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赵洞庭回头问道。

    床上半岁有多的小家伙听到声响,也跟着看向屋外。脸蛋粉嫩嫩,肥嘟嘟。

    禁卫禀道:“易公公在外求见。”

    赵洞庭不禁有些诧异,莫非又是哪里传来的军报是夔州路开战,还是福建、荆湖北沿线开战

    他现在将各地官吏生杀大权交给了监察省,将国内事务也都交给国务省打理。除去军务之外,易诗雨应该不会来找他。

    只是微愣,赵洞庭便道:“宣他进来!”

    然后自己却也是向着屋外走去。

    他虽是坐镇长沙,但对于战事自是无比关心的。因为每个细节,都可能会影响大宋的走向。

    禁卫跑出院落,易诗雨脚步匆匆地走进来。

    到赵洞庭面前,他将手中密信递给赵洞庭,“皇上,有来自镇北军区的密信。”

    赵洞庭立刻接过了信。

    既然是镇北军区,那肯定是苏泉荡那边和元军开战了。

    他知道攻向江陵府的元军有足足十余万,这刻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

    毕竟苏泉荡麾下就那么多禁卫,镇守江陵府、长林县的更少。

    只是打开信看过,赵洞庭便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捷报。

    这是真正的捷报。

    大军炮轰长林县,将城内几个元军聚集点都淹没在炮火之下,而且无损。这真正是天大的捷报。

    这捷报,无疑比之柳弘屹在横山寨的捷报还要大快人心得多。

    毕竟,柳弘屹在横山寨只是被动迎战。而苏泉荡,可是主动出击。

    虽然长林县内定然有不少建筑物被轰天雷炸塌,但百姓们都已经出城,那又算得什么

    便是将整个长林县都夷为平地,赵洞庭怕也不会在乎。

    在朗笑过后,他对着易诗雨道:“苏元帅长林大捷,再几乎未损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将城内元军营地夷为平地,歼灭敌军不知凡几。你速速让外面禁卫将这个消息传出宫去,此等大胜,应该广而告之,让全国百姓都知道。”

    易诗雨听得这话,也是兴奋,连忙点头往外跑去。

    赵洞庭笑眯眯,回味着走回房间。

    乐婵几女都听到他刚刚的笑声,不禁问道:“皇上何事如此高兴”

    赵洞庭道:“苏泉荡佯弃长林,将元贼引到了长林县内,然后以热气球轰炸了他们。哈哈!我军几乎未损一兵一卒。”

    乐婵几女都是惊喜。

    赵洞庭意犹未尽,又道:“此役,定能扬我大宋军威,让我宋军士气如虹,让我百姓万众同心!”

    这夜,苏泉荡大捷的消息虽未传遍长沙,但长沙城内的官吏们却是悉数知晓了。

    只不知道,这夜有多少人因为欣喜而睡不着觉。

    据传,有官邸中某位老爷甚至因为太过欣喜而穿着寝衣在府




862.松溪开战
    御书房内气氛陡然间有些古怪起来。

    忽必烈眼中掠过精光,看着这明显是蒙古人的大臣道:“继续说下去。”

    这老臣拱拱手,“宋军佯撤,吕文焕仓促进军,臣以为,这可能是吕文焕他……”

    后面的话到底太过诛心,是以这个大臣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不是怕得罪吕文焕,而是怕被忽必烈不喜。

    忽必烈眼睛微微眯起眼睛,然后缓缓摇头,“吕文焕曾跟着伯颜几乎歼灭整个宋国,应无这种可能。”

    这老臣却又道:“以前的宋国君昏臣佞,而现在的宋国……其国君可很是英明啊……”

    这又是句隐隐诛心的话。这老臣只怕是和吕文焕有什么过节。

    但是,他这话说出来后,御书房内众人的眼中却都是划过异色。

    吕文焕镇守襄阳六年,对宋国忠心耿耿。当初投元,可全是因为他对宋国朝廷彻底失望了。

    哪怕是忽必烈这位大肚能容的君主,此时心里也是有些打鼓。他想要相信吕文焕,但这老臣的话却始终横亘在他的心头。

    吕文焕作为一路主帅,如果他真有投宋之心的话,那一路十余万大军可逃不出全军覆没的下场。

    只是,临阵换将却又是大忌。

    忽必烈无疑还是有些迟疑。

    最终他看向他的智囊桑哥,问道:“桑哥,这件事情你有何看法是否换掉吕文焕”

