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余飞航忙又跪倒在地上。

    而这个时候,门外太监又是尖着嗓子喊道:“皇上,朱大人到了。”

    是朱海望。

    赵洞庭便对着余飞航和段实两人道:“你们两人先行下去吧!”

    “臣告退。”

    段实、余飞航两人躬着身子退出御书房。

    朱海望走将进来。

    刚要行礼,就听得赵洞庭道:“免了。”

    他们在这御书房内共处几年,赵洞庭对朱海望的态度无疑是比对余飞航还要热络得多。

    当然,这兴许和朱海望在广南西路立下大功也有关系。

    赵洞庭笑眯眯看着眼神中有些期盼的朱海望,道:“看来你是知道朕宣你来有什么事了”

    朱海望道:“皇上这是要打算设立大理军区了”

    “嗯。”

    赵洞庭又坐回到床榻上,点头道:“刘诸温军长他们已经拿下石城郡了,石城郡守军并未多做抵抗。想来要不了多长时间,大理便会尽归我大宋疆土。朕已经封余飞航余司长为大理路副节度使,过些时日便会让他去大理任职,将那些大理旧臣手中的权利抢过来,然后便要大刀阔斧的在大理境内实施新政。呵,我们在大宋境内实施新政都遇到颇多阻碍,想来在大理会要更难得多,那些大理的旧势力必然拼死维护他们的权势利益。所以,朕需得有只雄兵镇住他们,让他们不敢不从才行。”

    大理境内,中央集权比之以前的大宋都要弱得多。要不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部族如土霸王似的各自为政。

    赵洞庭不知道当初忽必烈是怎么想的,拿下大理,却仍是让大理保持原状,但他赵洞庭绝不会这么做。

    兴许忽必烈是怕麻烦。

    但赵洞庭不怕。

    消除这个年达的阶级差异,是他在大宋境内始终在做的事情,也必然要在大理境内实施。

    废贵族、分田、取消世袭罔替、设立退休制度、唯才是举,这些都还只是初步而已。

    哪怕是在大宋境内,赵洞庭也还有着很长远的布局。只是有些政策,还不到实施的时机而已。

    朱海望看着赵洞庭,道:“那皇上是打算让海望率军前往大理”

    赵洞庭笑道:“正是如此。你现行前往张副军机令的镇南军区,朕会让张副军机令派遣一支禁军于你,你率着禁军护送余飞航等人先往石城郡,助余飞航在石城郡打开局面。其后,再紧跟上刘诸温军长等人的步伐,他们打下的城池,你率大军护着余飞航一个个地去将那些顽固势力给镇压下去。有胆敢反抗的,便直接灭杀了便是。没有那些顽固势力,大理垮不了,反倒是任由他们继续掌握大权,大理百姓才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微臣领命!”

    朱海望带着些许激动拱手。

    赵洞庭点点头,又接着道:“这支禁军,朕便任你为军长了。不过以后朕会再设大理军区,你不会有什么想法吧”

    朱海望连道:“微臣不敢,也不会有。皇上对我朱家之恩如同再造,海望心中永不敢忘。”

    “嗯……”

    赵洞庭道:“你能这样想,朕就放心了。其实以你的才干,纵是让你做大理军区副职,朕也是放心得下的,只是你年纪太轻,现在资历还尚嫌不够,朕最多也只能将你封为一军军长。封赏太过,朝中其余那些将领们难免就有想法了。”

    “海望明白。”

    朱海望拱手又道。

    只他心里,怕莫还是有些古怪的。

    他是年纪不大,赵洞庭年纪却比他还要小得多。

    可此时,赵洞庭在他眼中却是老道得让他觉得好似在面对陆秀夫等人似的。

    这种突兀感,真是太强烈了。

    好在朱海望也跟着赵洞庭这么些年,倒是有所习惯,眼中还是没露出那种古怪之色来。

    赵洞庭见朱海望这般,也就不再说话,埋首写信。

    信,自然是写给张珏的。

    只不到两刻钟时间,便有数百字跃然于纸上。赵洞庭检查过,就递向朱海望,道:“这封信你交给张副军机令,朕已在信中让他调遣军卒给你。此军将大部分以镇南军区老卒组成,名为天微军。你且先回家中去,再陪陪家人,做些准备,过两日便先行启程往张副军机令那里去吧!封你为天微军的旨意,朕等会儿会差人送到你家中去。”

