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时代先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执笔乱红尘
看着明明有皮球和篮球非要跟着一群孩子,抢着猪尿泡踢来踢去的儿子,杨东旭忍不住又有些手痒。
“东旭,中午回去的时候和你爸打声招呼,明天再给我准备三头猪。”街上卖猪肉的摊贩看到杨东旭开口说道。
平常的时候杨家养的猪都是送成立屠宰厂往超市里走的。街面上这些猪肉摊贩们,都是自己下乡去收猪杀。
但当年底的时候,很多人家里感觉今年自己富裕了一些,会把自己养的猪杀了,买一部分,自己留一部分吃。
还有就是去年有许愿的,比如说求神仙保佑来年赚钱发财,或者明年儿子娶媳妇,给自己添个孙子什么愿望的家庭,年底也会杀年猪。
这就让摊贩子收猪的货源减少了不少,因此街面上这些卖肉的摊贩到了年底,都会从杨爸养猪场这边找补一些缺口回来。
“知道,我中午回去的时候说一下,不过有没有猪可不敢保证啊,除非你之前和我爸订好了他给你留着。不然估计匀不出来,昨天城里屠宰厂刚拉走一车猪,整个养猪场都空了。”杨东旭开口说道。
乡下人过年,城里人自然也过年。虽然城里人现在过年已经有了以后人们吃多少卖多少的意识。
不过现在的店铺超市什么的,可不像以后那样过年也不关门的。大部分商铺都是过完年初五才开门,他们也要存够大年三十到年初五亲戚朋友上门的菜不是?
“是之前说好的,不过之前说的是两头。和你说三头,试看看你把那边能不能多匀出来一头。实在不行也只能用两头猪应付一下了。
对了,今天的猪蹄和猪腿给我你妹夫留着呢,他什么时候过来拿?”妹夫小城那边平常用猪肉,都是直接从家里养猪场里现杀。
不过一头猪也就四个猪蹄和猪腿,水库那边距离县城不远,平常去钓鱼或者吃饭的人不少,像猪蹄这种在农村感觉骨头太多还死贵不划算,但在农家乐那边卖的却不错。
所以小城那边经常把附近几个集市上肉贩的猪蹄和猪腿什么的预定了,有的时候还能多要几个大猪头。
“应该快来了吧,他那边最近晚上生意最好,这些事儿肯定赶着中午这会儿做好的。”杨东旭开口说道。
猪蹄和猪腿这样的食材卤制,一夜用文火味道更好。所以小城那边基本上是头天卤制好第二天卖。晚上太忙,这些东西肯定要在晚上之前准备好的。
“你妹夫那个卤肉什么的味道真的是绝了,比咱们街上的卤菜还要好吃。不少人去他那边不吃饭就买卤菜。”肉贩有点感慨的说道。
这人啊!就得信命,没看到杨家这边一家顺家家都顺,人家妹夫弄个农家乐,明明之前不是厨子,现在做卤菜比那些老字号的卤菜店味道还要好。
“那现在想吃的可要去订桌,年底不单卖了。毕竟年底客人多,客人点菜要是没菜就太不讲究了。”杨东旭笑着说道。
年底大家生意都好,所以农家乐不会单卖卤菜,就是平常四五的时候,也基本上是定量卖,不怎么和街面上的卤菜馆抢生意的。
大部分都是老顾客,吃完饭之后带回去一些,或者提前打招呼打包回家吃,真正单卖的并没有多少。
至于为什么原本不是厨子的小城卤菜突然做的这么好。自然是因为去杨家宴后厨进修过啊,然后再加上一些独门的配方,味道想不好都不行。
两个人说这话,小城已经到了,先是给人递烟,和摊贩说了两句,杨东旭要伸手帮忙他没让。自己扛着拎着盛着猪腿和猪蹄的筐子往家里走,框里还有一个大猪头。
“累的话,有订桌的就推掉,不要一忙到黑半夜把自己身体给累垮了。”杨东旭抽着烟跟着小城一起往家走。
小文辰就留在街上和那群小屁孩晃悠就好,回来这么长时间小文辰算是在自己地盘上有彻底和很多人混熟了。这个时候丢孩子的基本上都是半夜偷孩子,在大城市或者偏远地方拐卖的。
大半天的农村随便来个陌生人,都会被人瞅半天。在家村这边包括十里八乡来赶集的,不认识小文辰的很少,这么多眼线孩子丢不了。





重生之时代先锋 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人情往来
