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农女有田有点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饭团开花

    陈巡抚和朱浩然多看了那鲁典史一眼。

    桌上的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千年的狐狸成精了的人物,上官一个眼神,他们都能脑补出多少事情来。

    因此自吕文光以下,好几个小吏都羡慕的看着鲁典史,今儿个可是让他出头了,方才那一番话既捧了两位京城来的上官,又捧了杜太医。

    不拘得了两位上官哪一位的青眼,这以后可就要青云直上了。

    就连鲁典史自己也是一颗心跳得厉害,这京城来的两位上官,谁不想巴结上

    只要能得青眼,哪里还用得着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典史的位置上蹉跎

    他自认为才干,能力什么的都不比别人差,差得不过是没有人脉和机遇罢了。

    今儿个,他终于抓住了机会,让两位大人都看了他一眼,接下来,只要两位上官能问一下自己的名字,他就能再抓住机会

    鲁典史心中火热一片,期待的看着陈巡抚和朱浩然。

    陈巡抚和朱浩然身为一品三品的朝廷大员,下来公干,见过的这种溜须拍马,急于讨好自己的小吏实在太多了,鲁典史这样的手段,还真没入他们的眼。

    只不过是觉得此人甚没眼色,在座的都是他的上官,不说别人,就说吕文光,可是他的直辖上司。

    直辖上司都没说话,他一个末座的未入流的小吏,若是为他上司打圆场,将话头给吕文光么,这才正常。

    这般直愣愣的,越过自家上司,就拍自己二人马屁的二愣子,还指望他们高看一眼别开玩笑了。

    更不用说了,今儿个是什么场合那可是杜老收徒弟的日子,主角是谁可不是他们两人。

    这一帮子都是没眼色的,在人家的地头上,将今日的主角这般忽视,还指望他们俩怎么回应不成

    因此也就只看了一眼,然后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倒是夸起王永珠和宋重锦来。

    先前只是看了两眼,此刻见小两口,一个笑盈盈的端杯,一个面无表情的执壶,倒是配合默契。

    又极为有眼色,谁杯中酒空了,就会上前斟满。

    杜太医只介绍了一下在座的,小两口就上前见礼,那小姑娘看着年岁不大,可着实口齿伶俐。

    一番见礼下来,话说得动听,还没有重复的,三言两语间,总能搔到人的痒处,说得恰到好处。

    一圈下来,谁看他们小夫妻俩,那眼神都和蔼了几分。

    朱浩然倒是忍不住多看了后面的宋重锦一眼,若他真是卫国公宋弘的血脉,即使早早娶了这样一门农户妻室,虽然不及京城里那些豪门大户的千金小姐,可也不算辱没了他。

    只是,却不知道,这宋重锦若真是卫国公宋弘的骨肉,将来认祖归宗后,还会不会要这位乡下的娇妻呢

    因为一时想入了神,别人看着就是他一直盯着宋重锦在看,顿时席上那说话的声音都慢慢小了下来。

    还是陈巡抚一笑,拍了朱浩然一记“可是看着杜老的这徒弟,真真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自愧不如了”

    朱浩然回过神来,知道陈巡抚这是给自己解围,也就顺势笑着举杯“可不是,看着他们,想到当年,一时倒是失态了,来来来,我自罚一杯”

    也就笑着将此事揭过不提。




第九百六十七章 吃着香甜
    前院这般热闹,后院却有些冷场。

    一来今天带家眷来的,也就是几个小官吏的家眷,听自家男人说,这杜太医如何如何不得了,又是京城来的,先就胆怯了三分。

    再来一看,齐夫人打扮气质,高贵华丽,让她们更是自惭形秽。

    再看席面,也是没见过的精美,比起那县令夫人家的席面都气派,好些菜见都没见过。

    就连上菜的丫鬟仆妇,也都进退有度,着清一色的青色衣裙,看着就清爽,那举止做派,比起自家娇养的闺女看着都舒服。

    席面旁边还有几个丫鬟服侍着,上一道菜就介绍一道菜名,时不时还问客人,有何需要之类的。

    让那些小官吏的家眷越发缩手缩脚,看看上座的齐夫人,那姿态,就感觉自己连筷子都不会拿了。

    好不容易有人鼓起勇气夸上几句齐夫人,齐夫人也不过淡淡的一笑,并不见喜色。

    她们也就越发不敢造次了。

    张婆子在齐夫人面前倒是自在,她知道齐夫人其实也是个爱玩闹的性子,这是在外人面前才摆出这样的架子来,自然也不会不识趣的揭破。

    反倒自在的坐在桌上,因着守孝,好多菜不能吃。

    不过齐夫人早就有准备,特意让厨房做了几道素菜上来,专放在张婆子的面前。

    就有丫鬟要上前服侍张婆子吃饭,看她眼睛多朝着哪道菜上看一眼,就给夹到面前的碟子里。

    张婆子吃了两口,只觉得浑身不自在,干脆的道“你这孩子,你忙你的去,让我自己夹着吃还香甜些。”

