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时代先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执笔乱红尘
尤其钱海说的话,张嘴投资,闭嘴大环境,还展望未来五年阜城经济发展......所以他更不想说话了。
可你越不想说话,对方就越来劲的各种嘚啵嘚,都是亲戚门户的弄得杨东旭贼烦,还只能面带微笑去应对。
还好没多久小姥爷回来了,身上到处是机油,显然是接到小姥姥的电话,也没怎么处理就直接赶回来了。
“小姥爷。”杨东旭连忙起身打招呼,并且熟练的掏烟。
钱海明显神色有些不爽利,毕竟他这边说话说得正起劲,感觉自己再加把劲说不定就能忽悠自己这个表哥投资他那个狗屁项目了,结果就差最后一步被人打断了。
可即便心里不爽利他也不敢炸刺,对于自己大舅姥爷和善他觉得没啥存在感。可对于自己小舅老爷家,他父亲可没少挨揍。
前些年他父亲钱爱国不正混各种折腾的时候,别看已经都是儿子结婚的人了,小姥爷发脾气训斥人的时候,他老子也只有低头挨熊的份儿更别提他了。
再加上前些年的那些折腾,让他们家欠了不少小舅老爷家钱。虽然开在他奶奶的份上,小姥爷没怎么在意,也没说还钱的事情,可见到债主心里总是有些负担不是。
至于为什么心里有福袋,还总开车来不到前面来,还往小姥爷家湊。前面着三间大瓦房的背景能配得上他那将近二十万的车吗?
小姥爷家那可是稍有的别墅,别说放在农村,就素放在城里那也是倍有面子的事情。至于三间大瓦房院子门口停着的那辆好几百万的大奔......
“来啦。”小姥爷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就向厨房中喊道:“冉浩妈家里钥匙呢,我回去换身衣服。”
“在我这里呢,赶紧回去洗洗换身衣服,又弄一身机油这个东西洗不掉的知不知道?”小姥姥出来皱着眉头一脸的责怪,但责怪中带着温情。
对于网上说的那些老夫老妻亲一口都要做噩梦的段子,杨东旭没太大感觉。反而那些有点鸡汤的爱情,他觉得用在自己小姥爷和小姥姥身上挺合适的。
一个年轻时候各种浪荡懂得很多,一个经历过失败的婚姻明白了珍惜。互爱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这样的婚姻的确有点甜。
吃饭的时候钱海总是再找话茬,各种暗示和套路杨东旭干脆没理他。钱海倒是想要再说的直白一点,可小姥爷就坐在饭桌上,他试着鼓足一下勇气结果最后没鼓足起来。
然后被自己老婆瞪了一眼,似乎还在桌子底下挨了一脚,直接彻底蔫菜了不再说什么,埋头开始好像猥猫一样的吃饭。
吃完饭钱海又想往前凑,结果被自己老婆赵茹直接拉走了。
“不管他说什么别理他,老子不正混就算了,现在这个儿子也没教好咱们家不沾。我每次去城里都是偷偷个给你姑姥零花钱不让他们看到的。”下午回家的路上杨妈对自己儿子说道。
“我知道,要是表姐做什么生意我可以支持支持钱海就算了。”杨东旭点着头。
他嘴里的表姐就是钱海的姐姐,大表舅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是老大比他的年龄都大。钱海是后来才生的。
以前大表舅钱爱国因为二姑姥爷生病去世早的愿意,上级照顾在一个国企厂某了一份工作。原本生完大表姐还想再生一个孩子的,正巧敢在计划生育最严的时候。
那个时候身为国有企业的员工,要是敢超生分分钟工作不保的。因此虽然生了一个女儿大表舅还是想要个儿子,但为了工作,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也只能作罢。
所以心里有个疙瘩的大表舅,对于自己女儿的并不是很疼爱,可就是这个没怎么疼爱的女儿人品做事却都不错。
