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时代先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执笔乱红尘
“和我想的也差不多。”周雅点了点头,“不过,集资修路增加人流量对于杨家村这边来说是对的。
不过之前老妈打电话说小五和大亮牵头集资修路的事情。我了解一下国内城乡的发展,单纯修路似乎并不够,毕竟杨家村这边并不在主干道上地理位置不占优势,而且只是村长,并不是乡镇。有着天然的短板。”
目前国内城乡发展其实已经有了后世的迹象,比如说过完年整个农村几乎就空了,只有等到夏收,或者秋收以及过年的时候,人流量才能活跃起来。
杨家村这边的集市算是好的,虽然不再主干道上,但有连接主干道的柏油路。再加上杨集村的人很少外出打工,附近十里八乡的人种植草药也不必外出打工少赚。
因此一年到头集市上人流量还算可以,远一些的乡镇。农民不再老家谋生存外出打工的,基本上过完年人一走,类似于杨家村这样的集市瞬间就空了下来,除了老人和留守的孩子根本看不到其他人,这生意自然不好做。
以至于很多店铺不得不关门等到年底再开,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当农村人去大城市打工一些人工作固定之后,逢年过节也不再回老家。农村人口开始大规模的净流出,别说集市了,整个农村市场都会快速衰败。
“单纯的修路是不行的,首先种植草药有了收入,农村人留在了农村。这就让集市的人流量有了基础。
但想要更好的发展除了修路之外,还要弄个小学,最好能有个中学,要是能有个高中那就更好了。
最后在弄个配套设施不差的医院,这才算是基本设施完善。这样即便杨家村不再一些省道、市道的主干线上。有了这些基础人流量也不算差。”杨东旭开口说道。
“合村并镇吗?这个我好像听说上面有人提出过这个观点,已经开会开始研究了。但合村并镇也要往五里镇上合吧?”
“不是单纯的合村并镇,单纯合村并镇没有经济作为基础,无法给农民增加收入来源都是不对的。
咱们这个只能说是把杨家村发展到城镇规模的样子,毕竟单纯从距离上来开。杨家村这边距离五里村有一定距离,是有发展起来空间的。
而且咱们这边虽然不靠主干道,但却有一条河流,有修建码头的可能。所以即便不把五里村城镇的行者级别合并到杨家村来。单纯把杨家村发展到城镇规模而不要行政级别并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准备投资?”周雅看着自己丈夫。
杨东旭揉了揉自己的下巴沉吟道:“也不能算是投资,只是一个想法。比如说把刺槐河拓展拓展,形成一条更好的航道,这个市里面以及上下游的城市也肯定会支持的。毕竟这也算是增加城市发展的推动力。
学校方面,其实华夏大学那边,这几年一直在发展自己的附中,甚至附小。弄一个在杨家村也不显得突兀。
毕竟咱们四周都是种植草药的,杨家村有这样的基础不是?到时候孩子除了学习文化课只是,还能到田间地头亲眼看看中药的种植和采收。
所以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医院,毕竟医院肯定要有一套自己的环保系统和地下排水以及污水处理系统等等。以免造成对四周土地的污染,防止一些不必要病菌的传染。
这样的设施城市才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连城镇都差一些。更别提连城镇都不是的杨家村了。”
杨东旭太了解以后农村人口的流失速度了,十室九空这个成语用在这件事情上有点夸张。但把房子换成人的话这个成语一点都不夸张。
总之一到年初基本上留在农村的,都是老人。有的家庭条件不行就把孩子留下,稍微在外面工作稳定环境过得去的,都会把孩子带着接受更好的教育。
这几年别看每当夏收和春节的时候农村依然十分热闹,可不要忘记了杨家村是个集市。去其他村子看看你就会发现,很多人家已经把地给其他人种,年底才回来一次。
偶尔还会有一天到头都不回来的,甚至连续几年不回来的,并且不回来的数量每年还在增加中。
他可是亲身体会过,一开始玩牌的时候根本插不上场,只能坐在旁边看热闹。结果十几年之后想要坐在一起玩牌都凑不够手,整个存在在春节有一半的人家都锁着门没点灯光。
而只所以造成这种原因,后世网上的一句话总结十分到位:“家乡安置不了我的肉身,他乡安治不了我的灵魂。”
总结下来就是——要赚钱,要活着。
所以想要让杨家村一直兴盛下去,一直能像现在这么热闹。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这里的产出高于外出打工,如果在老家就能把一家老小的温饱和生活消费解决了,没人喜欢背井离乡。
......