刚到家小妹丹丹就抱着孩子迎了上来,小城放下手里的东西,把手在身上随便蹭了几下去逗儿子。
农家乐年底那边客人多太吵了,所以小妹就带着孩子来娘家这边住,免得晚上吵的自己才几个月大的儿子睡不好觉。
小兰溢刚来的时候,小文辰稀罕的不得了,毕竟自己也是当哥哥的人了。只是小孩手没轻没重的,他总是把小兰溢弄哭。
一弄哭妈妈就揍他,再加上这个小弟弟除了瞪着两个大眼睛看他,伸着小手抓来抓去之外,不能陪他说话,也不能陪他玩。
所以没几天就感觉没意思了,现在整天和村子里那些屁孩子在街上疯。等晚上回来的时候,再稀罕一会儿。
“听说年后你还要去杨家宴后厨进修?”杨东旭递给小城一根烟,帮着他把一些在街上购买到的蔬菜,还有半扇子猪肉什么的弄到皮卡的后车厢里。
这辆皮卡不是杨家的那辆老皮卡,而是小城今年刚买的新车。现在农村买新车还没有像后世那样,往好看和牌子上靠,大部分都是以实用能挣钱出发。
比如杨家村这边的大货车数量是最多的,其次是既能拉人又能拉货的面包车,最少的才是小轿车什么的。
“嗯,卤肉什么的有配方,我这边把火候掌握的还行,所以算是成功。但开饭店不能只有这两道菜。
我那个农家乐,要是花钱请大厨肯定不值当。小厨师的话弄一些大锅菜还行,精品一些的菜系还是弄不来,所以干脆我学了好了。
平常的时候就用这些卤菜成门面,小厨师在后面炒菜就行。遇到什么重要的客人,就自己亲自下厨招待,还能打一打农家乐的名声。
咱家这个农家乐弄成功之后,不少人动了心思。虽然水库被咱们承包了还修了路,他们没办法靠近水库方面开店。
但这些几年县里不是大力发展什么农村特色旅游吗?再加上附近种的一些草药开花的时候的确好看,有许多城里人都来。所以除了你这边集市上的饭店之外,其他地方也出现了好几家农家乐。”小城开口说道。
在国内做生意就是这样,只要看到一个生意赚钱,门槛又不高。但很快就会有一大批人一拥而上。
即便前面有不少人亏本了,后面依然有更多的人前仆后继的向前冲。因为有小城这样赚钱的例子在前面摆着呢,他做这个能赚钱,凭什么我做这个就赚不了钱?
所以小城现在很赞叹自己大舅哥的先见之明,那么大的水库原本承包下来他还是有点犹豫的,并且还要修一条路过去。
结果自己大舅哥直接拍板完全承包,不到承包了水库还把水库周边的林地什么的一起给承包了,之前说是种果树,现在看来其实就是买断那些想要借用水库开农家乐人的地方。
现在水库,和水库周边都是他承包的,外面用铁栅栏一拉。说不让外人进去,就不让外人进去,想凑近水库蹭一下都别想,自然没办法蹭着水库做生意。
当然光承包下来还不行,这两年根据自己这个大舅子的指点,平常没事儿就往县里多跑跑,水利局,工商局,派出所什么溜达一下,找找熟人吃吃饭喝喝茶。
再加上杨家的背景,水库那边即便有人眼红也没人敢打歪主意。不然有杨家照着虽然不怕上面的压力,可下面的小鬼使点坏生意绝对做的不会像现在这么顺利。
现在每年承保金额足额交着,手里拿着合法的承包文件,上上下下还都有熟人。谁想要弄点歪门邪道分分钟让你进去劳动改造。
“那就学学凉菜和川菜吧,你去学的时候估计也都三四月份的事情,那个时候正好不忙。学好凉菜正好赶上夏天能用得上,川菜什么的配上卤肉,冬季吃起来出汗也过瘾。”杨东旭开口说道。
一般人要是学做菜,即便有一定基础,一两个月就想出师别说门儿窗户都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很多学徒还在做杂货刀都没摸呢。
不过小城显然是个特例,教他的师傅也不会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而且农家乐这边小城也不可能带徒弟让手艺外传。
最多就是兰溢长大的时候,如果要接手农家乐会跟着学习一下手艺。所以师傅教起小城来没有任何的心里负担,还能和大老板处好关系何乐而不为?
