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许多学子,以及学子的家人们都在人群中摩肩擦踵,这让得维护秩序的禁卫们个个都是满头大汗,不得不时不时吆喝几句。
“中了!我中了!”
“祖宗保佑啊!”
“我家孩子高中了!”
“我老李家终于要光宗耀祖了啊!”
“我……我落榜了……”
皇榜贴出来的刹那,人群几乎将禁卫们都冲散。无数人的眼界都直勾勾地看向那十余张皇榜。
此次皇榜较之去年有些不同,已经分门别类。如农业部、水利部、建设部、儒将榜、猛将榜等等……
赵洞庭这是真正要做到人尽其才。
中榜者,总共有二百九十八人,是去年的两倍还多。
只是,再没有赵洞庭的御笔亲提。
各部进士都以名次由高到低排列,为首者自是此次殿试成绩最好的。但终究,还是不如去年钟健那般被万人瞩目。
直到过去许长时间,皇榜前面都还聚集着不少人。
有人实在舍不得离去,看着这些皇榜黯然失神。
还有的进士倒是想走没法走,因为已经有着长沙的官宦富豪,甚至是来自其余地方大家族的人物在和他们交谈。
最为普遍的法子当然还是结亲。
当然,还有诸如拜师等等。
这年头拜师是很慎重的事情,门徒便相当于半个儿子。
出自哪家,师父是谁,这对以后这些进士们在朝中的升迁起落都将会有不小的影响。
至于那些猛将、儒将们,则是还没等到这些大人物或是代表们和他们亲近,便被军机省或并不、军工部、军科部的官员带走了。
现在是特殊时期。而他们的命运,也将和去年的那些进士不同。
特别是猛将,怕是过不得多长时间就要前往军中去任职。
而赵安出生和放榜的事,也终于是短暂将恭帝遇刺之事的风头给压制下去。起码在这长沙城内是如此。
又过两日。
忽有信鸽到长沙皇宫之内。
小太监易诗雨再度匆匆跑向御书房。
赵洞庭在御书房见过易诗雨,看过密信以后神色瞬间凝重,嘴里喃喃,“终究还是要开战么……”
这密信乃是经过潜藏在蜀中的军情处探子传回来的。
上面说,蜀中龙游、虎贲、熊嚎、鹿角、鹰啼、铁马,以及震天军同时从各地离开军营向东行。
人数不详。
蜀中的东边,可不就是夔州路么
岳鹏镇守的重庆府怕是要首当其冲。
让易诗雨退下去以后,赵洞庭手中拽着密信,当即吩咐朱河琮,“河琮,去宣赵大、赵虎两位将军来!还有苗右里将军!”
朱河琮当即向着御书房外跑去。
只不多时,赵大、赵虎和苗右里就赶到御书房。三人竟然不约而同的都是穿着甲胄。
见得他们这样,赵洞庭脸上不禁露出些微笑容:“看来你们都知道朕宣你们来是做什么
824.又有噩耗
“运送粮草”
赵虎瞪大了眼睛,“皇上,你让咱们飞龙军押运粮草”
他无疑觉得赵洞庭这太过大材小用。
赵大也是满脸心不甘情不愿。
运送粮草那是各地守军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他们飞龙军了
苗右里自是比他们两看得要深远些,微皱眉头,道:“皇上,您这是要让飞龙军伪装前往重庆府”
赵洞庭瞪了赵大、赵虎兄弟一眼,点头道:“正是,飞龙军名声在外,是我朝最为能征善战的军队。若是大张旗鼓往重庆府,便会让得蜀中白马军格外小心谨慎,到时候想要打败他们也就不再那么容易。而由飞龙军运送粮草过去,一来可以将军中枪械尽皆隐藏起来,其二,也可以混淆视听。朕会抽调潭州守军到飞龙军军营中操练,营造飞龙军镇守长沙的假象。”
大宋在蜀中、大理等都有探目,可以想象,他们在大宋国内也定然有耳目。
赵洞庭不想让得飞龙军这大杀器太早就露出意图。只有如此,才可能打蜀中白马军个出其不意。
赵大、赵虎听得这话,便又是喜滋滋起来。挠挠头,也不觉得自己没想到这点有什么不妥。
他们两个本来就不属于那种运筹帷幄的儒将。
而苗右里眉头却是皱得更深,“皇上,若是天伤、飞龙两军都往重庆,那这长沙……”
长沙乃是皇城,但没了天伤军、飞龙军,便只剩下守军和皇宫禁卫。这由不得他不担心皇城的安危。