    桑哥微微躬身道:“臣以为……临阵换将乃是大忌。且吕文焕位我朝立下颇大功劳,若是如此换掉他,只怕会寒了朝中那些降臣的心,到时候影响便大了。皇上不如派遣特使到吕文焕军中行监察之职,不给他调兵遣将之权,但给与他否决权。如此,纵是吕文焕真有异心,也可防他让断送我大元军卒的性命。”

    他到底不愧是忽必烈身边智囊,这种反应,不是寻常大臣能及。

    旁侧耶律铸等人都是认同点头。

    忽必烈也不禁点头,然后便道:“那……耶律铸你便去吕文焕军中吧!”

    派寻常大臣去,还真未必压得下吕文焕,毕竟吕文焕在元朝中地位不低。但耶律铸位极人臣,自是可以。

    而且,耶律铸也是智谋超群,绝对算得上是最佳人选。

    “臣领命。”

    耶律铸躬身答应。

    就在这日,耶律铸便从元朝中都带着忽必烈的圣旨出发,往吕文焕军中而去。

    忽必烈还派遣身边最亲近的高手黄粱策贴身保护他。

    ……

    福建路建宁府境内。

    建宁府北松溪、政和两县,现在县内百姓也已经全部撤出县城。天速、天杀两军为百姓断后。

    撤往建宁府的百姓蔓延不见尽头。

    而原本驻扎在两县城之外的元军在进驻到松溪、政和两县后,便以极快的速度向着宋军追击而来。

    他们怕是并未多想。

    因为城内百姓都已经迁徙出城,这看起来真不是佯撤。

    双方都互有斥候打探。

    中间斥候小队发生遭遇时展开的厮杀略去不提。

    禁军中斥候俱是精锐,弓马娴熟,眼力不俗。自是元军的斥候损失要惨重得多。

    松溪县外十余里。

    黄昏的夕阳照射在官道旁的小溪上,波光粼粼,如同片片金黄的叶子在随波逐流。

    后面追击的元军距离天速军越来越近。

    这恍然有种刘皇叔当初长坂坡之战护送百姓撤离的既视感。

    当元军距离宋军大概不过五里远时,天速军中主将终是下令道:“全军列阵!抵挡元军!”

    文天祥最是擅长游击,但这回,竟是没有让麾下军队和元军展开游击的打算。在官道上列阵,很显然是要硬碰硬。

    这下令的军长名为贺成华。他穿着墨甲,头戴缨盔,看起来很是勇武。

    若说他的名字,现在大宋境内或许并没有太多人知道。但若是说起他哥,则定然是尽人皆知。

    因为他哥哥便是原畲民军队的领袖,也就是现在的广南东路安抚使——贺东强。

    当初大宋收复福建,畲民军卒和头陀军中的大多精锐都被收编到文天祥麾下新设立的天暗、天佑、天空、天速、天异、天杀六支禁军当中。而其军中的领袖也同样都跟随着黄华还有许夫人投向了宋朝。

    赵洞庭和文天祥对这些将领都很是信任。其中有很多人便就在这福建军区中任职。

    想之前贺成华被任命为天速军军长之时,这还在福建当地成为佳话。他和他哥哥都位列重臣,可谓是大大光耀了门庭。

    听得他下令以后,天速军将士们便不再往前行进。骑兵、步兵都是缓缓驻足。

    贺成华在军中喊道:“将士们,在大宋禁军之中,我们福建军区六支禁军成立最晚。在皇上设立我们天速军以前,我们都只是义军,我知道,军中流传着我军装备、伙食皆不如天罡、天魁等军,连战斗力也不如他们的话,但本将现在可以告诉你们,那都是屁话。皇上一视同仁,大宋各禁军的装备、伙食、饷银等等都是同等的!如果战斗力不如天魁、天罡等军,那是我们训练不够刻苦!现在,你们告诉本将,你们的训练,刻不刻苦”

    “刻苦!”

    “刻苦!”

    “刻苦!”

