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时代先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执笔乱红尘
“慢慢来吧,社会风气就是这样生气也没用。至少现在珠城的中医学院在稳步发展中,焦城的中药种植也在向规模和建康方向发展,一切都在向好,你别把自己逼的太紧。”周雅有些心疼的抱了抱杨东旭。
当然全社会都变得一日浮躁,甚至崇洋媚外的风气如此猖狂的时候。逆流而上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尤为重要的是你明明再做对的事情。那些不做事儿的人不但横加指责,还各种捣乱拖后腿,要是没点胸怀迟早被这些人气死。
“我知道,也没着急。就是有的时候看着那些睁着眼睛说瞎话人的嘴脸,总是忍不住想要对着他们那张嘴来几巴掌。
连最简单的汤头歌都不知道的人,竟然站在专家的角度去批判中医。也不知道他们那些以前没中医救活的祖宗,看到自己后代这样诽谤中医,会不会从地下爬出来亲手掐死这些不孝子。”
杨东旭揉了揉眉头,把文件放进了床头柜的抽屉里。最近几天需要去姥姥姥爷家走动走动,等走完亲戚他需要去珠城呆几天,把之前中医学院和药厂那边遇到的问题给捋顺了。
至于中药方申请专利的事情,虽然明知道急不来。但还是要全力去办,原本就是自己老祖宗给后人留下来的遗产,结果被几个小偷剽窃走,转回头你用的时候还要付钱给人家,这样的事情想一想就让人郁闷,恨不得把那些小偷大卸八块。
“诺基亚手机股份的事情有回信了吗?”周雅岔开话题,不想再聊这些让人郁闷的事情。
“对方还在拖着,不过我已经放出风去了。爱立信和摩托罗拉手机业务的股份,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会陆续出售一部分。
之前在雅典遇到那个之前找事儿的杰克了,设计小赢了了他一局。所以在购买一些不太敏感的通讯技术上,美国那边不会的捣乱。
出售爱立信和摩托罗拉手机股份的时候,我会溢价从两家公司收购一些技术。到时候诺基亚那边肯定坐不住。”杨东旭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一副一切尽在掌握的神情。
只所以这么有自信,是因为只要不是瞎子都可以看出目前手机市场是多么的火热。诺基亚只所以能够享誉全球,把爱立信和摩托罗拉这样的美国巨头企业压在身下摩擦。
手机占据至少五分之四的功劳,因为相对于其他电信产业诺基亚技术虽然不落后其他公司,可绝对没有手机业务这么强势。
诺基亚那边的那些股东只所以现在还能老神在在的拖着,主要是因为他们坚信除了诺基亚,杨东旭根本无法用手里的股份换取想要的技术。
所以他们不怕等,只要杨东旭想要技术迟早会妥协的。而一旦从爱立信和摩托罗拉哪里获得技术,那现在攻防会立刻调转。
到时候就不是杨东旭上杆子想要出售手里诺基亚手机业务的股份了。而是那些诺基亚公司股东们,求爷爷告奶奶的想要杨东旭把手里的股份出售给他们。
因为一旦没有了通讯技术的束缚,他单纯想要卖钱的话。有一大票的资本愿意出高价收购他手里诺基亚的股份。
“你真的不看好手机市场的未来,但对诺基亚的电信业务十分有信心?”周雅不禁开口问道。
别说其他人,对于杨东旭拿优质手机业务的股份去置换,明明没啥亮点的电信业务股份的操作周雅作为枕边人也没看明白。
“我不是不看好手机市场,而是不看好诺基亚的手机市场。诺基亚目前是世界手机的老大没错,也是很多手机标准的制定者。
说诺基亚的手机业务代表全球手机市场没什么问题。但代表并不是说他就真的就是全球手机市场了。
并且在目前手机市场标准制定中诺基亚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就连美国那边的手机巨头也只能在后面追赶。可万一目前这个手机市场的标准被推翻,或者更新换代了呢?
还有我的确是看好诺基亚电信业务,但仅仅只是看好。或者说仅仅只是想要那些令人眼馋的技术储备。
如果能够把那些技术搞到手,我对诺基亚电信业务其实也没多大兴趣。因为我相信有了那些技术,华夏电信或者国内其他通讯公司,肯定会做的比诺基亚更好。”
“你说的新的标准,是指目前东旭科技那个叫雷均研发的新型手机吗?”
