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兵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沧月傲天

    电报是发到延安了,上面也很快就做出了答复,但是内容却让周卫国极为惊讶,很简短,只有短短几个字:“来电已知悉,稍安勿躁!”

    这封电报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说你说的这些我们已经知道了,请耐心等待,不要急躁!

    这是什么鬼

    上面这反应还真的是让他很费解,但是却有无可奈何,只能等着了!

    不过看得出来上面对这件事情得反应还是比较平静的,甚至于周卫国都觉得延安方面对此事早就知道了,只不过没有和他说而已!

    算了,只要老爷子生命没有受到威胁就行,至于其他的以后再说。

    往后的日子还长,自己和老蒋打交道的时间还长,到也不怕没机会接回老爷子!

    只不过让周卫国没有想到的是,国民政府那边对于他拒绝“邀请”的反应会这么大,仅仅不到一天的时间就给他来了一巴掌!

    8月30日,国民政府军政部发来通报,国民革命军第42集团军司令周卫国中将,无视军令擅自调动部队,虽取得一定战果,然造成所部巨大伤亡,经军事委员会商议决定,撤销周卫国集团军总司令职务,改任副总司令,同时军衔也由中将加上将衔降为少将。

    国民政府的这封通报一经发出便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热议,周卫国可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然而他们的英雄却在打了胜仗的前提下遭到了国民政府的降职处分,这让很多人很不理解。

    但是国民政府做出的决定从法律上看又没有错误,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不管周卫国所部取得了多大的战果,但他们此次作战确实没有向上级部门请示,而且所部确实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哪怕他们把日本天皇打死了也不能弥补自身的过错,所以说国民政府的这个处分从法理上来看绝对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然而在中国法律不外乎人情,法理上说得通不等于情理上也说得通,不管周卫国所部是不是请示作战,但毕竟是打了打胜仗,而且还歼灭了数万日伪军,单单日本将军就干掉了三个,这样的大捷放眼全国那都是空前大捷,你说你们不奖赏也就罢了,还处分!

    而且这个处分也着实令人难以接受,不但降职还降衔,从中将加上将衔的集团军总司令一下子变成了少将副总司令,这可是等于直接降了一大截啊,人们心里那个纠结就别提了。

    接到国民政府的电报之后,周卫国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或者干脆哭笑不得。

    他一直都知道国民政府已经烂了,从根子上烂了,但是他没想到堂堂国民政府的委员长,一国领袖的气度竟然这么差,不就是没有接你抛过来的媚眼儿……不……是橄榄枝,就直接整出这么一出子烂事儿,真的让人好无语啊。

    或者在武汉那位委员长心里,早就想敲打敲打自己了,这事儿不过是给了老蒋一个更加合情合理的理由而已,可以让全国人民无法可说却有憋屈的够呛。

    这事儿对于周卫国来说,真是满心的无语,他说不出自己到底是不是该愤怒,更不清楚自己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愤怒也许有吧,毕竟不管是谁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笑不出来,尽管那个集团军再说了的职务早就不属于他了,这一点周卫国知道,他相信国民政府那边肯定也清楚,他甚至于已经把这事儿给忘了,却不曾想到这帮狗日的又翻出来逼叨逼叨,是欺负自己没脾气

    但是相比较于愤怒,周卫国觉得自己更多的是一种悲哀,悲哀这个时代苦难的国民与英烈,并不是他们不够惊醒,而是整个国家在上层结构方面就出现了朽木烂椽,即便是他们再怎么努力也难以让这个国家免遭涂炭。

    这个时期多少英烈并不是死在了敌人的枪口下,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阴谋诡计下,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也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对于国民政府这种公然穿小鞋的举动,周卫国自己倒是无所谓,不过是落了落面子,他周卫国最不怕的就是丢面子,又掉不了几两肉。

    但是周卫国却却没时间和他们计较了,相比于国内某些人的不和谐的举动,周卫国更在意欧洲方面局势的变幻。

    众

    所周知,这个时期的欧洲局势,大体上有三股势力,一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建立的苏联,二是法西斯上台之后的纳粹德国,三是维护一战凡尔赛体系的英法两国。

    首先,苏联建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等方面原因,以英国、法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视苏联为大敌,与苏联的矛盾不断激化。整个20世纪30年代,英法两国的主要战略对手就是是苏联。

    其次,德国纳粹上台之后,在东欧地区的问题上也与英




第六百八十九章:最后的时刻
    第六百八十九章:最后的时刻(求订阅、求月票)

    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参战的各国造成的印象太过于恐怖和惨烈了,以至于英法等国的老百姓在战后不断地在进行反思,“反战求和”愿望非常的强烈。