    那丫鬟抿嘴一笑,她本是齐夫人的贴身的丫鬟,那日也是跟着齐夫人去看台看比赛,知道两家如今的关系,也知道自家主子对张婆子颇为对脾气,今天是齐夫人特意拨她来服侍张婆子,就怕张婆子有什么不方便或者被为难的,也好在旁边看着。

    哪曾想,这张婆子自在的很,跟在自家一般,半点不拿自己当外人,当下也就很爽快的放下筷子“那老太太先吃着,缺什么喊奴婢一声就行。”

    说着就退到一边了。

    张婆子先就听旁边的丫头介绍,说今儿个主厨的,那可是给皇上做饭的厨子的徒弟,那手艺还得了

    还别说,那桌上的菜,做出来就是好看,跟花一样,让人都不舍得下筷子。

    再看其他那些官太太们,要是平日里碰到她们,估计连眼角都不带看自己这个乡下婆子一眼的。

    没曾想,今儿个倒能坐在一个桌子上了。

    她因着守孝,那些看起来就好吃的菜不能吃,只能干看着。

    没想到那些官太太居然也只看着,倒是让张婆子疑惑了,莫非这些人家里都有孝不成

    再后来,看这些官太太,别别扭扭的伸出筷子,也就尝上那么一两口,就都坐在那里看着。

    越发的不解,这可是皇上的厨子徒弟做出来的菜,怎么一个个都不吃多浪费啊

    要不是她不能吃,今儿个这一桌,她能包圆了,吃不完还能打包回去给丁婆子和吴婆子他们尝尝也是好的呀

    因此那素菜一上,只吃了两口,就恨不得把舌头都吞下去,太好吃了。

    只可惜那齐夫人的丫头,一筷子就夹那么一点点,哪里够

    干脆的让那丫头一边去,自己来。

    张婆子就着几样素菜,还要了一碗米饭,大口吃饭,大口吃菜,吃得格外香甜。

    看得齐夫人这吃惯了自家厨子手艺的,也忍不住饿,干脆的也要了小半碗米饭,居然也吃完了。

    看齐夫人都这样了,其他女眷傻眼了。

    不说别的,她们家男人也就是小官吏,俸禄是有数的,当然就算有些额外的收入,养活一大家子,比一般人家是好些,平日里顿顿桌上有肉什么的,就算不错了。

    今儿个来赴宴,家里男人都是叮嘱过的,要矜持些,别跟几辈子没吃过酒席一样,宁愿饿着,也别吃相难看。

    更有人,直接出门前先啃两个馍馍,肚子里还是饱的。

    看到这样的酒席,谁不想吃啊只是不敢,怕吃相不雅,被人嘲笑而已。

    这张婆子带头,齐夫人随后,让那些女眷一时不知道是该遵从内心的愿望,放开肚皮来吃,还是听自家男人的,死也要饿着回去

    一时一桌子女眷,看着张婆子和齐夫人吃得那么香,直吞口水。

    好一会,一个年纪大些的女眷忍不住了,扭头看向后面服侍的丫鬟“这位姑娘,能,能给我来一碗饭不”

    丫鬟一愣,马上笑着道“这位夫人请稍等。”

    没一会,就端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上来,那女眷使劲扒拉了两口米饭,筷子如下雨一般,朝着桌上的菜而去。

    这有一个人动了,剩下的人都扛不住了。

    “姑娘,给我也上一碗米饭,碗大些。”

    “姑娘,有馍馍不给我先上五个。”

    “姑娘,来一碗面条”

    一时间也没人说话,反正拍马屁也拍不上马腿,人家齐夫人见多识广了不稀罕。

    这辈子说不得就这么一次机会,吃到这般体面的席面,四舍五入也就是吃御宴了。

    哪个还管回去自家男人说啥先吃了再说,有了这次席面,一辈子说嘴就够了。

    因此一个个女眷,也就放下了面子,埋头苦吃起来。

    后院顿时安静得只剩下吃饭的声音。

    齐家的几个丫鬟仆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跟着自家主人这么多年,还吃第一次见这样吃席的,那是真吃啊

    好几个远些的仆妇,忍不住道“我怎么看今儿个这李厨子的手艺好像越发好了,看得我都饿了。”

    “一会子让人去厨房说一声,咱们掏点银子,让李厨子给咱们也留两个菜,沾个光”

