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仅在翌日,赵洞庭、文天祥等人率着大军便继续向着临安府而去。

    西夏之时赵洞庭除去和文天祥等寥寥数人说及以外,再未告诉他人。

    因只需得陈文龙在长沙筹措好粮草,以祥龙军区和蜀中军区内老卒们的军事素质,完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出征。

    而西夏大军要接近大宋边疆,并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赵洞庭乐得装糊涂。

    此时大宋作出毫无防备的样子,多少也能让得赫连城和曲如剑两人不那么紧张。

    当然,若是陈文龙暗中筹措粮草之事传到西夏去,那自当另有别论。

    不过即便赫连城、曲如剑两人做好十足准备,大宋禁军也不会害怕便是。

    长沙城内,新科科举榜单在众举生们的翘首以盼中终于放榜。

    有穿着大红绸子的官吏到前大街处放榜。

    大宋科举十八科,共计榜单十八张。

    这些榜单都是以大红纸为底,上面进金墨书写中榜举生名单。

    刚刚放榜的刹那,人群中便是瞬间沸腾起来。

    又是有人哭,有人笑的热闹场面。

    李狗蛋随着父亲也在人群之中观望。

    他身子尚未发育完全,太矮。他父亲又不识字,只得将他扛在肩上。

    才刚刚将李狗蛋扛到肩膀上,他父亲便止不住连连问道:“中了没有中了没有”

    李狗蛋的眼神直接放到经济学科榜单上。

    从上往下扫过。

    只几瞬,他眼中便是露出惊喜之色来,高呼道:“我中了!父亲!我中了!”

    他父亲眼中也是放出光彩来,“排名多少”

    李狗蛋道:“经济学科第十五!”

    “好!”

    “好!”

    他父亲没将他放下肩头,眼中却是泛出些许泪光。

    这是他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们老李家,必因李照恩而光宗耀祖。

    周围人群中,也是有不少人看向李狗蛋。不为别的,仅仅因为听到他喊“中了”两字。

    现如今大宋报名科举的读书人越来越多,门槛也就越来越高。能够中进士的比例,较之往年越来越小。

    就拿今年来说,大宋举生怕得有近三千人,没有报名殿试者寥寥无几。但朝廷录取进士的人数,却只有不过那么数百。

    再看到李狗蛋稚嫩的容貌,这些举生们便更是诧异。

    有人惭愧难当。

    他们年岁较之李狗蛋要大上许多,可李狗蛋高中,他们却是黯然落榜。

    人比人得死,货币货得扔,不过如此。

    其后李照恩这个名字也在人群中传扬出来。

    最年轻的秀才,最年轻的举人,最年轻的进士。

    李狗蛋在大宋读书人中必然是要声名鹊起了。或许哪怕过去许多人,都仍会有人津津乐道,只要没有人破他的记录的话。

    很快,便有些管家模样的人簇拥到了李狗蛋父子面前来。他们所来都不为别的,都是递上了自家的请柬。

    这在往年,也是年年都有的事。

    在长沙城内,乃至于长沙城外周边城池的官吏豪绅们,都想要和这些新科进士们亲近亲近。

    毕竟谁也说不准这些新科进士们以后会是有何等的成就。

    而家族的兴盛,却是需得代代都有人才出的。

    至于那些富商,则是想要官商联合。以此,以后也多多少少能得到些便利。

    就拿头届科举高中的毛崛来说,他家境较之钟健还要更为贫寒。当初到长沙殿试时,连肚子都填不饱。

    是这长沙城内某家大富人接济于他,才让他得以安心科举。

    其后毛崛高中,因感其恩,也娶了那家富人的女儿。

    现在毛崛到大理路任职,职位和钟健相仿。在大宋朝廷内都算得上是封疆大吏,那家富人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虽




