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利剑团团长马飛原本是苏泉荡麾下亲卫头领,拥有着过人的身手。后得苏泉荡教导,在行军打仗上便也有不俗造诣。

    此刻他笑道:“苏帅,看来您的计策




859.长林炮响
    只是片刻,漆黑如墨的长林县外,炮声忽然炸响。

    两百四十挺掷弹筒齐齐开炮。

    这场面真是惊天动地。

    团团火光在城头乍现。

    惨叫声此起彼伏。

    整个城头完全被炮火覆盖。

    这场佯撤后的奇袭,无疑能成为战例中的经典战术。

    城头上的元军直接被炸懵了。

    不知道多少原本昏昏欲睡的元军士卒在还没有来得及回神之时就葬身于炮火之下。

    城内轰动。

    元军统帅此支军队的主将在睡梦中被惊醒,来不及穿上衣服就对着门外喊道:“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会如此密集的炮响声”

    门外的守卫自是无法确切的回答他,只道:“主、主帅,好似是从东城门传来的炮响。”

    屋内响起窸窣的穿衣服的声音。

    东城门号角声起。

    军营内不知道多少士卒匆匆从房间内跑出来。

    有将领呼喊:“集结!集结!”

    而在其余城墙处的元军,虽看到东城墙处火光阵阵,却是不敢接近。

    在那样的炮火覆盖下,真是谁去谁死。

    这根本不是人力可以抵抗的。

    有许多甚至直接射到城内,将城内的房屋都炸得支离破碎。

    然后,就在元军这般惊慌失措的情况下,城外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火光。

    这些火光落在元军们中的眼中,便如同狼群绿色的眼睛那般可怕。

    是大宋军中的热气球。

    火光中,还可以看到有穿着墨色甲胄的宋军站着,若隐若现。

    影影绰绰间,谁也没法判断宋军到底有多少人。

    城墙上的元军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城内的主帅在匆匆跑出房间以后,驰马直到军营,但是原本在睡梦中的军卒自是没办法这么快集结。

    这主帅只能不断催促。

    终究晚了。

    宋军的热气球很快到得城内上空。

    他们的目标很是明确,就是城内有火光的地方。

    因为此时长林县内已无百姓,有密集火光处必是元军军营。

    密密麻麻的火光出现在城内各军营的上空。

    然后,是无数的轰天雷落向地面。

    地面上亦是团团火光乍现。

    大宋军共四百四十个热气球,就算每个吊篮中只装二十颗轰天雷,这也同样是个能让人瞠目结舌的数量。

    而他们既然进城,自然没有还将轰天雷带回去的打算。

    还没来得及跑出军营的元将被炸得哭爹喊娘。

    无数人惶惶向着军营外跑去,疲于奔命。

    任由将领们再怎么呼喊,也是再控制不住局面。

    城外,苏泉荡等人瞧见火光到得城内深处,城内传来炮响声,都是露出笑容。

    又是几轮掷弹筒炮弹倾泻到城头上。

    这几乎将长林县东城头夷为平地。

    苏泉荡这才下令,让掷弹筒手们停止射击,收起掷弹筒。

    无疑,飞天军才是他的真正杀招。

    这掷弹筒营,不过是为麻痹元军,让元军以为他们是要强行破城而已。

    在城内上空热气球还在轰炸之时,苏泉荡率着掷弹筒手和特种军卒们率先离开长林,又向公鸡岭去。

    只是这回,军中自是点燃了火把,不再像之前那样摸黑。

    城内元军自顾不暇,根本没法出城追击。

    更要命的是,他们也有许多轰天雷就堆积在军营之内。

    当军火库被炸掉的时候,那滔天的火光,只好似要将整个长林县都给吞没。

    这夜,元军不知道损失多少人。

    军营满目疮痍。

    空中的飞天军们在将轰天雷尽数扔到地面上去以后,没有多做迟疑,便就直接飞上城外。

    只不多时,他们追上地面上的士卒。

    而在这个时候,长林县的上空竟然也是出现不少火光。

    这些火光气急败坏向着西面追来。

    飞天军卒们自是发现这些后头的火光,都是颇为惊讶。

    元朝竟然也有热气球了

    这无疑是个极为重要的信息。

    有热气球匆匆向着地面落去,直落到苏泉荡军前。

    还没平稳落地,就有士卒从吊篮中跳下,匆匆跑到苏泉荡面前,道:“元帅,后面有元军热气球追击过来!”

    苏泉荡只是轻轻点头,“你们拦住他们!且战且退!”

    他在官道上自然也是看到后面那些热气球了。

    在这样的夜色中,热气球的火光实在是很显眼。

    “是!”

    士卒又跑回到吊篮里。

    苏泉荡大声吩咐道:“全军将士,加速前进!”

    他们以更快的速度向着公鸡岭去。

    而那热气球升空以后,大宋军的热气球便在空中缓缓停顿下来。

    等得元军热气球离得近些,便有火箭划破长空。

    只出乎意料的是,元军热气球竟



860.麒麟之怒
    而相较于长沙城内的喜庆,长林县内就是愁云惨淡了。

    元军主帅和众将坐在被炮火倾泻过后的军营内,个个都灰头土脸,很是狼狈。有的茫然,有的愤怒,有的冰冷。

    主帅是个面若刀削,看起来约莫五六十岁的刚毅男子。看得出来他年轻时应该是个极讨女人喜欢的冷峻青年。

    只是他此刻脸上也是灰乎乎的。

    等过去半晌,他才道:“此役之败怨不得诸位,是本帅之过。本帅会向皇上上书请罪。”

