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他只是又看向弘翰末,喝道:“弘翰末,立刻放我们家人出城!若不然,我便立刻斩了耶律铸!”
弘翰末冷笑,“吕玉文大侄子,本官又怎的知道你再换回你的家眷以后,会不会立刻攻打这襄阳府”
吕玉文道:“你放我们家人出城,我即刻率军离去!”
弘翰末却仍然只是冷笑,“大侄子,你觉得本官会轻易相信你这句话么”
吕玉文微怒,“那你还想如何难道你打算至耶律铸的生死于不顾不成”
喊着,他偏头看向耶律铸,道:“让弘翰末将我们家人放出城来!”
但耶律铸并未有半点回应。
作为忽必烈身边重臣,骨气、忠心,他都不缺。
或许从兵败被俘的那刻起,他就已经做好死在边疆的打算。
而他的反应,也让得城头上的弘翰末轻轻松口气。如果耶律铸真命令他将吕文焕以及军中诸将家眷都放出城,他的确会很难办。
弘翰末盯着吕玉文又道:“吕玉文,你要以左丞大人换回你们家眷,本官可以答应。不过为保证这襄阳城的安危,本官却需得你进城来才行。本官也可以保证,待你们大军撤出京西南路,本官必定立刻放你出城!”
吕玉文皱眉不语,有些意动。
若是没有吕文焕,便根本不会有现在的吕玉文。为搭救吕文焕的家眷,吕玉文纵是拼出这条命去也是愿意的。
更何况,现在弘翰末还只是让他入城为质。
对于弘翰末,他也是有些了解的。其人城府极深,但胆子却算不得大。
自己进城,弘翰末大概真不敢将自己怎么样。因为弘翰末应该并不具备和大宋军队开战的底气。
只江陵府守备军军长关奇略听到弘翰末这些话,却不禁有些焦急,连拍马到吕玉文旁侧,低声道:“吕将军,不可答应他啊!”
他倒也不是有要拿下这襄阳府的想法,只是纯粹担心吕玉文的安危而已。
两人虽相识不久,但颇对脾性,现在已经算是不错朋友。
吕玉文露出些微苦笑,“义父待玉文如亲子,养育我至今。玉文岂能至义父亲人于不顾”
说罢,他抬头又看弘翰末,吼道:“好!我答应你!”
然后他便翻身下马,扔掉手中长枪,毅然向着襄阳府城门走去。
“吕将军!”
“吕将军!”
军中无数将士呼喊。
吕玉文只是不为所动。
&nb
1049.布局大理(上)
军中许多将士连连回首看城头。
他们的眼中并没有弘翰末以及那些守军,目光都是落在吕玉文的身上。
特别是吕文焕的那些就不将领们,此时对吕玉文无疑是心怀着极大感激的。
他们的家人也是因为吕玉文自愿进城才得以重获自由的。
弘翰末已是早早跑到城下。
他在城门内见到耶律铸,便连忙拱手道:“左丞大人,让您受苦了。”
耶律铸叹息道:“弘大人言重了。耶律铸罪臣之身,苟且偷生回来已是惭愧至极。”
弘翰末自是不会真将他这话听到心里去,只连又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左丞大人也不必太往心里去。”
然后便忙将耶律铸直请到城内府衙里去。
吕玉文被送回到吕家府邸。
弘翰末的确没敢将他怎么样,甚至连那种想法都没有。只是派兵将吕玉文幽禁在府邸中而已。
因为他明白,要是自己将吕玉文给怎么样,那将来真可能覆灭在吕文焕旧部的滔天怒火下。
耶律铸十数万大军都在宋军面前大败亏输,他可不觉得自己这区区万余襄阳守军就能挡得住宋军的进攻。
吕玉文是他手中掣肘宋军的筹码。
而这样的筹码,想来即便弘翰末胆子再大些,也是舍不得杀的。
吕玉文也并不担心弘翰末会将自己怎么样,回到吕家府邸以后便往书房内看书,显得很是平静。
耶律铸沐浴更衣后,在弘翰末的安排下,和襄阳府众臣开宴。
席间众臣屡屡恭维,开解耶律铸。只耶律铸显得兴致不是很高。
