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宋好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飘依雨

    悠然的琴声响起,张正书却隐隐听出了里面有刀剑铮鸣的声音,心道:“难道历史上李师师被称为‘飞将军’,也是因为她崇拜英雄吗但是为什么她又会被赵佶……额,可能是赵佶用了皇帝特权吧,毕竟在这年头,皇帝想睡一个青楼女子,好像不是难事啊”

    “咦,妹婿你看出来没,李行首用的不是琴,而是筝!”

    曾信骥虽然是商贾,但他的音律修养比张正书厉害多了。起码张正书就分不清,什么是瑶琴,什么是筝。

    再一看,可不是吗,李师师弹的居然不是瑶琴了,而是一架秦筝。“原来是古筝啊,我就说怎么这么眼熟……”张正书点了点,在后世,古筝可比古琴有名多了,而且学古筝的人也比学古琴的人多,哪怕在宋朝这时候,瑶琴是高雅的象征,而秦筝则是下里巴人所奏。

    所谓秦筝,就是在战国时流行于秦地,所以叫“秦筝”。这时候的“秦筝”有十五弦,虽然比后世的古筝少了几道弦,但音色却更加激越。而瑶琴,却只有七弦而已,所以又叫“七弦琴”。至于唐朝诗人李商隐笔下的“锦瑟”,则又是另外一种乐器,叫做“瑟”,所以有个词又叫“琴瑟和鸣”。瑟有五十弦,但是传到宋朝这时,已经只有二十五弦了。所以李商隐感慨“锦瑟无端五十弦”,就是这个由来。

    如果不是专门玩乐器的,是分不清琴、筝、瑟的差别的,一如张正书。好在张正书没有开口,不然一开口就露馅了。因为他那《京华报》上的《射雕英雄传》,正好写到了桃花岛上三道试题,欧阳锋弹铁筝,黄药师吹笛子,而洪七公长啸……要是张正书开口说他不认识这就是“秦筝”,岂不是要打自己的脸

    再说了,《射雕英雄传》里还有个“华筝”,也是用了秦筝铿锵的用意。

    “看来做文抄公也是有风险的啊……”

    张正书叹了口气,看起来就好像被筝声触动了一样。

    “小官人,奴家才练得几日秦筝,你认为如何”

    李师师见张正书如此模样,还道他听出了筝声里的感情,不禁如此问道。

    “啊”张正书先是一愣,然后说道:“弹得很好,这筝声里好像有刀剑交击的味道,我很喜欢。你在音律乐器上的造诣实




第三百二十五章:赎身
    “小官人并非恶人,只是先前有些不顾他人感受罢了。”李师师笑道,“今个小官人早已痛改前非,奴家是信得过小官人的。”

    张正书一听,立马得瑟起来了:“看了没,就算全世界都贬低我都好,有李行首这句话,我就足够了。李行首,冲着你这句话,我给你两千贯代言费!”壕气冲天的张正书,把代言费直接翻了十倍之多,吓得李师师都心神剧震了。

    “小官人,使不得,使不得!”李师师连忙说道:“奴家也没做甚么,白拿两千贯钱,如何能成”

    张正书认真地说道:“李行首过谦了,我这香水就是用李行首你的名头,才能如此畅销的。两千贯,真的不多。再说了,我现在穷得只剩下钱了,如果不给你钱,难道还要我以身相许么”

    本来是句玩笑话,但是一出口张正书就后悔了,他也觉得奇怪,怎么到了李师师面前就变得口无遮拦了呢

    曾信骥一听,差点没蹦起来:“张正书,你好胆,居然敢抢李行首”

    张正书听得恍惚,差点以为曾信骥说的是:“秃驴,竟敢跟贫道抢师太”因为他的一双眼睛,是略带紧张地看着李师师,对于曾信骥的话都听得不入耳了。只见李师师的眼神在一刹那间变得极为精彩,差点张正书还以为她要同意了。

    “小官人真会说笑,向来只有女子以身相许,男子如何能以身相许”李师师叹了口气说道,“便是奴家应承了,小官人也不能给奴家赎身的……”