    英国在一战中直接参战600万人,伤亡244万,战争双方开支达18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各国财政一片萧条。可怕的战争大屠杀几乎影响到全国所有家庭,它对英国人传统的心安理得、高枕无忧的社会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人们对战争表示出十分的反感和厌倦,并进而对战争带来的灾难表示恐惧,形成一股强大的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

    据悉,战后英国出现了许多颇具影响的“不再战运动联合会”和最大的“和平誓约协会”等和平主义组织,和平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这些个人和组织公开宣称,一切战争都是错误的,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诉诸武力都违背人类精神上的和谐与理智。呼吁拒绝支持或效力于任何付诸武力的政府所从事的战争。之后英国和平主义组织进行了民意测验,90%的人拒绝参战,反战求和思想深入人心。

    然而,和平主义者鼓吹和议、呼吁太平的同时,却消极地宣扬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诅咒战争,诋毁军备,不仅模糊了人们对国际形势的认识,而且使人们混淆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解除了人们对战争的警觉。一味反战的社会情绪,很大程度上为政府参战制造了舆论压力,制约了政府的决策。

    面对“社会太平”的反战求和思潮,英国政府不得不进行对外策略的调整。他们认为战争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对于二战前爆发的诸如慕尼黑悲剧之类的事情,英国首相张伯伦甚至相信,让德国恢复国土就可以保持英德两国长期友好和平稳定的关系,导致达成广泛的协定,抚慰不满意的国家,从而取得长治久安的和平,并且宣称“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这不仅反映了英国民众狭隘朴素的“避战求和”心理,也掩盖了张伯伦害怕战争的心态,迎合绥靖需求。可以说,“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正是英国统治阶级推行绥靖主义的温床,更是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幌子。

    反战怕战是一回事儿,但这并不能当做借口,事实上英国当局的政治安排也别有用心。因为在英国的那些政治家眼中,扶德抑法,保持欧洲均势是他们既定的国策。

    “欧洲均势”政策是英国传统外交的核心之一,通过欧洲大陆德、法、俄的互相牵制,达到“实力均衡”。然而,一战的爆发极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局面。

    战后,《凡尔赛和约》确定了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法国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建立起了包围德国的小协约国体制。因而,法国成了英国最危险的竞争者。甚至于连劳合乔治都强调说“法国是唯一可能给英国造成麻烦的国家”。

    因此,英国这时的均势政策是要加强德国的实力与国际地位,从而在德法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冲突又互制的关系,用以维护及加强英国在欧洲政局上的地位。

    为此,英国一方面积极支持德国扩军、毁约,以振兴德国,恢复其大国地位;另一方面又迫使法国接受有利于德国的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从而防止出现一个支配欧洲而同时支配海峡沿岸和低地国家的偌大军事强国。

    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势力均衡”的旧传统和“光荣孤立”的影子使英国始终定位在充当欧洲的制衡者和仲裁人,扶德抑法成了英国当时对外政策的主题。

    就连丘吉尔也毫不避讳地说过:“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个,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是有支配力量的暴君。因此,我们不怕别人说我们亲德反法,如果情况改变,我们同样会以亲法反德”。

    可以看出,扶德抑法只是英国保持欧洲均势的一种手段,通过均势,它将更大程度上实现并保持欧洲霸权。

    还有就是,英法等国还非常乐意以德反苏,实现“祸水东引”。

    面对战后新生的社会主义苏联的崛起,引起了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英国的深度恐惧:无产阶级运动一旦席卷英国,资产阶级必将面临灭亡的境地。因此,积极反苏**也是英国当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鉴于德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日益反苏的趋向,德国成为东方反苏的第一防线,尤其是1939年德国积极东进的攻势,令英国暗自庆幸:作为防止**的屏障,纳粹帮了欧洲一个大忙。

    他们相信,“祸水东引”是摧垮无产阶级的捷径,如果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使苏德之间发生冲突,彼此在战争中两败俱伤,那么英国

    的霸权和利益就能安然无恙,欧洲均势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巩固。

    英国首相张伯伦自鸣得意,把《慕尼黑协定》吹嘘为“辉煌的胜利”,以为“祸水东引”已告成功,从此“希特勒的行动将指向东方,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可能完全不卷入了”。

    正因为如此,1938年9月29日,英法两国为避免与纳粹德国之间的战争,签订了《慕尼黑协定》,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

    &n



第六百九十章:欧洲的消息
    第六百九十章:欧洲的消息(求订阅、求月票)

    历史的走向周卫国是知道的,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按照前世的历史走向,希特勒那个小胡子将会在此时已经动手了。

    根据周卫国对这场战役的了解,德国人是在1939年8月31日晚开始行动,当时一支身穿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军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在广播里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的尸体。