后来国有企业改革,很多铁饭碗的职工都领了一个下岗证。大表舅也光荣下岗了,别人下岗都是向赶紧找个工作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大表舅直接造了一个儿子出来。
“我怎么感觉你那个叫杨东旭的表哥有点不待见咋们呀,咱们两家之前的关系好像没你说的那么好?”赵茹坐在副驾驶上看着自己刚结婚没多久的老公。
钱海比她大四岁,这在现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大很多了,更何况赵茹还是一个小富裕家庭养大的女儿,不说男的随便挑,但最起码能够找个相貌和身价都不错的。结果偏偏被能说会道的钱海骗到了手,现在刚结婚半年多。
没结婚谈恋爱的时候钱海吹的最多的不是自己舅姥爷家,而是杨家。把杨家吹的好像是世阀豪门一样
什么杨东旭的岳父以前那可是燕京里的大官儿,现在焦城市那些种中药的都是杨家的生意。
而且杨东旭还在外面坐着其他大生意,身价好几十亿全国首富在他面前都不是个儿什么的。总之吹的是天上有地上无的。
但可惜的是他们结婚的时候,被吹的最厉害的杨东旭没来。只是杨爸和杨妈到城里参加了喜宴,包的喜钱的确不少。连赵茹娘家这边有钱的亲戚都没见过出手那么大方的。
所以赵茹对于传说中的杨东旭也是满怀期待的,可今天第一次见面感觉根本不是那回事儿。
当然这个不是那回事儿,是指的是两家的关系不如钱海说的那么好。杨家很厉害她是承认的。
别的不说就那停在院子里的大奔就不是一般人能够买得起的。更何况无论杨东旭还是周雅身上那股若有若无的气势,尤其是身为女性的周雅,给赵茹的压力比自己单位那个女领导都大多了。
“这不是很长时间没见面,有点生疏嘛......”钱海吱吱呜呜的解释着,一时间不敢和赵茹对视。
重生之时代先锋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头疼的问题
华医中药经过前些年的摸索和各种困难之后,这几年可以说彻底在国内药品市场站稳了脚跟。
尤其是感冒灵和皮康平这两个主打产品正式在市场上打响了自己品牌的名气,华医中药的品牌价值终于得到了市场认可。
现在医药市场其实是有些混乱的。首先那些小厂质量无法保证的产品先不说,单单是销售这一块保证药品销售的并不是自身的质量,而是药品能给商家的提成,这无疑就是一种很不健康的市场情况。
一开始之华医药厂的产品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因为真材实料效果好成本高,能给销售方提成就低。
因此销售情况很难打开,就连进驻了一些药店,药品也基本上都摆放在一些角落或者下面不起眼的位置。
为了这件事情药厂总经理吴周没少头疼掉头发,连焦城市的领导都十分关心这个问题。毕竟华医药厂可是焦城明星级的产业,这要是经营不善倒闭了影响太大。
所以一段时间内,别说外界了就连药厂内部都出现了是不是降低药效,以此来把生产成本给降下来,给经销商足够的好处好了同价位的其他产品竞争。
杨东旭在中医联盟那边也开了不止一次的会,虽然药厂他是绝对的大股东。但之前因为要团结中医联盟中所有人,联盟中其他人也有股份的。
很多事情虽然是他说的算,但不能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不然好不用意带起来的团队人心就散了。
不过经过反复开会磋商之后,最终的结果还是要保证药品的质量,至于销售问题杨东旭就拿出了自己的老套路——有钱任性。
想要吃鸡蛋就自己直接弄个养殖场,于是申请了药店经营资格证,你不是不买我的药,甚至把药摆在角落中吗?
那行,我自己开个药店,把药自家要摆在显眼位置总没问题吧?