早晨起来杨妈就开始往后车厢中装东西,嘴里还抱怨着轿车看起来好看,就是这拉货的能力和皮卡真的是不能比。
别的不说,先杀的猪肉才放进去一半,基本上后备箱中就没什么空间了。
年前每家亲戚都走动一下,这是自从杨东旭能挣钱之后就形成的规矩,不是炫耀自己过的有多好,而是一开始杨妈想要接济一下亲戚。
其实杨东旭小时候虽然基本不愁吃了,但物质生活远没有现在丰富,小孩都喜欢走亲戚因为这样可以吃顿好的。但大人却不想走亲戚生怕给别人打来什么负担。
而自从杨东旭赚钱之后,每当年初的时候杨妈都会买不少东西,先去回娘家看看,再到几个姐妹家走动走动,送点东西给朋友,希望对方这个年能过的好一点。
如此这个规矩也就这么定了下来,尤其是杨东旭刚有钱那一会儿,生怕父母不舍得吃穿,钱给了也是直接存起来,于是开始成车成车的往家里拉年货。东西不吃就坏点了,这样父母可以多吃点。
“妈,鱼就不要往里面装了吧,小妹一会儿也从那边去,肯定带了不少鱼。”看着后备箱基本上被礼品塞满,杨妈手里还拎着两条大鱼没处放,杨东旭开口说道。
“年年有余,年年有余,送礼没有鱼像话吗?你小妹送的是她送的,咱们可以送少点点绝对不能没有。”杨妈横了一眼自己不懂事儿的儿子。
杨东旭摸了摸鼻子不说话了,此事儿看到小文辰手里拿着竹条当宝剑刷的不亦乐乎,上去对着屁股拍了两巴掌。
“到一边玩去,离车这么近,划到又要去修你个败家子儿。”
小文辰愣愣的看着自己老子,虽然有了挨打的理由。但他总感觉自己老子此时在那他撒气。
不过小孩皮实,冬天穿的也多。反正打的也不怎么疼,所以他外头瞅了瞅自己老子之后,拿着宝剑去向路口走去。
趁着走亲戚之前还有一段时间,他准备去和小伙伴比试一下剑法。昨天看那个爷爷喜欢看的什么大侠来着学了两招。
“东旭,给姥爷还有姥姥买的衣服你看到放在那里了吗?还有防滑的雪地鞋。”屋里传来周雅的声音。
虽然老一辈人一身新衣服能穿好几年,每一次过去带衣服和鞋子姥姥也姥爷都说浪费。但每年他们都会买,有的时候是杨妈去县城时候买,有的时候是杨东旭和周雅买了带回来。
“衣服你看看那个黑色的箱子,冉菲菲和你装行李的时候,小姥爷他们的衣服她直接装进了那个红色的箱子里提走了,姥爷和姥姥的好像放进了黑色的箱子里。
成鞋子的箱子不在老宅这边,在街面房间的行李箱里呢,刚回来的时候你给家里都买了鞋子准备分,直接把箱子提过去你忘了啦?”
女人有的时候找东西有点手忙脚乱,其实也不是说真的忘记了,只是一急就忘记了。
有姥姥姥爷的礼物,爷爷奶奶这边自然也不能少,还有小叔一家人的。所以有的时候送给谁的是衣服鞋子成套装在一个行李箱中,有的时候是鞋子和衣服分开装,回到家里在拆开一件件拿出来分。
“还有衣服和鞋子几个包呢,要不换皮卡吧?”看着老妈把鱼放在一边,开始整理后备箱,想再挤出来一点空把鱼放进去杨东旭开口说道。
“大过年的开个破皮卡多不好,没你的事儿一边待着去。”杨妈不耐烦的开口说道头都没抬。
杨东旭识趣的离开向街上把鞋子拿过来,顺便看看小文辰这个熊小子跑哪里去了,年底街上人多,这小子原本还在眼前呢,一溜烟没人了。





重生之时代先锋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小姥爷的远见
和你攀比的人都是你身边的人,而嫉妒你的人都是认识你的人。
所以当你落难的时候会发现,踩你的都是熟悉的人。而当你发财的时候祝贺的依然是这群人。
不过这样的情况一般出现在同一个等级中。比如说大家都是泥腿子,凭什么你就突然比我要有钱了呢?
我比你聪明那么多,凭什么我就不能比你有钱呢?