    曾信骥有点激动地说道:“我能,我能……”

    张正书似笑非笑地看着曾信骥,曾信骥一下子就蔫了:“好妹婿,我也是一时激动……”

    “理解理解,男人嘛……”张正书眼神里包含着不用言喻的意思,连李师师都有点兜不住了,毕竟女子面皮要薄一些。就跟后世很多电视剧里演的一样,一旦有人为行首赎身,这行首自然就会跟着走了,而且几乎都是嫁与这人当妾。

    当然,行首从良后嫁人当妻子的也有,但比例实在太小了。宋人风气开放,但也受不了邻里的诽议,娶个美妓做妻,那需要极其深厚的涵养和忍耐才行,不然三头两天被人戳着脊梁骨鄙夷,一般人还真受不住。

    曾信骥之所以脱口而出,其实也是存了这等心思。在大宋,男人纳妾简直就好像喝水吃饭那样简单随意。甚至把妾侍当成物件一样赠送的亦有之,所以有人为了黑苏轼,还编排了苏轼把一个正怀孕的妾侍送给了朋友,只为了换一匹马。且不说苏轼这么喜欢“应酬”,有没有闲钱养妾侍都是两说的;就是用妾侍换马,听起来就是荒唐的事,那时候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了,没死还是沾了宋朝“不杀文臣”这一条“祖制”的光。为了自保,谁敢和苏轼扯上关系,更别说用一匹骏马换他的妾侍了。这不是提着灯笼去茅厕,找死吗!

    苏轼那时候去黄州是属于发配性质的,哪里骑得了马再

    说了,宋朝的贬官是不能和家属一同上路的,也就是说,苏轼一路上都是被人看押着直奔黄州去。要不是苏轼的弟弟苏辙苏子由,恐怕苏轼的家眷都到不了黄州,更别说用妾侍换马了,简直是无稽之谈。

    不过宋人把妾侍当成财物一样赠送买卖,也确实是事实。

    &nb



第三百二十六章:好过去抢!
    曾信骥有点疑惑地看向李师师,似乎是不太相信张正书的说法。

    李师师轻轻一笑道:“奴家现在也无意从良,两位小官人询问奴家的赎身价,是不是有些不妥”

    “没事,你就断了他的念想嘛!你是不知道自己的魅力有多大,万一我嘴上不严,把今日的事说了出去,岂不是造成我二哥家庭不和睦家庭不和睦,闹出什么丑闻就不好。曾家可不比我们张家,要是出现个类似‘河东狮吼’的事情……”张正书果然是一有机会,就开始怼曾信骥,或许这就是相爱相杀吧

    “行了,你别说了,你嫂嫂不是那种人!”

    曾信骥有点没好气地说道,“要是我小妹,那可就难说!”

    “看来二哥你还是不死心啊,也罢,我告诉你好了,要是半年前你出两万贯,确实已经是李行首的赎身价格了,还有多。但现在,没有个十万贯钱,你想都别想!”张正书嘿嘿地说道。

    十万贯什么概念

    要是就算是一文钱等于后世的一块钱,那也是七千多万了,要是一文钱等于两块钱,那可就要超过一亿了!一亿块买一个美妓回家当妾,估计没有人会这么做吧哪怕是“大桶张家”,也觉得十分不值得。

    “你在说笑罢,十万贯,这怎么可能!”曾信骥是一万个不相信的。

    张正书摊了摊手,说道:“事实就是如此,你该不会不知道现在李行首有多么火吧”

    曾信骥十分愕然,扭头看向了李师师,还是有点不相信,甚至还有点希望出现奇迹地问道:“李行首,这不是真的吧”当然,这确实是天真的想法,哪个行首不希望自己的身价第一身价第一,意味着人气,意味着金钱,更意味着自己有着更大的自主权,可以主导自己的命运。不然的话,老鸨为了金钱利益,一旦价码合适,立即就会把你的卖身契给转卖他人了。