并且无论是卤菜还是凉菜,以及火锅什么的,重要的是卤汁、材料水和火锅底料。这三样都是有配方的。
掌握了配方差不多就等于掌握了一半的技术,剩下的部分只要熟能生巧就行。小城也没心思做什么国宴厨师,就是想着把自己的农家乐做好了就行。
所以掌握这些配方,基本上在农家乐中已经算是高档的存在了。就像他说的那样,连他背靠水库想要邀请个大厨过来掌勺都感觉浪费,也就农家乐刚开始的时候,邀请了杨家宴的厨师过来掌勺打了打名气。
之后基本上都是那些大厨刚厨师的徒弟过来练练手什么的,其他比他规模小的厨师水平可想而知。
所以不用比同行高太多,只要比自己附近的同行稍微高出那么一点,生意不差基本上就不会差。
“别太累了,钱是赚不完的,实在太累就少接点桌。过两天我过去把玄老爷子和我老丈人接回来。”送小城回去的时候杨东旭开口说道。
“没事儿,也就年底累一些,过完这段时间再好好休息。玄老爷子和你老丈人在我那边挺好的。
玄老爷子每天去树林遛一遛,好调教了一只能抓兔子的狗,在十里八村都出了名的好狗。狗种就是咱家养猪场里那几条大狼狗,现在咱家的狗仔可抢手了。
你老丈人在那边没事儿看看书,钓钓鱼,和一些城里来的钓鱼人谈天说地的也轻松自在。”小城笑着说道。
对于两个老人在水库那边小城也是挺开心的,尤其是玄老爷子和周义仁,越来越有一种得道高人的感觉,现在还有不少人去水库看这两个一看就是高人的老人长什么样。
“路上开车慢点。”杨东旭嘱咐了一声,知道小城现在很忙也没多耽搁时间。
下午的时候一辆小货车到了杨家村,大姐家邮寄的腊肉什么的也到了。当然不可能拉一货车过来,毕竟是寄给家里人吃的,杨家现在又不开店做生意了。
不过虽然并不是一货车都是,大部分还都是附近十里八乡家里有电脑的人在网上买的快递。但那些腊肉,腊鸡,处理好的鹿肉什么的搬下车也着实不少。
“都说了家里不缺这些,每年还非要弄这么多都吃不了。早知道让小城晚点走了,正好带一些回去给他父母尝尝。”杨妈一边搬东西一边嘴里抱怨着,同时一边脸上的笑容也一直没有听过。
东西在其次,女儿有这样的孝心和人聊起天来也有面子。
“麻烦了。”杨东旭递给司机两包烟。
“不麻烦,不麻烦,应该的。”司机笑呵呵的说道。
装着快递的货车没有开到超市那边先下快递,而是直接开到了杨家门口,先把这些干货腊肉什么的卸下来。
装车的时候经理可是亲看着上车的,而且每年差不多都有这一趟,司机也知道杨家身份不简单,所以司机也很客气。
而且这些货原本就撞在车厢的最后面,打开车门直接拿下来就行很是方便,耽搁不了什么功夫还能混两包好烟司机自己也很乐意。
东西搬到院子里放下,自家留下一些,再留一些年后走亲戚拎着的。剩下的杨尧开始拉着小文辰这个熊孩子,给村里一些老人送过去一些,再给一门儿的各家送一些。
每年差不多都是这个流程,东西送来的早那就年前给亲戚朋友一起送去,送来的晚那就先把杨家村这边的每家送一下,然后年后再给亲戚朋友送。
“虹影又送年货来了?每年都送,都吃的不好意思了,来来你三叔跑车带回来的粮食酒。他说纯粮酿造的,喝着很不错,你带回去给你爸尝尝。”
“这鹿肉真不错,外面都没有卖的。你和你姐说说,哪天我们买点,就这样风干的就行好邮寄。小文辰加把劲把那个冬瓜扛起来抱回家。”
“大亮刚从城里超市买回来的坚果你带点回去。”
每样东西送出去,总有一些回礼,有的可能是一个大南瓜,又或者哪怕往小文辰兜里装一把花生。
总之杨家不缺这个,大家也都知道。但回礼肯定要给的,都是要脸面的人,还做不到那种吃干抹净嘴里说风凉话跌份儿的事。
“别吃那么多,一会儿吃晚饭的时候你还吃不吃了?”看着小文辰欢快的啃着不知道谁往他手里塞的一只鸡腿,眼睛又开始盯着旁边老手艺捏出来的糖人。杨尧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脚,让他快点走。
这熊孩子回来之后就没在家里好好吃过饭,不是挑食。而是出去玩的时候,这家给点瓜果,那家赶巧正在吃饭跟着吃两口,再和一群小伙伴拿着零花钱在卖擦炮去渣牛屎的时候,嘴里还嚼着泡泡堂,果干什么的。