如果一个人高出你很多个等级,比如说一个贫困户和首富相比,那一般情况下贫苦户会拿首富的人出牛逼。哪怕两个人仅仅是首富的车从他身边路过,都能拿出来炫耀好几天。
杨东旭有多少钱没人知道,就是知道很有钱。
前些年的时候尤其是刚办养猪场赚钱的时候,总有一些人想要从杨家这边弄点钱。那意思好像是说,你都赚钱了分我一点怎么了?
但自从杨东旭把大奔开回家,而且结婚的时候弄了那么大的排场之后。原本模模糊糊的身份差距,似乎一瞬间被拉高了很多个档次。
明明是杨东旭现在更有钱了,占便宜估计也能占的更多一点。可现在却没有这样的人上门了,就算是上门也不再提借钱的事情,就是闲谈聊聊天这些人都很高兴。
“听说你们那边要修路了?”小姥爷抽着烟开口问道。
每次杨东旭一家人过来的时候,姥爷这边都十分热闹。有人戏称是来抽好烟,但多多少少都想和杨家这边多说几句话,明明这样没占什么便宜,但大家都感觉自己好像赚了一样,笑容很是开心。
“有这个规划,不过现在是先和村子里的人漏下口风,看看到底能集资多少钱。然后再找找关系往上面申请一下。”杨东旭点了点头。
“修路好啊,修路才能发展起来。你觉得咱们这两边要是沟通一下,能不能修一条互通的路?”小姥爷开口问道。
“这可不是隔着两个乡镇,这隔着两个市呢,协调起来有些麻烦。你这是有啥想法?”
相对于老实本分的姥爷家,年轻时候就爱折腾的小姥爷,无疑要比其他人要敏感的多。对事情的看法也要长远一些。现在问修路的事情,显然有什么别的事情。
冉庙乡这边树立成王市,而五里镇那边是焦城市,不过因为距离成王市比较近,所以五里镇的人相对于焦城市,对于成王市更加熟悉一些。
“这几年不是年龄大了你小姥姥不让我跑车了吗?每天在家这边晃悠也没什么事儿,我几个乡镇集市上都逛了一下。
发现你们那边镇上那边比其他乡镇好好一些。所以想在那边弄个大商场,除了和现在大超市的那个模型之外,我准备把地方租的大一点同时卖家具。
这条路要是修成的话,沿路的村庄以后家具送货上门什么的也方便。不然尤其是年底这会儿生意正好的时候。随便下一场大雪,或者下一场大雨车根本没法走。”小姥爷有些无奈的说道。
现在很多事情已经有十几年后的影子了,比如说办什么喜事儿,例如结婚相亲之内的都挤在了年底打工回来的时候,那结婚买家具首饰什么的,自然也都挤在年底。
有的时候杨东旭也忍不住会想,都是年底结婚的。如果不是婚前同居有孩子的话,那孩纸出生的年月都差不多,一些年之后那么多同月同日的孩子扎堆过生日不知道能不能在饭店订到位置......
“没事儿你就都带着小姥姥到处玩呗,比如说冉浩放寒暑假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带着他全国各地的转转。
正好你之前跑车去的地方越多,又不会迷路。出去转转长长见识对小孩也有好处,咱家有不差那两个钱。”弄个大商场,除了卖百货之外还卖家具。
这样的模式在目前农村还算很时髦不多,要是把家具的款式弄成什么欧美风格生意肯定不会太差,杨东旭再一次赞叹自己小姥爷的眼光。
但就像他说的那样,自家又不缺钱,甚至几辈子都花不完。家里人完全没有必要为以后担忧,这个时候老人要是能够去享受生活,他们这些做晚辈的自然更乐意看到。
“不是钱不钱的事儿,当然做生意不能亏,不然也丢人。就是在家太无聊都快闲出病来了,再不干活身体生锈了活的更不自在,还不如忙一点。”小姥爷抽了一口烟,神情有些落寞。
想他前些年还是十里八村人人称赞的能手,有什么事儿在整个冉庙乡报他的名字都好使。现在虽然身份地位没有下降,反而因为有杨家这个亲戚,再加上自己女儿整齐不降反升。
可小姥爷就是感觉那那都不对,用小姥姥的话说就是贱骨头,有福都不知道享,干活累的半死才舒服。
“我帮你问问吧,不过跨市修路的话,审批手续有点麻烦,而且集资也是个问题。毕竟你打算做生意,人家又不打算做生意。况且一说到交钱谁都不高兴。”杨东旭开口说道。
“这个我都懂,我就是随口问问,就算这边不修路,这个店我还是准备在五里镇那边开的。大不了到时候阴天下雨,那些网村里送家具的活不接了。”小姥爷点了点头。
这个店他已经琢磨了很久,总之无论如何都是要开的。再说就算这条路不修,店里的客户无法辐射到冉庙乡乡下这些没路的村庄。
杨家村那边的路肯定是要修的,把那边的客户做好了一年下来也不少赚钱。况且冉庙乡和五里镇两个城镇之间是有路的,也能接一些生意。
“这事儿我小姥姥和我小姨知道吗?”杨东旭问道。
“你小姥姥知道,不过没同意。说五里镇那边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在那边开店家里这边怎么办?