    别以为妾侍是财物,美妓、歌伎、娼妓,一样是财物。谁拿到了她们的卖身契,就等于主导了她们的命运。如果不是行业晓楚,那基本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一旦有交易价值,或者说一旦失去了赚钱的本事,那被扫地出门就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了。如果这些娼籍女子不能为自己挣到足够多的钱,那么被扫地出门之后,晚景凄凉也是常见的事。

    宋朝到底还只是一个封建王朝,它再有潜力都好,都无法阻挡这样的悲剧发生。

    李师师对于人情世故是很熟稔的,这种事她也很清楚。所以,她也在为自己打算。为自己打算,不是有人愿意为她赎身,她就要接受的。一旦所托非人,比到了人老色衰的地步被扫地出门还要凄惨。之所以拒绝曾信骥,就是李师师信不过,或者说根本对曾信骥不了解。换句话说,我今天才认识你,你就想要说为我赎身,娶我做妾,这是什么后世的网恋都没那么快啊,一见钟情也不应该是这样的啊!

    李师师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说道:“没错,的确是这样……”

    老鸨也是商贾,只不过她们做的是皮肉生意,自然是要寻求最大利益了。说实话,以李师师现在的火爆程度,十万贯钱的赎身价确实不高。因为李师师的契约合同十年期就要到了,哪怕是没人赎身,李师师一样能自行脱离娼籍。当然,如果李师师想要继续保持收入,保持名气,那她就会趁着热度继续在这一行里混,甚至还能继续保持清倌人的身份。

    但万一,有这么一个头脑发热的凯子愿意出这笔钱呢

    &



第三百二十七章:将军令
    《将军令》,其实是唐王朝的皇家乐曲。唐朝崇武,这样的曲子还有很多,比如《秦王破阵乐》之类的。这首《将军令》,其实就是唐朝的军歌,只不过没有词而已,但乐曲激昂,鼓角声声的场景,旋律紧张而神秘,两军对垒、沙场厮杀、号角齐鸣,全都集中在一首曲子里,整首曲子庄严大气,威风凛凛,若是有鼓声加入,那筝鼓齐鸣的乐音混相交响,音响宏大,音浪跌宕起伏,绝对的振奋人心!

    张正书为什么对这首曲子这么熟

    因为这首曲子在后世早就被改成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了,没错,就是著名香港作曲家、作词家黄沾改编的《男儿当自强》!

    就算没看过电影《黄飞鸿》系列的人,也对这曲子熟得很,因为这《将军令》常用于戏曲中的开场音乐和为摆阵等场面伴奏,也用来增加节日气氛。没办法,这首曲子实在是太激奋人心,甚至有种想冲锋陷阵的冲动在里面。

    听着听着,张正书忍不住跟着哼唱了起来。

    “傲气傲笑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胆似铁打骨似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

    雄浑激壮的歌词一出口,曾信骥差点没喷了。

    “好妹婿,你这不是自讨苦吃吗,怎么敢在人家行首面前唱曲这是班门弄斧啊!”

    诚然,张正书歌声确实不太动听,可李师师一听这词,虽然有点直白,但是里面的一股豪气却是怎么都掩盖不住的。禁不住也加重了筝声,似乎在为张正书呼应。张正书白了曾信骥一眼,但也没有唱下去的兴致了。

    李师师只弹了半曲《将军令》,就突然停了下来。

    曾信骥一愣,低声问道:“怎么停了”

    李师师一双美眸眨也不眨地盯着张正书,把张正书都看得有点紧张了:“李行首,你这么看着我干嘛,我告诉你啊,我是不会以身相许的,我不是那种随便的人,我已经定亲了……对了,代言合同也不会再增加的,两千贯已经很多了,你不能得寸进尺啊!”

    接下来,张正书突然语气又一转,叹了声说道:“不过呢,如果你要是以身相许的话,我就考虑考虑,不能不给你面子对不对”

    “噗!!!”

    曾信骥喷出了刚刚饮下去的一口酒,又猛烈地咳嗽起来。张正书真的把他雷得不轻,他就没见过这样自恋的人!