1214.宣布任命
    仅过数日,众新科进士再度齐聚于前大街口。

    这是放榜时朝廷官吏便公布出来的消息。朝中副国务令陈文龙陈大人将于这日在国务省衙门接见诸位新科进士。

    所为何事,众新科进士自然都是心知肚明。

    皇上此时不在皇城之内,新科科举之事,都由陈副国务令全权负责。

    任用之事终于要到水落石出的时候。

    对此最为期待的,大概不过那些在此届科举中名列前茅的进士们。

    虽今年同样并未出现如钟健那样惊动朝野,让皇上都御笔亲提的大才,但学识非凡者却着实不在少数。

    有官吏在前大街口等候。

    等时辰到,便率着众新科进士们向着皇宫内走去。

    国务省衙门就在皇宫外围。

    今年大宋新科进士共计五百余人,除仅仅数十人缺席以外,其余人全部到齐。

    而这数十人,也大概是等于放弃在朝中任职的机会。他们,应是有更好的去处。

    其中有些人本就有丰厚家产可以继承,考进士,不过是为门匾上贴金而已。

    国务省衙门内。

    陈文龙和朝中数名吏部官员在大堂内坐着。

    只鬼谷学宫宫主也在此列。

    自鬼谷学宫和破军学宫中人随着赵洞庭回长沙以后,破军学宫弟子都被充任到武鼎堂内任供奉。而鬼谷学宫之人的去向则是要广泛些许。

    其中大部分弟子被任命到各国立学塾中担任教师,但也有小部分颇为出众的被赵洞庭封予官职。

    鬼谷宫主更是被任命为大宋吏部右侍郎。

    鬼谷副宫主则是往岳麓书院担任副院长。

    都修伟被派往蜀中军区任职,担任后勤部将领。

    当官吏带着众进士们到这国务省衙门以后,衙门内便显得是颇为热闹起来。

    国务省衙门大堂自是容不下这么多人的。

    得到官吏禀报以后,陈文龙便带着鬼谷宫主等人迈步出了正堂。到屋外青石广场上。

    众进士见得穿着官袍的陈文龙出现,都是拱手行礼,“学生见过副国务令。”

    陈文龙含笑点头。

    如今的大宋当真算得上是人才济济了。

    这些新科进士们虽未必个个都精通四书五经之类,但他们却着实个个都有着各自的特长。

    皇上以十八科分列科举,当真是让人惊艳之举。

    眼神环视过诸多进士以后,陈文龙脸上的笑容愈发浓郁。

    然后,他旁边的吏部尚书便从袖袍中掏出了卷纸来。

    霎时间,诸多进士的眼神都是凝聚到这卷纸上。

    谁都知道,这张纸上的内容必然就是他们这些人的去处。

    果然,陈文龙从吏部尚书手中接过纸卷以后,便立时摊开。再看向众人,笑容更是浓郁。

    他扬了扬手中的纸,道:“想来诸位都应该知道这纸上写的是什么。皇上改制科举,为的就是为朝廷选拔如你们这般的专业型人才。此届科举,得中者共计五百二十四人,有意向留在朝中为官者四百三十九人。这四百三十九人,朝廷都有任命。下面,本官便宣读诸位任命,只望诸位到任以后,能够为国效力,为民请命。”

    说着他忽的轻笑,“虽本官不是监察省副令,但也素知监察令为人。有些不好听的话且先说在前头,诸位都是在我主管科举这届高中的,也算是有些情分。但若诸位到任以后贪赃枉法,本官可不会替你们在监察令面前求情,只会让他严惩!我大宋正是欣欣向荣的时候,绝容不得半个蛀虫的存在。”