赵洞庭轻笑,“苗将军难道还担心蜀中或是大理的军队能够长驱直入,奇袭长沙不成”
“可……”
苗右里迟疑道:“若是他们冲破前线大军,以国内各地守军怕是挡不住他们。到时候皇上……”
赵洞庭摆摆手,“纵是他们得以侵入我大宋疆土,想要打到这长沙来总是要些时间的,朕还有足够时间可以应对。”
苗右里瞧赵洞庭神色便知道他是主意已定,便不再说什么。
想想,那些敌军想要长驱直入到大宋腹地长沙也的确不是容易的事。长沙可不像临安那般,离着国境线不远,且还沿海。
又过两日。
苗右里率着天伤军离开长沙,径直向着重庆府而去。
大军浩浩荡荡。
长沙城外不知道多少百姓挥泪相送。这些人多数是那些禁军士卒们的亲人朋友,而此别,不知道此生还能否再重逢。
军人是种荣耀,但这种荣耀,却是通过付出才能换回来的。
他们在享受这朝廷给与他们的荣耀、地位的同时,也必然要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年近六十的老将军苗右里,出征!
而也是在这日,从宫外又有密信传到皇宫之内。
赵洞庭在御书房看过密信以后,拍案而起,“果然打的是这样的主意!”
大理也有异动。
大理皇城禁军和各府各镇守军兵分三路,向大宋进军。
看来,新皇的登基,已然让得他们忘却上次被镇南军区打得溃不成军的痛苦了。
从眼下情形来看,蜀中和大理都已经是打算倾全国之力而战。
拍案而起后,赵洞庭又缓缓坐下,喃喃自语,“看来元朝也必然不会坐山观虎斗了……”
他没见过段麒麟,但是,却对段麒麟这人的性格已经有些了解。
以前,段麒麟最喜欢做的就是引鹬蚌相争的事。这回,他总不可能让自己做鹬或者蚌。
他敢这么倾尽蜀中、大理兵力攻宋,肯定是已经和元朝达成什么协议。
局势终究还是在按着赵洞庭最坏的打算在走。
蜀、理、元同时攻宋。这种压力,纵是以大宋现在的国力,也难说能不能够挡得住。
可惜,现在还并不知道蜀中、大理具体有多少士卒出征。而元朝会派遣多少兵力,也同样无从得知。
赵洞庭只能寄希望自己苦心打造出来的禁军能够发挥出超乎想象的战斗力。
因为,他们将要面对的,只怕都是数倍于己的兵力。
然而就在不多时后,却还有不利的消息传来。
是从越李朝境内传来的消息。
这个消息,让得赵洞庭都差点忍不住暴跳如雷。
区区越李朝,竟然也敢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
密信上说,越李朝君主于升龙府齐集五万大军,已经出府过湳定江,向广南西路方向进军。
五万大军,以越李朝的狭隘国土,这大概是越李朝能够尽全力聚集出来的兵力了。
只不知道段麒麟到底给了越李朝什么许诺,竟然让得那样的小国也敢孤注一掷来参与到和大宋的征战之中。
但赵洞庭却不得不为此而苦恼。
&
825.一门忠义
但是,岳玥还是说:“可皇上,纵是如此……岳玥也劝您留在长沙。毕竟这全国大局还得由您统筹。”
只是不知道为何,她说这话时,俏脸却是忽的生出些红晕来。
赵洞庭眉头紧皱。
这点,他何尝又不知道。
现在不仅仅是蜀中、大理、越李朝要攻宋,国内的舆论还在发酵,也可能生乱。他当然不适宜离开长沙。
可他若是不离开长沙,又有谁能去阻挡那五万越李朝的大军
哪怕是到现在,赵洞庭也觉得,整个大宋境内,只有自己才能够将火器的优势最大可能的发挥出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只是小黄门的朱河琮忽然跪倒在地上,道:“皇上,微臣请求前往广南西路。”
赵洞庭微愣。
紧跟着,朱海望竟也跪倒,“皇上,微臣也请求同去。”
赵洞庭低声呵斥,“这乃是军国大事,你们两人不要意气用事。”
他们两个人,赵洞庭都只是当成文官培养的。也打算过些时间,便将他们下放到地方去为官。
这朱家两兄弟饱读诗书,现在治理政务已经有些本事。但打仗,可和治理政务截然不同。
“皇上!”