    “行,也算上我一个。看那道烧皮鸭子,那皮,金黄油亮,又酥又脆。只可惜这些人不会吃,那皮怎么能沾酱呢我可听说了,沾那绵白糖最佳”

    “要是往日里,只怕这席面剩下的,都会赏给咱们,今儿个看这架势,估摸着这回子厨下正忙着蒸饭呢,不然恐怕不够吃啊”



第九百六十八章 打算
    前院。

    酒过三巡,上了主食,王永珠和宋重锦才得空到了偏厅。

    那里早就准备好了一小桌素席,两人也顾不得许多,尤其是宋重锦,一早上来,就被杜太医踢到二门口去迎宾,又累又渴。

    先一气喝了半壶茶水,又匆忙扒拉了几口饭菜,随便垫了下,就又要跟王永珠到杜太医旁边去。

    客人们也吃得差不多了,都已经撤了酒席,又端上清茶来。

    只吃了几口茶,那有眼色的就起身告辞。

    杜太医还要陪着陈巡抚他们在里面坐,自然这任务又是宋重锦的,老老实实的在二门口,将客人们陆续送得差不多了。

    回到正房大厅,如今留下的客人,也就只剩下陈巡抚和朱浩然,还有吕文光和秦老爷子了。

    见宋重锦回来,王永珠心疼他,亲手给倒了茶。

    宋重锦忍不住就露出一个笑来。

    上面的几个人,将小夫妻这点子眉眼官司看在眼里,也忍不住都乐了,平日里见多了宋重锦面无表情的样子,都以为他不会笑呢。

    此刻见他,才有几分十仈jiu岁的年轻人的模样。

    又寒暄了两句,按理说,陈巡抚和朱浩然也该告辞了,可两人偏偏坐得稳如泰山,大有拉着杜太医秉烛夜谈的架势。

    吕文光和秦老爷子都不傻,见这样子,忙陆续起身告辞而去。

    秦老爷子先走,王永珠和宋重锦将人送到门口,还要致歉今天招待不周,秦老爷子虽然跟杜太医那是一言不合就互相怼对方。

    可对晚辈,却是个极为通情达理的人物,只摆手“咱们又不是外人,不用这么外道。这几日你师父估计要多交待你些事情,恐怕不得闲,等得闲了,让你师父带你到我那边走走去,也见见你几个师兄。”

    “是,师伯”王永珠知道这是秦老爷子认可了自己,忙不迭地答应。

    秦老爷子又拍拍宋重锦的肩膀“今儿个可是累着了吧你那师父,就是这么个混脾气。你们还年轻,受些累,吃些苦,总归不是坏处。”

    宋重锦哪里是那不知好歹的人,十分恭敬的道“师伯,我知道,师父这是没拿我跟永珠当外人。师父的苦心,我们都知道,感激还来不及呢。”

    秦老爷子满意的点点头,到他们这个年纪,看徒弟资质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心性和脑子清楚。

    杜老二这家伙,倒是命好,这徒弟是个好的,连徒弟女婿也是个心思清明的。

    欣慰的点点头,上马车走了。

    吕文光也随后就告辞了,他本就是为了陪两位大人来的,如今看两位大人明摆着要跟杜太医有话要说,哪里还坐得住

    见秦老爷子走了,他也就起身告辞。

    杜太医本来要起身相送,被他拦住了,开玩笑,先前不知道,只知道是太医告老还乡,怠慢也算了。

    如今知道这两位上官对杜太医都客客气气的,他要是敢让杜太医送出来,头上这乌纱帽只怕都戴不稳了。

    宋重锦和王永珠恭恭敬敬的也送到了门口,也要说几句招待不周,多有怠慢,还请县令大人勿怪的客套话。

    吕文光笑眯眯的,一点不着恼,也不急着告辞,反而在门口,细细的问起宋重锦的情况来。

    他看得出来,今儿个,虽然是杜太医收女弟子,可两位大人的眼神却总是有意无意的看向宋重锦。

    别人离得远,可能没注意,他就陪在旁边,顺着两位大人的眼神看去,一次两次还好,可十次里有七八次都是看着宋重锦,他就心里有数了。

    吕文光倒是没多想,只是想着宋重锦前儿个大出风头,加上他媳妇又是杜太医的徒弟了,这是入了两位上官的眼。

    眼前虽然还只是个秀才,可将来只要中了举,那就是一片坦途,有杜太医这样的关系在,将来说不得自己还要求到宋重锦面前去。

    与其到时候烧热灶,还不如现在就交好,反正也不费什么。

    宋重锦和王永珠哪里不清楚吕文光的打算,只不过他们也有打算,先不说如今就在荆县,好多事情都要通过吕文光,比如田家,比如黄家的事情。
1...424425426427428...6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