我没理她,男人做事儿女人懂什么?实在不行把冉庙乡这边的房子卖了,换到五里镇那边买一套房子住还不是一样?
五里镇可是靠着省道呢,那边的发展肯定比冉庙乡这边更有前途。提前过去占住位置,到时候生意不做了,卖房子都亏不了本。你小姨那边还没说。”小姥爷哼了一声。
杨东旭不禁给自己小姥爷竖大拇指,不是赞叹他的男子气概。而是对小姥爷目光的赞叹,现在别说在城镇上弄一个大一些的店铺做生意。
就算什么都不做,弄那么大的一个点,不出几年,随着大城市房地产的不断火热。城镇上的房屋也是水涨船高的。
现在城镇上的房子才几个钱?三间大小的店铺一层的三四万随便挑,两层三层的,十万左右各种买便宜的好像大白菜一样。10年之后呢,光盖房子的地皮都不止这个价。
“我们那边修路也要往县里,甚至往市里跑跑。到时候小五他们去跑的时候,我让他帮着问一下。你这边也可以去县里,或者市里问一问。
有什么问题的话,去找我老丈人咨询下。要是哪里卡着了,你给我打电话。我找人给你疏通一下。
不过前面肯定要自己跑的,我老丈人住在我那边虽然平时低调,但也够惹眼的。别到时候有人知道修路的是咱们,他们借着这件事情玩什么小手段。”杨东旭开口说道。
虽然现在他对于什么小鬼儿都不感冒,因为他自身就是一个阎王。可有些事情虽然没什么事儿,但是恶心人。
原本就是修条路的事情,如果有一些喜欢钻营的人,知道这后边有杨家的影子,还牵扯到他那个从中央退下来的老丈人,能给你整条龙出来信不信?
“行,这事儿我知道。”小姥爷很早之前就和官面上的人打交道,对于这里面的道道自然清楚。
“小姨那边你也说一下,说不定她能同意还能帮你坐坐小姥姥的工作。”
“到时候再说吧。”小姥爷没有立刻答应下来。
说真的,虽然他和冉菲菲这个义女之前没什么矛盾,但也没多少的父女情。毕竟小姥姥刚嫁过来这边没多久,冉菲菲就去了燕京。
然后这些年也就过春节的时候回来,甚至有的时候过春节的时候也不回来。所以父女之间相处大的时间很少,双方额关系维持全靠小姥姥这个纽带。
并且弄这个大一个店铺,小姥爷也不用动冉菲菲给家里大的那些钱。他自己这些年赚的钱足够应付甚至还有结余。
冉菲菲这些年给家里的钱,除了那些衣服鞋子和各种礼物没办法折现之外。给的现金小姥姥都存了起来。
两个人决定,等冉菲菲结婚的时候,自己这边再添点钱。给冉菲菲当嫁妆什么的,结果谁曾想这个嫁妆越存越多,冉菲菲结婚的事情却遥遥无期。
这时一辆小汽车开到了院子门口,不用问,二姑姥家那个不正混的大儿子一家人过来了。这辆小车是二姑姥大孙子钱海的。
当初买这辆车的时候钱爱国这个老子就能拿出2万块钱,剩下的钱二姑姥添了一些,剩下的都是杨东旭姥爷和小姥姥这边出的。
当时要不是因为钱海那个时候等着结婚,小姥爷这边都不细得搭理对方。咋滴外甥坑舅还不够,外甥的儿子和老子还要组团一起坑?