朱河琮的声音却是变得更为坚定,“微臣兄弟两在这御书房侍奉皇上已经两年有余,这些时间里,我们兄弟承蒙皇上看重,耳濡目染之下自问对皇上所创的各种兵法已经烂熟于心。且又常常和皇上沙盘演绎,微臣有信心能够击溃越李朝五万大军!”
朱海望脑袋重重叩在地上,“国难当头,我等理应为国抛头颅,洒热血。若不退越李朝军,我和大哥愿任由皇上处置!”
赵洞庭再度怔住。
国难当头……
是啊,现在是国难当头。
他看着满脸坚定的朱河琮兄弟两,轻轻叹息,“可沙场作战,和沙盘演绎,又有太大不同啊……真正是沙场变化莫测,而且,也是真正会死人的。”
朱河琮道:“可不是还有柳安抚使等人也会前去抵挡越李朝大军么”
岳玥也忽然跪倒在地上,“请皇上三思!”
乐无偿等人也是跟着跪倒:“请皇上三思!”
现在的大宋,不是以前的大宋了。
以前的大宋濒临灭亡,赵洞庭御驾亲征是没有办法。现在,他们都不愿意再看到赵洞庭去以身犯险。
赵洞庭有些动容,看向朱宗耀去。
他的确被朱河琮、朱海望兄弟两说动了,也不愿辜负他们兄弟两个的这番热血。
只是,却也不得不顾及朱宗耀的感受。毕竟,朱家可就这两个男儿。
而且,连朱宗耀自己,也是希望两个孩子在朝中为官的。
朱宗耀感受到赵洞庭目光,心中轻轻叹息,却是道:“皇上,臣也请求前往广南西路。”
“朱殿主,这……”
赵洞庭震惊。
朱宗耀缓缓摇头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朱家若非蒙受皇上大恩,早已经分崩离析。如今国难当头,我朱家不应再留在这长沙城内。臣很自豪,我朱家两个孩儿都是响当当的热血男儿,臣恳求,皇上给他们这次机会!纵是我们父子三人全部染血沙场,臣也不悔。臣只求……皇上能够帮臣照料家中妻女。”
连空千古等人都是动容。
一家父子三人都上战场,这份忠义,足以感染任何人。
特别是,朱海望他们还是主动请缨。
朱宗耀是安卫殿殿主,本应在长沙训练安卫殿供奉。朱河琮、朱海望兄弟两更是能指日平步青云的小黄门,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前往广南西路去以身犯险的。
他们能够说出这等话来,是何等的忠义,是何等的勇气!
“好!”
赵洞庭重重点头,“朕便封朱海望、朱河琮你二人分别是讨逆左右副帅,你二人和朱前辈、岳殿主以及洪前辈、许前辈等人明日便前往邕州。朕会飞鸽传旨柳安抚使,让他率军往邕州和你们汇合。同时,朕还在荣耀殿中再抽调红鬼、剑十四等四位真武境供奉随你们前往邕州。你们务必协助柳安抚使以最快的速度击溃越李朝大军!”
“朱海望领命!”
“朱河琮领命!”
朱海望、朱河琮兄弟两脸上都是露出些许激动之色。
谁说书生无热血
赵洞庭当即就在御书房内写下任命书,并给朱海望、朱河琮兄弟两发放了令牌,“你们,这便回去和家人辞别吧……”
朱宗耀、朱海望、朱河琮等人离开御书房而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