除了药店之外,自家的华医大学也从原本的和其他医院合作,在保持合作关系的同时开始在珠城开设了属于自己的一家华医中医院。
并且通过四年的发展,再加上杨东旭这个大款背后的支持,现在在全国各地已经开了5家分院。
华医中医院主打的是中医保守治疗、正骨和经络治疗。而且很有包容性的把西医也提到了一定的重要程度,大大加强的杨东旭之前坚持的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灵活结合相辅相成的发展规划。
这样以来药厂收益会划分一部分进行中药厂的转化研究以及新药研究,医院的收益一部分给学校的实验室做中医药研究。
同时医院和学校对接,让很多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有实践接触病人的机会。不会成为好不容易医学院毕业了,结果除了一肚子的专业知识,却没有一点实践操作的小白实习医生。
当然无论是药厂还是医院,想要发展起来光靠自己还不行。于是杨东旭再次祭出‘有钱任性’大法各种挖墙脚。
这样的做法虽然让很多同行忍不住骂娘。可无论是中药厂还是中医院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凭借着过硬的质量和疗效一下子发展起来,并且拥有了很好的口碑。
再加上现在杨东旭手里的yy把cc和mm打压的抬不起头来。361浏览器的搜索功能,已经无限的向着佰度搜索赶超。
他一点都不怕因为恶意广告的投放,对中医药和中医院进行信息封锁。所以除了中医药方总是被日韩各种恶意抢注的事情之外。
无论是中药厂这边,还是华医大学,以及中医院这几年杨东旭这个董事长变得越来越清闲。
“年轻学生的西医方面学习的怎么样,考资格证有问题吗?”视察完中药厂,杨东旭来到中医大学校区。
杨东旭并没有理想的想要把华医大学的学生都培养成中西医都精通的文武全才。这个也不现实,毕竟就算是天才,也不可能把传承几千年的中医研究透彻,把西医弄得明白。
只所以要学习一定的西医知识,一个是因为西医的确有长处,你不能因为坚持中医就全盘否认西医不好。
一个就是考取医师资格证了。国际上并不承认中医,所以想要拿到行医资格证必须考西医的资格证。
太高端的西医资格证不好考还浪费时间,但从保健行医资格证入手的话并不是很困难。所以现在大部分中医大学的学生,有志想要往国外发展一下的。都从体育保健出发学一定的中医知识。
当然即便不想中西医合并坚持走中医路线的学生,一些西医的尝试也要培养一下,尽量做到保住华夏国粹的同时,也能放眼看世界。
“培训进行的还都不错,尤其是一些学生进入医院实习之后,跟着一些医院中的西医学了不少东西,对于考行医资格证很有帮助,甚至不少学生展现出了比血中医更适合的西医天赋。”常依农脸上笑容就一直没听过。
或者说这几年他脸上的笑容一年比一年灿烂,度过了建校初期收不到学生的尴尬期之后,随着中药厂和中医院名声在外。
尤其是几个华医联盟的中医,在国际医疗保健方面很是出名。这几年中医大学招收学生的数量开始连年上升。
“有哪方面的天赋就开发哪方面的天赋,咱们不是说是中医学校就一定把学生都培养成中医人才。
既然有些学生学习西医天赋更好一些,那就在这方面多培养培养他们。西医技术强悍又懂一些中药医理。在展现西医高超技术的时候,使用一些中医疗法,也是对我们中医一种很好的推广。
反之坚持中医发展,同时在一些问题上也采用更加简便的西医技术,也是推动我们发展中医的好动力,所以这方面要积极的去引导去推广。”杨东旭开口说道。
现在学校对于学生招收,虽然从一些高考报名中选择学生远远要低于,从华医大学附小和附中招收的学生。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是杨东旭华医大学歧视那些高考的外地学生。而是相对于华医大学从小学除了教授文化知识之外,还培养小孩子中医方面的知识。
附中的时候还进一步加强中医方面的学习,高考学生除了分数之外,只有零星个别的学生在考上华医大学之前自学了一些医学知识。
其他的学生基本上数理化一个比一个厉害,可医学知识几乎为零。这样的学生走西医流水线教学四年时间勉强够用,想要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中医,四年时间能背全所有中药和药性估计都够呛,怎么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中医?
所以经过几年的摸索之后,华医大学也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就是进一步的细化分科。
比如说医学学生学正骨的时候,只学习有关骨科方面的穴位,经络和一些对骨骼有不错治疗效果的中药和药方。不用去背一整本的中医药大全。
甚至骨科治疗时候配合针灸效果更佳,但针灸又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那就把针灸分开让其他人单独去学。
就是把普通学生就培养成专精的人才,虽然这个专精面对范围有点小,可只要能学成那就是一个有用的人才。
那些全才,能够成为中医大师级别的存在,交给那些学习速度快的天才好了。或者等这些专精人才出师工作之后,让那些依然想要追逐梦想的毕业生,再去自学其他的东西。
学校在这方面给与一定的支持和方便就行,比如说可以让这些愿意自学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在空余时间来学校免费听课,或者免费向老师询问一些问题等等。
总之就是利用有限的时间因材施教,不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填鸭式的疯狂教育。结果学生毕业了,脑子里学的专业只是不少,可参加工作了却不知道自己该干嘛......