“是,也不是。更新换代制定新的标准,的确是目前雷均所研发的那个。但那个东西不能单一的当做手机来看。
真正新的标准其实一条十分广袤的产业链,手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仅仅只是一个载体而已。
一旦研发成功单纯的手机市场的确是一块肥美的蛋糕,但和整条产业链相比这块蛋糕只是浮于表面大家都能看到的一块,在更深层次里面还有更大更美味的蛋糕存在。
要是弄从整条产业链中分一杯羹,别说是国内,或者亚洲首富了,即便是世界首富也是唾手可得。”
想一想一旦智能手机问世之后,瞬间成为互联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疯长,短短几年时间就和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互联网产业并驾齐驱。能够掌控这样一头超级怪物级别的存在,世界之大尽可去的。
“要是太累的话,别太那么要强。世界上的事情那么多,不可能你什么都要去做。当第一名固然好,可有的时候停住脚步看一看四周,也别有一番滋味。”周雅在心里叹了口气开口说道。
外人只看到了杨东旭耀眼的成就,只有她知道自己丈夫这么多年到底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又承受着多大的压力。
尤其是最近几年,明明公司发展都步入了正轨,很多事情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可她清晰的感觉到自己丈夫平静外表下,那颗急切的心。很多时候她也不明白,已经做了很好了,自己丈夫为什么还那么着急。
有的时候她甚至感觉,如果当年不做那么多事情。就守着杨家宴这个小餐馆,每天忙忙碌碌的过一辈子挺好。
“也就忙碌这几年之前,过几年我就继续做甩手掌柜。”杨东旭侧脸亲了一下周雅的额头,把她抱在怀里靠在自己肩膀上。
已经是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了,这几年只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再过两年世界格局有一个急转弯,正是他弯道超车的好时候,错过了这个机会未来十年都无法翻身。
而他已经韬光养晦了这么久,显然不想再韬光养晦十年时间。再说目前他已经走进了一些人的视野中,错过这次机会即便他还想沉寂下来继续积蓄力量,那些人也不允许他再安稳下去了。
所以几年之后的机会,可以说是自己唯一一次的机会了,一旦失败强敌环顾还想继续前行,所面临的的环境和压力至少是现在的十倍,甚至是百倍。
第二天上午把准备好的礼物撞车,杨东旭先去看了自己的姥姥和姥爷。说真的虽然心里始终牵挂着,但因为一年到头在家时间加起来也不到一个月的原因。
每个一段时间回来去看姥姥和姥爷杨东旭总感觉他们又老了一些。不过还好的是姥爷和姥姥身体都还算建康,这是他心里最大的安慰。
没开家里破旧的皮卡,而是直接开着大奔带着老婆孩子再加上自己老妈,不是想要去显摆什么,因为该显摆的在结婚的时候早就显摆完了。
相对于对左邻右舍要是谁家过得好一点,心中羡慕的同时不免有些妒忌。十里八乡对于杨家基本上都是羡慕不再嫉妒了。
毕竟你家底十多万,对于50万人家羡慕的同时肯定会嫉妒,因为总感觉大家都差不多你凭什么比我优秀?
可当对比的人拥有千万,甚至亿万身家的时候。不用你说,那些家底只有十万的人,就自动把等级划分好了。
在社会等级环境之中,大家基本上都是踩着比自己低一等级的人,不服气比自己高一个等级的人。嫉妒着比自己高出两个等级的人,暗暗发誓有一天自己发达了,要比他还牛掰。
面对比自己高出三个等级的人嫉妒要少一些,巴结的就多了起来。当面对那些高出五个等级,甚至十个等级的人。
大部分人的选择是静静看着,因为大家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心里不会有太多的念想。当然明明差距很大不好巴结,依然少不了那些巴结不上也要硬巴结的人。
或者说巴结不上曲线巴结的人,比如说杨家很多人觉得和他们不再一个世界中。可杨家的亲戚距离自己无疑要更近一些。