    朱海望很是恭敬地伸出双手接过信,“臣朱海望多谢皇上。”

    然后他便也离开了御书房。

    赵洞庭却是并未离开,就在这御书房内接连又写了数封信。然后,便让易诗雨将这些信给传了出去。

     




1052.新丁投诚(上)
    大理。

    石城郡城西侧新丁部。

    新丁部是个小部族,并未被纳入三十七部之列。在部族境内,也仅仅只有新丁城这座显得有些孤零零的城池。

    新丁城四面是山,其壮阔程度也远远没法和石城郡城那样的大城相较。

    自数日前刘诸温等人率军拿下石城郡后,仅仅在石城郡城内休整两日,便就继续向着大理皇城前进。如今到得新丁城外。

    看着新丁城那不过数米高的斑驳土城墙,刘诸温等人都并未太将其放在心上。

    残破的城墙、怎么看怎么显得破落的城门,在这夕阳下,实在是让这新丁城显得暮气沉沉。

    这样的城池是不可能挡得住大宋禁军的。

    是以虽然这时已是接近黄昏,刘诸温等人也并没有让大军在外扎营的打算。拿区区新丁城,光是有军中猛虎、神鼎、神雷三支特种部队就已是绰绰有余。

    大军在城外千余米缓缓停下。

    刘诸温等人都是举起望远镜看向城墙。

    这样的土墙上是容不得人的。只有许多新丁部的守军在土墙露冒出头来。

    他们还在用着最为原始的方法守城。

    想来除去弓箭、火油、石头等物外,这样的部族连轰天雷都不可能有。

    刘诸温笑着看向旁边苗成、张红伟两人,道:“苗军长、张军长,不如咱们便分别派遣麾下特种部队攻城,看看哪支部队能够先行将这新丁城的城主府拿下来,如何”

    他没说谁先破城。因为这在他看来实在没什么难度。

    “好啊!”

    苗成、张红伟两人都是点头。

    他们同为禁军军长,虽关系不错,但也不介意麾下将士互相比拼比拼。甚至对此颇为热衷。

    因为将士只有有比较,才有冲劲。而有冲劲,才能够有长足的进步。

    这就好似是军中会武似的。良性的比拼,对每支禁军都会有促进作用。

    只正在三人就要传令的时候,那稍显单薄的木制城门却是忽的被从里面打开了。

    有穿着战袍,头戴盔,盔顶簪缨的魁梧武将率先从其内走出来。他满脸络腮胡须,膀大腰圆,脸上却是腆着笑。

    在他身后,还有不少穿着官服,头戴五梁进贤冠的文官跟着走出城门。

    再后面,便是穿着甲胄的将领。只他们腰间佩剑,手中却是未持武器。

    这让得刘诸温等人皆是微微错愕。

    派遣特种部队进攻的打算自然也是暂且作罢。

    随着大军出征的王子乾也用望远镜看到这些人,他轻轻驱马到刘诸温旁侧,道:“军长,这领头人便是新丁城主。”

    说是城主,其实自然就是这新丁部族的首领。只他在大理影响力远远不如那些大部族,也就没有被“封王”。

    刘诸温轻笑,对张红伟、苗成两人道:“张军长、苗军长,看来咱们火速破石城郡还是有些效果的。”

    新丁城主带着城内这些文官武将出城,其动机已然很明显。

    张红伟、苗成两人都是轻笑。

    众人也并不拍马上前迎去,就这般看着新丁城主率着麾下缓缓走来。

    直等到他们到得军前,刘诸温才对着王子乾打了个眼色。

    王子乾会意,拍马到军前,直视着新丁城主,道:“杜城主,久违了。”

    新丁是部族名,这城主当然不可能姓新丁。他姓杜,名为杜永昌。

    王子乾当初攻宋虽然未曾率领石城郡内的军队,但在国都时却也见过这杜永昌。是以两人也算是认识。

    杜永昌在见到王子乾拍马上前的那个瞬间,眼中就已经是露出些微惊讶之色来。

    王子乾投宋的事情他有所耳闻,只没想过转眼王子乾竟然就会跟着宋军前来进攻大理之地。

    这种转变未免太快。

    直听到王子乾叫他,他脸色才稍稍恢复正常,对着王子乾拱手道:“王元帅,久违了。”