“这方面学校有专门开会讨论过,有详细的计划目前执行效果还不错。”常依农笑着说道。
“那就好。学校这边有什么事情需要我解决的吗?”杨东旭开口问道。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才去解决,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是监督不要把路走歪了就行,这一点他一直做得都很不错。
“麻烦倒是没有,除了教学方面的问题之外,学校扩建的事情市里和教育局那边都批复了,其他都有一些小事。
哦!对了,倒是有一些烦心事。你能不能和那些明星,还有外国的那些运动员说说。不要一有病就往学校跑,找咱们那些教学老师看病。
有病去医院啊,现在咱们医院在全国已经开了5家了,基本囊括了天南地北的大城市,非要往珠城这边飞,往学校里挤算怎么回事?老师还要上课呢,还有那么多时间给他们看病?”
常依农还是抱怨,但这个抱怨中却没有丝毫的怨气,反而脸上笑容更加灿烂,语气还有点小傲娇。
没办法,梅姐之前生病的事情现在在圈子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大罗的伤势更是让很多西方人感觉是奇迹。
只是死鸭子嘴硬心里好奇的要死,但嘴上却不愿意夸中医一句而已。至于nba那边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很多球队都在向76人医疗队咨询运动员伤病治疗问题。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无论是国内外对于中医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感受。但对于一些名人来说,已经有不少人把中医纳入了自己治疗考虑范围之内。
而因为之前为了打响名气保证不会出任何问题,给这些名人治疗的时候,都是华医大学中中医老前辈一起出手。
比如说给梅姐治疗的时候,主治医生虽然是孙半仙,但却没少华医联盟中其他老一辈人商量治疗方案和用药。
给大罗治疗的时候那就更不用说,就连小说中和黑玉断续膏疗效差不多的中药都给弄了出来。并且一大群老中医围着大罗治疗,突然冒出来一个洋鬼子病人,大家都好奇不是。
而这些老中医基本都是华医大学的老师,这也和华医大学时候刚成立要学生没学生,要老师没老师只能自己亲自上的尴尬环境有关。
结果谁曾想中医的名气是打出去了,也得到了认可。但原本大家都对中医有点存疑,所以既然有成功的案例,自然要找有成功治疗案例的中医亲自操刀。
对于中医院他们从心里来说还是有些排斥和质疑的。这就导致了一群病人往连病房都没有的华医大学跑,而且一个塞一个的积极。
“这个我也没办法,招牌是那些老前辈树立起来的,现在他们自身就是招牌,病人只信他我也没什么好办法?”杨东旭也笑了起来。
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幸福的烦恼,别人想有还不一定有呢。
不过病人总是往学校跑也不是办法,毕竟学校是教学的地方,不是治病的医院。
“要不这样吧,咱们学校的老师,不是都轮流一半在学校上课,一半带学生到医院实践吗?那些病人再来学校,都把他们支到带学生去医院实践老师那边去。
这样他们去医院治疗几次有了效果,知道医院水平不错,就不会忘学校这边跑了。学校这边以后也不弄什么专家会诊了,就算弄也让老师去医院那边会诊去,把这个口子堵住。”
“这个办法不错。”常依农眼睛一亮。
说白了这些往学校跑的人就是对中医还是不信任,只要信任感建立起来了,那这件幸福的小烦恼,自然而然的就没有了。
“还有其他问题吗?”杨东旭再次问道。
“要说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就是上次和你提过的,有关外国留学生的问题。上面最近催了几次,我虽然用今年招生已经停止给搪塞了过去,可明显这个问题依然需要解决的。毕竟今年搪塞过去了,还有明年呢。”常依农有些无奈的说道。
对于外国留学生常依农不是不想招,想要把中医推向世界,外国留学生也是十分不错的推广手段之一。
可你让连汉语都不怎么过关的外国留学生怎么来华医大学学中医?