所以每次走亲戚的时候,杨东旭总能在亲戚家见到那些拐了不知道多少个弯的亲戚。甚至有的还是自己亲戚家邻居家拐了不知道多少个弯的亲戚。
不过还好的是,自家亲戚都还算有分寸。这些人等他们的家门有的时候因为人情往来的确不好摆脸子。但这些年很少有那个亲戚把不着四六的人往杨家带的。





重生之时代先锋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亲戚往来
现在走亲戚不像是几年之后电话那么普及,去谁家之前都是提前打电话通知。而是直接收拾收拾东西直接去。
有的时候到地方找不到人,还要找邻居询问,有的时候赶巧亲戚家也走亲戚去了吃闭门羹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和去其他亲戚家以探望为主,基本上都是拎着一箱牛奶,或者其他城乡补品不同。女儿走娘家除了一些补品礼物之外,大部分都会买一些菜带上。而这些菜基本上以肉为主。
所以简单的买一些水果,然后割上几斤肉,这是农村女儿走娘家标准配制。要是家里富裕一些想让礼物更丰富,那多弄两版鸡蛋,再弄条大鱼这就里子面子全有出手大方了。
因此杨家走亲戚也不能免了这个俗套。当然高级补品肯定是找不了的,相对于给一些年轻一些的亲戚准备的礼物,都是些年轻人喜欢的化妆品,首饰之类的东西。
老人这边送这些东西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多买一些补品让他们保养好自己的身体。所以杨东旭每一次外出回来,都会给姥爷姥姥在这边送来不少的补品。
杨妈是姐妹四人没有兄长和弟弟,所以杨东旭没有嫡亲的大舅。不过还好的是小姥爷结婚有一家人,姥爷姥姥虽然膝下无子,但大姨家就在后庄这么近也好照顾。
杨东旭姥爷家不是现在流行的二层小楼,原本杨妈想要给父母盖的,自家出钱其他姐妹多少意思点表达一份心情就行。
可姥姥姥爷没让盖,只是把老房子推到用水泥盖了三间结实的大瓦房。年龄大住楼房爬高上低的不方便,还不如盖几间瓦房弄个院子住的舒服,偏房里还能喂一些羊和鸡什么的生活的也自在。
补品直接送进了里屋,这些东西比较金贵,放在外面被那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扒拉了,即便不会在意也影响家人的心情。
除了补品鸡鱼肉蛋显然是不能少的,为这杨妈还专门给自己父母买了一个冰箱。电费什么的根本不用二老担心,有的时候几个女儿来看老人的时候就顺手给交了。
有的时候小姥爷那边也就代劳了,毕竟这点钱对于大家来说都不是事儿。再说只要姥爷姥姥能身体健康多花些钱也无所谓。
带来的人肉肯定是一顿吃不完的,杨妈这一次除了带来一袋子大棒骨,准备给老人熬汤补补身子之外,还弄了二十多斤的肉,肉食猪坐板都是好肉。
姥姥和姥爷年龄虽然大了,但是牙口还行。前面门牙补了几颗,但后面的大牙基本都在,所以肉做的烂糊一些吃着没问题。
“这些都是什么东西,怎么什么都往里面塞?”切了一些中午炒菜需要吃的肉,杨妈熟练的把剩下的肉切开几块准备放冰箱下面冻着,让父母慢慢吃,结果打开冰箱一看里面满满的塞着各种东西。
要是冰冻的是一些鸡鸭鱼肉就算了,这些东西天气太热不能放。可下面的冰柜中还冰着不少的冰棒,甚至还有一些西瓜玉米什么的就让人皱眉了。
姥姥姥爷虽然身体健康但毕竟是老人了,鸡鱼肉蛋冰冻一下解冻之后烹饪吃了没事儿。可这些冰冻的西瓜冰棒显然不是他们的。也不可能是小姥爷家的,小姥爷家自己就有冰箱。
打开冰箱上面一层一看,杨妈气的鼻子都快歪了,里面放着一袋一袋的鸡蛋,和其他一些零碎的也是塞的满满的,而这些鸡蛋一看也不是姥姥姥爷家鸡下的。
因为姥爷姥姥家自己喂的就有鸡,她们几个姐妹来看老人的时候。虽然怕老人不舍得吃鸡蛋什么的,偶尔也买一些鸡蛋带过来,但不可能把冰箱塞的这么满。
“啊呀,老三家又来走亲戚啦。”
“这就是你那个小孙子吧,白白胖胖的好瓷实。”
“这还在不错,不认生。”
这边东西还没收拾好往屋里放呢,左邻右舍就来了不少的人。
有一些一边说话一边笑着来到冰箱前面从里面哪一样东西,就是笑容有点尴尬,没说几句话就出了屋。
接下来不少人都往冰箱这边靠,没一会儿原本被塞的满满的冰箱瞬间就全空了。
没错!