    军中齐齐响起这样的应答声。

     



863.铁骑冲阵
    近了。

    近了。

    伴随这喧嚣的尘土,元军的骑兵距离天速军的军阵愈近。

    最终,在离着天速军约莫还有两百余米的地方停下来。

    这是个很有讲究的距离。

    野外厮杀,军中射程最远的武器不出于弩车。而弩车的有效射程,也就不过是两到三百米而已。

    元军将领这怕莫也是惯性思维。殊不知,大宋军中早已经弃弩车这些冷兵器不用。

    毕竟弩车虽射程远,但太过笨重,并不适宜灵活作战。比较起来,掷弹筒无疑要比弩车强上百倍。

    越来越多的元军士卒出现在官道上。

    他们是出城追击,自然也不会携带弩车这种重型冷兵器。

    看着天速军军前以石头起来的掩体,在最前方的元将脸色显得有些难看。

    虽然宋军这匆促间堆砌起来的掩体看上去并不如何牢固,但或多或少总会影响他麾下铁骑的冲锋。

    而他们元军的杀手锏,就是铁骑的冲锋了。

    面对宋军,也只有这样的方式才有可能取胜。若是比拼火器,那完全是找虐。

    战马不安地刨着前蹄。

    两军争锋相对。

    过数分钟,贺成华忽的对着元军阵前大声喊道:“喂,你们再不进攻,老子们可就走了。”

    天速军中响起哈哈大笑的声音。

    元军主将脸色更是难看。

    他当然想攻,但每每想到宋军的火器,却又担心啃不下这块硬骨头。

    现在已经不是他们元军铁骑无敌的年代了。

    此刻,这位名为都雷的元将甚至有些后悔仅仅只是率着这三万军卒前来追击。只是他们匆匆进城,却又没法调动更多的人。

    直到现在,都还要许多士卒在押送粮草、军械等等,未曾驻扎到松溪县内。

    眼神和旁侧两位万夫长对视过以后,都雷说道:“两位,咱们是攻还是不攻”

    他虽是临时任命的主将,但旁边这两位万夫长在军中的地位并不在他之下。此刻,都雷怕莫也是有着分担压力的想法。

    只要询问过这两个万夫长的意思,到时候即便是和宋军厮杀不利,也不至于只有他都雷需要承担责任。

    而这两个万夫长自也不是不通事故,眼中有异色划过,瞬间明白了都雷的意思。

    此仗,打得好是军功。打不好,就是罪过。

    但还是有个全身银甲的万夫长说道:“我军已经追击到这里,若是就此回去,必受主帅责罚。”

    这都还不算什么,他们三万多人出来追击宋军万人,就这样退走,会被整个天下耻笑。

    另外那个万夫长则道:“不如咱们先暂且试探试探。”

    长得五大三粗的都雷轻轻点了点头。

    这试探的事他倒是没有再打算让两个万夫长去顶上,直接下令道:“军中铁骑,准备冲锋!”

    元军中的骑兵配比当之无愧是这个年代军队中最高的,军中有半数都是骑兵。赵洞庭哪怕是倾尽全国之力,也只是让得禁军和守备军区中骑兵能够达到这种比例而已。养骑兵,比养步卒更费资源。当然,对大宋来说,更难弄的是战马。

    都雷军中约莫五千骑兵缓缓向前推进了十余米。

    军中旌旗飘扬。穿着甲胄的将领并不在少数。

    “嗯”

    贺成华在阵地之内看着元军只是这区区数千铁骑上前,不禁微微有着惊讶。

    他自是看出来元军并不打算直接发动总攻。

    他立刻下令道:“命令引雷手和掷弹筒营,不得号令不得动手。”

    旁侧传令兵也不管那么多,只是跑下去传令。

    贺成华旁边有个穿着墨甲,看上去颇具书生气的将军则道:“老贺你这是打算先示敌以弱”

    从他的语气来看,显然和贺成华关系很是不错。

    这人乃是天速军中的都虞候,名为周章强,原本便是畲民义军中的智囊级人物。

    自赵洞庭军中改制以后,各禁军设置正副军长、都虞候,正副军长主战事,而都虞候则相当于是政委,管生活、后勤等等。

    是以各军之中的都虞候其实都是读书人,因为管理后勤这些事,实在不是那些莽夫们能够做得来的。
1...351352353354355...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