这小子一天到头嘴就没挺过,回来没怎么吃饭不但没有瘦,反而还胖了好几斤。把杨妈乐得合不拢嘴,说还是呆在农村好农村养人。




重生之时代先锋 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家中琐事
年前各种置办年货一通忙碌,三十儿哪天贴上对联,似乎所有人一下子都放松下来。除了在厨房忙碌着年夜饭的妇女,帮着包饺子的孩子。
大部分人都磕着瓜子,家里这里看看,哪里瞅瞅看看还有什么不到位的。查验一遍确定没有任何问题,那基本上人会瞬间懒散下来。
这种懒散会持续到大年初一一整天,也就是三十晚上和大年初一早上的祭祖,能让人提提精神,其他时间各种大牌瞌睡的很是颓废。
然后这样的情况要等到年初二走亲戚的时候才会有做好转,在这种好转中持续到把亲戚走完,又开始忙碌如何过十五的事情。
过完十五人才算一点点的紧绷起来,该出门打工的出门打工,该准备春种的准备春种,田间地头的人慢慢多了起来。
“今年不用我去接你了?”老宅四合院的门口,把对联刚贴好,看着弄了一手浆糊还在不断抹鼻涕的儿子,杨东旭差点没忍住自己的暴脾气。侧头一看三爷爷的家的三银站在了眼前。
听到杨东旭这样说话三银没好气的横了她一眼:“周雅呢?”
“厨房包饺子呢。”虽然家里就他一个儿子,无论是他还是周雅,又或者是父母都没有想过分家的事情。
不过老宅四合院这边盖房子的时候,厨房什么的一应俱全,并且厨具什么的也一样不缺。这些都是周雅在老家这边养胎生孩子的时候置办齐全的。
毕竟周雅喜欢安静,街上太热闹了,住在那边房子里吵。所以平常吃饭休息什么的都在这边。
今年因为小文辰去魔都上幼儿园了,四合院这边虽然杨妈时常过来打扫通风什么的。但依然感觉有点人气不够。
用老人的话说,房子就是靠人气顶着的,再好的房子没了人气很快也就破败了。所以今年在老宅这边过年给房子添点人气。这样撑到文辰放暑假回来住就问题不大了。
“我去找他。”三银开口说道。
“听说你和我小姨很熟?”杨东旭开口问道。
“怎么啦?”三银侧头看着他。
“没啥,就是别学我小姨来个不嫁人什么的。我小姨不嫁人我小姥爷差点没抽我,说就是因为我把小姨带去了燕京见了世面心大了。你要是也不结婚,三爷爷飞抽我不可。”杨东旭半开玩笑的说道。
三银直接丢给他一个白眼。
其实也不完全是说笑,回来的时候三爷爷还真的就三银的婚事儿找他说过话。再加上都是街坊邻里的,回来他也没少看三银相亲,再加上那些风言风语的,比自己小姨当初被逼着相亲的感觉还要更胜三分。
毕竟当初冉菲菲被逼着相亲,虽然亲戚朋友都谈。但那是走亲戚的时候说,冉菲菲住在小姥爷那边,又没住在杨家所以没什么切身感受,而三银相亲什么的就在眼前,不但能听到还能亲眼看到。
“三银来啦,家里饺子包好了没有?旭子,搬个凳子过来,有客人来也不知道搬凳子都是当爹的人了没点眼力劲。”三银去了厨房,杨妈大嗓门响起。
然后是小婶和周雅说话的声音,只不过女人聊天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开始很开心和大声,越聊越小声,小声到外面根本听不到。
所以这个时候杨东旭在知道是自己远离厨房的时候,不然要是听到什么一言半语的肯定被老妈瞪。
带着儿子去洗手,崔妈匆匆从厨房出来也跟着洗手养帮着小文辰换衣服。一身的浆糊摸的脸上都是,衣服显然是不能穿了。
“你去厨房忙吧,我来换就行。”虽然在外面是个霸道总裁,但毕竟是穷苦人出身,杨东旭动手能力不差,别说给已经四五岁随便蒸腾的皮猴子小文辰换衣服,就算是给婴儿换尿布都没问题。
“没事儿我帮把手,还有就是那个吴生......”崔妈笑着说道,说完还想着厨房看了一眼。
杨东旭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这明显就是给吴生介绍对象啊。介绍的谁还用问,肯定是刚进去厨房的三银。几个女人越聊天声音越小,显然聊的就是这个。
