后,只要屋里灯和音乐开着,就算人不在,也神不知鬼不觉。
凭良心说,这点是对的,顾骜也认可这种处理,确实是为他好。
芝士的香味很快弥散开来,顾骜觉得差不多了,拿出软化的披萨,坐在餐桌边慢慢咀嚼起来,一手随手拿起餐桌上的电话,拨了个号码。
顾骜不是很爱吃披萨,但他爱吃芝士,所以买的速冻披萨都是重芝士的配方,甚至还要额外盖上几块瑞士人cheese-fondue专用的格里耶尔芝士。
这学期开学时,他第一次回华生顿,从机场回家的半路上,路过超市就想起去采购一些备着。
谁知回家后打开冰箱一看,冷藏室里堆了三大块已经买好的,而且就是瑞士原装的格里耶尔芝士。
生产日期还是今年的,三个月都不到。
很显然,这些不可能是顾骜去年休学前买了堆在那儿的(虽然格里耶尔芝士可以保质期放一年不坏),而是叶纨知道他要回美国了,偷偷闷骚地帮他买好。
顾骜知道,叶纨自己是不喜欢吃格里耶尔芝士的。
电话很快拨通了,另一头的叶纨听起来还没休息。因为没有来电显示,她不知道是谁打来的,语气微冷而礼貌。
“你好。”
顾:“叶姐,是我,顾骜。明天有空么。”
叶:“我很忙的,什么事儿。”
顾:“那这样吧,明天下班前,我去大使馆找你。有份学术规划大纲,你帮我走正规外交渠道,送上去给人审核一下,看看这个东西我能不能参与。”
叶:“什么意思我没太听懂。”
顾:“具体来说,就是基辛格想写一本《论中国》,其实也不是给美国政府支招怎么对付中国,而是研究如何求同存异、各取所需吧。你放心,卖国的课题我是不会参与的。但具体哪些内容敏感,哪些不敏感,还是外交口的领导说了算。”
叶纨稍微想了想,似乎思想斗争犹豫了许久:“如果你很想做,其实你还
第300章 骰子已掷出
叶纨细细看完顾骜拿来的提纲时,已经是后半夜了。
外面的华生顿市区,万籁俱寂。只有使馆区少数需要与本国对时差的馆子里,还有夜勤外交官在忙碌。
因为是夏夜,即使午夜时分,依然有些许燥热,只是不至于要开空调。
叶纨今天穿的是肉色的短袖圆角领衬衫,微微有些宽松的尺码,好在夜风下稍稍透气凉爽一些。裙子也没穿平时白班开空调的端庄筒裙,而是换了纱质的百褶裙,加上细带的低坡跟凉皮鞋。
很显然,夜班的工作交际比较少,也不用接待外宾,没人看,所以怎么舒服怎么来了。
合上提纲,她中肯地评价:“我觉得这个专著的讨论范围,应该没什么问题。以这两年的中美关系主流,写出来对于加深合作反而是有好处的。
难怪你不肯走越级上报的路线,你这是笃定了逐级上报也能批准吧。真是没想到,我们对基辛格立场的认识,还是浅了一层。”
“只是你浅了一层,我可没有,别带上这个‘们’字。我一贯知道,基老的对华态度,是‘各取所需’派。”顾骜直来直去地调侃,倒也不是不懂怜香惜玉,只是他跟叶纨素来这样公事公办地玩笑惯了。
“是我浅薄,行了吧,顾大才子!”叶纨被噎得微微轻嗔薄怒,却也只能认领,“不管怎么说,我必须承认,这个专著,对于暂时加强两国互信理解、深化经贸技术合作,是有好处的。至少写完之后,可以让美国人进一步相信,我们是真心不谋求世界霸权,只想赚钱。”
叶纨最后这句考评,很是中肯。
历史上,基辛格的《论中国》等系列成果,虽然也让美国注意到了中国的实力,但有一点却是对中国有利的——它驳斥了美式传统的“受迫害妄想症”,让美国人适度相信了“中国人最多就是想赚你的钱,没想跟你争夺世界霸权”。
80年代的国内,可是拼了命想要证明自己人畜无害、就是想发展。无奈外部人看中国,依然用冷战思维,或者觉得“万一中国人上一个时代的思想残余还没扫清,态度还会反复”。
顾骜要是参与了这个课题,那至少也是帮国家韬光养晦了。
说到底也是一桩功德。
叶纨公事公办,也没道理不帮顾骜斡旋。
于是顾骜就在新闻联络处办公室外面的休息室里,找沙发眯了一会儿。留下叶纨跟国内发传真、打电话、找人请示。
也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有两个小时吧,叶纨出来拍了怕他的肩膀:
“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至少已经帮你报到部里了,你回去等消息吧。”
叶纨如果不跟进的话,这种无关紧要的公文请示,几天之内能走到美洲司的领导那儿就不错了。她想办法托人情催办一下,至少司里可以尽快批过,而且加上一些正面分析的评语,然后送到部里。
至于部里么,叶纨没那么高的人情可托,她也犯不着去托。帮顾骜到这一步,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顾骜也知道分寸,所以很诚恳地感谢:“谢谢,虽然咱是老交情了,该谢的还是要谢。之前你升迁了,我都没第一时间跟你道贺,下个月等你生日给你补上。”
叶纨脸色毫无波澜:“你倒还记得,来之前复习过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