这些人,还压根不够资格来开解他耶律铸。
纵是他耶律铸败,又何须得这些人来安慰
其后又听得弘翰末说及福州兵败,皇上正欲与宋朝议和的消息,耶律铸才忽的情绪崩溃,大哭不已。
他是真正心向着元朝的。
待得宴席过后,耶律铸便在十余高手的护卫下,匆匆离开襄阳府,向着元中都而去。
长沙城。
赵洞庭接连收到两封信。
一封飞鸽传书来自于驻元使臣周兴言。
周兴言说已和元朝达成议和,议和文书正以八百里加急送往皇城。
还有一封快马传报则是来自于长乐郡。
自长乐郡战事结束到现在,战场自已是早早打扫干净,各军将士的军功也已经全部登记造册。
黄华来信中,说及抚恤金已经发往此役阵亡将士的家中,且开始打造烈士碑。
元军三万八千余俘虏都被扣押在长乐郡外,扎营而居。
柳西狂、空竹两人率军留在城内,帮助福州守备军看守这些元军降卒。
广州守备军军长吕英才和流求国统帅莫里率军已经出城沿海路分别回往广州和流求。
另外,流求国主阿星皇想要前往长沙会见赵洞庭。
对于前面那封信,和元朝达成议和,赵洞庭并没有觉得丝毫意外。
现在在北疆大宋占尽优势,他答应娶图兰朵这个条件,忽必烈不至于有继续讨价还价的可能。
只后者阿星皇想要到长沙来和自己碰面,让得赵洞庭笑容显得有些玩味。
这没有出乎他的意料。只是他有些好奇,阿星皇见到自己以后,会和自己说些什么样的话。
御书房内。
赵洞庭将两封信都放在旁侧以后,只草草在纸上写下几个字,便交给易诗雨,“将这封信传往长乐郡。”
纸上写的是派遣军卒护送流求国主往皇城。
待易诗雨离开后,赵洞庭又对伺候在旁边的刘公公道:“刘公公,差人告诉国务令,让他吩咐长乐郡往皇城途中众官,待流求国主仪仗到时,务必要热烈欢迎,好生款待。”
“诺。”
刘公公躬身答应,走出御书房去。
赵洞庭看着他离开,却是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轻轻叹息了声,“这做皇帝还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到现在,各军中的军功报表都已经呈到他的御书房内。
宋元即将议和,除去肖玉林、刘子俊和禹兴文率军去往襄阳府外,大宋境内全然安定,也该是时候大行封赏。
就算是培养出爱国之心,也还是需要给这些有功之臣们实际的封赏的。
光让马儿跑,却不给马儿吃草。世间没这么好的事。
虽然这个比喻有点儿不那么妥当,但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试想若是赵洞庭光让这些将士们捍卫边疆,却不给他们封赏,这些将士们会心中没有计较么
而要给这些将领们合适的封赏,无疑是个颇为浩荡的攻城。
此次波及整个宋国的战役,大
1050.布局大理(中)
他想要的,是大理真正成为大宋的疆土。
而派遣谁去大理打开局面,这件事情赵洞庭自然早已是有过思量。
从品阶上而言,大理总管之职和朝廷内尚书之职同等。他要派人去大理任副节度使,就只能从各部侍郎或是正司长中选择。
侍郎算是平调,正司长则是升迁。
其实原本社安部侍郎萧贤忠是个不错的选择,他历任社安部官员,对如何平定境内势力有着丰富的经验。
可惜高满山通敌被斩,萧贤忠需得接管社安部大权。去大理,也就不可能了。
而另外一个社安部侍郎,又是接近退休年纪。
赵洞庭只能从下面的官员中选拔。
而社安部下共有九司,再加上社安部衙门内的和司长平级的官员,这选择可就多了。
沉吟良久,赵洞庭才算是最终打定主意,对着外面喊道:“去宣社安部治安司司长余飞航来见朕。”