就是全空了,也就说冰箱里那么多东西,都是街坊四邻占便宜冻在里面的,没有一样是姥爷姥姥家的。
“我之前送的那些鱼肉你们都放哪里了,吃完了吗?”杨妈皱着眉头问道。
“都在你小叔那边冻着呢,你小叔那边除了冰箱还有一个冰柜挺大的。”旁边的姥姥笑眯眯的开口说道。
相对于姥爷不叫稀罕小文辰,姥姥对周雅却疼爱的很。每次周雅来,姥姥都拉着她说好长时间的话。
看着自己老娘不在意,似乎还很开心的样子。杨妈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那些原本嘴里说这话,气氛显得很热闹的街坊四邻,这个时候没人敢和杨妈对视。
“姥爷,我去小姥爷家那边看看。”杨东旭在旁边礼物中拎了几箱对姥爷喊道。
“去吧,早点回来吃饭,把你小姥爷一家人也喊过来,让他们中午别做饭了。”姥爷正手里提着小竹筐,陪文辰在鸡笼那边捡鸡蛋,有了重外孙根本没心思里他这个外孙。
“知道了。”杨东旭应了一声,周雅要陪姥姥说话只能他一个人去了。
对于冰箱里被塞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姥姥家的冰箱结果成了其他人公用的东西。说真的一开始杨东旭也挺生气的,这件事情明显就是欺负姥爷和姥姥善良。
不过看到姥爷和姥姥并不在意,而且还因为能帮助到别人开心的样子。他只能叹了口气啥都不说了,老人高兴就行,其他的都不重要。
“旭子来啦,听邻居说你来了,我正准备过去呢,你小叔不认喊去修车去了,我让他回来的时候带点菜,中午在这里吃别回去了。”来到小姥爷这边,小姥姥正准备出门,“来就来,怎么还带这么多东西?”
相对于姥姥家那边三间大瓦房看上去已经十分不错了,小姥爷家的小楼房无疑要气派很多。
因为现在大部分农村的二层小楼,就是楼梯在外面有点筒子楼造型的楼房。可小叔家的小楼房那完全就是小别墅。
虽然没有在农村人看来很骚包的弄什么草坪花园的,院子里虽然也种了一些花弄了一些绿化,但除了水泥地之外其他大部分地方都是种着辣椒大葱什么的很接地气。
可这样的楼房在农村绝对是最靓仔,很多老一辈人都管这样的房子叫洋房。毕竟过去的人都很穷,而国外的确发达。
所以遇到好的东西都在前面加个‘洋’子来形容。比如煤油不叫煤油叫洋油,自行车不叫自行车叫洋车子,还有洋火等等称呼。
“这些东西可不都是我买的,有不少是小姨买的。”杨东旭笑着把东西拎进了屋里。
小姥爷被人喊去修车,并不是说小姥爷开了一个修理铺。而是久病成良医作为这片第一代跑车的人,很多货车的小毛病动不动就要跑到实力去修,下面县城根本没有修理铺。
所以渐渐的小姥爷就学会了自己修车,大零件什么的还需要去城里,毕竟他虽然知道车的毛病处在哪里,又不是靠修理铺的没零件。小的毛病基本上都能解决。
也不收钱,有讲究的给两包烟小姥爷也不拒绝,再有讲究的会请吃顿饭什么的。相对于姥爷这种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小姥爷在这十里八乡混的很开,即使没人找去帮忙,每天也都有酒局招呼。
“那个死丫头,这都多久了,也不知道回来看看。”说道自己女儿小姥姥就来气。
不过相比于前些年一说这些就忍不住抹眼泪,这几年抵抗力明显增加了不知道几个档次。心里有气是肯定的,但眼泪总算是忍住了。
“小姨在欧洲那边呢,杨家宴那边出了一点事儿所以她这次没有跟着回来。不过十一的时候应该没事儿了能回来。
到时候正好冉浩也不用上学放假了,到时候让小姨带着你们二老一家人到外面溜达溜达,转转咱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把礼物放进屋子里杨东旭笑着说道。
“都一把年纪了什么没见过,花那么冤枉钱干嘛?”
这是老一辈人常说的口头语。除了这一句还有一句是‘一大把年纪了什么没吃过?这个给你吃。’
但老一辈的人其实生活的年代,是华夏物质最贫乏的一代,甚至再往上年龄大一些的老人,别说去外面转一转了,估计最远的地方别说出省了,很多连县都没出过。
“我小姨有钱,多花她一点钱怎么啦?”杨东旭打趣道。
又闲聊了几句,杨东旭让小姥姥关门去姥姥家去。小姥姥让他先回去,她先给小姥爷打个电话,看他中午能不能回来。
杨东旭刚出小姥爷家的门口,结果一辆小轿车在门口停了下来。
“哎,哥你今天也来走亲戚啊这么巧!”小轿车上下来一个大背头的男子,看到他明显眼睛一亮连忙下车递烟。
随后另一边车门打开,走出一个打扮十分时髦,一头波浪卷的小少妇,也一脸小惊喜的对他笑着。
男的不是别人正是二姑姥家的孙子,大表舅家的小儿子钱海。同车的那个小少妇是他刚结婚半年多的老婆赵茹。




重生之时代先锋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太久不见有点生
真的是巧合?