    这当然是德国人自导自演的异常苦肉计,目的当然是为了给自己的入侵寻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也要让民众知道他们的行动是正义的。接着,全德国各大小电台都广播了“德国遭到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全民皆惊。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仅仅过了不到5个小时,也就是9月1日凌晨4时45分,数百架德国“亨克尔”-111重型轰炸机,在“梅塞施米特”-110歼击机的掩护下,对波兰的主要机场、海军基地以及华沙等目标进行了大规模袭击。这次空袭相当成功,击毁了波兰空军部分飞机,严重破坏了机场跑道和飞机工厂。

    与此同时,德军地面部队从北、西、西南三面发起了全线进攻,就连停泊在但泽港外伪装友好访问的德国战舰“荷尔斯泰因”号也突然向波军基地开炮。

    这一波组合拳堪称经典,波军猝不及防下500架第一线飞机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机场,无数火炮、汽车及其他辎重来不及撤退即被摧毁,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遭到破坏,部队陷入一片混乱。德军趁势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为前导,很快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了波军防线。

    9月1日一整天,世界各国都没有在德国的突然袭击中反应过来,只有德波边境的波兰军队已经意识到了德国人的企图,对方显然不只是来和他们愉快的玩耍一下就回去了,而是准备长期占领这里。

    随后,全世界所有大国都相继报道了德国侵略波兰的消息。

    一时间英法等国一片哗然,德国竟然不声不响的就发动了如此大规模的战争,这让他们两个大国脸上如何能好看,现在不单单是波兰人慌了,英法也着急了。

    9月3日上午9时,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上午11时之前,提供停战保证,否则英国将向德国宣战。

    正午时,法国也向德国发出了类似的最后通牒,其期限为下午5时,但希特勒对英、法两国的最后通牒置之不理。于是,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国正式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但这是不出意外的情况下的历史走向,然而现在历史因为周卫国的出现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偏差,甚至于连1938年就应该被日本人攻占的武汉还依旧坚挺着,同样本应该在今年三月份就应该被日本人攻占的南昌同样被控制在国民政府手里。

    可以说因为他周卫国的到来,东方战场上的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极大的偏离了正常历史的走向。

    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洛伦兹教授曾说过的那样:“亚洲腹地的一只蝴蝶扇了扇翅膀,或许几周后能引起南太平洋的一场风暴。”在军事和政治领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起因可能微乎其微,但产生的“蝴蝶效应”却令人瞠目。

    作为一个穿越者,周卫国很担心因为自己的出现而导致一些无法预料的严重后果,尤其是像二战爆发这种关键**件。如果因为他的原因而导致德国不再闪击波兰,那么对于中国来说不亚于一场灾难。

    因此这几天周卫国甚至于都不时间去搭理上蹿下跳的国民政府,现在他的目光全都盯在了欧洲方面。

    对于这件事情周卫国心里多少是有点焦急的,甚至于说有点焦虑,他是一个知道历史

    走向的人,先知先觉虽然让他比其他懵懂无知的人更能看清历史的方向,但同时也会让他承受更多的压力。

    这两年来周卫国一直在努力去改变中国抗战的历史进程,他希望以自己的一己之力能够改变中国的抗战史,在他的努力下日本人在南京的大屠杀变成了小屠杀,惨烈的花园口决堤事件也消失了,第一次武汉会战也打赢了,绥远察哈尔两省也都提前光复。

    &n



第六百九十一章:战争爆发的影响
    第六百九十一章:战争爆发的影响(第一章)

    二战爆发对于中国的好处并不仅仅只有多了盟友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从这一刻开始,法西斯德国以及那位战争狂人一般的小胡子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他要用自己已经极为剽悍的实力挑战整个世界。

    而德国这种毫不掩饰的行为无疑是对英法等国的挑衅,于是乎全面战争爆发根本不可避免。而面对德国这样一个强大到极点,且全国上下都渴求战争的国家,即便是欧洲大陆上传统强国都感到巨大的压力。

    于是乎在战争爆发后,英法荷比等国无暇东顾,东南亚广大的地盘和无尽的资源就像是一个无人看守的巨大宝藏,而这对于早已经快被中国战场拖得奄奄一息的日本垂涎三尺。

    二战的爆发给了日本进攻东南亚的机会,正是因为这样无底线的引诱,逐渐使专心进攻中国的日本分兵南下,然后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深渊。

    如果二战没有爆发,以英法以及其他西方列强的强悍势力,日本未必就会疯狂到侵略整个东南亚,就算有这个心也没有这个胆啊,毕竟英法两国的实力并不比日本人差,尤其是英国的海军实力,那绝对能将小日本打爆的存在,如果没有二战的爆发,就算是借小鬼子两个胆子,他们也不敢从英法两国的嘴里抢食。

    再推算下去,如果日本不对英法美等国动手的话,那么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中国了。可以想象的到,当五六百万日军全部涌入中国战场,那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因此,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即将对德宣战,这对于整个中国来说确实是福音。

    同时,二战爆发了,那么周卫国赚大钱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1...201202203204205...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