外面响起太监的应答声。
余飞航,是原来跟着朝廷到硇洲的臣子。只当时官衔不高,不过是刑部区区主事,后来才升任的郎中。
赵洞庭施新政,郎中被更名为司长。
说起来,余飞航较之萧贤忠,自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现在赵洞庭却也没有办法。
虽他已经实施新政两年有余,但也不便拔苗助长,宋朝内官员还是有脱节的隐患。说浅白些,就是资历、能力都具备的人不多。
只这余飞航掌管治安司,相较于其余各司司长,对如何镇压乱民等等,总是要擅长些的。
赵洞庭想的是,等大宋拿下大理,头件要事,便是镇压大理境内的那些反抗了。
他知道,就算自己风评再好。大理境内也不能全然臣服于大宋。
就如当初元朝将小朝廷逼迫到硇洲岛时那样,大宋国内还不是接连有义军涌现
赵洞庭可不觉得自己不伤害大理的百姓,就能够让得大理境内风平浪静。段氏掌管大理这么多年,死忠还是不少的。
很快,段实便被带了御书房来。
他跪倒在赵洞庭面前,叩首道:“段实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这自然算是彻底臣服了,完全以宋臣自居。
“平身吧!”
赵洞庭轻轻点头,道:“这段时间在宫内生活得可还好”
段实连道:“多谢皇上牵挂,段实一切都好。”
赵洞庭又微不可查地点头。
对段实的态度,他还是满意的。
他也就是知道段实这人没什么野心,说得不好听些,便是有些奴性。要不然,他根本不会将段实留到现在。
他需要段实这样的应声虫去安抚大理境内的那些顽固势力。
微微沉吟以后,赵洞庭忽的又道:“我朝大军已经拿下石城郡了,石城郡内守军并未多做抵抗。”
他这话,说得真是有些突兀。说话时,眼神却是仅仅盯着段实。
这无疑是种试探。
若是段实反应过大,那只能说明段实心中还极是牵挂着大理。这样的话,那赵洞庭就要斟酌斟酌自己是不是要履行当初的话了。
好在,段实虽是惊讶,但并没有到变色的地步。
他微微愣住,然后便对着赵洞庭拱手道:“段实在此恭喜皇上,只求皇上能够放过大理境内那些百姓。”
“嗯……”
赵洞庭沉吟了声,忽笑:“这你无需担心,朕向来都不是那种荼毒百姓的人。”
说着站起身来,走到段实面前,又道:“朕当初说过,若你真心投诚,朕可以让你担任大理总管之职。”
段实微微动容。
赵洞庭自顾自地说着,“只大理总管是不可能了,朕打算让大理真正成为大宋的疆土。”
说这话时,他仍是看着段实的表情。
段实却只是微微垂着头,脸上有些许晦暗之色划过。
他现在心中大概只有无奈。
大理这回输得太惨,他们段氏想要继续做大理的土霸王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段实也没有那个胆量去和赵洞庭争。
出神的他,倒是没有想过自己这副模样,倒是正符合了赵洞庭想看到的。
赵洞庭嘴角露出些许笑意,接着说道:“朕会设立大理路,让你去任节度使。”
段实抬头,“段实多谢皇上。”
他眼中又泛出些许喜色来。
虽没法做大理的土皇帝,但能做大理路节度使也是非常不错。起码名义上还是大理境内的头头。
赵洞庭摆摆手,又道:“你先别急着谢朕。
1051.布局大理(下)
这些都是关系到大理境内民生命脉的部门,赵洞庭不可能还继续让大理境内那些旧臣掌握着。
当然,派遣这些人去的前提,是刘诸温等人能够拿下整个大理。
“臣叩谢皇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