难道身边还要给人家配个专业的翻译?
可有的时候很多重要的药性说明,英语里面没有专有单词的好不好,这个怎么教?
重生之时代先锋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的没想溺爱
只要交流生,不要留学生这是杨东旭给出的处理意见。
把一个口语都不过关,更别提领会博大精深中医专业只是的留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中医,杨东旭感觉这全完就是在浪费资源和时间。
现在华医大学正是需要口碑的时候,肯定不能给这些滥竽充数的学生发放毕业证。再加上华医大学没准备开设除了医学之外其他科目,这些留学生来华医大学根本没意义。
至于学习华医大学这几年正在大力推广的西医,说句不怕灭自己威风的话。国内目前的西医技术的确不能和国外的比,真的要学在国外学不是更好?
更重要的是华医现在正在不断摸索怎么增强自己西医的教学水平呢,自己的学生还顾不过来,哪有时间和经理浪费在你这些留学生身上。
所以留学生现在肯定不收,不过交流生就不一样了。能和医学院交流的肯定也是外国西医大学,不然你一个学经济管理的交流个锤子。
面对交流生,除了一些秘方不能脑子进水的告知之外,其他中医理论能教的华医大学这边可以随便教。
当然交流生嘛,我教你学中医,你的学校是不是也要教华医大学的学生学习西医?这样正好可以把原本就发展缓慢的华医大学西医科给补足起来。
考察完中药厂和华医大学,药田什么的杨东旭就不去看了,只要审查一下投资药田的账目。派信得过的人去勘察一下上报的药田是否真实存在,不是虚报坑投资资金的就行。
在珠城呆了三天,第四天的时候周雅就带着小文辰一起来了珠城,然后一家人坐飞机去魔都。
已经8月30号了,幼儿园很多学生都开始办理入学手续了,结果小文辰现在还没有在学校露面过呢。
“这一次算了啊,下次你和妈说?”一见到杨东旭,周雅就狠狠的瞪了自己丈夫一眼。
杨爸杨妈对于小孙子肯定是极为不舍的,所以杨东旭为了避免被老爸和老妈混合双打。提前来到珠城这边等着,把带儿子去上学的人物交给了周雅。
面对自己儿媳,杨爸杨妈虽然心中不舍,但显然也不好说什么。只是一直念叨着孩子还太小,要不明年在上学的话。不过周雅忍着没接茬,杨爸杨妈最后也没说什么。
但这样应对自己公公婆婆周雅显然心里是很有压力的,所以要不是有外人在。估计杨东旭腰部的软肉肯定遭罪。
“我这不是忙着......”杨东旭只好陪着笑脸,嘴里给自己开拓着,结果被周雅瞪了一眼下半句开拓的话咽了回去。
“幼儿园那边的环境到底怎么样?要不咱们还是上贵族学校吧?”周雅瞥了自己丈夫一眼,随即想到儿子要上的幼儿园,心一阵阵的不放心。
以前没有为人父母还是穷吊丝的时候,感觉那些有钱人做父母的都是脑子有病。明明很多人不想把孩子培养的太娇惯,希望他们能够学会独立。
可还是把孩子往贵族学校送,这不是明摆着想要的和正在做的背道而驰吗?
现在为人父母了,杨东旭终于理解了这份心情。父母的确想要让孩子更独立,更有能力,少一些娇惯,毕竟溺爱是害了孩子。
可这不是舍不得自己孩子吃苦吗?
自己辛辛苦苦每天那么拼命的挣钱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想要让孩子享受到更多的物质条件吗?
所以别说周雅了,就连杨东旭再给儿子选学校的时候,也在贵族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犹豫了良久。
最后还是找了一家中等偏上程度的幼儿园,没有直接送那些奢华不像话的贵族学校去。你不能指望了孩子长大了就一瞬间就懂事了,这样的想法和白日做梦没有任何区别。
小孩子就要从小摔打和立规矩,等打了性格和价值观基本定型,你还期待他一朝顿悟从此成为上进的努力的年青一代,还不如直接再生个小号重新培养来的实在。
“环境我看过,真的是每个角落都看过真的很不错。学校的装修和环境,也没什么危险和污染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