    王子乾摆手,道:“杜城主客气了,不过数月未见而已,算不得久违。再者,王某现在已并非是元帅,而是大宋天闲军中的参谋将军。”

    他脸上并没有什么难堪之色。

    他不是那样的俗人。

    也不觉得自己投宋有对不住谁的地方。

    投宋这样的想法,在他心中藏着有许多时日了。

    杜永昌又微微露出错愕之色,然后扭头向着大宋军中瞧去。

    王子乾见他这样,轻笑道:“杜城主率众出城,可是要投诚于大宋”

    杜永昌沉吟,终是拱手:“杜永昌愿以后唯大宋马首是瞻,听凭大宋皇帝调遣。请王将军代为引荐刘诸温等诸位军长。”

    他知道刘诸温等人就在军中,其实也看到刘诸温等人。只刘诸温等人不拍马出来见他,他却也明白刘诸温等人的意思。

    虽心中微微有些怒气,但更多的却是无可奈何。

    形势较人弱,他现在根本没得选择。

    &



1053.新丁投诚(下)
    自从两日前宋军迫得石城郡守军举城投降的消息传到这新丁部,他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挡得住宋军锋芒,也由此产生投宋的想法。因大理国君段麒麟都已经率着文武百官匆匆北逃,他杜永昌实在没有和宋军死扛的必要。

    他的根就在这新丁部。去了蜀中,他屁都不是。

    而刚刚刘诸温所说宋帝在大宋境内罢黜贵族的事,他杜永昌也是知道的。

    他长得粗犷,但心思还算得细腻,脑袋也灵活。要不然在这竞争激烈的部族里,也没法稳坐首领位置这么久。

    只他虽明白宋帝很可能也会在得到大理以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却并未想过,屠刀竟然会落得这么快。

    刘诸温这还没有率军拿下他的新丁城,竟然就这般迫切地先跟他说日后会要罢黜他城主之职了。

    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以后他新丁部再想要保持自治是不可能的事情。

    赵洞庭对大理的管制程度只会比段麒麟更大。

    杜永昌心中原本存着的侥幸在这刹那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只觉得有股寒气从自己的脚后跟冒气来,直冲到头顶。

    这瞬间,他甚至是有立刻扑上去将刘诸温给斩落马下的想法。

    剥去这个城主之职,便是抽去他杜永昌的脊梁骨。

    试想,以后大宋派遣新的城主过来。以大宋现在的锋芒,要让他杜永昌交出手中军政大权也将士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他新丁部的那些百姓在宋朝官吏的统治下生活数年,还能否记得他这个曾经的城主、首领

    杜永昌做新丁部首领二十余载,这点计较还是有的。

    只要百姓们在大宋官吏的治下吃得饱,穿得好,过得比在他杜永昌治理时更好。很快,就会忘却他这个族中的首领。

    就算是不忘却,也大多不会再对他言听计从,只是表面上对他恭敬而已。

    这是杜永昌难以忍受的。他实在舍不得自己手中的权利,不愿意自己从土霸王变成不过披着光鲜外皮的豪绅。

    但是,他若是现在不答应刘诸温,那投诚这事也就自然谈不成了。

    刘诸温会立刻率军攻下他的新丁城。

    到时候他杜永昌能否活着走出新丁城都很难说。纵是走出去,也只会沦为丧家之犬。

    这比剥夺他手中的实权还要凄惨。

    是以,一时间内,杜永昌的眼眸中不断再变幻着神色。

    而刘诸温坐在马上,只是淡漠看着他。眼中似是有着些许笑意。

    他知道杜永昌会怎么选择。

    说白了,杜永昌现在根本没得选。他和苗成、刘诸温率来的大宋禁军,就是架在杜永昌脑袋上的屠刀。

    除非杜永昌甘愿为权势而不要这颗脑袋。

    杜永昌会是这样的蠢人么

    果真,在过去数分钟后,杜永昌浑身好似被抽去许多精气神。

    这是中精神直观上的感受,肉眼或许看不出来,但杜永昌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似之前那般英武了。

1...432433434435436...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