    李师师也温婉一笑,其实她也知道张正书这是在说笑的,什么以身相许,都是掩盖张正书略带距离感的说法。别人感觉不到,但是作为当事人的李师师却明显察觉到了。这也让李师师有点泄气,她可是汴梁城中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哪个男子不为她神魂颠倒可偏生这张正书不一样,除了第一次见面之外,之后都是隐隐带有一丝疏远感,好像她李师师是一个洪水猛兽一样。

    作为女子,特别是一个行首,这样的感觉是很准确的。

    李师师不知道为何张正书对她的态度会转变得这么大,她还以为张正书是怕了那章衙内。可张正书又不拒绝和她接触,甚至还找她做香水的代言人,这就让李师师很费解了。直白来说,李师师看不透张正书。

    一个女人一旦对某个男人产生好奇心时,那她就离倾心不远了,而且她本人也是不清楚的。

    就在李师师神色复杂地看着张正书的时候,曾信骥总算是缓过气来了:“我说你这人,也太自大了吧,还考虑考虑这还用得着考虑,要是我……咳咳咳……”好在曾信骥及时住嘴了,因为他及时醒悟过来,这里是李师师的香闺,不是在外面的酒阁子!

    &n



第三百二十八章:外号
    一曲唱罢,房间里一时间陷入了沉寂。

    张正书心中想的是,《将军令》如此雄浑激壮,可见唐时军威有多盛。

    唐时汉人威震大漠,如今却只能苟且偷安,窝在一隅自娱自乐。忘战必危,北宋的危机早就潜伏了,能延续国祚完全是运气使然。如果辽国稍稍有点魄力,顶住压力连年进攻宋朝,恐怕都入主中原很久了。

    宋朝这几十年来,军队都烂到了骨子里。可惜辽国只看上了那一点点岁币,殊不知以大宋的税收,随随便便都有几百个这样岁币的量。这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过也不能怪辽国,完全是宋朝太会带节奏,把辽国带入了享乐的节奏中,也跟着堕落了。

    “什么时候宋朝也能雄起一回啊……”

    张正书叹了口气,也是这一声叹息打破了沉寂。

    曾信骥最先回过神来,拍了拍张正书的肩膀:“好妹婿,原来你都有这样的壮志,是二哥先前小觑你了。”

    “那你先前是怎么看我的”张正书嘴欠问出了这句话来。

    “也没啥,就是觉得你是一个很适合做买卖的商贾,狡猾奸诈,都具备了……”曾信骥老实说道。

    张正书一阵无语后,才翻了个白眼说道:“当我没问过,就知道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这时候,李师师幽幽地说道:“小官人,这词曲奴家能唱么”

    张正书也是很意外:“你要唱!这歌是……”不过,他看到了李师师那坚决的眼神,张正书也好像明白了什么。

    一曲筝声传来,正是刚刚张正书唱的《男儿当自强》的调子,随着李师师的歌声传来,不管是曾信骥,还是张正书都有点惊愕,这李行首好似真的如同传闻一样,对英雄极度崇拜啊!这样的“粗浅”的歌曲,她都愿意唱,难道有什么隐情不成

    渐渐听得入迷的曾信骥,恍惚间自己好像成了一个将军,披甲冲锋在战场上,好不威风。

    而张正书却听出了里面的哀怨,心道:“这个李师师,难道和历史上的李师师有所不同”他明明记得,历史上的李师师可能由于童年生活的凄惨,所以她喜欢那些凄婉清凉的诗词,爱唱哀怨缠绵的曲子,常常穿着淡色的衣衫,轻描淡妆,“冷美人”就是这样来的。不过这样不仅不会让李师师的魅力减退,反而更加迷人。

    而这个李师师,确实是一个“冷美人”,一样穿着淡色的衣衫。但不同的是,这个李师师还戴着面纱,并且不太喜欢唱凄婉清凉的诗词,爱唱哀怨缠绵的曲子,反而喜欢唱豪迈的词曲。

    “本系统也不知道……”

    这时候,张正书脑海里系统的声音冒了出来。

    “难道是平行时空或者是因为我,历史改变了”

    张正书做出了一个假设,但他又觉得不太可能,因

1...7172737475...211
猜你喜欢