所以看到对方的车,姥爷笑着挥手,示意孩子过去。虽然外甥坑舅,但谁让他是大舅呢,一家人只能认了。
小姥爷这边显然没杨东旭姥爷那么性子温和,虽然是年底也没怎么给对方好脸色。每次过来都是卡着杨东旭一家人过来的时候,弄得好像其他人都是傻子一样。




重生之时代先锋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奇葩亲戚 上
下车之后的钱海,先把车上的礼物拎进屋,杨东旭上去帮忙。不管怎么说这是自己姥爷家,虽然说是嫁出去的女儿,但毕竟也是自己老妈的娘家,对方来了也算是客人。
“表哥,你也来了,好巧哦。”钱海看到上前来帮忙的杨东旭连忙递烟,抽的是华子软盒的那种,看着他那小傲娇的神情杨东旭都替他尴尬。
作为过来人,甚至一个也曾经有过欠银行数亿贷款的商人。杨东旭始终get不到一个点。那就是像钱海这样的人怎么在他面前,在他舅的面前有勇气抽华子的。
钱海喜欢装b他知道,喜欢显摆他也知道。可大家谁都知道谁是谁,知道你家底如何。更何况你还欠着钱呢。
他姥爷和小姥爷这边,平常抽烟上10块的都要犹豫一下,小姥爷要是不出门做生意,甚至有的时候还拿起烟袋买烟叶抽几锅子。
你一个欠钱的,甚至每一次上门都拐弯抹角想要借钱的。手里拿着的华子,够姥爷和小姥爷这边抽几个月的烟了,你让他们心里怎么想?
所以你在外人面前装就算了,华子一抽,小车一开。看上去的确像那么回事儿,在这里还是这样......
杨东旭接过烟笑了笑,然后转头对旁边的表舅钱爱国开口问道:“大表舅我二姑姥身体还好吗?我妈那边还说着,年前要过去看看她呢。”
说着他连忙拿出自己的烟递给表舅和旁边的人,不是软中华只是玉溪,目前对于普通人来说还算是高档烟,拿出来也算有面子。
“挺好的,能吃能睡的,就是有点高血压医生提醒别吃一些高脂肪的东西。”钱爱国瞥了一眼自己儿子手里的华子,再看看杨东旭手里的玉溪瞪了自己儿子一眼。
来之前什么都提点好了,没想到在这件事情上出了一点小叉子。装x装到自己这个大外甥的面前,这不是自己找抽吗?
钱海被自己父亲这一眼瞪的莫名其妙,相对于他这个不正混但还带多吃了几十年饭,对于一些细节门道多少清楚一些的父亲。从小吃喝不愁的钱海明显缺少社会毒打的教育什么都不懂。
“是要忌口一些,不过老一辈人都吃过苦有点管不住嘴,不让吃估计不可能。尽量少吃一点吧,比如说隔段时间吃一顿过过瘾,不然我二姑姥总是念叨着吃肉心里也不舒服。”杨东旭手里拿着打火机伸手帮钱爱国把烟点上。
看着一时间插不上话,在旁边带着没什么耐心,拿着华子四处散着装x的儿子那小傲娇的样子。在看看面前彬彬有礼,亲自给长辈点烟的杨东旭,钱爱国即便很溺爱自己儿子,也感觉这人和人是有差距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是你二姑姥就爱一口红烧肉吃起来有点没够。现在她不能多吃,连我们一家也跟着忌口了,平常都不吃这道菜了,桌子上多了鱼。隔三差五的才让你舅妈给你二姑姥做一顿红烧肉。”
“多吃鱼不错,虾也行。下次去的时候我再到千禧超市那边给你多要几张优惠券,平常的时候让二姑姥多吃吃这些水产。”杨东旭笑着说道。
以前走亲戚的时候,杨妈经常给长辈塞钱,比如说姥爷这边,又比如说城里二姑姥那边。不过现在改换送东西了。
因为杨妈发现送钱这些长辈都不舍得花,比如说姥爷这边都存着呢,每次他们来走亲戚的时候虽然带着不少礼品和菜,但姥姥和姥爷这边还要买很多东西招待。
总之儿女孝敬的钱,让自己几个外孙和外孙女多吃点肉,他们比自己吃了还高兴。二姑姥那边不用说,肯定是被儿子钱爱国用各种理由和借口拿走了。
所以渐渐的杨妈就不给钱了,改送东西。东西你总不能拿出去卖掉吧?如果真的是这样,原本就看钱爱国不顺眼的小姥爷这个小舅,手里的棍子还是能抽动人的。
不过不给钱光送东西的话,杨妈又担心二姑姥吃的不好。于是杨东旭就出了目前很流行的超市优惠券这个主意。
1...497498499500501...7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