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有田有点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饭团开花
古氏忙让贴身丫鬟将自己那匹布料给接过来,也无心在大房呆了,这种好东西,得抱回自己房里,想想如何裁剪一套衣裳出来才是。
吩咐丫头们抱着王永珠给二房的礼,就告退了。
这边言明娘倒是露出歉意来“老爷,我没想到师妹送的礼这般贵重,倒是我们的回礼给得太过简薄了。”
杜仲景没当回事“一家人,不用这般。眼看就要过年了,你年礼备得厚些就是了,记得师妹家还有高堂,到时候别失礼就行。我看师妹和妹婿倒都是心胸开阔之人,定是不会计较这些小事的。”
言明娘点头应了,吩咐丫鬟们把礼单和礼物都搬下去,一面就说“我看今日师妹给君哥儿他们的见面礼都颇为贵重,本来还有些担心太让他们破费了,以咱们两家的交情,实不至于如此生分客气。听老爷说师妹居然给德妃娘娘染布发家,才知道是我多虑了。”
杜仲景摇摇头“就知道你担心这些,我早就跟你说过了,就算小师妹他们住在咱们家,也肯定是家常日用都是她们自家开销负责,你就是不放心。生怕哪里做得不好,色色都要亲自操心过问,哪里用得着如此还累坏了自己的身子不是”
“小师妹他们虽然是从县城而来,可看谈吐为人,也是极好的,你就将心稳稳的放到肚子里去吧你也不想想,咱们爹娘是什么人若是小师妹他们为人略差些,爹能收她做关门弟子”
“你看,你还担心了好些日子,一时说怕怠慢了她们,一时又担心她们家资不丰,咱们补贴的太过了,倒让小师妹他们面子上不好看。如今可是放心了”
说到最后,杜仲景也不知道是调侃开始不满。
言明娘脸一红“我这是枉做小人了还不成我嫁给老爷多年,爹娘待我若亲生女儿,二弟和二弟妹对我这个当大嫂的也是颇为尊重。这突然爹回老家收了个关门女弟子,咱们又没见过,这凭空多出一个妹子来,我这不是想着爹娘在荆县恐怕多得这师妹照顾,这到了京城,于情于理,我这当大嫂的也得慎重不是所以多想了些,倒是我误了”说着又是赔礼,又是道歉的,三言两语将杜仲景哄得换了脸色,这才放下心来。
且说宋重锦和王永珠上了马车,才发现,这马车里还堆了小半车东西,一看就知道这应该是杜府的回礼。
因着驾车的是杜家车夫,两人也就没说话,只闭目养神。
看到了客栈,那车夫和客栈伙计帮着将东西给搬到了院子里,宋重锦又给了二十来个大钱的赏钱,才打发车夫回去了。
张婆子从王永珠和宋重锦出门就担心着,连中午饭都没什么心思吃,随便填了几口,就眼巴巴的看着院子门口。
好不容易两人回来,忙拉着两人进屋,让他们坐在炕上暖和,谷雨又端上热水和帕子来洗脸洗手,又端上茶来,才开口问“今天去杜府咋样没给你们脸色看吧人和气不”
虽然张婆子是十分信重杜太医和齐夫人,可这毕竟没见过他们的儿子是吧这又是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张婆子哪里放心得下
王永珠忙宽张婆子的心“娘,你放心吧,杜家二师兄今儿个不在家,我们见了大师兄,虽然看着严肃,人倒是不坏。也见了后院两位夫人,还有师兄的孩子,都挺好的。”
张婆子怕王永珠是安慰自己,就看向宋重锦。
宋重锦也点头“大师兄为人方正,虽然不苟言笑,其实倒是个热心肠。杜家家教甚严,我看那几个孩子,一个个都十分有规矩,对我跟永珠也都颇为有礼。全家也并无怠慢之处,娘,您放心吧”
张婆子这才略微放下心来。
就催两人回屋里歇息去。
宋重锦先回去了,王永珠倒是留了下来,见屋里没人,才凑到张婆子身边,“娘,我今日去杜家,别的还好,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多心,就感觉那大师兄的夫人,说话似乎有点怪怪的。”
张婆子一听,来了精神,立刻坐正了问“咋了”
王永珠把言明娘的表现细细说了一遍,张婆子听了后,忍不住撇撇嘴“我还说只有咱们乡下,这家里吃了上顿愁下顿的人家,婆媳不合呢。没想到这京城里,这当着这么大的官,这后院里头也没见得安生。”
王永珠懵逼的看着张婆子,有点没明白过来“娘,这和婆媳不合有啥关系”
“哎呦喂,我的亲闺女喂,你可长点心吧你细想想那话,什么叫指望你在她婆婆面前多替她表白表白,好让她婆婆知道她的一片心这话里话外不就是指她婆婆看不上她,她这是上赶着讨好婆婆,希望婆婆明白她的一片孝心不”
“这话听着是开玩笑,细想去,你师娘这大儿媳妇恐怕也不是什么好的你师娘多爽快大气的人,能挑她这毛病再说了,如今你师娘都不在京城了,她是长子长媳,将来是要继承家业的,这家里的事情不都得她安排”