    众进士皆是神色微凛,连忙答应。

    陈文龙这才照着纸卷宣读起来。

    只随着历届科举得中的进士越来越多,含金量虽同样不低,甚至较之以往更甚。但这届科举进士的任命自然还是渐渐不如往前。

    大宋已经基本上渡过青黄不接的危机了。

    在场共四百余人,其中被封官职最高者,也不过是某州府社安局副局长。

    其余多数人,都是在八、九品行列。

    往军中任职的儒将、武将,也多是基层将领。

    这多少让得在场的进士们有些失望,但也并没有谁当场就露出不满的模样。

    纵观前面两届科举,今年会是这样,其实也在众人的意料之中。

    朝廷虽疆土剧增,但朝中空缺官职就那么多。而他们要想往上面爬,总得等到上面的官员退休再说。

    再者,皇上对前两届科举进士都是颇有考究。今年虽由陈副国务令主持,但官员任用仍是吏部官员端详,会是如此,也是合情合理。

    人群中,唯有李狗蛋父子两露出疑惑之色。

    因为刚刚陈文龙宣布的这些任命名单中,并没有李狗蛋的名字。

    从头到尾,李照恩这个名字都没有出现过。

    李狗蛋的父亲疑惑看着身旁的儿子,低声嘀咕道:“儿子,你有没有听到你的名字”

    李狗蛋摇头,“没有。”

     



1215.到临安府
    “诶!”

    陈文龙喊了声,“照恩,你家还住在广南西路吧”

    李照恩回头,点了点头。

    陈文龙沉吟道:“从这长沙城往广南西路,来回怕就得两个多月的时间。到时候皇上说不定都已经回到长沙了,依本官看你和你父亲便不如就在这长沙城内等着皇上回来。要是没有住处的话,暂且在本官府邸住下即可。”

    李狗蛋微愣。

    他父亲则是眼中放出光来。

    他虽不识字,且老实,但到底是成年人。

    陈文龙这番话里的含义可不仅仅只是留他们在长沙城内住下而已。而是皇上会真正过问他儿子的事。

    当即,他连忙作揖道:“多谢大老爷,多谢大老爷了。”

    他这般称呼,和脸上有些惶恐的模样,只让得在场众官员忍不住又是轻笑起来。

    只这份笑容中,自是带着善意的。

    其后,李狗蛋便跟着陈文龙到了陈家府邸去。他父亲则是去客栈内收拾行李。

    以他们家的家境,要在这长沙城内客栈住两个多月,且不说舍得舍不得,只怕还真未带那么多的盘缠。

    转眼,时间又过去十余日。

    赵洞庭等人领着皇城、兴**区的大军终是到得临安府内。

    这个时候,临安府城墙上已经是有着不计其数的将士守卫。虽是新丁,但精神面貌颇为不错。

    这都是新招募的临安府守备军军卒。

    自赵洞庭扩大各守备军和守军建制以后,大宋境内各城都是陆续招募了不少新丁。

    而现在看来,临安府守备军虽是初立,但训练得着实颇为不错。

    赵洞庭在车辇内掀开帘子看到城头上昂首挺胸的守备军将士,也不禁是轻轻点了点头。

    随着大宋军卒越来越多,建制越来越复杂。如今,被派往临安府任守备军军长的将领,他并不熟悉。

    甚至可以说,也就知道其名字而已。

    好在,这些将领也并未让他失望。

    大军缓缓进城。

    刚到城内,便可见得街道两旁有着熙熙攘攘的百姓和江湖人士。

    这些人见到赵洞庭的车辇以后都是跪倒在地,山呼皇上。

    城头上的守备军将士们也都是跪倒。

    只这回,赵洞庭并没有再出车辇对着街旁的人挥手。

    大军只是直往临安府旧皇宫而去。

    这座大宋昔日的皇宫,其占地之广,建筑之盛,还要超过赵洞庭在长沙匆匆修建起来的新皇宫。

    当年大宋动用无数能工巧匠修葺这座皇宫,也是让得这座皇宫含着颇多巧妙之处。

    亭台水榭,殿宇楼阁等等,可是经过精心琢磨的。

    赵洞庭在皇宫外,带着众女下了车辇。

    门口有许多禁卫。

    见到他,也都是跪倒在地。

    先行赶到临安府的岳鹏、苏泉荡等文武官员都在其列。

    此时的临安府,可以说是汇聚着大宋的大部分顶尖文臣武将了。
1...500501502503504...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