    说罢,他便起身,向着大厅里面走去了。

    而这个主帅,正是当初镇守襄阳不支后降元,且带领元军接连占据大宋几乎全部江山的吕文焕。

    他此时内心应该是有些复杂的。

    从当初坚守襄阳六年,可以看得出来他绝对是个有着爱国之心的将领。最后降元,定是因为已对宋朝廷失望之极。

    但他怕是怎么也没有想过,宋朝廷竟然会在濒临灭绝的情况下起死回生,而且以这般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现在,还以如此折辱人的方式将他的军队大败。

    他不知道该恨,还是该欣慰才好。

    虽然他现在元臣,但大宋终是他的故土,是生他养他的地方。

    看着大宋这么快恢复繁荣,他应该不可能无动于衷。

    这份请罪书,无疑会很难写。

    但是,却又必须写。

    直到过去许长时间,吕文焕才从那幽暗的大厅中走出来。

    军营中有信鸽飞起,向着元朝中都而去。

    ……

    大理皇城。

    已经正式成为大理皇上的段麒麟端坐在皇位上,殿内站着众臣,他眼中有阴冷光芒接连划过。

    那捏在手中的信件轻轻抖动着。

    这封信自是王子乾飞鸽传回来的信。

    大理三支军队,现在还只有他的军队正式和宋军接触过。

    三万余宋军到横山寨,且以强横至极的火力强行抵御住王子乾五万大军的奇袭。信中内容,可以让段麒麟看明白许多东西。

    首先,三万余宋军到得横山寨,而且不是大宋禁军。这可以说明这三万宋军应该都是广南西路境内的守备军或是守军。

    而且,他好不容易劝越李朝出动的五万大军怕是已经没了。

    要不然,这些宋军不可能到横山寨来,而置那些越李军不顾。

    其次,宋军区区三万余人,却在仓促间抵挡住五万大军的奇袭,还让得他大理军付出极大代价。这可以说明宋军火器比以前更强。

    段麒麟深知王子乾的本事,也很认可他的奇袭策略。横山寨之战,败不在于王子乾的策略,而是在于双方军队的战斗力之差距。

    可是,即便只道双方之间有莫大的差距,他段麒麟又有什么办法呢

    轰天雷和热气球的制造方法他已经是得来不易,那掷弹筒、冲天炮、神龙铳等制造工艺极为繁复,根本不是他朝中工匠能够仿制得出来的。人无完人,段麒麟是将才,是王才,还是武道天才。但对于武器制造,他却是涉猎不深。

    这本不是王储应该去学习的东西。

    而且,纵是鬼谷学宫中的那些精通机关术等的天才,不也是没能仿造出来掷弹筒、冲天炮、神龙铳么

    段麒麟眼神扫过下面,看着群臣都眼巴巴看着自己,气愤难平。

    其实以他心性,本不应该如此。但此刻,他心中却就是有着难以平复的怒气,很复杂的怒气。

    这股怒,不仅仅只是因为王子乾奇袭失败。更多的,怕是他拿自己和赵洞庭比较,感受到了挫败。

    论治政,赵洞庭在短短数年之内将濒临灭亡的大宋重新发展到这个地步,较之他段麒麟在蜀中暗中谋划,发展蜀中势力,实要困难无数倍,但赵洞庭却比段麒麟做得更好。

    论领军,他段麒麟虽然运筹帷幄,一力创造四国攻宋之局,但赵洞庭却打造出无敌军队,以一抵四。

    这看起来,又是他段麒麟被赵洞庭踩在脚下。

    再论武功,他段麒麟乃是破军学宫中百年难遇之奇才,现在就已是上元境后期高手。

    但是,赵洞庭却在短短数年之内就颇显武名,连败法王高徒两次。只怕不多时,也会要超过他段麒麟。

    段麒麟作为鬼谷、破军两宫同时看中之奇才,无疑是极为自负的,可此时,他却觉得赵洞庭就如同横亘在他面前的大山。

    这座大山恍若直达天庭,让他有种无力超越的挫败感。

    他主要为这而怒。

     



861.又传捷报
    到得夜里。

    赵洞庭正在寝宫之内逗弄着他的两个孩子。

    大皇子赵如有半岁多了。

    二皇子赵安也已经满月。

    满月的时候抓阄,这二皇子竟然是抓的柄小木剑。这点,也不知道是随赵洞庭还是随颖儿。

    大概是随赵洞庭的。

    毕竟颖儿虽然习武,但她着实不是爱动爱闹的性子。

    看着两个在床上咿咿呀呀的孩子,赵洞庭此刻眼中充斥着浓浓的父爱和满足之色。

    而旁边,乐婵的肚子虽未隆起,但也快了。她怀孕有两个月了。

    有这样三位娇艳如花的妻子,还有两个这么虎头虎脑的孩子,赵洞庭没理由不满足。

    因为赵如、赵安的存在,专心礼佛的杨淑妃近些时日来他寝宫的次数也是比以往要频繁许多。

    些微出乎赵洞庭意料的是,竟然连谢太皇太后也常常来看这两位皇子。

    她大概是真没心思再和赵洞庭争什么权利了。

    或许,是赵洞庭之前那番话触动了她。

    又或许,是她在蒙古高原这些年有些感触,同时也觉得自己老了。

    赵显都已经死了,再争,实在没什么必要。

    从蒙古高原被放回来的那些皇亲国戚当中,只有全太后和赵洞庭之间还是疏远得很。虽谈不上水火不容,但两人基本不见面。

    全太后从不来赵洞庭寝宫,赵洞庭也从不去给她请安,还有点防范着那个似是已经失心疯般的女人。

    他不怕全太后对他作什么,就怕全太后会对乐婵、张茹等女,甚至是两个孩子下手。前世看的宫廷剧中,可没少有这样的桥段。

    “皇上!”

    有殿前司禁卫跑到赵洞庭寝房的门口。

    “什么事”
1...350351352353354...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