“家里来了客人,还是咱们两家这样的关系,稍微有点脑子的,都得安排的妥妥当当的,这就是应当应分的要是安排不周,那才是打她自己的脸呢怎么着还有脸去婆婆面前讨这个好去”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疏不间亲
“还有你那大师兄说让她给咱们寻摸房子,说不行就将那什么猫儿狗儿胡同的房子借给咱们,你听听那话,先说那房子临街近,太闹腾了,又说那房子好些年没住人,就算要住人,还得翻修什么的,这都是放屁”
“她那压根就是不想借房子给咱们住呢这房子要真是临街近,在咱们荆县,那租出去价格就不低,更何况是在京城这地方,能便宜到哪里去要真是个心里有成算会当家的,这房子能空着不租出去就算不租出去,我可听齐夫人都说过了,他们家没人住的房子,也都留一户人家看房子,平日里也要仔细维护着,怎么会要翻修”
“恐怕是拿咱们当乡下来占他们家便宜的,怕咱们住了他家的房子不走呢”
张婆子冷笑。
王永珠
感觉好像亲娘说得很对怎么办
张婆子越说越来气“不说别人,咱们家是那占人便宜的稀罕他家房子住等你舅舅回来,我可要好生叮嘱他,咱们尽快找到合适的房子搬过去,免得人家还以为咱们惦记着他们那房子呢”
王永珠默默地点头。
“还有,今儿这事,你现在就一五一十,一个字都别落下,给你师娘写信回去,让她心里有个数。这娶得是啥儿媳妇”张婆子叮嘱道。
王永珠有些为难“娘,这不好吧疏不间亲,这毕竟是杜家的家事,咱们”
“我的傻闺女啊,幸亏你没婆婆,不然就你这样的,可咋办啊”张婆子又是好笑又是好气。
自家闺女别的都好,运气也好,亲婆婆早就去了,宋春花那个糊涂的也断亲了,如今不知道在哪里去了。
没经历过着婆媳之间斗法,这性子还是太真了。
不过自家闺女么,这脑子是用来学医术和挣钱的,这些勾心斗角的小事,有她这个亲娘在,怕什么
“真是娘的傻闺女,娘又没要你去告状。你只写信告诉你师父和师娘,说到了杜府,她们是怎么招待你的,说了些啥话。这些都照实写上,最后只说十分感谢不就行了你师娘要真有心,自然能看出来。懂了没”张婆子无奈的戳了一记王永珠的额头。
王永珠叹为观止,只不过她到底不爱说人是非,再者第一次见面,言氏是什么人,是好是坏,想下定论也为时尚早。
不过张婆子也是心疼自己,她犹豫了一下,将去杜府的事情只三言两语说了,只说大家都很热情,也挺好,要留他们住在杜府,被她拒绝了。又说已经跟大师兄约好了,不当值的时候就去杜府学习,让杜太医和齐夫人勿要担心。
当然也小小的告了一状,只说杜仲景这个大师兄,第一次见面就罚她抄写伤寒论十遍,简直太残忍了又将路上治疗小七的事情经过前后也都写清楚了。
最后还问师父和师娘好,让他们保重身体之类的话。
写了厚厚一摞纸,才停手。
这悦来客栈也有送信的业务,出数量不等的银子,那信就可以送达目的地去。
虽然比不上官驿什么几百里急送,可也算不错了,估摸着年底应该能送到杜太医和齐夫人的手上。
见王永珠写完信,张婆子又不忘记叮嘱“你那个大师兄的媳妇不是什么好人,你平日里除了你大师兄在家的日子,尽量少去杜家,去了也少跟他那媳妇说话。每次去,你也别空手,什么点心啊,果子啊,或者路上看到的小玩意啊之类的,拎点去,别让他们说嘴。”
“那种人家,都是一颗体面心,两只富贵眼,咱们越发要自重些,宁可多花几两银子,也别让人瞧不上,觉得咱们占了人家便宜,知道不”
王永珠表示受教,一一都答应了。
回到屋里,宋重锦在这边也听了个只言片语,也大致猜到了什么情况,只心疼王永珠“若杜府那边有个什么不方便,咱们不去也就是了,没得受气。”
王永珠一笑“这有什么我只不进后院就是了。再说了,我是去跟着学医的,又不是去杜家跟人争先好胜去的,每天学完就走,除非逢年过节去拜见一下,也费不着那心跟人打交道。”
“杜家前院也有药童,还有学徒,那些人如何跟着学习,我就如何跟着也就是了。你放心好了,真要有人欺负人,我也不会忍气吞声的”
好说歹说的才让宋重锦放了心。
等到晚上杨宗保回来,还没来得及说话,张婆子和宋重锦就异口同声问房子找得如何了。
倒是吓了杨宗保一跳“怎么了可是这客栈住着不好店大欺客了”
张婆子嘴快,将白日里去杜府的事情一说,就道“我们又不少银子,早早寻了合适的房子搬进去,也免得别人背地里说永珠,咱们家永珠才受这样的气”
杨宗保一听,也变了脸色,带了几分恼怒之色“姐姐说的是。我今儿问过这客栈的掌柜的,也找了好几个靠谱的中人,这一块附近到没有合适的,明儿个我去西城那边打听打听去。”