“我初七要去趟香港吴生跟着,到时候我提一句。成不成我可不敢保证,实在不行等回魔都的时候,我只要在魔都吴生肯定也在,你再旁敲侧击的劝一劝。”
两个人合不合适,杨东旭也说不上来。毕竟男女感情的事情,只有当事人看对眼的才行。外人感觉很合适屁用没有,所以这事儿他也只能帮着提一提促成一下,结果如何就看两人是什么态度了。
“哎!”崔妈笑着应了一声,高兴的就好像自家闺女找到了满意的对象了一样。也不跟着回屋给小文辰换衣服了,一转身又走回了厨房。
“小文辰,小文辰你在哪里呢,快点出来我带你去放炮。”崔妈这边刚走,小叔家的儿子杰杰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
“作业写完了没有?”小婶从厨房探出了头,那吼声把原本风风火火跑过来的杰杰瞬间施展了一个定身咒。
“写完了,我爸都检查过了。”杰杰有点害怕的抽了自己老妈一眼。
“你爸小学都没毕业查个屁,回去把昨夜拿来,让你哥帮你看看,哪里做错了仔细你得皮。”小婶冷哼一声瞪着自己儿子。
吓得杰杰一点来找自己弟弟去放炮的兴奋劲都没了,垂头丧气的转身回去拿作业。
在学习和功课上小婶对杰杰可以说是下了死力气,原本在上学的事情上。老人竟然让自己儿子在家守家业,让小文辰外出闯荡十分的不服气。
虽然杨家现在的生活都是大伯家儿子争气给挣得,人家小文成继承老子的产业她也没意见。可凭什么她儿子就要留在农村种地?
不争馒头争口气,她决定让自己儿子考个好大学,给自己公公婆婆看看,他们的这个孙子不比老大家的差。
所以放寒假很多孩子都在外面玩耍的时候,杰杰被她看在家里写作业。今天是大年三十儿,不把作业写完她都不让儿子出来。
“大过年大的别吓着孩子。”杨妈在旁边说了小婶一句。
不过也没深说,毕竟这样的事情她也不好说什么。多说的话怕小婶误会她不想让杰杰好,心里有了芥蒂也不好。
年夜饭一大家人坐在一起吃,爷爷的耳朵变得有些不好,老人的通病。不过身体还算建康,所以坐在主位上看着自己两个小小孙乐开了怀。
就是奶奶看着家里只有两个孩子有点不高兴,多子多福才是老人的愿望。结果小叔那边有了一个儿子之后怎么也不生第二个。
杨爸这边还行有三个孩子,但两个女儿只有杨东旭一个儿子。而杨东旭倒好现在生了一个小文辰之后,都四五年了也没有和周雅要第二个孩子的意思。
虽然杨东旭和周雅给出的解释都是国家不让生,再加上岳父周义仁之前在政府部门工作,老人也能够理解。
毕竟现在很多教师和公务员都是生一个,生多了很有可能工作就丢了,可就是有点气不顺。毕竟小五,大亮等同辈儿人都准备二胎争取三胎呢。
玄老爷子和爷爷以及岳父一人喝了一杯黄酒,都没多喝。就是喝黄酒暖暖身子,之前身子骨硬朗的玄老爷子这两年身子也衰败的厉害。
毕竟年龄到了,再加上虽然习武,可年轻的时候也没有受伤。虽然万年遇到了杨东旭吃喝不愁养了回来,但能活到这个年龄玄老爷子自己也都没有想到。
岳父周义仁是三个老头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可看上去却有种三个人年龄最大的感觉。年轻的时候被送到杨家村这边劳动改造吃了很多的苦。
恢复工作的时候又是劳神劳力的,六十多岁的人了还经常加班熬夜。这两年退休了生活倒是轻松自在规律了不少,就是这熬坏的身子骨想要补回来有点难了。
不过还好跟着玄老爷子学了一些锻炼身体的办法,虽然人看上去很老。毕竟战了年龄也三个人最小的便宜,所以身子骨勉强还算硬朗。
玄老爷子和岳父在街面家里这边休息,没去老宅。所以吃完饭只有他们一家三口和崔妈回了老宅。
“老爷子又提了帮文辰熬炼身体的事情了。”周雅开口说道。
“等到明年暑假吧,熬炼一下也好。虽然不用想我学那么多,但最起码身体强壮也有好处。而且熬炼身体也能磨一磨孩子的意志力挺好的。
这件事情我也提早准备着呢,现在咱家也算是做医药了,尤其是中药这一块儿。这几年我找人收集了不少玄老爷子需要的药材。
1...499500501502503...7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