就当是巧合吧,一时间杨东旭也懒得计较这么多。毕竟眼前这个老表完全继承了他父亲的优秀基因,也就是杨东旭那个二姑姥家大舅厚脸皮和烂泥扶不上墙的基因。
都说一表三千里,越是富裕的大家族表亲就越多。就拿眼前这个钱海来说,他父亲回老家这边来毋庸置疑。毕竟人家是走姥姥家看自己大舅和小舅的,那是亲外甥没人能说出来什么。
可钱海的父亲杨东旭的的便宜大表舅,从小是在城里长大的,先不说他和自己的亲舅舅的关系如何。
反正和杨妈这边姐妹几个人基本上没啥交集,也就是等杨家富裕之后走动才勤快了一些。
所以下一辈的杨东旭和钱海那就更没有交集了,之前认识的时候要不是杨妈介绍,他都不知道自己二姑老家还有这么一号人。
不过这些年在父亲的教导之下,钱海不管愿不愿意表面上是十分热衷往乡下这几个舅姥爷家跑。
“你和小姥说会话,我到前面忙。等会儿冉浩放学回来一起到前面吃饭。”杨东旭笑着吸了口烟和钱海客气的两句,然后对赵茹点了点头。
钱海很想跟着杨东旭一起走,可车停在自己小舅爷门口呢,自己小舅姥也在旁边看着。这要是门都不进就走,这表现的也太明显了一些。
但显然他也不想在这边耽搁功夫,杨东旭前脚刚到家,他和赵茹后脚就提着礼物就来了。
“你小姥姥呢?”杨妈在厨房里忙碌,刚才和周雅说话的姥姥也准备帮忙,被老妈安排在了外面树凉影下摘菜,大夏天的厨房里面太热了。
“要等冉浩放学吧。”杨东旭一边不确定的说着一边准备坐下来烧锅。
孩子现在都还太小,所以他这个所外孙的做饭烧锅正合适。现在农村上学基本上没有什么寄宿一说,早晨吃完饭一群小屁孩也不用大人送自己去上学。
中午放学同村的人成群结队的一起回来,晚上放学好孩子很快到家,调皮捣蛋的就不知道拎着弹弓溜达到哪里去了。这样的晚上回家基本一顿打是少不了的,不过挨打多了也皮实了,根本没啥教育几乎为零。
“哎,哥你烧啥的锅啊?来让赵茹烧。”把礼物送到堂屋中钱海又凑了上来。
记得以前刚见面的时候,钱海喊他还是表哥,或者表兄什么的。现在也没多见几次面,称呼直接喊‘哥’把前面的表字给省了。
“表舅妈,嫂子也在呢。哥我来烧锅就行,厨房都是女人的活,你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打扮时髦十分时髦的赵茹没有感到什么矫情,说话也要得体的多。
不像他老公钱海只要不是瞎子,就知道他是奔着杨东旭来的,连一点掩饰都没有,其他人好像不存在一样。
“没多少事儿,基本上都是凉菜,一会儿烧锅炒几个热菜就行,你们都出去乘凉吧一会儿就好。”杨妈连忙示意不用。
在娘家自己也算是半个主人,显然没有让客人帮忙下厨的道理。
最后几个女的说说笑笑没一会儿小姥姥也过来,四个女人都进了厨房。杨东旭只好去陪姥姥摘菜,顺便训斥几句已经有点无法无天,竟然拿着棍竟然要去敲下蛋鸭子的小文辰,结果被姥爷一个凶狠的眼神给瞪了回来只要闭嘴。
“哥,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他出了厨房钱海里马跟了上来。
“昨天刚回来。”
“哦哦,那还挺巧的,我今天突然想来看看舅老爷就和你遇上了。”钱海脸上堆积着很多的笑容。
杨东旭很想丢给他一个白眼,你这走亲戚看望老人,看望的也太敷衍了一点。进门连一句话都没和老人说,光向他身边凑个什么劲?
1...466467468469470...7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