“舅舅不用听娘和宋大哥的就如此着急,这房子的事情急不得,到底是咱们自己住,肯定要各方面都满意才行,急急忙忙的找个不合适的,自己住着也憋屈。”王永珠忙劝。
杨宗保却拍着胸脯“永珠你放心,舅舅保管找到合你心意的房子。”
一面还有几分歉意“今儿个是舅舅误了事,先去给重锦那边打听荆县来的举子们都住在哪里去,耽误时间了。从明儿个起,舅舅啥事都先放一边,先把房子的事情解决了,再说其他的。”
正说着,客栈厨房那边送了晚饭过来,吃了饭,宋重锦又跟杨宗保到他屋里,不知道说了些什么,王永珠都将杜仲景给的笔记看了好几页,才回房里来。
累了一天,都歇下不提。
昨日杨宗保告诉宋重锦,荆县来的那些举子们就住在不远处的同福客栈。
一大早吃了早饭,宋重锦一个人寻了过去,在客栈门口,正好遇到了其中一个,见到宋重锦,倒是极为欢喜,拉着他就进了院子。
第一千零七十章 九少有请
宋重锦才发现,不大的院子里,也是四五间房,倒是住了十来个人。
他来得早,有的人昨夜读书太晚,早上还没起来,有的出去会友,还没回来。
其他的人,中举后,他们这荆县的一批就天然成了一波的,因此见到宋重锦,都十分高兴。
大家互相见过,问宋重锦吃过早饭没什么时候到的住在哪里
宋重锦也就一一回答了,见大家都没吃早饭,也就一起去前面客栈大堂点了一堆,一边吃一边聊。
先叙了久别重逢之情,又说了一通京城繁华,再说就是思乡之情了。
大部分人都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这么远,出来这么久,人离乡贱。好歹他们是进京赶考的,一般人都不敢怠慢,谁知道这里面会不会有未来的状元郎不是
可到底不是自家家乡,吃住不习惯,物价太高,好几个家中不算有钱的,即使中举后,有人依附孝敬,也颇为感到吃力,都觉得京城居,大不易。
已经有那心思活络的,听闻说这京城也有人家专门租院子给赶考的举子的,可以雇个婆子洗衣裳做饭,可比住在客栈里划算多了。
他们正想着,去找人问问,有没有这样的院子,想一起租下来,大家也好省些嚼用。
再者,这客栈里,人来人往的,尤其是这年底,生意人也多,每天吵闹得不堪,实在无法安心温习功课。
宋重锦听了,越发坚定了找房子的决心,只道“我昨日才到京城,因为带着我家娘子和岳母大人,住在客栈也是极为不便利,也想找个院子住下。这两日也在打听这事,若有合适的,咱们尽早搬了也好。”
大家都谢过宋重锦,又说了一会子话,宋重锦留下了那边的地址,才告辞。
当初中了头名解元的,名叫谢朗,特地将宋重锦送出客栈,见周围无人,才道“前几日顾兄特地寻上门来,他也考中了直隶解元,如今在京城炙手可热,也不知道在哪里打听了我们到了,好不容易才寻了机会过来跟我们叙了会旧。”
“一直在念叨你,让你到了京城后,就去找他,他如今住在这里。”说着从袖袋里掏出一张纸条,塞给了宋重锦。
宋重锦谢过谢朗,揣着纸条回到客栈才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护国寺三个字。
顿时一愣,顾子楷好端端的,中了解元,跑到护国寺去干啥
王永珠听了也有些不解,“那你明日就去护国寺看看就知道了。”
结果话音还没落,就听到外面吴婆子的声音“你们找谁”
然后是一个有几分耳熟的男人的声音“我家主人,请宋举人和举人娘子到德源酒楼二楼雅座一叙。”
宋重锦和王永珠对看了一眼,主人是谁
两人心中狐疑,就听得吴婆子还在问“你们主人是谁”
那男子的声音“将这个交给你家老爷,他就知道了。”
没一会,吴婆子手里捧着一张名帖进来了,将事情说了,又将手里的名帖递了过来。
宋重锦接过名帖一看,上面一个历字,顿时就明了,只怕是历九少来了。
王永珠也看到了,两人互看一眼,略微收拾了一下衣裳,出得门来,那院子门口等候的,不是历九少的贴身小厮招财是谁
招财看到两人,忙笑着打了个千“小的招财见过宋举人,见过举人娘子。”
宋重锦示意招财起来“你们九少来了”
“是咱们九少听得两位到了京城,已经在德源酒楼二楼定了席面,为二位接风洗尘,还请两位移驾。”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王永珠回头交代了吴婆子几句,才跟着招财出了院子,到了客栈外头,就有一辆看起来低调的马车,正停在客栈旁边等候着。
招财将两人请上马车,才坐在车夫旁边,吩咐了一句,那车夫一扬鞭子,马车慢慢的就行走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